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我就烦”,这是不少学生 发自内心的呼喊,也是我们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尴尬现状。综 观学生的习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不能把细节写具体、写 生动;
段落的构成条理不够分明;
重点段不够突出,似流水 账。反思我们的教学,这是片段训练偏少、细节描写训练不 够扎实造成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 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加强 平时练笔指导。为此,笔者认为,不管在阅读教学中,还是 习作课上,抑或是课外,我们教师都应以小的视角和切入点, 对学生进行微习作的指导和训练,一课一得,一练一得,日 积月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低要求:抓好阅读教学,读练结合,一课一得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在阅读的过程 中,教师应把握好练笔的契机,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情,对学 生予以适时的写话训练,相机进行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的渗 透和指导。如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小练笔,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有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操千曲,观千剑”,在读中悟写,才能让学生读 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妙笔生花。
(一)一个词语 。小花 一。柳树 。小燕子 ”或“天哪,太一了!____”进行有层次的写话练习。
长此以往,学生把词语写具体的本领就会得到有效增强。
(二)一个句子 );
有的( ),好像( )。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兵马俑 图片,进行合理的想象描述,顿时,兵马俑那各异的形态仿 佛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不难发现,学生在把“画” 变成“话”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观 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再由此及彼,利用 这一句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练笔,任其尽情表达,畅所 欲言。
(三)一个段落 二、小碎步:立足习作课堂,片段练习,—练一得 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字、词、句到段、章、 篇,看似难,其实只要掌握了写作的技巧,那么它就是学生 最自由的乐土,他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任意翱翔。为了不让 习作成为学生的负担,我们可以小步走,有目的、有计划地 进行片段练习,这样就能逐步达成习作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一幅图片,练观察 实践证明,来自图片的刺激比文字、比声音更容易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给出一幅图片, 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也是笔 者在课堂微习作中运用的一种训练方式。俄国小说家契诃夫 曾谆谆告诫写作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 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 成为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 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需要花时间去磨炼的功夫。图片因 为其固定性,适合教师耐心地、反复地、有序地指导学生进 行细致的、循序渐进的观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这种观察的好处是观察面窄,容易把 握。
(二)一个情境,练体悟 情境是学生习作的依托,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中,他 们才能调动思维,自由想象,释放情感。教学的艺术就在于 创设情境并合理有效地利用情境,给学生的习作营造气氛,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为出发点,让他们人情入 境地进行切身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教 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作文情境,把生活浓缩到课堂,让学生 关注当下,记录下最贴近自己的事情、最清晰的观察结果、 最直接的心理感受,摆脱原有的程式化的回忆性题材。如一边开展相关活动,一边组织学生观察,及时引导学生表达内 心感受,这样手把手地指导和帮助对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来 说尤为必要。
(三)一次修改,练评价 微习作短小精悍,但也不能因此忽略评价的重要性。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整篇习作的评价方法同样适用于 微习作。优秀的习作都是反复修改推敲的结果。可让学生对 微作品先进行自行修改,有效提高他们的自我省察能力。这 样修改后学生往往还不能完全发现自己的问题,此时若能有 同伴的帮助,以儿童的立场说出自己的意见,彼此之间定会 沟通得更好。另外也可以采用全班同学一起修改的方式,将 微作品投影在大屏幕上,发挥集体的力量,利用同伴的智慧, 助学生更上一层楼。习作修改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为微 习作的质量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微积累:放眼多彩生活,课外练兵,常练常得 写好作文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熟能生巧是 个规律,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为此,教师应不 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多写多练,通过“每日微信、每周微记、 每月微展”等手段,促使学生常练常得,日积月累,进一步 巩固课堂所得。
(一)每日微信 时下,微信特别流行,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微信有个“朋 友圈”。在朋友圈里,朋友之间可以交流互动,关注点赞,因而大家玩得不亦乐乎。那么教师是否也可以为学生的习作 建立一个朋友圈呢?例如可以开展小组轮流写“微信”的活 动。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 作文本,组内7位成员轮流在上面写“微信”,每日交一次。
教师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择优评赏一则“微信”,然后一周统 计总分,评出优胜组。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 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尤其注意写下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 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字数可多可少。小小“微信”因 短小而精悍,因童真、趣味而充满灵性。每天,微信本在同 学间传递,智慧的火花、合作的快乐也由此传递。一到下午 发微信本的时间,学生都想一睹为快,并积极为下一位同学 出谋划策。在这个“朋友圈”里,孩子们既可以展示自己的 写作才能,又可以互相合作,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还能共 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责任意识,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每周微记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让 学生从自我感受出发,自拟题目,自选内容,自定体裁,鼓 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写作。在写作形式上也不作硬性规定, 几个片段组合也行。内容上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可以选择生 活中的一点、一面、一人、一事,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 或议论,或想象,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还周记以自由 和轻松,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展现自己的个性,释放心灵。
自由周记让学生“我手写我心”,避免唱高调、编假话、堆辞藻或抄袭,学生乐在其中。每周微记,为学生进行习作练 兵提供了舞台,使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上所习得的习作方法和 技巧进行习作实践,学以致用,并及时巩固课堂所得。正所 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每月微展 “写作评价,重在欣赏。”张祖庆老师认为,习作赏评 的核心价值是欣赏而不是修正,是唤醒、激励、鼓舞而不是 批评、督促、压制,要给予儿童继写作之后的又一次成功体 验,激发他们的写作信心,让其积极主动、跃跃欲试地准备 着写下一篇作文。所以,教师不妨每月为学生的优秀习作提 供一个展示的机会,如教室门口的“习作园地”就可作为展 示的舞台。这片习作乐园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作文是他们 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小小的展览,满足学生的 表现欲,提升学生的习作内驱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总之,教师若能有意识地拓宽习作的空间,利用一定的 时间,围绕一个要求,完成相应的“微习作”训练,日积月 累,循序渐进,定能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呈螺旋式上升,帮助 学生夯实写作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俞国平.人教版各年级语文读写结合训练点 [EB/OL].[2017- 05 -15].http://www.520xy8.com/Ar-ticle/201006/3173.shtm l.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