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追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 孩子们争着要说,但观点如出一辙:“由大裁小,原来 的总面积裁成了现在若干个小面积,所以,将总面积除以每 张的小面积就得到了剪出的张数。”看来,孩子们是利用常 规思路来解题,不能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应用数学知识。
针对孩子们的思维障碍,笔者接着追问:“生活中类似 的裁剪问题很多,你们见过在大平面上裁剪小图案时,会剩 下一些边角废料的情况吗?” 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有的开 始与同桌交流,有的用学具在桌面上拼,也有的在本子上画。
经过一番思考和交流之后,学生列举了这样一些情况:广告 商在裁剪广告宣传画时有时会产生许多边角废料;
用小正方 形在书面上挨个摆的时候,有时剩下的书面不够摆完整的小 正方形;
在一张长方形纸上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时,会剩下多余的纸片;
从一张大长方形的纸上剪出若干个一样的小 正方形或长方形时,有时也会剩下多余的纸片,并且这些纸 片小得再也不够剪出需要的完整图形了,要么就是长不够了, 要么就是宽不够了,总之不够剪了。
通过追问,学生的思维从理论数据处理状态迁移到生活 经验之中,对上述解答方法产生了质疑:这道题中的彩纸会 刚好剪完吗?会不会有多余的边角废料呢?我们是不是来 摆一摆、画一画,再算一算?在经历了合作探究之后,孩子 们终于达成一致意见:32÷2=16(张),15÷2=7(张)… …1(厘米),16×7=112(张),答案是最多能剪112张。
与前面的答案相差8张,这8张的面积就是剩余下来的纸条的 面积,剩下的长方形纸条无法再剪出边长为2厘米的完整正 方形了。
很明显,前面的两次追问只是起到了纠偏释难的作用, 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裁剪问题的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 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于是,笔者出示了这样 一道题:“乐乐在一张长1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 能剪出多少张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并再次追问学 生:“以前我们在求裁剪张数的时候,的确是用总面积除以 每张的小面积得到剪出的张数,今天同样是求裁剪张数的问 题,解题方法为什么不同了呢?这道题你会怎么做?” 经过思考、演算,学生呈现出两种不一样的解答。一种 是:16×8=128(平方厘米),2×2=4(平方厘米),128÷4=32(张);
另一种是:16÷2=8(张),8÷2=4(张), 4×8=32(张)。笔者让学生充分交流、展示自己的思维过 程,结果两种方法都得到了认可。
笔者相机把题干中的“宽8厘米”变成了“宽7厘米”, 追问学生:还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做吗?为什么? 学生开始各执一词,但经过争论与探讨,他们开始把焦 点聚集到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小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数量 关系上了,发现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小正方形的边长的 倍数,这两种解决办法都可以运用;
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中 有一个的长度不是小正方形边长的倍数,就只能采用第二种 方法解答了。
一个习题,几次追问,不仅探究出了关于裁剪问题的不 同模型和不同解法,而且培养了学生深刻思考的习惯,扩大 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归纳能力。同时也给了笔 者一些启示:
首先,追问作为前次提问的补充和深化,追求的是学生 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习惯有着 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满堂灌”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满 堂问”的现象又露苗头,追问的运用,应该对改变这种状况 有所帮助。当然,要特别强调的是,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的 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但是学生的自觉体验和 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的调控和引导, 而追问正是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其次,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有利于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 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 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 识的。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 关注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 有着其它教学技巧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