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绝的游人涉足断垣残壁间,决不是吊古伤怀,而是在追踪历 史遗迹,激励战斗情怀。踏石堤残迹,观仅存的古松,一股曲折历史的浪潮涌上 我的心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其统治前期,用从千百万 劳动人民身上榨取来的血汗钱,集中了大量物资,役使了无数精工巧匠,历时约 一百五十年(从公元1700年前后开始),才陆续营建成这座规模极其宏伟,景色无 比秀丽的离宫。工程要比城里的皇宫还浩大,它的外围总长达10公里,占地面积 合计有五千多亩。集中了中国园林艺术和中外建筑精华,搜遍海内奇花异石,“移 景缩地”,建造了这座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据先辈记述,圆明园遗址,原是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这一带地势低 下,间有地下水溢出地表,又是原来玉泉山和万寿山诸泉的中下游。这就为建造 人工园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西山峰峦听便借景,青山绿水,景色宜人。
圆明园的兴建正是利用了这些天然条件,加以人工的努力,在平坦的土地上,开凿许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湖泊和池沼。无数人工丘陵和岗阜,连绵起伏、曲 折有致。在峰回路转之处,山崖丘壑之间,无处不是清澈的溪泉,潺潺的流水。
“福海”为湖泊之冠,它那浩瀚的水面上创作了仙境般的“蓬岛瑶台”。大宫门内有 九个小岛,环绕在前湖和后湖沿岸,据说是用以表示全国疆域的《禹贡》九州的 象征。所以,前后湖之间的一座建筑物,就被命名为“九州清晏殿”。
在这一片以临摹自然为主的园林区,杰出的设计者,汇集了江南若干 名园胜景的特点,吸取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把圆明园的楼台殿阁建造得 非凡宏丽,亭榭轩馆的点缀,又极其精美。苏州名园,西湖胜景,庐山奇趣…… 都在园子里再现了。圆明三园里的建筑物共有145处,著名的就有四十景,其中 大部分陈设着难以数计的艺术珍品,收藏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清高宗以后,园 子不单纯是帝王游憩之所,还是经常设朝听政的地方。从清世宗到文宗,五代皇 帝每年都有大半时间住在园子里。为此大宫门内还兴建了比于宫廷正街的“正大 光明殿”、“勤正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枢机构,俨然成了封建王 朝的统治中心。每逢园子里举行早朝,诸大臣都须从城内出西直门或德胜门,直 奔海淀,不为不苦。后来,有的索性就在海淀私置公馆别业。一时,海淀镇呈现 畸形的繁华现象。
圆明园的盛名也早已传播西方,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 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园林的题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 采用神话传说,写意神仙隐居的空想境地,例如,福海中的“蓬岛瑶台”,据说就 是按照宋代大画家赵伯驹(字千里,宋太宗七世孙)所画的《仙山楼阁图》的画意 而作的,极尽精妙;万春园里的“露水神台”,虽不列在该园的三十景以内,但它 的风格是非常奇特的。那神台钢人,拿着铜盘向天承露,神情毕现,极为庄严、 富丽,既不放浪,又有神感。第二类,是以空想的山水,远用艺术手法建造图景。
