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银行总结 > 五四宪法”与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1)论文|

五四宪法”与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1)论文|

来源:银行总结 时间:2019-12-01 07:49:17 点击:

五四宪法”与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1)论文

五四宪法”与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1)论文 论文摘要:在当代中国宪政现代化的历史上,“五四宪法”无疑具有特殊重 要的地位。从法制现代化的分析视角出发,反思“五四宪法”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 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结关系,分析“五四宪法”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可以概括出 “五四宪法”的伟大制度创新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制度建设的伟大里程 碑意义;
客观分析出“五四宪法”所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其对当代中国宪政现代化的 影响;
进而探讨“五四宪法”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建设和宪政制度现代 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论文关键词:
五四宪法;
社会主义宪政;
宪政制度现代 化 一、问题的提出 54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五年,新中国第一部正 式宪法诞生了。这是一部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宪法。它确乎开创了中 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一个新的时代,创设了中国宪法文化理念和制度的一种全新 的模式范型,成为中国宪法史上不可逾越的界碑,成为现行宪法的母本,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
同时,它又是一部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后来几乎成为一堆废纸的悲 剧性的宪法。对于宪法史学家来说,它的悲剧性命运几乎使人不愿或不忍触碰这 块心灵的“痛区”。这部宪法史称“五四宪法”。

但是,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 的一部宪法。这不仅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更是在21世纪中国走向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宪政的历史进程中,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反思和 深入研究的宪法。因此,今天,我们纪念“五四宪法”并不是为发“思古之幽情”, 不是为纪念而纪念,写几句赞美的词句,唱几句颂扬的赞歌,尽管“五四宪法” 确实担当得起这些赞美和颂扬,因为毕竟她是共和国宪法史上在现行宪法之前 “写得最好的一部宪法”,是“中国宪法的基石”;
{1}而是要深入研究“五四宪法” 内涵的现代宪法精神,揭示“五四宪法”得以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评估“五四宪 法”在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中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思考“五四宪法”给我们留下了 哪些宝贵财富,以及它对于21世纪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时代价值。{2}{3}因此, 本文将理性反思的焦点对准“五四宪法”在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历史上的地位,它 的社会文化基础,它的悲剧性命运与中国政治法律文化的功能缺陷之间的内在联 结关系,以及“五四宪法”对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以就 教于学界同仁。

二、“五四宪法”的社会文化基础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 国政权的构造、新中国法制的初创奠定了根本法基础,拉开了中国第三次法律革 命的序幕。《共同纲领》在建国之初的五年时间里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为实 现全国解放、恢复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和 人民的基本权利,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根本的宪法保障,成为全国人民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准则和统一基础。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可以说,共同纲领 自产生起到1954年宪法产生止,一直是指导我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总的纲领 性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所确立的各项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和社会制度在实际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尊重并加以有效运行。……共同纲领在建国 初期所起到的治国安邦的基础作用,对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 新中国的宪政建设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4}(P32—33) 但是,建国初期的 中国是一个社会剧烈变迁的时代。在新中国的最初几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旧中国的基本社会结构已经逐步解构,而新的社会秩序的基本形态 初步形成。对此,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总结了新 中国建立五年来社会和国家生活所发生的五个方面的深刻变化:第一,我们已经 结束了在外国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地位,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

第二,我国已经结束了年代久远的封建主义的统治;
第三,我国已经结束了长期 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内和平,造成了我国全部大陆空前统一的局面;
第四,我 国已经在极广泛的范围内结束了人民无权的状况,发扬了高度的民主主义,全国 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深切地体验到,人民代表大会是管理自己国家的最好的政治组 织形式;
第五,由于解放后的人民在劳动战线上表现出惊人的热情和创造能力, 加上苏联的援助,我国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被帝国主义和国 民党反动 派所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事业。{5} (P140—141)显然,《共同纲领》已经在诸多方面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结构的要 求,它与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理想之间的深刻矛盾也已经使其在实施 五年以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构成了“五四宪法”得以制定的最深刻的社会 文化基础。

