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以图片为主要内容 民俗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展示,它 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民俗事项的图片资料来 进行筛选,选择有助教学任务完成的图片整理到教学课件中。如在“民间美术” 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把中国民间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乃至剪纸、月饼花 模的图片搜集起来,按照类别将之整理到课件中,使学生在欣赏各类图片中完成 学习任务。1.3以视频为主要内容 民俗学课程强调将民俗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与民俗事象紧密结合,而大 多数民俗事象通常是在表演、仪式或节日等生活情境中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一种流动的、立体的生活常态。因此,依靠单纯的文字与图片说明仍然无法 展示大多数民俗事象的真实形态,相对而言,视频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现更 多的、更鲜活的民俗学内容。如“民间饮食”这一章节,为了能让学生看到有特色 的民间饮食制作过程,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将各地民间饮食烹饪过程的视频通过剪 辑,整合在教学课件中供教学使用。
2创设情境,采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民俗学课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方式进行,但民俗学课仅仅 以文字表述、语言授课是远远不够的。民俗学作为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 要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存在于民间的活的民俗事象和蕴含着民俗意义的文化产 品。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选取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的各种文字、图 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创设民俗情境,将民俗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与现实 的民俗事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理论知识趣味化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形象材料,将概念化的民 俗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上“人生礼仪”这一章节时, 教师给学生展示中国民间各地有特色的民间婚礼场景,婚礼上新人艳丽的服饰、 喜庆的歌舞队,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鲜活的民俗情境中,教师则顺势让大家比 较视频中展示的各地婚礼服饰的特点、仪式的流程之异同,增强了学生对民间婚 礼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把抽 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民俗学课程主要介绍民俗学、 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其中包含有较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如“服饰民俗”这一章 节,教师为了给学生讲解服饰承载的社会观念,可以辅以大量的图片、视频说明。
如讲到“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这一观念时,光以语言介绍,学生可能既会觉 得枯燥,并且还理解得不深刻。此时教师可以给同学们播放汉族男子成年礼的视频,一一展示成年礼中所用到的淄布冠,皮弁,爵弁,使学生在民俗情境中领悟 到服饰在实用功能之外的社会文化内涵。
3引发讨论,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只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是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认真地设计问题, 通过讨论式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渴 望探究的意识。如“民间戏曲”这一章节,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民间戏曲的种 类与分布范围;
然后再播放一些广西本土的民间戏曲如彩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 感受民间戏曲之美,又激发了学生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然后教师可设计 问题情境,如“民间戏曲和当地的岁时节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得出结论 后,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式提问:“现代传媒的介入使得很多民间戏曲被不断地改 造和利用,像黄梅戏被加到了通俗歌曲里面,皮影戏被改编成了动画片,大家认 为这样的改编,对于民间戏曲在现代的传播和传承,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围绕这个议题,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热烈地讨论,并在课堂上阐述自 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形成主动探究意识,而教师则对学生的 讨论内容及时总结,从而使学生对于民间戏曲的当代传承与(上接58页) 发展有了深入的认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其中起组织者、指 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而言之,在民俗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新教学模式, 形象、具体地传授课程知识,突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优化民俗学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