这种题材大都效法山水画家。如长春园中著名的“狮子林”,是乾隆二十七年(公 元1762年)南巡时,描绘苏州狮子林一全景,带回仿建的。而苏州狮子林就是元 代大画家倪政(云林)的杰作。’第三类,是用著名风景写生作造园题材。大多数取 材是杭州西湖风景。中国的美丽风景多数在南方,西湖又是南方之冠,水光敛滟, 湖平似镜。是中国以“酉湖”命名的三十多处湖泊中,自然风光最秀丽和最有名的 一处。圆明园里的“由院风荷”、“断桥残雪”、“三潭印月”、“柳浪闻写”等,都是 西湖风景的重现。
然而,就是这座举世无比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竟遭到 帝国主义者极其野蛮的摧残和破坏。现在以遗址为主的这处大型园林,它以大量的残迹遗物,作为历史的见证,控诉帝国主义者疯狂破坏人类文化的罪行。首先 是公元1860年的英法联军,随后是公元1900年的八国联军,在大肆劫掠之后,又 放火焚烧,遂使一代名园沦为废墟。历史将永志不忘。公元1860年10月5日,英 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的海淀,从7日开始,他们便如疯如狂地洗劫清漪、畅春等 五座皇家园林。侵略军“每个人都是腰囊鼓鼓,满载而归”(据英军书记宫斯文侯 “RobertSwinhoe”记述)。随后,由密克尔兵团派出马队,点燃火把,一连三天三 夜,将凝结着中国人民智慧的圆明三园,烧了个净光。
英法联军退走后,圆明三园的凄凉景象,使封建统治者的荒淫、奢侈 生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是统治者所不甘心的。清穆宗以奉养西太后等为借口, 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初八开始重修圆明园。到了公元1900年,它又遭 到了八国联军的浩劫,在同治和光绪两朝的二十七年间,屡经修复的少数建筑, 又荡然不存了。到了宣统末年,园内已是麦垅相望,如同田野。尔后,这片废墟 上的残留的木石砖瓦,也被清朝的皇亲国戚,民国的军阀官僚乘机偷盗、拆迁变 卖了。如徐世昌就拆走了鸣鹤园和镜春园(为圆明园属国,即今北京大学校舍)中 的殿宇木材;王怀庆就拆掉了“舍卫城”、“安佑宫”东洋及西洋楼石料来建筑自己的 “达国”;张作霖就盗用园子里的汉白玉石料修自己的墓地…… 今天,我从万春园运料门入内,往北漫步,一直到长春园的远瀛观残 址,抚摸着石柱上的浮雕细部,回顾我追踪历史的足迹,我的眼眶已盛满着晶莹 的泪水,暗自沉思,想到一贯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闭关自守,推行迷信专制, 过着“花团锦簇”、“富贵荣华”的腐败生活,什么国计民生,科学技术,一概不管;
什么民主、自由,统统视.为大逆不道。卫道者天天念着“天朝体制”、“皇家尊严”, 结果弄得民不聊生,终于遭到帝国主义者两次“火烧圆明三园”的历史悲剧,怎能 不引为教训呢! 夕阳西沉,我踏上归途,依依惜别嶙峋的山石,崎岖的蹬道。这一天, 我虽没有看到完整的遗址遗物,我却深爱这处“遗址园林”。它富有山林野趣,其 间四布着曲折不尽的羊肠小径,平畴如画的湖田,生意盎然,空气清新,四野宁 静,漫步其间,自然心旷神怡。归途上我相遇一位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学专 业的尹君。他是来这处千变万化的建筑群中,寻觅那数以百计的风景点遗址的。
