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承包协议 > 【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来源:承包协议 时间:2019-10-13 07:53:46 点击:

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上提出“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

7月4日,国务院正式 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明确指出,“互联网+教育”的重点行动是探索新型教育服 务供给方式,推动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9月1日,教育部向 各省市发布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 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高度重视国家实施“互 联网+”战略的历史机遇,着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 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提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 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教育 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使教学更加个性化、 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具体 到学校课堂教学,“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运用,将促进教 学活动更具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 化”的特点。我注意到,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常规课堂教 学都没有进入“互联网+”,这是因为,要让每一位学生在 教学活动中进入“互联网+”的环境,能够充分应用各类技 术资源,并且学生学习活动的大数据能够采集和反馈给教师,其前提是:每一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信息终端,并且是“个 性化”地使用自己的设备。目前,尽管有部分实验学校和班 级为学生配置了平板电脑或其他设备,但是,绝大多数的学 校和班级的学生都没有自己使用的设备,学校禁止学生自带 设备进入课堂。

“互联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了技术与设 备装备、内容与资源建设、大数据管理、综合评价改革、教 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等等。其中,让每一位学生有自 己能够使用的信息终端设备是基础,如果学生无法进入“互 联网+”,后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今年以来,中央提出了 “互联网+”促进各行业发展的战略发展思路,针对教育行 业,要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中高效 和个性化学习,显然,单靠国家投入,要为每一位学生配置 移动互联终端是不现实的,国际上通行的鼓励学生和家长自 带设备(BYOD)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是指师生携带自己的 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在课堂上与校 园网连接进行学习。值得强调的是,BYOD不仅仅是让家长为 孩子准备学习终端,其核心理念是保证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使 用自己的设备个性化学习,体现了教育的公平、个性、均衡。

目前一些学校存在的误区是,有的一对一实验班级的学生看似都自带设备,教师却是统一控制学生使用设备的教学进度 和学习内容,下课就把学生的设备锁起来不让使用,这就违 背了BYOD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个性化学 习的核心理念。

国际教育界早就提出鼓励学生自带设备(BYOD)进课堂。

《地平线报告》2014年和2015年基础教育版、2015年高等教 育版都提出,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是新兴技术在教育中应用 的大趋势。《地平线报告》2015基础教育版指出“一系列报 告显示,BYOD 已经被全球范围内的学校所接纳。研究显示, 43%的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73% 的 中学老师在课堂活动中使用手机。更多的学校正在围绕学生 和家长自带设备建设相关的课程。” 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禁止学生带手机、电脑等设备到 学校,尤其不能带进课堂,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和教师担心 学生使用自带设备影响学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深入研究, 学校禁止BYOD的实质,是我们的学校教育的理念、教学方式、 管理模式等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之间 的矛盾,是我们的教师没有准备好,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准备 好,还有社会和家长缺乏心理准备。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 没有准备好,还不能够适应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教书 育人。我注意到,大多数教师自己都有手机,但仅仅是用来打 电话、收发短消息,没有想到如何使用手机APP资源开展教 学,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仅仅停留在演示PPT课件辅助教学 的阶段。试想,老师不会使用自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如果 学生自带设备,当然只好任其自流,负面作用凸显,于是, 大部分学校都采取了禁止学生BYOD的消极做法。

根据我国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历史经验,未来“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在目前各地已经建成的“校校通、班班通、 人人通”的教育信息化基础上,要重点解决学生进入“互联 网+”的入口:逐步实现让每一位学生BYOD,核心是解决移 动互联时代的德育和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同步配套学校 的宽带无线网络覆盖、教学方式变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等。

第一步,要从校长和教师的“互联网+”培训开始。也就是 说,“互联网+教育”的整体设计,要从主要考虑“物”的 层面,深入到考虑“人”的发展主线上来。

综上所述,学校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战略,简要的 路线及其排序是:首先,是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互 联网+”教育培训,重点抓好教师的互联网+教育培训;
其次, 配套学校互联网+的环境建设,主要保障宽带无线WiFi的课 堂覆盖率;
同步改进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等。近年来,各地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已经实施了 几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一线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提 高,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技术能力基本普及。但 是,面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学生人人BYOD, 一对一环境下的教学活动组织等新的变化,仍然存在很大差 距。从各地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到,目前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教师普遍存在对培训 的厌倦情绪,网络培训缺乏面对面的辅导和管理,低效培训、 甚至是无效培训的负面影响等。

未来开展“准备迎接互联网+的教师”培训,是“互联 网+”在教育领域落地的重中之重,在过去已经开展的提升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础上,需要下大力气研究提高教 师培训效率和质量的新路径、新内容、新策略、新模式。例 如,将目前的在线培训与面对面的培训相结合、将专家引领 式培训、讲座式培训与教师互动社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头脑风暴等结合起来,开展国际教育技术界倡导的同伴互教 的T2T(Teacher to Teacher)、睿明师(Remix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等新型培训模式,如国内一些 地区开展的“茶馆式”培训模式。特别是针对目前手机普及, 迎接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的新常态,教师要掌握课堂上使用 手机等自带设备组织教学的新能力,例如,如何制作教学资源的二维码,如何搜索筛选适合自己学习与教学的手机APP 资源,如何设计开发面向学生移动端的微课程资源,如何在 BYOD的环境中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利用学生自带手机促进高 质量学习,如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单一讲授模式,在“互联 网+”时代丰富课堂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如何利用BYOD环境 实施基于大数据的循证教学,等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