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承包协议 > 钱学森的归国之路 探索中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以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钱学森班为例

钱学森的归国之路 探索中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以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钱学森班为例

来源:承包协议 时间:2019-10-15 07:57:15 点击:

探索中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以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钱学森班为例

探索中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以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钱学 森班为例 田琳 张荷 [摘要】“钱学森班”是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于2005年 成立的,作为全国首个以钱学森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实验班, 就此开启了探索中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海淀实验中学对 “钱学森班”学生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团 队精神、道德修养”五个方面进行培养,激发学生的进取精 神和坚强意志,提升其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海实” 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 之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指出:“人 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所谓创新型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 人。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不仅是一个人科研能力的 体现,更是一个人性格、意识、理念的体现。北京市海淀实 验中学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别之处在于:结合学校的办学 理念和学生特点,落实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博学、审问、明辨、慎思、笃行”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5年,在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航天科技两大集团和钱 学森之子钱永刚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下,全国中学中首个以钱学森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钱学森班”在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 高中部创设。“钱学森班”通过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 置和教育教学,来体现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知识结构、 团队精神、道德修养”五个方面的综合培养,走上了一条探 索中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在高中阶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此,就以“钱学森班”为例,浅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积极的创新意识 2005年,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 养不出杰出人才?”引发热议。由此,唤起了社会对创新型 人才培养问题的深切关注。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 新型人才的起点,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有创新的动力。

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善于逻辑思维,还要有勇气对现状提出质 疑,而且要会运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来改变现状,及时抓 住一闪而过的新想法、新思路并敢于付诸实践。不难看出, 具有审辩、创新思维意识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也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

同样,在“钱学森班”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也 经常被打断,这正是学生思考、质疑的意识和态度碰撞出的 火花。如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教材上写“国民党军队大举 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那么仅仅是进攻中原解 放区吗?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懈质疑,包容异见”,保护他 们活跃的思想和强烈的求知欲。倡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找 史实依据,印证疑点,解决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这种鼓励质疑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审辩、创新意 识,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学无止境。

一、非凡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类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综合能力,它 是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创造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价值或 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而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利用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进而产生有价 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其中包括发现问题的 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钱学森班”的学生曾到北京工商大学实验室亲自动手 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回校后遵循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由 11人历时3个多月完成了塑料制品降解过程的探究实践。学 生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更加深 刻地理解了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作用和意义。学生们在实 验过程中,发现异常,不懈质疑,认真分析。这正是学生审 辩、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体现。

“钱学森班”的学生经常绘制思维导图,在“做中学”, 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深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特别是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绘画的过程也是培养学 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需要对文字、数字材料进行构思、创 造,以形象、直观、简洁的画面对内容进行表达。“人脑有 异,图不同一”,创造出从未有人画过的新作,是创造性想 象力得到发挥和锻炼的过程,是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 过程中才能得以完美体现。

三、广博的知识结构 掌握丰富的知识,拥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并能淡化学科 边界,是创新的有利保障。学校通过设置“钱学森班”特色 课程,由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

学校开设“爱智慧-集大成”科学与艺术综合特色课程, 针对高中不同年级的“钱学森班”,邀请中科院等相关专家 指导,有目的、分层次地为学生提供适合其知识水平和理解 能力的科普课程和科技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从中选 拔优秀的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具体课程设置为理论课程 和实践课程两大类。以航天科技课程为主导,开设科学课程 和人文艺术课程,开展实践课程和系列“中国梦·航天情” 践行团活动,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创新 能力的培养,让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这一系列特色课程的研发,深受学生欢迎。如高二年级 “钱学森班”的几位学生非常喜欢实践课程,经常请教专家, 对生物方面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报考与生物相关 的专业;
2016年毕业的一位“钱学森班”学生考上了南京航 天航空大学飞行技术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些课 程带来的“效应”。学校为“钱学森班”的学生搭建各种平 台,鼓励他们向多方面发展。

正如钱老时常强调,我们掌握的学科“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大成智慧学却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 所以,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的触类旁通,完 成创新”。

四、强烈的团队精神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曾提出心理健康的10 条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 发挥自己的个性。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科学发展也不 是个人行为,创新型人才不仅自身要有创新意识和丰富的知 识储备,更要有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共同攻关的团结协作 精神,要善于与他人沟通,使整个团队充满智慧的光芒,更 好地服务于创新活动。

海淀实验中学“钱学森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鱼 仔文化”等都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力量。“钱学森班”学生开 展的“水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厨房里的化学知识的应用与 研究”“信号灯与人行天桥的交通模型”等课题研究,选题 新颖,研究科学,要求分工协作,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学 会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体会到了与他人分享、团队合作的 快乐。学生们的研究也为他们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钱学森班”学生的“鱼仔文化”,体现了强烈的“互 相关爱,共同成长”的团队精神和力量。班级以爱为核心,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关爱他人, 也学会了自我管理。这个活动从高一开始,一直持续到高三毕业,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五、良好的道德修养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创新人才成功的资本。古时候的人才 称之为“贤”,在一定程度上,“贤”代表有“德”,故“德” 成为衡量人才最重要的标尺。而“德才兼备、聪明平淡”之 人才是真正的“贤”。成为创新型人才,不仅要运用自己的 智慧、才干实现自身的价值,还要有奉献社会和服务国家的 责任感。

海淀实验中学开设“钱学森班”特色课程,不仅重视学 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更注重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养成。如黄 薇老师的“孝心不能等待”一课,使学生了解到黄老师一边 从事繁忙的工作,一边十一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 她对父母的孝敬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孝道文化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

此外,“钱学森班”还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传统技艺之时,更是慨 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鼻烟壶内画技巧,体现出中国人 讲求“凝神、静气、契合、稳重”的精神内质;
油纸伞、团 扇的制作,又是一种“典雅、娴静、圆满、吉祥”的美好体 现,在精致中体现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 产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更使他们 感到作为非遗学习者的光荣。

综上所述,海淀实验中学通过对“钱学森班”的学生进行五个方面的综合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 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树立学生的团队精神,培 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进一步体现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统一。学校“集 大成,得智慧”,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并逐步形 成了具有“海实”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