他告诉我两条值得大书特书的消息。第一,公元1977年初,海淀区人民政府已正 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这是自圆明园被毁以来第一次设立的一个专管机构,不久 一个“遗址公园”,可望开辟出来,供人游息。第二,内蒙古包头钢铁学校建筑学 教师白日新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在最近完成了圆明园鸟瞰复原图初稿的绘制工作,使这座气象万千的名园,才有可能在将来获得重建。那时候,人们来到这片 废墟上,又可看到非凡宏丽的楼台殿阁,极尽精美的亭榭轩馆;山口路转,曲径 通幽,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一幅幅奇景,一座座迷宫,加上自然山林溪谷,会 使你不禁兴叹咧!暮色降临,不觉已到了清华园公共汽车站。翘首西山,“百二河 山势自酉,春芙蓉直与天齐。”放目手中的地形图,“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 河济,北枕居庸”。瞧,北京的未来啊,大有可为! 精选秋天游记散文欣赏:秋游十三陵水库 周沙尘 一个初秋的早晨,我从地安门乘公共汽车前去畅游中外扬名的十三陵 水库。
水库在北京北郊,距德胜门50公里。车抵十三陵水库管理处后,我沿 着大孤山北麓。向拦洪大坝的东头走去,一下坡,雄伟壮观的大坝背水面(即南 面),毛主席题的“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有一组测量队员, 正在测量坝坡,其中有三个蹲在“水”字旁边,伸手抚摸着字体。这种动作包含着 高尚的情感,它也使人想到,水!在我们这个时代,驯服地听从人们指挥了。我 边想边走近坝底,仰望坝坡,看见那五个大字是用白色大理石,镶在紫色的安山 岩中间的。据说,这五个字体比原字放大了二万二千五百倍,其中最长的是“库” 字,高25米,相当于五六层楼。这样巨大苍劲而又体现着伟大领袖对劳动人民的 关怀的字体,谁看了能不激动呢! 我继续往大坝东头走,行至中坡,看见明代“敌楼”石基四周已扎了脚 手架,墩台上正在兴建一座陈列馆,展览建设水库的文物。最伟大的劳动者—— 毛主席,曾在这儿写了“十三陵水库”五个字,在此建陈列馆,当更有意义。
陈列馆的设计具有独特风格,它利用原有花岗岩条筑成的四方形墩台 作基础,建筑一座美观大方的“亚”字形三层楼。整个建筑外檐,全部采用剁斧假 石面,使它和原墩台的色泽一致。墩台东面,加筑四个花岗石台阶,游人从此步 履二十九级台阶,就到一楼陈列大厅。从一楼上二楼,厅西专有楼梯间,二楼也 是陈列大厅。三楼是嘹望台,正中覆盖方形屋面,上安银色宝顶和避雷针,游人 至此,凭依四周的女儿墙,尽情观赏水库上的万顷晴波和燕北的田野风光。
和陈列馆并立的,是坝东头台地上的一座为纪念水库建设者而立的庄严纪念碑。碑身高8.50米,四面都镇以汉白玉,上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 朱德四同志的题字。碑座铭刻郭沫若撰写的概述水库建设始末的纪念文。碑身碑 座的四周,装饰向日葵图案浮雕,碑顶竖立一座工农兵塑像。这座连台阶横宽21 米多的建筑物,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胜利。我们一走到它的身前, 就容易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为一个崇高的目的,无保留地投入集体,就 能发挥伟大的作用。纪念碑将使这种精神,世世代代活在人们的心中。
当我一登上大坝,立刻被在湖上试航的红底白舷“飞翼”快艇吸引住了。
这种船有两个引擎,80匹马力,吃水2米,时速60公里,行驶最快时,船底飘浮 水面,只有一个螺旋桨在水中。这种船是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交通局所属企业在大 跃进中承造的新产品,在我国还是第一艘。因为吃水深,目前在北京只有十三陵 水库才能航行。
踏着坝顶的沥青马路,由东往西走,看见一小队少先队员,列队站在 大坝迎水面(即北面)的护坡上,背向镶在99米高程处毛主席题的“十三陵水库”的 镏金字体前摄影留念,然后又向闪着黄澄澄的金光字体行了队礼,他们在宣告, 一定要好好学习毛主席和党中央负责同志建设祖国的志气,把祖国壮丽的山河改 造和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少先队员一旁,站着几位国际友人。他们凝视着平远浩荡的湖水, 像是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希望和信心。从前没有来过这里的人,是难于相信,就在 半年多以前,大湖底下全是荒山枯谷,沙石累累。