第一,经济结构的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的国民经 济几乎已经瘫痪,经济结构严重二元对立。一方面是中心城市高度发达的商品经 济,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 外国财团、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封建地主阶级手中,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十分艰 难。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市场投机行为猖獗,国力十分贫弱, 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对于新生的共和国来说,面临着三项最基本的经济任 务,一是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
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建立强 大的国营经济,将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
三是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 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解放农 村生产力,以推动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切实保障国家的、合作社的、工人和 农民的、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合法的财产和利益,推动国家的工业化进 程。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了建国初期国家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在恢复国民经济方面,在1949年7月至1950年2月期间,采取果 断措施,打击市场上的投机势力,平抑了四次物价大涨之风,保证了市场物资供 应,稳定物价,打赢了经济战线的第一仗,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为国民经济的 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没收官僚资本方面,“解放前,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 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80%,占全国工业资本的2/3左右,占全国工矿、交通 运输固定资产的80%。新中国成立前夕,更主要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 没收了以前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全部官僚资本企业,包括大银行、几 乎全部铁路、绝大部分黑色冶金企业和其他重大工业部门的大部分企业,以及轻 工业的某些重要企业。由于没收了官僚资本,使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壮大起来。1949 年国营经济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41.3%,国营经济在全国五种经 济成分中居于领先地位,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4}(P27) 在土地改革方面和农村社会变革方面,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政务院7月15日颁布了《农民协会组织通则》、7月20 日颁布了《人民法庭组织通则》、8月20日颁布了《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 份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房屋和农具等 生产资料,分给贫苦农民,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使党和政府的政策在农村中得到了大力推进和贯彻执行,增强了党和政府 在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渗透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资源动员能力。1952年底,土 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村的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都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新的政治结构建构的客观需要和法律条件的具备。

《共同纲领》是建国的根本法,它一方面建立了我国建国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的政 权体系,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结构的基础;
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新的政治权力 结构的未来方向。随着建国初期各项任务的完成,《共同纲领》初步建构的政治 架构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的政治发展的要求。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政权的性质。《纲领》所建立的政权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革命军人、 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 子的代表”的统一战线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的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 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而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是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目标和现实之间有相当大 的差距;
二是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一个由共产党、各 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等多种政治力量进行政治协商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普选的 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之前代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是可以的,但它毕竟缺乏经过人 民普选的广泛的民主基础和合法性基础,代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时间不能太长。斯大林在1952年10月28日对由刘少奇带队参加苏共十九大的中共代表团指出:
“你们不制定 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用两种方式向工农群众宣传反对你 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人民选举的;
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不管斯大 林建议中国制定宪法的其他观点是否正确,但是他的关于政权合法性问题的这两 点意见是有道理的;
三是随着建国初期各项任务的完成,《纲领》所规定的建立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条件日益成熟。《纲领》第12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 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政府为行使各级政权的机 关。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 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随着我国建国初期社会秩序的恢复,国 民经济的恢复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运动的结束,实行普选、 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条件 基本具备,特别是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22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为实现全民 普选、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就必然需要一部新的宪法具体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职责等。

第三,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化。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就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 命所要建立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新民主主义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导向 社会主义。建国初期,根据《共同纲领》,我们所建立的就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 国家。但随着我国建国初期各项任务的完成,很快党和国家就宣布进入从新民主 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化日益明显。毛泽东 早在1952年下半年就开始提出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6月15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8月正式写到周恩来在1953年夏 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的结论中。1953年12月毛泽东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一文中作了最后的确定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 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 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 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6} (P704—705)由于对过渡时期的总体界定,宪法也就成了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不过不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宪法。因此,刘少奇作的《关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制定宪法是以事实为根据的。我们所根据的事实是什么呢?这就是我国人民已经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 义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取得了彻底胜利的事实,就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已经巩固地建立起来的事实,就是我 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的强有力的领导地位、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正在一步一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事实。”{5}(P133)由此,我们可 以清楚地看到,《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已经 不能适应新的意识形态变化的要求,甚至新民主主义阶段不是一个独立的历史阶 段,而属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个部分,国家正在快速迈向社会主义社会。

第四,社会结构的变化。经过建国以后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国家 通过对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和官僚资本的没收,建立了强大的国营经济。国营经济 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成为国民经济的强大基础;
通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 了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根本上改变了 农村的社会阶级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
通过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 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原来受剥削和受压迫的工人和农 民成了社会的主人,而地主阶级、资本家成为革命和改造的对象。从而传统的社 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得以彻底改变,党和国家的基层政权具有了很强的 社会动员和社会控制能力,传统中国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控制体系土崩瓦解,失去 了其基本控制和支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三、“五四宪法”的制度创新及其缺憾 从 19 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宋庆龄等 33名委员组成的宪法起草委员会,着手起草宪法草案,历经宪法起草小组和宪法 起草委员会1年零8个多月的艰辛努力,经过历时三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华人民共 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终于于1954年9月20日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通过。“五四宪法”是我国民主宪政史上的一个 伟大创举,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它第 一次以正式宪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建立了以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政权体系,确立了我国国家机关运行和国家权力行使的基本 原则,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自由。关于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五四宪法”颁行的意义,公丕祥教授主编的 《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中写道:“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的局面,结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最高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最 高权力的局面。在这一时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代表的一批法律的出 台,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型的宪政制度和法律架构,标志着人民民主政治走向新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新的起点。”{7}(P125)显然,“五四宪法” 的颁行标志着我国宪政制度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实现了中国宪政制度现 代化的一次重大历史性飞跃,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二次法律革命的标志,在中国宪 政制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关于“五四宪法”的特点,毛泽 东概括为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关于第一 条,毛泽东指出:“它总结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 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经验,总结了最近几年社会改革、经济建设、文化 建设和政府工作的经验”;
总结了从清朝末年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经验:“主要是 总结了我国革命经验和建设经验,同时也是本国经验和国际经验的结合”,“我们 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主,也参考了苏联和各国人民民主国家宪法中好的东西。”关 于第二条,毛泽东认为,“五四宪法”的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 义原则。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的原则贯串在我们整个宪法中。

