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年终总结 > 加强通识教育课素质教育实力思考及实践 什么是素质教育

加强通识教育课素质教育实力思考及实践 什么是素质教育

来源:年终总结 时间:2019-11-14 07:47:41 点击:

加强通识教育课素质教育实力思考及实践

加强通识教育课素质教育实力思考及实践 加强通识教育课素质教育实力思考及实践范文 1现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搞清楚现行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 最大的缺陷或不足是什么,然后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 采取对策,给予改善或解决。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 的[1],笔者认为以下二个方面问题更为突出: 1.1文理分科培养出“半个人” 教育家梁思成曾指出,中国的教育应该走出“半个人的 时代”。意思是说,文理分科使得搞文的不懂理,搞理的不懂 文,只能培养出半个人来。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仍然如此,并且 很难改变,从高中开始文理分科,一直到读完大学,基本上是 学文的不学理,学理的不学文,“半个人”的问题普遍存在。

1.2重视知识学习忽视思维培养 应试教育贯穿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在这种机 制下,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识本身,更确切地说 仅仅集中在知识的最终结论上。至于这一结论是如何发展演 变而来?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现有的结论是否存在不 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统统不予关注。这必然导致学生只是 被动地学习,不是主动地思考;只是机械地记忆,不是灵活地 掌握;对于教师讲的、书本上写的,不加怀疑、不加批判地接 受。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教授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 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就是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2]。美国的教育属“文理并 重”的教育或称为“博雅教育”,培养的是学生核心的能力, 也就是说,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素养和品质的培养。

2“科技史”通识教育课的价值 400年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 就是力量”至今得到人类的共鸣。培根还有另外一段名言: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读史使人明智……”。以史 为镜,可使人耳聪目明,学习科技史,则更为重要。因为在 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中,科学和技术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位 置,仿佛是承载激流的河床,流水消失了,河床留下来,昔日 的城堡、宫殿化为灰烬,昔日的赫赫战功,随岁月而消去,亚 历山大大帝、拿破仑……,已渐渐被人们淡忘,但支撑着每一 时代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技艺一代代传了下来,显示人类认 识自然的科学理论一代代传了下来,牛顿、爱迪生……名垂 千古。正如乔治•萨顿所说:“科学的历史,虽然只是人类历 史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本质的部分,是唯一能够解释人类社 会进步的那一部分”[3]。所以,“科技史”会直接有助于打 开学生们的智慧之窗、心灵之窗,能够具有很高的素质教育 “性价比”。为达到此目的,还需做好课程架构的设计和课 程内容的精选。

3课程架构的设计 表述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分科 史,即分别以物理史、化学史、天文史……等形式出现,其优点是学科内容集中、条理分明。第二种是编年史,即以年代 顺序为主线,各学科均包含于其中,其优点是利于展现科学 的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性,利于展现科技的发展与人 类社会的进步是如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利于使学生在 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的图像。在当今 教育所造成的学科分化愈演愈烈、知识被割裂、被教条化的 倾向越来越严重的现状下,尤其需要建立这样一种统一的图 像。这也是哲学思维的根本所在。本课程的基本架构是:以 时间为主线,从公元前四千年的四大古老文明到二十一世纪 的今天,由三个方面的内容为支撑:其一包括数、理、化、天 文、地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哲学、宗教、文化、艺术 等方方面面,能够有效地改善文理分科所造成的“半个人” 的问题;其二包括诸如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牛顿、达尔 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经历、品质、科学研究 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养、品质、批 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三包括荷、英、法、德、 俄、日、美等强国的相继崛起之介绍,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 技术、文化、机制、理念等对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影响作用。