我到达大坝西头时,劳动大军正在溢洪道上浇灌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 以连接大坝和西环湖路。桥头有两只石狮子,日日夜夜不倦地守护着人民的事业。
沿着瀑布似的坝坡石级下去,就是供电站,清流从此下泄,流经温榆河,灌溉着 燕北的三十万亩农田。坝顶南面已修好一垛1米高的花岗石防浪墙,任凭洪水奔 腾呼啸而来,或狂风掀起波涛突袭坝顶,防浪墙不允许一点浪花浸蚀坝顶路面。
阳光映照着防浪墙上一行精心设计的铸铁柱灯,闪着耀眼的银光,每根柱灯的云 纹柱梁下,有两匹铸铁飞马,象征水库是飞跃的时代中的产物。这一切,把眼前 这充满英雄气概的山水打扮得更加美丽。
十三陵水库管理处初步规划,水库风景区共分二十八景。大坝所在地 的东山口,加上各种附属建筑统称一景,依天寿山南麓分布的明代十三个帝陵仍 各算一景,而且还要重点整修陵园和丰富内容。如长陵棱恩殿将设明史展览馆;
定陵发掘出的地宫,将设明代出土文物展览馆;思陵虽陵殿俱废,因是明代末帝,又以山势雄伟,将重建作明史研究馆;庆陵在十三个帝陵中,独具风格,拟加修 整和发展;泰陵也是整修重点。这样不仅保持风景区原有格局,又可增添无限景 色。
另外十四景,除小孤山是在水库中央外,其余都与新建35公里长的环 湖路紧相联系。小孤山现已加高9米,上面将建筑纪念亭,亭中有碑文记载水库 建设者忘我劳动的英雄事迹。游人荡舟前往,登环山石级而上,四顾湖光山色, 朗读英雄诗史,幸福豪迈的感情当油然而生。
沿着东环湖路北游,公路随山婉蜒,湖水忽隐忽现,从大坝的走十五 分钟,又到一景——三泉。先我到此的是一队骑自行车旅行的中学生,他们正围 绕泉池谈笑,也有畅饮泉水的。三泉原是东山口山麓的三股泉水,经过疏浚,筑 以亭阁泉池,植荷养鱼,并设茶座,接待来自各个工作岗位的游人,品饮泉茗。
由三泉往北的第一景是三庄。这是三处突出湖面的缓坡地带,站在这 儿东望大坝,西看大宫门,北览十三个帝陵全景,视野极为广阔。这三处将分别 建筑友谊宾馆、休养所以及各种服务性行业的用房。湖边要筑码头和游泳池。
在三庄的东北角,原行宫旧址正在兴建社会主义新村,它和西环湖路 仙人洞的社会主义新村遥遥相对,构成别具风格的一景。新村现已建成几十幢美 观精巧的平房,许多建设者就是附近农业社的社员,是义务来支援的。新村的主 人,是从水库区迁移来的农民。
在从景陵去长陵拐弯的地带,有四个青年社员在田间试验一种新肥料。
他们用狗肉煮成清汤,浇在白薯地上,据说可以使白薯长到几十斤一个。
抵长陵稍事休息,已是夕阳西斜,一天的游程,真是美不胜收。可是, 十三陵水库的二十八景,我才游了一个零头。从此往北还有青龙泉、锥石口、九 龙池、德胜口、大宝山等十几景,只好留在以后再去了。
在长陵遇到一个熟识的同志,他邀我乘车从西环湖路回来,车子一直 驶到湖中之湖的内湖。一下车就看见一个同志在向一群越南留学生介绍内湖的风 景。他站在湖边指着前方的三个小山说:“将来要从半壁山和马鞍山修条长堤连 接汉包山,从湖里分出个湖来。内湖湖上和沿岸将设游泳池,修半壁亭,砌九曲 桥,筑水榭,植荷种花,栽桃插柳。总体布置要体现中国园林的特有风格。内湖 的南面,特筑一防风堤,堤内修浮动码头,以适应各种不同水位变化。体协也打算在此设俱乐部,开展划船、游泳等水上运动。” 他介绍完了,话题又转到水库风景区的绿化工作。他说:“十三陵水 库风景区的山岭,本来就是云朵常飘山腰,山尖常露云上,又有一丛一丛的古松 古柏,原是很美的了。但是,我们还要使它更美丽,初步计划绿化这片广大地区, 既要配合现有的陵园山色,又要做到整体大方。因此将采用成区成片成林的种植 方法,山上营造长绿林;平地种植果树、草莓、蔬菜;公路两旁不种行道树,专造 丛林,使游人至此,有身临绿荫深处之感。在现有的深绿树木之旁,则多种成色 植物,丰富山峰山谷的色彩。” “这儿将来是个大花园,”他越讲越精神焕发,“不仅是绿树成荫,松 柏参天,果树成行,桃柳争妍,而且有些平地和山谷,将以树木命名,如杏花村, 樱桃园,苹果林,山植路,葡萄沟,玫瑰谷等。并且要考虑树木开花的色彩,注 意地区分布。那时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啊!游人到此,从树木的花开叶落, 就可看出季节的更换。” “全区绿化要多久”一个越南留学生问。