另一个是社会主义原则。我国现在就有社会主义。宪法中规定,一定要完成社会 主义改造,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原则性。要实行社会主义原则,是 不是在全国范围内一天早晨一切都实行社会主义呢?这样形式上很革命,但是缺 乏灵活性,就行不通,就会遭到反对,就会失败。因此,一是办不到的事,必须 允许逐步去办。”“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原则,要达到这个原则就要结合灵活性。

灵活性是国家资本主义,并且形式不是一种,而是‘各种’,实现不是一天,而是 ‘逐步’。这就灵活了。”{6}(P707—710)而韩大元教授根据“五四宪法”文本的精 神意蕴和宪法的制定及讨论过程,将它的特点概括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本 国经验和国际经验的统一、领导智慧和群众智慧的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四大特点。{4}(P66—72)而在我们看来,“五四宪法”所以是伟大的、具有长久 生命力的,乃在于它实现了我国宪法基本理念和国家根本制度的伟大创新,确立 了社会主义宪法的基本理念和政权体系。这些宪法理念和制度在共和国50年的宪 政历程中,尽管历经沧桑,但经受住了考验,甚至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浩 劫都无法撼动。这些社会主义宪法理念和制度的创新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 一,“五四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并将建成社会 主义作为我国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宪法序言明确了我国建国初期国家政权和社 会的基本性质,指出了建成社会主义是我国发展的必然方向,明确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 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此,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和说明:“大家知 道,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民主 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两种相反的生产关系,在一个国家里面互不干涉地平行发 展,是不可能的。中国不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要它不变, 就是要事物停止不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要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我在前面已经 说过,此路不通。所以我国只有社会主义这条唯一光明的大道可走,而且不能不 走,因为这是我国历史的必然规律。”{5}(P143—144)历史证明,尽管我国后 来不久就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步子走得太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完成了社 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给国家的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但是,宪法对过渡时期的国家政权性质 的规定、所提出的过渡时期总任务、以及当时所确定的过渡时期大概需要15年左 右的基本估计是准确的,特别是宪法所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正 确的,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二,宪 法关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共产党领 导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制度等规定长期为我国所坚持和发展,奠定了我国 国家基本制度的基石。宪法第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 制。”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 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 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 分。”宪法序言明确指出:“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 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 主统一战线。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 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此外,宪法还确 立了继续巩固和发展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友谊,并“根据平等、互利、互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外交原则。这 些基本的制度和政策框架构成了国家制度建设的核心,成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阶级和党派之间的关系、外交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根本法基础, 为我国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三,在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宪法第5 条至第16条规定了过渡时期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政策,主要规定了我国的所有制形式为四种所有制并存,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 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
合作社所有制, 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个体劳动者所有制;
资本家所有制。”第6条至第10条分 别规定了我国不同所有制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命 运,确定了国家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总体的政策安排和导向。具体表现为国营经 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 改造的物质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第6条);
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 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或者劳动群众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半社会主义经济, 其中“劳动群众部分集体所有制是组织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或者其他个体劳 动者走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过渡形式。”国家鼓励、指导、帮助合作社经济 的发展,并以发展生产合作作为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主要道路(第7 条);
国家总体上保护农村和城市个体经济,指导和帮助个体农民和城市手工业 者增加生产、改善经营,鼓励他们根据自愿原则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 合作,对富农经济实行限制和逐步消灭的政策(第8、9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 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 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第10条)。从而在基本经济 制度方面,公开确定了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不平等性,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方向,保证了经济基础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鲜明的过渡时期特点。此外,宪法 还明确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 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这实际上也预示 了中国未来社会主义将实行计划经济。

第四,宪法要求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应当确立民主价值指向、民主原则和法 制原则等基本价值理念和原则, 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 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 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第17、18条) 第五,宪法明确规定国家 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主 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第20条),从而确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宪法地位、 国家性质和对内对外职能。