4课程内容的精选 “科技史”要在二三十个学时的时间内把上述三个方面 内容展现给学生,无疑是十分困难的。这需要紧扣素质教育 的主题,突出重点内容。具体地讲注意以下三点: (1)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就积极倡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 渗透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对素质教育是十分有益的,所以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给予充分注意:中国古代的造纸、指南 针、火药、活字印刷四大发明和农学、医学、天文学、算学 四大实用科学体系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以及近、现代西方科 技成就对华夏文明的推动都是中西融汇的很好实例;以时间 为脉络,将各门科学在各个阶段的重大成就串接起来,使学 生了解到它们的逻辑行程和历史行程,有利于古今贯通;阐 述和分析科学、技术、哲学、文化等的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有利于文理渗透。比如:中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宗教统治的漫 漫黑夜,文艺复兴运动使它渐渐苏醒。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 古典文化为手段,实际上是歌颂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 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禁锢,是一场新时代的启 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于是出现了达•芬奇、米 开朗基罗、拉菲尔等艺术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学家, 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哥白尼、开普勒等天 文学家;伽利略、牛顿等数学和物理学家;培根、笛卡尔等哲 学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孟德斯鸠等思想家。马丁• 路德创立了新教;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及工业革命;法国发 生了大革命。如此的课程内容编排既丰富多样,又具有条理 性;既不像历史课那样单调,又不像理论课那样深奥。课程结 束后,不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感触良多。生科院于淼同 学说:“这门课填补了理性思维中人文气息的空白,开拓了视野,这必将成为我日后学习、生活中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 经管学院张明同学说:“我是一个文科生,高中三年都是在政 史地的领域内探索,根本没有接触到真正的科学技术,后来 也采取回避态度,学习这门课后,我感觉到以前的想法是多 么的荒谬无知,科学不只属于理科生。”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选 择一些内容,介绍科学家提出和解决科技问题时,他们是怎 么想的、怎么做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遇到社会和经济问题 时,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比如:对于燃烧问题,拉瓦 锡如何否定了先前的燃素说而创立了氧化说;对于热学问题, 伦福德如何否定了先前的热质说而创立了唯动说;对于生物 物种的变化问题,达尔文如何否定了先前的灾变说而创立了 进化论;对于地壳的构造问题,魏格纳如何否定了先前的固 定论而提出了漂移说;爱因斯坦通过提出一个令人不可思议 的假设:“一个人如果以光速运动,那么他看到的世界会是什 么样子?”从而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有“海上马车夫” 之称的荷兰,在成为海上贸易运输的霸主后,为了解决扩大 再生产而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如何创造性地建立了世界上 的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美 国的产业集团发展到垄断程度时,美国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如何根据“机会均等”的原则(或理念)通过立法而使其拆分, 等等。这些内容令人去遐想、去思考,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不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感觉受益匪浅。设计学院侯敏同学说:“这门 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好像进入了人类文明的殿堂,正沿着 一条路逐步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现在……。它激发了我思 考的兴趣,提供了思考的对象和方法,许多人务实而不学此 课,其实它才是最实的东西”[3]。计算机学院张蕾姝同学说: “学习这门课后,我看问题不再囿于一点,或片面地认可某 些事物,联系在一起总是会想得更透彻、更全面,这门课教会 了我如何思考问题”[4]。

(3)用科学家的高贵品质感染学生。科学家在取得伟大 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高贵的品质。比如:古代科学巨匠阿基 米德正在沙堆前专心研究一个几何问题时,罗马士兵闯入, 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了我的圆”,就被罗马士兵一剑 刺死;伟大天才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系统总结了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了日光的七色光谱,一个人 只要享有其中的任何一项成就,就足以名垂千古,而牛顿都 做到了,但牛顿却谦虚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 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边玩耍 的小孩,不时为比别人找到一块更光滑、更美丽的卵石和贝 壳而感到高兴,而在我面前真理的海洋,却完全是个谜”;当 柏林天文台根据法国数学家兼天文学家勒维烈的计算而找 到了太阳系的第八颗行星后,法国与英国为该星的发现权 (冠名权)产生争执(英国人亚当斯先于勒维烈一年,同样计 算出了该星的位置,但没有找到),勒维烈主动提议将该星以海洋之神的名字命名为耐普顿星(中译文为海王星);发明大 王爱迪生为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试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 和6000多种植物纤维,他一生取得1300多项专利,但他常说: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 水。”科学家的高贵品质深深感染了学生,在学生的灵魂深 处产生共鸣。机电学院张立波同学说:“让我最感动的还是 那些科学家们高贵的精神品质,如果一个人没有高贵的品质 和伟大的胸怀,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人,永远也不可能 成为科学家”[5]。

5结语 “科技史”通过这样的架构和内容放置,使学生在历史 的长河中了解和思考自然、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无疑 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内容,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将极 大地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