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承包合同 > 【开展信息化教学优化乡镇初中语文教育的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开展信息化教学优化乡镇初中语文教育的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承包合同 时间:2019-10-12 08:11:02 点击:

开展信息化教学优化乡镇初中语文教育的策略

开展信息化教学优化乡镇初中语文教育的策略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史料教学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 将史料呈现给学生,并在史料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课堂教学 有效性,多媒体技术就应更好地发挥其辅助功能,为教学服 务。

1 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史料教学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在新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可以看作最能体现新课程理 念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在一般情况下, 史料教学往往是首先将史料呈现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阅读从史料中得出部分结论。其次,经过教师的讲 解,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信息时代,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呢?笔者认为,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要在史料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然而,目前史料教学中对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1.1 一些教师仅仅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看作一种手段, 而非一种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史料展 示给学生,以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仅是将史料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而缺少 对学生进行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不容否认,历史教学中涉 及的名胜古迹照片、历史人物图片、漫画、影像资料等资源,因具有良好的观赏性,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史料 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之后能否提高学生 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果单 纯的只是要运用多媒体通过展示史料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 史料教学的真正目的就被忽视了。

1.2 一些教师在授课中尽管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却 忽视了对课件内容的完善及细节的处理 如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展示史料时,对史料的取舍有 不当之处,没有经过仔细的计划和取舍,导致出现大段史料 的堆积。甚至一张幻灯片上的文字史料密密麻麻,字数多且 字体小,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看不清 楚,整个课堂教学秩序比较混乱。

1.3 一些教师过多地依靠多媒体,致使多媒体技术主导 教学而非辅助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已经习惯于将所有教学内容都 放在多媒体上,以至于传统的板书被多媒体完全代替,一节 课40分钟就在不停地翻动幻灯片中度过。笔者认为,在各地 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前提下,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要 用多媒体展示,教师是选择使用多媒体技术还是选择传统教 学方法实施教学,应该把握好“度”。

1.4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辅 助教学的作用 一些教师往往在学案教学时使用史料教学,将大量史料印在学案中,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 教学的辅助作用。此外,由于各地教学基础设施条件的不同, 有些地方学校由于教育资源落后,还没有实现每个教学班配 备一套多媒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2 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史料教学应用实例 2.1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 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知 如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 主义的新变化”一课教学中,学生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主要的资本主义国 家都要干预经济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利用多 媒体展示了四则材料,学生一般根据这四则材料就可以概括 出几点原因。但为了强调,笔者将四点原因也用多媒体展示 了出来:1)是为了应付战争或经济危机;
2)是国家大规模 建设巨额投资的需要;
3)是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4)是 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果。

很显然,在这个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如果没有史料的应 用,不仅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困难,而且教师的讲解也会显 得生硬难懂。可见,让学生清楚地阅读并解读材料,多媒体 技术辅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2 多媒体技术除了用于展示材料之外,探究性问题的 解决也应该用多媒体来展示 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设计了几个探究性问题:
思考探究一 为什么西欧国家一改过去的自由放任政策, 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思考探究二 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二战后的繁荣之 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思考探究三 1)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2)为了缓和这一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进行调整呢?(这一思考探究题主要是根据一则引用史料设 计。) 思考探究四 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福利国家”制度?(评 价问题) 思考探究五 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否能够说 明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制度固有的矛盾? 通过对这5个探究性问题的思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思维也得到了激发。

此外,在导入课程时,笔者采用了战后4张英、法、德、 日有关城市废墟的图片。在讲解第三产业时,笔者根据宁夏 实际情况选择、展示了宁夏著名品牌——“老毛手抓”等9 张第三产业的图片。大量图片史料的展示,能帮助学生对具 体问题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不利用多媒体来展示, 图片史料就出现缺失,学生失去了加深理解与认识的机会。

综观本节课课件,笔者共设计了32张幻灯片。除去随堂练习外,幻灯片是27张;
除去标题和小结外,涉及史料教学 的幻灯片是20张。不仅幻灯片数量适当,而且每张幻灯片内 容安排合理,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

3 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史料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3.1 历史学科统一课件的开发与多媒体材料的选择 在新课改背景下,尽管全国已经不再使用统一的教材, 高考也不再使用统一的试卷,但是由于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 的总体目标是不变的,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尝试进 行统一课件的开发与多媒体材料的选择也是有可能的。

3.2 历史学科乡土教材的编写与相关课件的开发 新课改的目标不仅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提 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统一课件开发与多媒体材料选 择的同时,各省、各地、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自己组织乡 土教材的编写与相关课件的开发。这样可以兼顾历史教学的 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

3.3 教师的培训与教学环境的改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者,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 握,对课件、课程材料的认知、理解与使用某种程度上决定 着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否。因此,要加强对历史学科教师多媒 体应用技术的培训,只有教师掌握了这一技术,才能在备课、 史料选择、课件制作等方面游刃有余。

另外,由于各省区、各地区的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 各异,各学校的教学条件也高低不一,因此要着力进行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多媒体技术的正常应 用提供充分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沈茜苓.在真实中感悟历史:谈史料教学在中学课堂 上的运用[J].中学英语之友,2009(4):36-37. [2]戚青平.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J].历史教 学问题, 1999(2):56-57. 1 引言 初中语文的学习,在新课改的宗旨下,注重语文课堂的 氛围是轻松愉快而又充满朝气的,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 切入点,创造适合初中学生理解和感悟的学习情境[1]。为 了提高初中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应该注重学生感 悟课文情感方面的引导,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交 流[2-4]。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成长、能力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的 紧要阶段,批判性的思考模式和独立自我意识正逐渐加强 [2]。而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整体认知水平比较低下, 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同时,这个阶段的中学生,生活阅历 少,心理素质差,价值观有待强化,意志品质发展有待完善, 在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余地。语文教学比较贴切学生的发展 需要,也更容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乡镇中学 的很多学生是留守生,家庭教育不完善,这就更加凸显语文 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合理、高效的语文教学,渗透其中的素质培养,将会为乡镇初中学生带来极具价值的影响。