第六,宪法创设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以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机关体系,分别规定了各个国家机 关的组成方式、任期、职权、职责、工作的原则等。这一新的国家机关体系是在 继承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体系,并结合我国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 经验基础上的伟大创新,具有自己的特点。如与苏联1936年宪法相比,苏联是一 个联邦制国家,苏联最高苏维埃由联盟苏维埃和民族苏维埃两院组成,而中国是 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一院制:“五四宪法”设专节规定了国家主席为国家元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元首制度;
我国的最高国 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而苏联是部长会议;
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而苏联是加盟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和加盟共 和国的部长会议;
我国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 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 作,而苏联没有法院报告工作的制度;
我国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领导,实行总检 察长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制度,而苏联没有 建立总检察长向最高苏维埃负责并报告工作的制度等。此外,关于国家机关的职 权的规定,我国与苏联宪法差异也很大,特别是我国1954年宪法明显增大了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体 现了鲜明中国特色。[11]因此,尽管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规定在整体框架上与苏 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相似性,但我国1954年宪法确实吸收了大量的本国经验,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12] 第七,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五 四宪法”第85条至第98条规定了本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第99条规定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对于任何由于拥护正义事业、参加和平运动、进行科学工作而受到迫 害的外国人,给以居留的权利。”第100条至第103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 些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规定一方面借鉴了前苏联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自 由的规定,另一方面,也结合了本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了共同纲领的规定, 使这些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更具有具体性、广泛性和现实性。其中公民有获得物 质帮助权利、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居住和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 和自由的规定在现在看来也是比较先进的,对我国基本人权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 义和价值。

但是,毋庸讳言,1954年宪法也存在着诸多制度上的不足和缺陷, 这些制度缺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宪法未能得到全面有效执行的重要制度性因素 之一。

第一,在制宪权主体来看,我们将宪法看成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法律化, 制宪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人民,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成为“无 源之水”,混淆了作为“始原的创造性”权力的制宪权与作为派生的代议制机构的 具体行使宪法制定权力之间的关系,使我们长期以来在立宪主体上模糊不清,宪 法上不明确。宪法序言第三自然段明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当时曾经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在全国人大的职权中专门规定“有权 制定宪法”的建议。但正式颁布的宪法文本中没有规定全国人大制宪权方面的职 权。对此,宪法起草委员会法律小组做了如下说明:一是本宪法的制定已在序言 第三段庄严宣布;
二是斯大林宪法是一个新的宪法,同时就是对1924年宪法的修 改。所以,即使为了制定第二个宪法,那只是在社会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根据情况的需要来修改现行宪法,这已包括在修改宪法的职权范围内,无须另外 再规定制定宪法的职权。从这个说明中可以看出,当时对制宪权的理解是不够全 面的,把制宪权与修宪权理解为同一个概念,没有确立制宪权本身独立的价值体 系,也没有从理论上说明作为制宪权主体的人民和作为制宪权行使者的全国人民 大表大会的关系等。从制宪权的一般逻辑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来源于宪 法,而宪法是作为 制宪权主体的人民制定的,全国人大只是按照人民的意志通 过宪法,并享有宪法的职权。{8}(P41) 第二,从制宪目的来看,毛泽东在《关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有几段明确的论述,他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 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用宪法 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 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 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 是完全的社会主义宪法,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我们现在要团结全国人民,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应当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这个宪法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写的。”{6}(P710,P712)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 主义改造,是一个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必须动员全国人民的力量,发挥广大人 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正确的和高度统一的领导之下,克服各种困难,才 能实现这样的任务。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更加发扬民主,扩大我们国家民主 制度的规模;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建立高度统一的国家领导制度。为了这样的目 的,我们也有完全的必要制定一个比共同纲领更为完备的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 的这样的宪法。”{5}(P144—145)关于五四宪法的制定目的,我国学者有较多 的论述,有的认为,它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巩固革命成果和总结斗争经验;
二 是保障我国人民能够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9}(P90)有的认为, 就制宪目的而言,当时的基本目标是以宪法的确认已经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并通 过宪法的纲领性功能把人们实现社会主义的愿望法定化,赋予其规范的性质。{8} (P57)而在我们看来,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论述来看,“五四宪法”的 制宪目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总结历史经验;
二是建立新的国家机关体 系;
三是动员群众,扩大民主;
四是为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统一思想。这种立法 目的,从本质上来说,充分体现了“五四 宪法”在立宪目的上并不是由人民来创 制国家机关,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的配置,设定国家机关的权力运作范围和限度, 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主观任性,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的法律控制,而是 注重确立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以动员群众实现党在过渡时期提出的政治任务。这 种立宪目的与现代宪法的基本价值和功能存在明显的指向偏离,也为后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系列问题上的主观任性、“左倾”冒进留下了根本法上的漏洞。

