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承包合同 > 应用技术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校教学改革

应用技术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校教学改革

来源:承包合同 时间:2019-10-07 07:56:14 点击:

应用技术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技术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引导部分普通高 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而经济法课程是应用技术型高校 经管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课程。传统的经济法教学 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 养,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法课程可以从教 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 面进行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5.11.042 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Economics Law Teaching Reform YANG Qiuming (Suqian College, Suqian, Jiangsu 223800) Abstract The new trend of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is to guide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based universities in transition, and economic law course is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bas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mplex Universitie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Personnel important course. Traditional economic law teaching students focus on master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gnor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kills,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economic law can be reformed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f five area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economics law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methods 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 会议,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并明 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 战略举措”,逐步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 转型。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经 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开设该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将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法律应用的能力, 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然而传统的经济法课 程教学还不能达到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无法满 足市场经济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教学 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目前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经济法课程在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注重 法律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对学生技能与素质的培养。具体来 讲,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问 题:
1.1 教学内容笼统,专业针对性不强 经济法课程体系非常庞杂,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了经济 法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破产、票据等相关法律制度,要求学 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概念与基本理论。然而经济法课程 一般是安排在大二阶段,经管类专业学生缺乏法学基础知识 功底,在教学中为了能够满足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教师 对经济法的内容讲得比较笼统,学生听得比较茫然,教学效 果不明显。另外,经管类专业比较多,包括金融、会计、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由于不同专业培养的目标不同, 对经济法课程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重新设计。然而在教 学内容上,教师为了上课与备课方便,对所有专业适用一个 教学大纲,并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缺乏专业针 对性。

1.2 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课时一般在48学时 左右,课时不多,经济法课程内容比较多,学生又缺乏法律 基础,导致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不得不大量地给学生灌 输理论知识,将精力全部集中在课堂设计上,注重学生对经 济法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 基本上是理论教学。

加之师资、教学资源以及场地、经费等的限制,使得教 学过程实践教学很少,即使部分高校进行了实践训练的安排, 也都流于形式,或是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将理论与实践衔接起 来,实践教学深度不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经 济法课程本身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生, 能够增强学生在经济管理领域法律应用的能力。如果脱离了 现实的经济生活,单纯地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不将其付诸实践,经济法课程的开设也就失去了意义。

1.3 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法为主 教学方式是教师传递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桥梁,科学的教 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激起学习兴趣。经济法课程受 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加上法律法规都比较抽象,在教学 方法上往往就表现为“满堂灌”的讲授法,教学方法比较单 一。教师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递,在教学思路上缺乏创新, 无法活跃课堂气氛,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把精力集中 在理解和记忆教师的讲授内容上,无法进行深入思考。这种 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意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 与交流,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沉闷,缺乏吸引 力。

另外,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讲授法基础 上运用了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 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但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往往存在 着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经济管理领域的法律法 规变化比较快,部分教师仍然使用比较陈旧的案例,不能针 对最新法律法规结合社会发展的形势选取新颖的、针对性强 的案例;二是受到经济法课时的限制,教师不能占用大量课 时进行案例教学,导致案例教学大部分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4 教学手段简单,以板书和幻灯片为主 教学手段是教师传递知识的教具。目前,经济法课程在 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一是传统的教学手段, 即依靠粉笔和黑板;二是多媒体教学,即制作课件。两者是 相辅的,大部分教师是在备课过程中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利 用多媒体,辅助板书来完成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手段比较简 单,而经济法课程内容比较抽象,进行纯粹的单向灌输,只 会使得课堂更加枯燥无味,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能够从视觉上 刺激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多 媒体教学的优势,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制作到课件上,层次 不够分明,重点不突出,俨然一个电子黑板,难以起到应有 的作用。

1.5 教学评价注重卷面成绩,缺少能力评价 目前,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平时成绩和期 末成绩来综合评定的。平时成绩主要是考评学生的出勤、课 堂纪律和作业情况,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主要是通过卷面考试的方式来评价的,占总成绩的70%。从教学评价的 构成可以看出,经济法课程是一考定成绩,教学评价注重的 是卷面成绩,过分强调对经济法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缺 少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没有关注学生对经济法 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违背了经济法的课程特点,不利于 对学生应用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无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只是空有理论知识,难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型和应用 型人才。

2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为了引导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 程急需进行教学改革。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 合自身教学实践的体会,经济法课程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 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环节进行改革。

2.1 结合专业与就业要求区别设计教学内容 经济法课程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比较多,内容繁杂,教师 在有限的课时内不需要对所有的内容都面面俱到,应该针对 学生的特点,有重点的讲授,同时结合专业与就业要求,对 教学内容进行区别设计。具体来说,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第 一类是经济法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经济 法律关系以及仲裁和诉讼制度;第二类是专业基础知识,主 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 业法、破产法、合同法等法律制度;第三类是专业方向知识, 主要包括票据法、证券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制度。

