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使用,用多媒体 课件来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因为多媒体 课件具有生动、形象、美观的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功 能,所以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直观性、趣味性 [1]。多媒体课件如果使用得当,基本可以实现三大目标:
一是增大教学容量,减少书写量,使教学增速;
二是增强教 学直观性,让复杂变简单,抽象变直观,实现长短互变、动 静互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拓展 表现形式,帮助学生丰富思维方式,突破思维障碍,降低认 知难度[2]。如果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能遵循以下“五 适”原则,克服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弊端,就完全有可能实现 这三大目标。
1适时 所谓适时包括两个要求。一是在教学中要边讲边用课件, 力求教学步调与教学进度保持一致,与思维发生发展保持一 致。例如,在讲授“影子的形成”时,比较合理的程序是应采用先显示图1课件,再显示图2课件的程序来认识影子的形 成过程,而不是直接将图2课件一次性呈现出来。虽然前一 种方式看似使用的课件多了,但因为是分步呈现,帮助学生 理解了影子的形成过程,所以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与教师讲解的不便。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过程中, 应用课件不适时的现象表现在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在上 课前即将课题展示出来。例如,教师在讲授“光是如何传播 的”这一内容时,开课时即将课题“光的直线传播”展示出 来。这样做无疑大大减少了学生学习的悬念,少了探究的必 要,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已经在不经意中传递给了学生。
另外,有的教师在分析某一问题或结论时,将后续要讲的问 题或结论提前展示出来,这无疑起到了干扰学生思维、分散 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要做到比较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建 议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不同的问题或结论分开用课件展 示,或在同一张课件上分步展示,而不是将问题或结论一次 性交给学生了事。二是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调 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体现知识的生成、发展过程,而不能 被预设的多媒体课件束缚,一味地按照课前预设“照‘件’ 宣科”。若有可能,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按照教学的实际情 况进行适当增删、换序,以确保多媒体课件使用的价值与必 要性。
2适用 所谓适用就是多媒体课件要好用、好看。好用在于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简单,操作要容易。好看在于要图文并茂,字 体大小要适中。图文并茂可以避免画面单一,避免学生在观 看时产生疲倦感。字体大小适中以既能呈现最多内容,又能 使所有学生看清为妙。画面与字体不能变化太多,色彩不能 太花哨,避免给人以凌乱之感。
3适当 所谓适当是有必要用则用,不牵强附会为用而用。例如, 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阅读材料;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观察―――花的开放等;
利用 课件实现对太小、太大、太远、太快事物及有危险、有毒现 象的观察;
利用课件实现对地震、火山爆发、台风、异地美 景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均属适当。例如,在讲授“日食”时, 由于学生空间感觉的缺失,因而对日食的形成原因一时难以 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日食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借用图3 所示多媒体课件并结合教师的讲解来帮助学生认识日食的 成因,这样做效果就会更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种现象 可以用实验、实物呈现出来,即使是坛坛罐罐做的实验,即 使是灰不溜秋的实物,也强过色彩艳丽的多媒体课件。因为 实验、实物不是虚拟的,不是模拟的,是真实可见、真实可 信的。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事实胜于雄辩”, 道理即在于此。在其他情况下,若强行应用多媒体课件来代 替实物、实验则有多媒体课件应用不当之嫌。
4适配所谓适配就是多媒体课件与板书要有机配合,使二者相 得益彰,优势互补。不适配的现象有以下3方面。一是没有 板书,只有课件。这种现象产生的恶果就是学生不明白学习 的思路与知识结构,不便于记忆、整理、反馈,课堂教学可 能如过眼云烟。二是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内容重叠,浪费资源, 降低效率。三是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内容整体不完整,有遗 漏甚至相互产生干扰的问题。
5适量 所谓适量即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适可而止,不以量取胜。
因为过多的多媒体课件可能缺乏重点,掩盖事物的发生发展 过程,或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可能使学生忙于观看而疏 于思考,反而会降低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红云.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J].实 验教学与仪器.2016(4):4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 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