第 三,从党与国家的关系的来看,“五四宪法”在序言中两处涉及中国共产党的规定, 一是在序言第一段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时,写道:“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 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 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在第四段规定:“我国人民 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 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今后在动员和团结 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 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但是,宪法并没有对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和 执政的地位,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党的权力的运作范围及其限度、运 作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定。“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党和国家两种等级系统平行的 制度,而在宪法中没有提到的党则是权力的最终所在。”而“在执行中的实际组织 形式比宪法的规定更有重要意义。”{10}(P109)由于党和国家机关,特别是与 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间关系不明,党和政府、检察机关、审判机 关的关系没有明确规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等以后发生的许多问题也就长期难 以得到解决。对此,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的分析尽管有不尽准确之处,但 却颇有启迪意义:“晚近的国家宪法规定中国政府追随一个政党。”“分析中国宪 政主义的一个更好的方法将是考察党的章程,而不是国家的法律。特别是在共产 党统治时期,这些党章篇幅很短,不甚具体,热情洋溢,并且经常修改。它们是 货真价实的宣言,而不是最高的法律。其主要目的是描述这些章程制定时的革命 火焰;
但这些火焰飘忽不定。中共章程在通过之后不会生效很长时间。没有一个 党代会不写出一部新章程。这种习惯作法本身就对中国现代化时期的政治过程能 够轻易地实现稳定,包含着一种强烈 的不信任感,而这种预期又往往变为现 实。”“因此,法律在实践中常常被忽视或修改,也就不足为奇了。政府决策出现 高度的个人化和随机性,中国不是这方面的第一个国家。履行法定程序的观念是 微弱的。”{11}(P406—407) 第四,从宪法的技术和程序性规定来看,“五四宪 法”关于高度技术性的宪法制度和程序性规定明显不足,导致宪法“宣言”色彩过 浓,可实现性不强。“五四宪法”具有浓郁的“宣言”色彩。这表现在宪法的整体结 构上,序言和总纲部分基本上是宣言性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规定也大多 是“宣言性”的,缺乏基本的程序性保障机制。因此,尽管从宪法的价值理念和观 念层面来说,“五四宪法”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制定得最好的宪法之一,体现了中国 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的美好理想,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价值诉 求,但是,由于许多先进的实体性规定缺乏制度保障和程序安排,难以实现;
更由于对违反宪法的行为缺乏宪法追究和惩处机制,无法启动宪法程序恢复被违反 或破坏的宪法秩序,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主观随意性几乎没有宪法约束功能。宪 法第二章“国家机构”是“五四宪法”中最具有宪法技术含量的部分,也是最注重法 律程序规定的部分,其中有许多规定具有制度性安排和程序性配置的宪法技术性。

这些制度性安排奠定了我国国家机构体系建立、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法的基础,从 而也使宪法关于国家机构的规定成为在今后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因此,尽管国家 机构体系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国家机构体系的总体框 架仍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并发挥稳定社会秩序、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 该章中的许多规定都存在制度和程序性缺陷,这也是一套完整的国家机构体系无 力抵御社会动乱的重要因素。举如,宪法第3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审判。”但宪法既没有直接规定违反本条的法 律后果,也没有责成法律规定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逮捕或审判全国人大代表 的法律责任,此外,非经全国人大批准不受逮捕,对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刑事拘留 等其他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要不要经过特殊法律程序?如果全国人大代表受到 了非法逮捕或者审判,如何启动救济程序?由于缺乏宪法的制度性保障,后来从 国家主席到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受到政治迫害都无法启动宪法保障和救济程序。

