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销售总结 > 【选修课课堂特点解析】选修课

【选修课课堂特点解析】选修课

来源:销售总结 时间:2019-10-15 07:55:19 点击:

选修课课堂特点解析

选修课课堂特点解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层面上的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 阶段。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必修与选修并存,注重教师的 课程开发能力,尊重学生的课程自主权。但对于选修课该如 何上出“选修味”,与必修课堂是否一个上法,不同类别的 选修课堂有没有共性等问题,许多老师仍是一头雾水、不明 就里。下面笔者以台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基地课程建设推介会 上谢微萍老师的《跟小品学写作》为例,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该课是谢老师选修课程《跟小品学语文》中的一节课, 属知识拓展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谢老师将“陡转”定为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其课堂按小品视频——陡转表现——概 念内涵——推进深化——写作训练的程序展开,主线明显。

考察其教学,笔者觉得选修课的课堂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一、趣味性 之所以把这个特性列为第一条,是因为这是决定课程有 没有必要存在的首要因素。必修课程因为其课程的性质,具 有规定性与强制性,每个学生不管主观意愿如何,必须参加。

而选修课程则不然,如果缺少相应的趣味,吸引不了学生参 加,该课程就无法存活,也就没有了相应的价值。相反,有 了趣味,学生可以在趣味的引导下投入而高效地学习,课程也就有了课堂坚实的根基。谢老师在这点上做得非常成功, 其选择的语料《昨天·今天·明天》是小品的经典,赵本山 与宋丹丹的打扮、表演,崔永元的适时穿插,乐队的巧妙配 合,使得现场观众爆出一阵阵笑声;
纪晓岚的祝寿词属波浪 式的陡转诗,让与会者的心绪就像坐了回过山车,活画出了 纪晓岚的幽默和智慧;
《喜乐街》的陡转是发生在导演的命 令之下,考验的主要是应变能力和表演能力,有很强的喜剧 效果;
《扶不扶》除了令人发笑的幽默之外,更有一种对社 会现象(问题)的批判,令人深思,是一种含泪的笑……众 多典型的材料,给人欢笑的同时,也引人深思,别具一种趣 味性,整个课堂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拓展性 选修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拓展,注定了其需要在必修的 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加以拓展,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事 物的认识。这种拓展应该包括认知的拓展、思维的拓展、审 美的拓展等。谢老师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1. 认知的拓展 学生看完小品片断《昨天·今天·明天》,笑得前仰后 合,但这种笑仅停留在感性层面。谢老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究“笑的原因”,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两个片断。

片断一:
宋丹丹:你不叫崔永元么? 崔永元:对。

宋丹丹:俺们村人可喜欢你了。

崔永元:真的啊? 宋丹丹:都夸你呢,说你主持那节目可好了! 崔永元:这么说的呀! 宋丹丹:就是人长得磕碜点—— 片断二:
赵本山:你咋这样呢! 宋丹丹:说实话么?赵本山:你瞎说啥实话——对不起,她那不是这个意思, 我老伴说那意思是都喜欢你主持那节目,哎呀,全村最爱看 呐,那家伙说你主持得有特点,说一笑像哭似的。

赵本山:不是,一哭像笑似的—— 学生经过细细品味,明白了引人发笑的原因所在:当人 们顺着小品思路往前走的时候,表演者突然突破观众的心理 预期,产生陡转,出人意料,这种状况如奇峰突起,给人以 一种全新的快感。而这,正是陡转要义所在。这样的安排, 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对陡转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2. 思维的拓展 在必修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更多表现为直觉与灵感,并 有一定成分的联想与想象。作为选修课,需要在前两者的基 础上,作些必要的深化与拓展。这方面,谢老师的课堂较为 突出地注意了学生思维的辨识与批判上。同样是幽默小品, 谢老师着重让学生探讨了《喜乐街》与《扶不扶》的不同点。

在激烈的质疑、讨论、交流中,学生逐渐明白:《喜乐街》 陡转(反转)的方法贯穿始终,但只是导演控制下的表演者 应变能力和表演能力的考验,其陡转的频频运用,只是为了造成意外,产生幽默效果;
而《扶不扶》不同,除了令人发 笑的幽默之外,更有一种对社会现象(问题)的批判,令人 深思。相比之下,这个小品的陡转更深刻,更有内涵。换言 之,两个小品同样使用陡转,同样都有出人意料之效果,但 在内涵上,却有深浅之分。这种探讨,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与 深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3. 审美的拓展 曾有教育研究者指出,中西方教育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 差距是审美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以来功利主义的盛行,我 们的审美教育少得可怜,即使偶有涉及,也仅仅停留在体验 与感悟阶段,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选修课程 在这方面应该有其较为广阔的施展天地。

三、探究性 理想的课堂,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课堂,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研究、交流,从 中获得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与能力体系 的一种学习方式。综观谢老师的课堂,主要有三个版块的探 究:概念的探究、内涵的探究、技法的探究。概念的探究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引出,其间学 生谈了自己平常学习中的陡转运用,联系了课文中《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与纪晓岚的祝寿诗,生活中清明节 的《烧钱》等内容,通过求同思维,最后得出了“陡转”较 为准确的概念。

内涵探究部分,教师播放了小品《喜乐街》与《扶不扶》 片断,学生对两个视频进行了思索、研究、阐述,在交流中 展开激烈的交锋,辨析了异同,得出了优秀小品不仅要让人 发笑,还要让人在发笑之后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小品的内 涵所在。

技法探究则结合写作进行。教师在课前发下一篇去掉结 尾的小说《笔记》。大致的内容是:教授自我陶醉于自己“非 常精彩”的上课,但有一个学生,却漫不经心地看窗外的一 只蝴蝶。于是教授很生气,要这个学生把笔记本递给他。作 文的要求是让学生根据前文相关暗示,续写150字以内的结 尾。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讨论自己的续写,哪些用了陡转 手法,哪些没有,如果现在修改,你会怎么修改。这是整个 课堂的高潮部分,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在不断的碰撞中, 学生在明白陡转内涵要求的基础上,还学到了陡转的一些技 法,并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这样,课堂的探究很好地实现了理解到内化的过程,实现了课堂质的飞跃。

四、综合性 只要是学习,必然伴随着知识的学习,这种知识包括主 体性知识与非主体性知识。当然,就知识性比重来说,必修 显然要超过选修。选修课对知识的序列要求相对淡化,这使 得其课堂往往带有其他元素,体现出更浓的综合性。就这节 课而言,从内容的选择看,有小品、有诗歌、有小说、有生 活感悟;
从媒介看,有视频的、有纸质的、有新媒体的(微 信);
从学习方式看,有研读、有对话、有探讨、有写作 ……整个课堂,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形 式灵活、内容厚实,较之必修课的中规中矩,显示了一种大 开大合的大气与灵动,而这正是选修课堂综合性的优势所在。

选修课到底该怎么上,不同的执教者会有不同的理念与 主张,但若真的与必修课区别开来,这些特性应该是明显的。

当然,并不是说必修课就没有这四方面的特点,而是相比较 而言,选修课这些方面的特质更为突出而已。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