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设计电路图,教师把设 计电路图分成几个小步骤,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测量小灯泡 的电功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实验原理是什么?用什么 仪器测量?怎样把仪器连入电路?要使电路两端有电压、电 路中有电流,必须要有什么?要用什么控制电路的通断?要 使额定电压为3.8V 的小灯泡正常发光,必须用几节新干电 池?能把额定电压为3.8V 的小灯泡直接接在4.5V 的电源上吗?为什么?什么仪器能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怎样使 用它?学生经过讨论与思考,最终获得了结论。教师课后反 思,这种步步深入的讲法效果很好。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教学, 教师一开始先将电路图画出,并告诉学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学习时就只能“依葫芦画图”,这种讲法效果肯定不理 想。
反思教学中的失误。即使一个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课堂 教学近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某个内容或某个环节上也 难免出现疏漏或失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面对这些不足, 教师课后要认真思考、分析,找出原因,再通过与学生交流, 与同事交流,甚至向专家请教,从而获得新的认识,为后续 教学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教师完 全按照探究教学进行设计的,整堂课学生探究兴趣浓厚。学 生经过小组合作,顺利得出结论。课后教师冷静思考后发现, 课堂虽热闹非凡,却没有一道练习题。如果在探究结论得出 后再出示一两道习题让学生加以巩固,做到学以致用,同时 对电流= 电压/电阻的理解加以说明和强调,那么整个探究 会显得更有实效性。毕竟,对电流= 电压/电阻这个公式的 理解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很容易在这个公式的理解上 出错。
反思课堂上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预设的展 开,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往往非常精彩。这些生成资源、智慧的火花常常是突然而至的。若 不及时反思并捕捉,课堂按照既定路程走下去,会少了许多 精彩,难免让人感到遗憾。
例如,教学“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测定”的实验时,学 生发现电流表内接与外接都有误差。面对这一生成,教师反 思后,决定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用内、外两种接法都各测 量几次,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误差大小,取 平均值来提高精度,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还有没有改进的方 法。学生觉得这一操作方法很有道理,做得认真,算得也准 确,效果自然好。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