四、“五四宪法”的悲剧性命运与法律文化功能缺陷 “五四宪法”是中国过渡时期 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的产物,在50年代中期的社会和法律文化的背景下发挥其特 定的作用。它是建国以来我国制定得最好的宪法之一,但也是一部没有得到很好 实施,从而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宪法。从理论上说,“五四宪法”从颁行到被1975 年宪法修改和代替,实施期间长达二十一年之久。在此期间,宪法只是在制定后 的前两年得到了一定的实施,主要体现于:从1954年到1957年三年时间里,宪法 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依据宪法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过渡时期社 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格局;
以宪法为基础建立起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新的 国家机构、组织体系,国家机构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基本能够正常运行。但是, 1957年以后,随着国家政治生活逐渐脱离正常的轨道,宪法也逐渐失去了其功能, 基本上成为一纸空文。1957年以后,先后发生了“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群众运动”,在多次政治运动中,法律虚无主义泛滥, 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受到了严重扭曲,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受到了严重削弱,党和国家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受到了严重干扰,宪法秩序逐 渐为各种运动和动乱所代替,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人权受到严重侵犯。在“文 化大革命”中甚至出现了人道主义的灾难,宪法所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被无情践踏,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机构体系遭到严重破坏。[13] 反思“五四宪法”未能得到较好实施,并最终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因,是一件颇费心力,同 时又难度颇大事情。在我们看来,它是“五四宪法”本身的制度性缺陷和20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文化条件和法律文化功能缺陷综合作用的产 物。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第一,党内“左倾”思潮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956年,随着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 的新的时期已经来到。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刘少奇提出,为了适应社会主 义工业化建设的新的形势,目前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 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 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对国家工作的监督。为了加强对国家的 监督,必须加强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
必须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 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 府机关的监督;
必须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必 须加强人民群众和国家机关中的下级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现在,革命的暴 风雨时期已经过去,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完备的法制就是完全必要的了。“为 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利益,必须使全国每一个人都明了并且确信,只 要他没有违反法律,他的公民权利就是有保障的,他就不会受到任何机关和任何 人的侵犯;
如果有人非法地侵犯他,国家必然出来加以干涉。我们的一切国家机 关都必须严格地遵守法律,而我们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必须贯彻执行 法制方面的分工负责和互相制约的制度。”{5}(P249,P253)但是,党的“八大” 所确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八大”以后不久,追求纯而又 纯的社会主义、“一大二公”、急躁冒进等为主要标志的党内的“左倾”思想就开始 抬头,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党内的民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国家 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逐渐脱离的正常的理性轨道,进而发展到令人无法理解的地 步。麦克法夸尔在分析“文化大革命”起源时指出:“1956年发生了两个关键性事 件——中国合作化的完成和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它随后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 最终显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12} 第二,“要人治、不要法治”的 思潮开始形成和蔓延。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比较重视法制的,从而使 社会主义的法制处于正常发展之中。然而,随着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的反右扩大 化运动,法律虚无主义开始蔓延,法治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广大干部的轻视 与否定,人治因素不断滋长,并逐渐占据上风,人治取代了法治。1958年8月, 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 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还是马青天那一套好,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大 跃进以来都搞生产,大鸣大放大字报,就没有时间犯法了。对付盗窃犯不靠群众 不行。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多数人靠养成习惯。军队靠军法治人治不了人,实 际上是1400人的大会(指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治了人,民法、刑法那么多条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得。韩非子是讲法治的,后来儒家是讲人 治的,我们每个决议案是法,开会也是法……。我们的各种规章制度,大多数, 90%是司局搞的,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靠 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开会有他们那一套,我们还是靠 我们那一套。”刘少奇在会上则明确提出,“到底法治还是人治,看来实际靠人, 法律只能作为办事的参考……。”1958年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司法工作会议在批判 司法的右倾错误时指出,“其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对法有了迷信,甚至使法成了 自己的一个紧箍咒,用法律束缚对敌斗争的手脚。”“要人治,不要法治”思潮的 形成,不仅使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遭到了批判,并且导致了随后取消法制的一系 列后果,法律虚无主义得以泛滥。

第三,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逐渐发展。20世 纪5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要成 就,党内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逐渐蔓延,并逐步发展到毛泽东的个人权威实际上 凌驾于党和国家的组织之上,他的个人权力不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也不受党纪 和政纪的约束的地步。到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登峰造 极的地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系列重大政治运动和重大决策几乎都是根据 毛泽东的指示来做的,几乎不经过中央集体的讨论;
即使在中央的最高层次会议 上,也没有公开表示对毛泽东的不同意见;
如果有人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对毛泽 东的意见有疑虑,都会被扣上“右倾”等各种政治“帽子”,受到排挤和批判。如1966 年7月29日晚,刘少奇的一段话,典型体现了在“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上,中央没有认真研究和讨论,对“文化大革命”到底应如何搞,除毛泽东以外, 可以说其他的人都不清楚。刘少奇说:“怎样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们不 清楚,不知道,你们问我们,我老实告诉你们,我也不晓得。我想党中央其他许 多同志,工作组成员也不晓得。”{13}(P1630)可以这么说,像“文化大革命” 这样的空前政治运动,中央委员会集体、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都没有明确的 目标和方向,中央主要领导人都在尽力猜度毛泽东的想法, 以致刘少奇感叹毛 泽东的思想发展太快,难以理解,“跟不上”。而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和阴 谋家正是利用了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投其所好,毛泽东愿意听什么就说什 么,毛泽东愿意看什么就做什么,大搞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捞取他们个人及其 小集团的政治资本,排除和打击异己。因而从理论上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除了毛泽东一人以外,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怀疑和批判。

