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因为礼貌原则的不同而产生的语用 失误也比比皆是。本文对礼貌原则角度下跨文化交际的语用 失误现象作了分析研究。
二、中西方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在英语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的基础上提出的。英国牛津大 学语言学家格赖斯(H. P. Grice) 在50年代开始构建“合 作原则”,直到1967年才公开提出这一理论。随后1975年在 《逻辑与会话》一文中发表。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包含以 下四条准则:
(一)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1.使所说的话正好满足当前交谈所需要的信息(Make your contribution as informative as is required for the current purposes of the exchange)。
2.所说的话不要多于需要的信息(Do not make your contribution more informative than is required)。
(二)质量原则(Maxim of Quality) 所说的话要力求真实(Try to make your contribution one that is true)。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
2.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Do not say that for which you lack adequate evidence)。
(三)联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 要有关联(Be relevant)。不能提供与话题无关的信 息。(四)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 要清晰(Be perspicuous)。
1.避免晦涩(Avoid obscurity of expression) 2.避免歧义(Avoid ambiguity) 3.要简练(Be brief) 4.要有序(Be orderly)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语言学家利奇(G. Leech)发现人们 在交际对话中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在充分调查了违反合 作原则的原因后,在总结了格莱斯提出合作原则的理论和人 类学家布朗(P.Brown)和语言学家列文森(S.Levinson)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我们把它简称为PP。
礼貌原则一共有六条准则。
得体准则(Maxim of Tact )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1.尽量不让别人吃亏(minimizing cost to other) 2.尽量多使别人得益 (maximizing benefit to other) 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1.尽量少使自己得益(minimizing benefit to self) 2.尽量多让自己吃亏(maximizing cost to self) 赞美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 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1.尽量少贬低别人(minimizing dispraise of other) 2.尽量多赞美别人(maximizing praise of other) 谦逊准则( Modesty Maxim )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1.尽量少赞誉自己(minimizing praise of self) 2.尽量多贬低自己(maximizing dispraise of self) 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 ) 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1.尽量减少自己与别人的分歧(minimizing dis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 2.尽量增加自己与别人的共识(maximizing 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 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 1.尽量减少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反感(minimizing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2.尽量增加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同情(maximizing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在80 年代初期,中国的语言学家开始了对会话含义理 论的研究。1992年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教授的学生北京外国语 大学教授顾曰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语言交流中遵循的礼貌 原则。
汉语语言学中的礼貌原则一共有五条准则:
贬己尊人准则(Maxim of self-denigration and other-elevation) 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
听者或 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
称呼准则(Maxim of using address terms) 要用适当的称呼语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文雅准则(Maxim of refinement) 要选用雅语,禁用秽语;
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
求同准则(Maxim of agreement)即说、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 欲望。
德、言、行准则(Maxim of virtue, words and deeds)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 他人的益处;
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 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这五个原则都是由一个总原则指导:互惠原则(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换句话说就是来而无往非礼 也。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一)称赞与谦虚 在中国文化中,称赞别人通常使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因 为几千年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之中 更愿意遵循顾曰国总结的礼貌原则中的文雅准则,多用委婉 语,少用直言。比如“这件衣服特别适合你!”“你的主意 不错”等。这种表达方式让被称赞者感觉到很舒服,又能接 受。在西方文化中,赞扬对方多比较直接主动,通常着重夸赞对方外表、穿戴、身材等人的外在方面。西方人在对方称 赞自己时通常是感谢对方,而不是进行否定。中国人如果受 到了称赞通常不是感谢而是反驳对方。反驳之后进行自我贬 低,以表现出中国人的礼貌和谦逊的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 当中,谦虚主要体现在贬低自身,否定对方给与自身的称赞。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贬低自己的容貌是一种不自信、 没礼貌的表现。西方人更希望实事求是的说出内心的真实想 法,讲求就事论事。不会可以让自己和对方形成差距悬殊的 对比。比如:西方人当面会说“Nice tie!”如果对方是中 国人,肯定会回答“No, no, I bought it many years ago.” 站在双方的角度,自己都遵循了礼貌原则,可是交流还是出 现了误会。西方人遵循了Leech的礼貌原则中的赞美原则, 对对方的穿着进行了诚实的称赞。但是中国人本着贬己尊人 的准则对对方的赞美进行否定,用客套话贬低自己的穿着, 借此来表示对对方的礼貌。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错误的运用 礼貌原则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导致双方交流失败。
(二)称呼 中国人在称呼对方时通常用“姓氏+头衔”的方式以示 尊敬,比如:李主任、张科长、刘主席等。地位低的服务类 从业人员中国人也会称呼“姓氏+师傅”以示尊敬。在亲朋 好友之间,因年龄、辈分、性别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母亲的姐妹称呼为姨姨,父亲的姐妹称呼为姑姑,父亲的 哥弟的爱人称呼为婶婶,母亲的哥弟的爱人称呼为舅妈。同 辈人之间也要因年龄的长幼称呼为兄弟姐妹。出于对年长者 的尊重,同时也体现说话者的礼貌和教养,中国人一般称呼 长者为“姓氏+老”。西方人一般都是称呼对方“Mr./Mrs. + 姓氏”,对于无论是高低贵贱的任何身份都十分得体。在西 方社会中,亲人朋友之间都是直接称呼名字,晚辈可以直呼 长辈姓名,以显示其亲密程度。即使用尊称,父母的兄弟都 统一称呼为“uncle”,父母的姐妹都统称为“untie”。在 西方文化中,“old”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词,西方人不会在 名字后加老体现尊称。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对对方使用的称 呼不当或者不符合对方的语言文化习俗,就会引起交际失误, 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问候 中国人在见面问候对方时通常会说“吃了吗?”或者“您 这是去哪呀?”有时还会说一些看起来交流无效的话,比如 “您这是回家呀?”“您出去上班啊?”显示其与对方的亲 密关系。双方在告别时,中国人通常用“再会”“慢走”等 话语代替太过正式和距离感的“再见”。然而西方人在见面 时常常用“Hello(你好)!”“How are you doing(你好 吗)?”问候对方。去哪里,什么时间吃饭在西方社会中和收入、地位、住址一样属于个人隐私,还有和个人相关的年 龄、职业、婚姻状况等都是不受欢迎的话题。如果用这样的 话题来问候英美人士,它们会很不理解这样不礼貌的打招呼 方式。西方人一般会讨论天气,时事新闻等公众话题。在双 方告别时英语当中会比较简单,通常会说“Bye bye!”“See you!”而不会像中国人那么多的客套话。比如在《红楼梦》 中,黛玉与宝玉告别时说:“留步吧,别送了,我有空再来 瞧你。”翻译成英语只有一句“Good bye!”这也是中西方 文化习俗不同导致的语言差别。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使用的 问候语不符合对方的语言习惯,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导 致交际失误。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双方因为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而产生交际失误,甚至双方完全不能接受对方的言语,礼貌 的话反而可能会伤害对方。所以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流中还 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中西方的礼貌原则有很多共同点值得我 们分析和研究,同时中西方礼貌原则在差异方面的分析似乎 更为重要。成功的跨文化交流是在双方都了解文化差异和礼 貌原则区别的情况下,恰当的使用礼貌原则完成的全方位交 际。【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41-48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1983:131-151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4) [5]何琳玲.浅析跨文化交流中的礼貌原则[J].安徽文 学,2014(10) [6]高先丽.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7]于华,史雅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跨文化视角 [J].科技信息,2010(1) [8]吴小青.中西文化中礼貌原则的差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0) [9]喻旭东.中西礼貌原则的异同[J].语文学刊,2015 (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