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销售总结 >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来源:销售总结 时间:2019-10-06 08:04:26 点击: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关于培养学 生数感问题的研究愈发引起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数感的形 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浅谈小学生 数感培养的策略。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什么是数感? 从本质上说,数感是指一个人数学思维的敏感程度,包括数 学与运算的综合理解力。这种理解力是一个人的数学素养, 它包括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在新课改理念下,广大小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已经 逐步发现并深刻认识到小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性。事实上, 每个人的数感各不相同,有的人相对较弱,有的人相对较强。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 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初步建立数感 1. 构建新的良好的知识结构 数学知识本身有着严密的逻辑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使小学数学知识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纵横交错的知识 网络。建构“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知识网络结构,从平时 经验出发,初定此结构从最基本的概念为知识核心,把主要 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以便于师生的教与学。

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时开始渗透“数位”、“计 数单位”、“进率”。如知道10中的1表示1个十,0表示个 位上没有,以此为核心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 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认识”,同时以“数位”、“计数 单位”、“进率”为核心学习有关的计算。通过对“十进关 系”的理解自然推演到“小数”。

2. 组建学生较好的认知结构 良好的数感是建立在较好的认知结构之上,而把较好的 知识结构转变成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就要研究数学知 识的发生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问题的 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等等。

大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从理解数、 表示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中初步组建认知结构,建立数感。(2)重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抓“数”与实际生 活的联系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3)创设具体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来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以及为解决问题而 选择适当的算法,并对计算或估算的结果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二、重视练习,从练中体验数感,发展数感 要发展学生的“数感”,首先必须从计算入手,尤其是 低段数学应从口算训练做起,要加强口算、估算等基础计算 的训练。在熟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用比较灵活的、合理 的计算方法,做到熟能生巧。教师在进行数感教育时,可采 取如下恰当措施:
a参观法 数感教育应从学生刚入学时做起。学生刚入学时对学校 内一切都感到新鲜,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对事物强烈的 好奇心。这时抓紧进行数感培养,十分有利。具体做法是在 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时,一边观察一边数数。这里有一棵树、 二棵树……或一盆花、二盆花……那里有一间教室、二间教室……或一间教室里有一张桌子、二张桌子等等。教师创设 数学化情景,引导儿童观察、体验事物的数学意义。教者有 心,学者无意,在“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学习效果更 佳。

b演示法 由于小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教学时可运用实物、图画等 材料向学生演示。如数的守恒与可逆这两个概念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向全班同学进行演示,边演边讲:看老 师把5根小棒分成2堆,一堆是2根,另一堆应当是几根?再 把两堆合起来成了几根?老师把5根小棒散开放,小棒占的 地方大起来,根数有没有多起来等等。

c操作法 小学生最喜欢动手,通过动手活动进行学习,是小学生 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操作法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数感的 极为重要的教学法。学习数序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摆学具,如 豆子、小棒、算盘子等等;
学习数的分成时,也可让他们用 塑料片之类进行拆、拼等。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一个数可 以分成几个比它小的数,这几个小的数又可合成一个较大的 数(原数)。从而积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加关系和互补关系的感性经验。

d比较法 “比较”是使小学生增强数感的有效方法,如要使学生 认识8比7大1,就可以用实物或图画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 看一看究竟谁多,多几。教师可以用彩色粉笔画红色的正方 形、黄色的三角形,也可以让小学生自己用学具摆弄,然后 概括出8比7多1,7比8少1;
7在8的前面,8在7的后面;
比7 多1 的是8,比8少1的是7等。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 操作,在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用数学语言进行 概括,也就是用“词”给表象定影,帮助记忆。

e游戏法 游戏是小学生生活中最有活力和充满喜悦的活动,是学 习中非常有效的方法。游戏中最能表现出儿童的个性和创造 性,应充分利用游戏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如玩“食 堂”游戏:可让一个学生扮采购员去买萝卜、青菜、青瓜、 鱼、蛋、鸡等,叫其他学生验收,看谁说对它们的数量。学 生也很有兴趣,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计数、语言、想象 能力,发展思维敏捷性等良好的智力品质。三、联系生活实际,强化数感思维 1. 结合生活实例,建立良好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 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创设有利于 儿童理解数学的数学情境,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例 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 书上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主题图,并配上儿童化的语言:
“小朋友,还记得幼儿园时大家一起上活动课的情景吗?你 去滑梯,我去荡秋千,他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 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图 上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朋友们便会在教 师的指导下兴趣盎然,开始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 木马、4架飞机……正因为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数学变得看 得见摸得着,还有实实在在的意义。另外许多小学数学知识 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 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 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如在教学长度单 位米、厘米、分米的认识后,让每位学生亲自量一量感受一 下1米、1厘米、1分米的长度等。这些活动课受学生的喜爱, 学生学得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数感的启蒙。2. 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体现数 学实用性,使数感得到升华 实用性是使某一事物延续下去,而不至于中途“夭折” 的深层根基。教师应把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生活场景中,充 分体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例如在《元、角、 分认识》的课后开放题中,展示出一幅小小玩具店的场景, 在台上摆了许多标明价格的玩具,图中提了一个问题:如果 给你10元钱你打算买什么?应付多少?找回多少钱?小朋 友们最喜欢去玩具店了,利用这个场景,一提到让他们自己 选择心爱的玩具往往兴致昂扬。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 课本上的画面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生活场景。数学教学时,就 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场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 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

正所谓教无定法,除了上述几种数感的培养方法之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许多数感培养方法。数感的培养并不是一蹴 而就的,需要我们数学教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只要 功夫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学生的数感一定会得 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1]宋爱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2]杨爱玉.数感培养:摇曳在课堂深处的纯美回响[J]. 新课程(中学版),2009(12). [3]刘军.小学生数感培养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 (1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