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实施“2+1”的模式。“2” 指的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内容,这两类属于所有专业通用的 知识,可以在所有的经管类专业进行讲授,但在具体内容上 要突出重点,避免全面撒网,不利于学生接受,比较简单的 或者其他课程讲过的就一说而过,不要占用大量课时进行重 复教学。“1”指的是第三类的内容,这一类属于专业方向 的知识,教师在进行内容设计时需要结合学生专业和就业需 求,对不同专业讲授不同的专业方向知识,满足学生就业时 对经济管理领域法律知识的需要。例如,对会计和财务管理 专业可以结合学生对“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注册 会计师”等考试的需求,根据考试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对金 融学专业可以加大证券法、银行法等金融相关的法律制度, 从学生将来就业领域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设计教学内容等。

从整体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不同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 的目标就会非常明确,思路更为清晰,重难点突出,也便于 学生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满足就业需要。2.2 构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过程 应用技术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必须与现实的 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实施理论教学, 单向的灌输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思维,重视学生 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构建实 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过程。

一方面,优化经济法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增加课时, 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经济法课程课时可从目前48课时增加 到64课时,其中48课时作为理论教学课时,另外16课时作为 实践教学课时,满足经济法课程对实践教学的需要。或者, 在课程安排上,经济法课程课时不变,48课时仍作为理论教 学,另再增加一门课程,比如经济法实务,专门作为经济法 课程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 三个方面进行构建:第一,合理设计课堂实践。教师可以根 据不同法律制度,设置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在课堂上进行 情境设计,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完成任务,并在课 堂上进行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组织校内实训。目前,各高校法 律专业普遍建立了模拟法庭等实训实验室,经管类专业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走进实训实验室,分角色 模拟,掌握法官审理经济类案件的程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第三,进行校外实训。任课教师与法院进行沟通, 创建学生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外,走进法院,进行观 摩学习,同时鼓励学生课外能够参加各种经济法律知识竞赛 活动、参加315法律咨询公益活动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 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互动 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教学,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参 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除了 基础的讲授法以外,经济法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包 括:
一是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 理解,部分教师也在教学中进行运用,但仍需改进。在教学 过程中,一方面要慎重选取案例,尽量选择新颖的、有针对 性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要避免以教师讲授为主,把理论知 识通过问题涵盖其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通过案 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法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 学效果。二是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理论 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解读,启发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增强学 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三是项目教学法,经济法课程 进行实践教学时,可以设计出若干个独立的项目,在教师的 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独立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 目实施与评价等各个环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增长知识,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4 建立课程网络平台,完善教学手段 经济法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外,大都 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目前,在各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已 经基本普及,但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设备, 无法刺激学生学习的新奇感,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为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课程课件,适当增添音 像、影像等立体感悟,发挥多媒体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由于经济法课程内容比较繁多, 又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需要进行理论 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概念与知识,没有时间将全 部的知识点一一通过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无法教授重要法律 文书的写作。应用技术型高校经济法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要培 养学生法律应用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建立经济法课程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各种有效资源分享在 网络平台上,学生有任何疑问可以在平台上对老师提出问题, 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 学生自主学习。2.5 增加能力考核比重,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评价不能仅仅考查学生的到课率、基 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学生是否 具有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经济法课程 考核主要依靠的是平时出勤情况、作业情况,还有期末卷面 考试,一般期末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最终成绩的好坏,缺 少对学生技能的评价。为此,经济法课程在考核时需要增加 能力考核比重,逐步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从教学评价的构成上看,仍然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两部分,但在比例与具体内容上需要调整。一是比例上,改 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比如平时 成绩40%、50%或60%,把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评成绩归入平时 成绩中,减少期末成绩的比重,可由过去70%降到60%、50% 甚至是40%;二是具体考核内容上,平时成绩包括三部分,分 别是出勤成绩、作业成绩和实践成绩,期末成绩仍然可以采 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但在内容设置上尽量避免采用名词解释 等形式去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法律条文的记忆与理解,可 多采用一些经济生活案例,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从实践环节来看,教师可以根据理论内容设计若干学习 情境,比如模拟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书写一份合伙协议 等,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和运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应用能力和 操作能力进行评价,这样在经济法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成果, 实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

总之,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经管类专业来说,经济法课 程不是进行理论研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 律应用能力,使之成为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而教学改革是 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和就业需求进 行改革,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齐晋.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构建[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9). [2] 郑杰.构建主义理论与教学模式探析[J].佳木斯教 育学院学报,2013(2). [3] 杨海涛.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改革 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4(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