2 乡镇初中语文学习的现状 2.1 教师方面的不足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教育淡薄了对个人价值的重视, 没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唇齿关系。同时,逐 渐多的负面新闻报道反映,一些乡镇初中的教师自身对素质 教育的意识比较匮乏,缺乏对初中学生人格的尊重,总是以 教育者的地位自居,教学中对学生授予和说教是多数初中教 师特征,致使叛逆期的初中学生对其空洞说教的反感和不信 任[1]。再加上乡镇初中语文教师很多都疏于学习或进修, 自身的综合素质都不高,因此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 培养。

2.2 课堂教学方式的死板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不少乡镇中学的语文教师依 然采用陈旧的上课模式[2,4]:课堂上仅仅是教师台上描述 重要部分、学生台下忙记录的不变流程。学生没有提问的机 会,只有听教师的“正确答案”。学生在标准答案的束缚下 容易形成定性思维,少了独立思考,多了死记硬背。

在这种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的长期作用下,很多学生渐 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出现“厌学”“逃学”的不良现象。更 有甚者,有的学生会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是给老师和家 长“面子”。加上师生间缺少沟通与交流,教师也无法知道 学生真实的心理情感。协作、竞争、研讨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课堂、在乡镇中学还很少见,这不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的思维 品质和解决问题素养的培养。

2.3 学生自身方面的不足 大多数初中学生觉得语文枯燥无味,至少单纯地记忆生 字、解词,分析如何分段、总结段意和中心思想。除此之外, 还要写没有思想却有错别字的作文。完全把语文学习当成一 项任务来应付,自然就没有主动性了。因此,科学、高效地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是培养综合素养的基础工作之一。

3 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改的宗旨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从综合提升学生个人价值的角度,提出几点优化乡镇初中语 文学习的策略。

3.1 发挥教师榜样的影响作用 《师说》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 愈一语中的,道出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他们在学生成 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师表,理应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因此,若要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他(她)成为学生毕生难忘的 高素养、有能力的老师。

首先,生命不止,学习不止。教师要持续进取,提高知 识水平、专业技能,令学生钦佩他(她)的知识能力。

其次,教师要多思考、多感悟,提高认知水平和心理成 熟度,能把初中学生当成平等的人看待[1],真正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价值,使 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因此,作为一名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要塑造自己良好的 心智和个性;
要善于观察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其 进行疏导、引领;
要把高尚的素质修养当成自己的追求[1-4], 以培养有素质、有文化的新时代青少年为己任,用自己足够 强大的能力去影响学生。

3.2 探寻信息化的新课堂学习模式 要对乡镇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还必须探索恰当 的课堂教育模式。现提出3个策略作为切入点。

1)鼓励人人平等的课堂。课堂是教育的根据地[1],也 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的个人演讲, 它需要师生间的互动。新课改要求教育以建立教师与学生平 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本目标[2,4]。在教学过程中,要 积极听取学生的观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当学生在思考 问题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思路时,教师应给予理解、支持和 引导。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一样的、有创新的想法。

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进行沟通,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大家 一起碰撞出智慧、创造性的火花[4]。

2)鼓励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 教师更多的是引领学生怎样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思考、 独立地去探索。这种新时代的学习理念已经在很多大城市的 初中语文教育中有所体现。乡镇初中语文课程框架可以此为范式,建立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模式,如尝试建构以学生为主 体的课堂学习方式:确立方向→指导方法→引导自学→查资 料→讨论答疑→师生反馈综合→融会贯通推广等。也有句话 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由此可见,在语文学习过 程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本领。

3)积极发展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充分利用互 联网信息及多媒体教学辅助,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 课堂学习色彩,活跃课堂氛围。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和形式,如辩论、调查访问、偶像剧、小组竞赛、抢答等。

教师勇于让学生负责自己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只是 扮演一位高水平的引导者,这样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口头沟 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敢于解决问题的心 理承受能力,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都会有极大的 好处。

3.3 营造共鸣的学习情境和情感 4 总结 初中语文学科的根本特征就是实用性与社科性的有效 结合。培养学生读文、写作、交流等能力是初中语文教育的 第一要务,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决定的[3]。但同时, 初中语文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文章的思 想有些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有些发人深思,有些深具批判 精神。它可以给初中学生学习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以 启发和教育。因此,个人价值教育、综合能力教育成为初中语文学习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教师要综合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结合 信息化教学探索适合乡镇初中语文课的新课堂学习方式,营 造适合乡镇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境和情感课堂,采用灵便多样 的训练手段,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 能力的同时,注重情感体悟,引导乡镇初中学生建立正确的 个人价值观和较高的能力水平体系,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江梅.乡镇中学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现状 及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2]颜广侠.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的发展方向[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8-9. [3]姚恒朋,李云国,李文清.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 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24-25. [4]王欢,刘永涛.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初中语文教学改 革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9):14-15. [3]高建光.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J].文教资 料,2007(17):
129-130. [4]李志.历史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 学电教, 2010(10):125. [5]王锦华.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电教,2006(3):
3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