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销售总结 > 油画属于什么类型 浅析油画人物类型化的艺术表现的方式

油画属于什么类型 浅析油画人物类型化的艺术表现的方式

来源:销售总结 时间:2019-10-27 08:05:13 点击:

浅析油画人物类型化的艺术表现的方式

浅析油画人物类型化的艺术表现的方式 “类型化”是文学创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之 一,也是最早成熟的有关人物塑造的理论形态之一,在增强 艺术效果、发挥艺术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类型化”强调的是:为一般而找个别”(歌德语)。

“类型化”作为一种艺术处理手段,传达观念是“类型 化”的一个特征。用美国著名艺术史家拉塞尔的话说:“艺 术不仅存在于所理解的物体之中,还存在于我们对它的认识 的方法中。”[1]不是说只要出现“类型化”人物就是传达 同一种观念,而是“类型化”人物形象的创造都有艺术家各 自传达观念的要求。从视觉语言与观念的角度来看,绘画要 做的,或者说应当做的,是如何转换绘画语言的习惯方式, 传达出某种当代的感觉。也就是说,绘画不再以"绘画的身 份"出场,而是以表达观念的一种视觉方式介入当代问题。

因此,对于画家来讲需要把握的重点就在于不用"绘画的标 准"来进行绘画,而是将错就错,以求达到一种艺术语言的 纯粹。”[2]“类型化”这种人物表现方式,对个体艺术家 来说,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对过去所熟悉的绘画语言与形式 的突破。这种语言上的突破,使得作品具有当代文化的意义 和价值。通常人物“类型化”这一艺术现象所要取得的最终 效果和最终意义就是思想观念的表达。

“对架上艺术的意义寻求,已不完全是原创不原创的问 题,也不完全是绘制技艺的问题,而是所谓原创、所谓复制有没有当代文化意义的问题。技艺水平只是一个基础、一种 准入条件,而不总是一种艺术成果。也就是说,绘画的当代 性不再局限在技艺之中,不再是绘画语言的个人特征,而是 以什么样的观念从事创作、以什么样的观念对待技艺、以什 么样的观念运用形式的问题”。[4]技术够用为止,观念创 造无穷,绘画的观念化成为绘画具有当代性的理由。因此, 如果艺术家的创作没有观念的介入,没有适合观念的艺术创 作方法,就不可能达到艺术所涉及的问题。90年代以后,新 潮美术的“创新”转向以“观念”为主的艺术形式。绘画在 内容和语言上开始呈现极大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很多画家开 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观念意识引入画面,将观念因素和油画 形式相糅合,以个人的语言方式来陈述境遇和社会评论。这 种观念的油画形式具有消解技术,切入题材和强化观念的特 点。以张晓刚的《大家庭》为例,用传统的创作方法是无法 达到作品涉及的家庭照片这一类本应属于轻松愉悦的普通 家庭生活,却同时也被标准化了意识形态化了。使画面在单 一的技法之下引述了历史的沉重和对个性的压抑。在以油画 人物的“类型化”为主要艺术表现的作品里,“类型化”则 是观念传达的最佳方式,且作品明确地体现了观念:以大众 的方式对社会现实进行响应体现出个人主体对大众和社会 的关注、对现实自我状态的体验。

“卡西尔认为整个文化都是人类活动的符号,不同的文 化形式就是人类经验的不同的符号形式。艺术是情感符号的安排,这种安排是全新的,没有先例的,不可重复的,是种 富于想象力的能动的创造。即使模仿客观真实的再现性艺术, 也不会毫不改变地照抄自然,而要对自然进行必要的加工改 造,以便表现社会性与人的主观情感,它的符号程式便具有 再现与表现两种功能。艺术是人创造出来的一种直观形式, 用来把握自然与生活,除了再现客观现实以外还可表现思想 意蕴,从这个意义而言,它也可以说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形式 符号。”[5]油画人物“类型化”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就是 说每位画家在各自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各自的造型特 征。他们利用原型但又不照搬原型,而是按照对这类原型的 理解或者说是感觉来再现描绘。这种具象写实的“类型化” 的形象,在现实中却找不到,它不是客观实在的事物,而是 艺术家虚构出来的理想事物。由于虚构本身具有的主观性和 超现实性,所以人物形象是夸张变形的,是经过典型化了的 富于想象力的形象。通过对现实人物加以夸张取舍创造出能 够传达出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物,他们或具有地域特点、或具 有阶层身份、或具有时代特征。人物“类型化”不具有某类 人物的共性,不是说某个画家画了一系列“类型化”的农民 形象,我们就把农民定义为这种形象。其实艺术家画的只是 他感觉到的形象,它体现的只是艺术家的个性风格。它们往 往会成为艺术家的艺术标志,提到某位艺术家想到的便是其 与之相对应的人物形象,或者看到某“类型化”人物便知道 是某个艺术家的作品,哪怕这是一件从来没有展现过的作品。因为人物已经形成了一种“类型化”概念,或者说是一种代 表画家艺术特征的符号。这种“类型化”人物或画面风格很 容易使人在认识观念上将艺术作品整个当成符号看待。塑造 的是个性概念化的人物重复运用形成程式化符号,变得容易 被大众接受,具有易识别性。

张晓刚的《大家庭》是一种 符号性质的形象和语言。借鉴老照片提炼出了极简化的人物 造型,舍弃了学院要求的色彩、深度最后找到一种恰到好处 的平衡。通过这种方式经过内心转化将家庭老照片上特有的 时代密码、精神含义转化成自己的艺术语言。他不是稍做技 法处理就照搬图像,他有自己具体的真实感受和独立思考能 力,它不是临摹一张老照片,他在绘制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 的绘画技法和个人风格。反映的是一种时代的缩影,又具有 当代艺术所推崇的那种影像上的符号性质。绘画毕竟是有感 而发的艺术行为。在有人问张晓刚你画的是哪一类人时,张 说:“这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当然,也不是我自己。我 在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具体性、个性都画没了,这是一个纯 粹的类型人”。

参考文献:
[1]顾丞峰.感受诱惑——中国当代艺术静观[G].重 庆:重庆出版社,1999:200. [2]张晓刚.经验身份与文化判断[J].画廊,1996,(5、 6):8-11. [3]殷双喜.现场[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110. [4]王林.从中国经验开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36. [5]邓福星编.王菊生著.造型艺术原理[M].哈尔滨:黑 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33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