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 “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 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 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 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鉴于思品课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 品质为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 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学生的生活融入到教学中,通过课堂内 容辐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所学知识的平台,让 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 惯的人。
一、联系生活,激发思考品德源自于生活,生活处处体现品德,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在从事思品课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 实际着手,既有助于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又 能让品德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充实。如果在教 学过程中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可增加 品德课堂教学的真实感,使思品课的育人作用更加实在,也 更具有效性。
思品课的教材内容的设置虽然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 际,但是书本中能够编排进来的内容十分有限,这就需要教 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选取身边发生的一些引发人们对思 想道德问题进行深思的真实典型事件,让学生将自己对这些 事件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 们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让思品课的教学课堂真正变成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小社会,让学生把教师所教导的良好 的道德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身的心理需求。
二、创设情境,触发情感 人的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对儿童有巨 大的感染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人 的情感也会不断丰富,如果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只是一味地空洞说教,采用单一传统的方法把道德理论传授给学生, 势必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触动他们内心的情感。因 此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方式, 应该有效地运用到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品德课程前, 我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电化手段,通过角色扮演、录音、 幻灯等创设一定情境,吸引学生,使学生受到环境场面的感 染熏陶,以收到思想教育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对立,还 是沟通》这一课时,将学生们该怎样和父母沟通,诉说心事 的情境以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形式搬到课堂中来。通过这个 活动场景,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果换成是你,想和家长 沟通,你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了解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 法,在他们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之时会怎样做,然后对他们的 行为和看法进行点评,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明白如何与家 长进行沟通才是可行、有效的。这种独特的教学情境,给孩 子们提供了体验生活的平台,有效地达到引导学生学会关心 父母,并正确处理自己与家长之间矛盾的教学目的。
三、紧扣热点,抑恶扬善 学校作为一方净土,培育着学生美好的心灵,呵护着他 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可现实生活中也有丑陋的一面,这些 正与课本上所讲述的内容相悖而行,常常让学生感到困惑和 迷茫。这时教师对他们的道德认知进行引导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就需要及时结合社会热点,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利用思品课有 效地开展指导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辨善恶美丑, 引导学生领悟生活中的真善美。例如,我在教《社区需要我 们的共同参与》这一课时,除了教授学生必要的保护环境知 识外,还就我们居住的社区环境展开延伸教育。课堂前,我 布置学生调查所居住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将调查的结果填 写在调查表上。课堂中,我将社区垃圾筒周围乱丢乱倒的相 片播放出来,并引导学生思考:1. 人们为什么要乱扔垃圾? 他们的行为对吗?2. 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样做?3. 如果 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做?在你身边有哪些像老奶奶一样懂得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人和事。通过让学生就这一系列问 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虽然存在不好的 一面,但真善美永远都是生活的主体。
四、开展实践,知行合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小学 阶段是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对小学生进 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时,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知”与“行”的 关系。“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完全没有“知”的行, 是盲目的行;
没有“行”的“知”是不牢固的知。思想品德 课中的实践活动,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如何让学生做到知 行一致,我认为让他们亲身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是十分必要 的。我在教《我和小伙伴》这一课时,课前我要求他们在一 个星期内默默地为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做好事。在进行课堂教 学时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伙伴做 了哪些好事,并抒发自己做了好事后的心得,并把这种心得 用心形卡纸记录下来,贴到班级的“爱心墙”上。这样一种 真实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展示自我的环境,学 生积极参与其中,化被动为主动,知行结合有利于学生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质。
五、换位体验,内化认识 在思品课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材如果没有良好的知觉 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感性教材,而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 对教材的理解便会发生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换位”体 验,可使学生加深感知,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 识。例如在教《爱护小动物》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角 色扮演小狗在马路边遭受鞭打的情景,然后让扮演小狗的学 生说说自己在遭到鞭打时的感受,再让学生换位体验小狗的 心情。学生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小狗的痛苦,有了这样的 情感体验,他们就很容易明白人与动物应该和睦共处,从而学会了如何爱护小动物。这样的换位体验,内化了学生的道 德认识,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 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寓道德教育 于生活实践中,把道德学习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坚持“学” 与“行”相统一的原则,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明辨是 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思想品质和 行为习惯的形成。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