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开放的环境要求思想工作的方式进行全面变革。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灌输式”方法曾比较管用。由于内部环境比较“洁净”,公众又缺少选择权,更无法对信息进行比较并做出准确判断,因而党和政府在公众中树立某种理念也较容易。但在开放的环境中,在人们获取、解读和传播信息的权利和地位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原来有效的方法就不十分管用了。如何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变革党的思想工作,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这确实是全新挑战和考验。
再次,信息社会对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l个亿。网络既是公众获取、解读、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我们党教育、吸引、凝聚和引导公众的重要场所。对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来说,能否在意识形态领域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掌握数字和网络技术,跟上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步伐,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甚至成败。
面对挑战,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如何遵循真理发展规律,运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尤为重要。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证明,真理性是科学理论能够赢得人心的根本力量所在,也是其能够生存、发展并广泛传播的真正原因。是否拥有执政资源,掌握和利用了多少执政资源,固然对正确思想理论的坚持有很大帮助,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因此,遵循真理发展规律,营造有利于真理产生、传播的环境,坚持理论上的不断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始终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它从不害怕与各种错误思想、理论、观点和思潮的正面交锋,并完全能够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赢得群众。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固然使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错误思想、理论、观点和思潮斗争的工作日益繁重,但也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广泛传播、更好坚持与发展,提供了更便利条件,打开了更广阔空间。事实上,信息技术本身并没有阶级性,也不是哪一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专利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特征,无疑使其处在十分有利的地位,当今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应该也必然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的传播,赢得更多人心。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迅速掌握信息技术,有效并创造性地使用它。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