第四,用“群众运动”的 政治运动方式领导国家的经济建设。“群众运动”是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动员群众, 发动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斗争方式。历史证明,这种方式对于开展人民战 争和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是行之有效的,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曾经发生过重要 的作用。但是,随着新的政权逐步稳固以后,在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向经济建设时期,这种阶级斗争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长期和平建设的要求。但是, “五四宪法”颁行以后,由于党和国家未能及时实现党的工作中心的根本性转变, 党的执政方式和治国方式也未能及时实现从运用以“群众运动”为主激发人民群 众的工作热情、动员群众的方式向确立新的法律秩序、依法执政和法治理方式的 转变。相反,频繁发动和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而不是依靠宪法和法律来领导 全国的经济建设,甚至将经济建设、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对立起来。这充分 暴露了党和国家在理解民主和法治的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等方面的偏颇, 暴露了党和国家在经济建设上的急功近利、浮躁盲动和简单化。结果是,从根本 上损害了社会主义新的宪法和法律制度的尊严,破坏了业已建立的新的社会主义 的法律制度和宪政秩序,给经济建设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五、“五四宪法”对 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时代价值 如前所述,“五四宪法”作为我国历史上第 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正式宪法,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在中国宪政制度 现代化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一个新的 时代,创造了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宪政制度现代 化历史不可逾越的历史界碑。但是,如何科学评估和理性把握“五四宪法”对于当 代中国现代化的时代价值?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宪政国 家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五四宪法”开创了当代中国社 会主义宪政运动的新的模式,确立了新中国政权的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性质,明 确了党和国家执掌和运作国家政权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
创立了我国 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确证了现代公民的主体性地位;
奠定了当代中国以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权体系的根本法制度框架,创造了我国国家 机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许多具体制度体现了人类宪政文明的先 进理念和共同规律,实现了我国宪政运动现代化的质的飞跃,其中诸多的原创性 成果的核心部分是当代中国宪政运动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的。从这个 意义来说,当代中国的宪政制度现代化应当以“五四宪法”作为出发点和历史基地,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框架、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许多具体制度都是 由“五四宪法”奠定的。这些成果是“五四宪法”对我国宪政制度乃至人类当代宪政 制度现代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重大贡献,界定了我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发展的 基本方向,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完善。

如前所述,“五四宪法”尽管创造 了许多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好的制度,开创了我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一个新的 时代,但作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五四宪法”未能得到有效贯彻实 施的原因之一,在于这部宪法也存在一些重要制度性缺憾。这给我们当代中国宪 政现代化有重要历史启迪和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首先,在我们看 来,宪法作为国民全体意志的直接体现,作为主权者的国民全体创造国家、构造国家机构体系、界定国家与公民之关系、配置国家权力、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机制 的根本法,乃是一种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安排权力结构和建构权力制约体系的法 律技术构造,具有高度的政治技术和法律技术含量。一部好的能够在现实生活中 得到普遍有效实施的宪法必须要建构起较为完备的国家权力制衡机制、公民权利 宪法保障和规制机制,而这需要通过宪法程序和宪法技术的精巧设计方能达致。

加强宪法程序制度和宪法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宪法程序制度,提高我国宪 法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这是我国未来宪政制度现代化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问 题。

其次,宪法的制度设计应当体现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和国家权力制衡的内在 规律,明确每一个机 关的职责和职权,而力戒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因人设岗”、 职责和职权不对应等“人为因素”对制度安排和权力配置的干扰,对此,“五四宪 法”中的一些制度安排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再次,宪法是高度抽象的根本法, 具有久远而普遍的最高权威。宪法规范应当具有高度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和能 容纳长期社会变迁的高度弹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宪法的稳定和历久弥新。只有 为宪法的实施过程留下较为宽广的解释的空间,宪法才能经得起历史变迁的考验, 具有长久不变的权威。而“五四宪法”用大量的篇幅规定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任 务、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甚至政策,已经内在地决定了其不可能具有长 期的稳定性。实践证明,“五四宪法”得以长期保留、继承和不断完善的内容恰恰 是那些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体制、基本社会结构安 排和国家基本国策的方面,那些规定特定时期具体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和文化制 度的内容则历经多次变迁和修改。

最后,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权威。但是宪法的神圣权威不是自发实现的,更不是上天赐予的,它需要全 国人民的内心遵从和自觉维护,需要国家机关,特别是最高领导者的自觉服从, 更需要一个坚强有力、富有权威的宪法保障机关的坚决斗争和悉心保护。一个没 有强有力的宪法审查和保障机关的宪法,没有完备的宪法权威的维护机制的宪法 不可能是富有权威的宪法。长期以来,我国宪法之所以没有获得最高的法律权威, 没有完全获得应有的最高法律效力,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的尊敬和服从,重要的 制度性原因之一乃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公正高效、富有权威、具有神圣性和 不可挑战性的宪法保卫机构。

“五四宪法”诞生于公元1954年,作为中国宪政制 度现代化历史上的一块丰碑,它傲立于中国当代宪法的发展历程中已经五十四个 年头。它在沉默,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我们民族的财富,就铭记着我们这个东 方古国在走向宪政之路上的智慧与情感、成功与缺憾。它指明了中国宪政制度现 代化的方向,也告诉我们走向宪政的道路是如此的曲直和坎坷。它给我们无限的 忧思和遐想。(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 注释: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明确指出:《共同纲领》“是我们国家现时的根本大法”。参见《人民日报》,1950年6月15日。

1952年6月,刘少 奇在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式上明确指出,《共同纲领》包括了共产党的全部最低纲 领,“共产党的当前政策,就是要全部实现自己的最低纲领”。参见《刘少奇选集》 (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4页。毛泽东更为明确地指出了《共同纲 领》是当时党和国家政策的基础,是教育改造资本家的思想基础。1952年9月, 毛泽东在审阅黄炎培《三反五反运动结束以后怎样发挥毛主席对民建方针指示的 精神》的讲稿时,特地把讲稿中的“用工人阶级思想教育改造资本家”改为“用爱 国主义的思想,共同纲领的思想教育资本家”,并在给黄炎培的信中写道:资产 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现阶段,我们应当责成他们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亦即 接受共同纲领,而不宜过此限度”,“超过这个限度,而要求资产阶级接受工人阶 级的思想,或者说,不许资产阶级想剥削赚钱的事情,只想社会主义,不想资本 主义,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参见《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3年版,第441—443页。

《共同纲领》第3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必须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所有,有步骤地将 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 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 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对我国的土地改革运 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这样评价的:“在1950年6月,中央颁布了土地 改革法以指导这项工作。新的法律和刘少奇就这个法律作的报告,反映了毛泽东 关于当前情况不同于北方战争时期的土改和维持‘富农经济’政策的观点,它们为 这个规划明确地提出了合理的经济内容。这样,土地改革的主要作用是济贫的观 点被否定,而‘解放农村生产力’和‘为工业化铺平道路’的观点受到重视。此外, 土地法对这一点充满信心,即可以用来在和平时期的条件下能够不费力地战胜地 主的反抗,并且坚持政治秩序是贯彻此法的先决条件。”参见(美)麦克法夸尔、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 965年)》,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0年版,第86—87页。

关于斯大林建议中国制定宪法的情况,请参见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转引自俞荣根:《艰难的开拓——毛泽东的法思想 与法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197页。

周恩来在1953年1 月指出:“既然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共同纲领就不能再作为国 家的根本法律了。当初共同纲领之所以成为临时宪法是因为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 议执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参见《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 法的文献选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有全面的论述,他指出,新民主主 义社会是一个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新的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 和国”。参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2页。

“我 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宪法,它是 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我们现在要团结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个宪法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写的。”参 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2页。

关于土地改 革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所带来的影响,《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了这样 的评析:“当新政策越来越明显地把负担从穷人转到富人身上时,就产生了对新 秩序的支持。”“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 分配给约60%的村人口。贫农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财产,但是实际上中农获益最大, 因为他们最初具有更有力的地位。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旧的社会精英被 剥夺了经济财产,其中有的人被杀,作为一个阶级,他们已经受到羞辱。决定性 的事实是,旧秩序已经证明毫无力量,农民现存可以满怀信心地支持新制度。氏 族、宗庙和秘密会社等旧的村组织已被新的组织代替,承担了它们的教育、调解 和阶级职能。从贫农和中农队伍中产生了新的村干部精英,这些贫农和中农的眼 界已被中共的有阶级的观点扩展了。”参见(美)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第88—89页。

“这三个运动的总的结果是使这些成分就范。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对情节最严重的人的直接惩罚,在加上施加的强大心理压力,破坏了有关集团的 自信心。此外,这些压力摧毁了现存的社会关系格局;
关系——即基于家族、同 窗和同事纽带的个人关系——再也不能保证提反对国家要求的保护了。与此有关 的是,党成功地在其他人的眼里贬低了这些集团,这些人历来对它们唯命是从。

这样,以前接受其雇主的家长作风的小企业工人,这时开始采取官方的阶级斗争 态度了。”参见(美)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2页。

[11]我国“54宪 法”与苏联1936年宪法对照表,参见韩大元编著:《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16—736页。

[12]麦克法夸尔和费正清对“五四宪 法”做了这样的评价:1954年宪法“代替了1949年所做的临时安排。严格地说,这 不是一部永久性的宪法;
它的目的是满足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需要。但由于这个 时期的长期性,人们预料它会延续很多年。宪法明确地维护与过去的延续性:”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 展。‘除了共同纲领中的统一战线立场外,宪法与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制 定的机构安排在结构上有某些相似点。但那些安排相对地说是不够的,所以宪法制定了远为明确的国家结构。这些重大变化反映了1949年大局未定的形势和进行 计划发展的新时期之问的差别。1949年许诺的,理论上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时正式建立了。“”具有更大政治意义的是,在最初几年出现 的从军事统治向文官统治的转变正规化了。例如,根据组织法,以人民革命军事 委员会为形式的军界原来与政务院平级,直接归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领导。但这 时,国防部成立,置于新的内阁国务院之下,与其他34个部和委员会平级。“参 见 (美)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6页。

[13]韩太元教授将“五四宪法” 的实施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54—1956年),宪法实施主要表现为:
以宪法为基础建立国家政权体系,以宪法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法律体系,宪法实施 推动了我国宪法学研究的发展,宪法在社会生活中基本得到尊重,在宪法实施过 程中,经济发展较快;
第二阶段(1957—1965年),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 倾错误越来越严重,连续开展了反右斗争、大跃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