“现在已经栽了几十万棵绿油油的松树和肩拍了。在这个步步跃进, 时时跃进,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我们的工作会很快。” 听了他的回答,围观倾听的人们都满足地笑了。当夜幕徐徐落下来, 我又回到了大坝上。铸铁柱灯上的球形灯罩吐露着金光,和山坡河谷间的电灯, 互放光辉。我解开胸襟接待清凉的晚风,此时脑际涌现出两个月前工地上人们干 劲冲天的劳动场景。于是,我想着,一切事业只要有了党的领导,我们就更有信 心。未来,祖国的未来,不仅会“高峡出平湖”,而且荒谷还会长出更多的水库。
社会主义的革命事业正在翻天覆地,人民的巨手万能万岁! 精选秋天游记散文欣赏:秋在雾社 伍稼青 之后,我们离开日潭,经过埔里,去到雾社。
我于台湾全省所有的风景区,几乎全部走遍,而独未一至雾社,所以 这次旅行,以它为第一目的地,日月潭、八卦山都是旧识,却在其次。提起雾社,我便想起山胞抗日壮烈成仁的一页痛史。
车抵“人止关”,使我精神为之一振。这就是当年山胞凭险抗暴后来在 这里集体自杀的地方哩。两崖峭立,拔地摩天。下临绝壑,中通一线。这真有“一 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守住这个要隘,顽强的敌人自难得逞,因此后来日军 对付山胞只能不择手段出动飞机轰炸甚至散放毒瓦斯,这种不顾人道的残忍行为, 也只有过去的日本军人才做得出。
从人止关起,山路如羊肠一串,更为险陡。车子须盘旋而上,仿佛黔 川道中的铭记钓丝岩。
约行一公里地,到了“境桥”附近,好!我发现了真正的“秋”的所在。
原来在这四季如春的宝岛,住在都市里的人们,既听不到秋声,也看 不到秋色。我在寻秋,可是走遍台北以至日月潭,始终没有找到秋的踪迹。不图 于此荒僻的山乡,却瞥见了她——真正的秋。
这是一个好几丈宽阔的斜坡,上面满开着秋海棠花。层层密密翠绿色 叶片之间,盛开着无可计数的浅红色的花朵。正逢新雨之后,真有一种弱不禁风 楚楚可怜之色。此花一各断肠花,旧谓思妇泪所幻化,这且不谈。在江南地方, 人家庭园中皆有之,七八月间与玉簪、秋葵同时开放,但这三种花在台湾却并不 多觏,尤其在城市里。此际我一眼看到,几乎兴奋得要大声叫喊:“秋在雾社, 我已找到了她!”独惜这样一大片“秋”,始终很少有人注意及之。于是她只好自开 自落,孤芳自赏。
水如碧玉山如黛 雾社,在四山环抱之中,标高一千一百余公尺,据说冬末春初,漫山 遍野的樱花和梅花先后怒放。红云万叠,香雪千林,数十里间,美艳如织绵绣。
所遗憾者我们来非其时,我所到到只是这两种树木的槎枒老干与成荫的绿叶而已。
我们在雾社青年服务中心稍稍休息,即驱车至芦山温泉,走过铁线吊 桥,在温泉旅社试浴。这是一所日式木造房屋,原是就往日警察休养所所改建, 环境倒很幽静。泉水是无色透明的炭酸泉,听说可治胃病,水的温度并不高,依 我的直觉,较之四重溪、知本、虎丘、礁溪几处的温泉似有未逮。
五时回到雾社,过一会,我们同入一食肆小饮,以香菰鸡佐酒。这是雾社名菜,而由我们“五人小组”之一的周锡章君接受领队刘大来君的推介,早在 清晨便预先向饭店的老板定下来了的。果然味美绝伦,这是我们这一次旅途中的 意外收获。
晚七时,青年活动中心主任招待我们欣赏雾社、合欢山以及东部横贯 公路的五彩风景幻灯片,其中大半系此同来的林恺君过过去所拍摄,取景色彩都 特别美。
次日拂晓,有人在高声嚷着:“看云海呀!”我急急披衣而起,凭阑观 玩,云则有之,海则未必。但却因此使我记起四川峨眉山云海那种汪洋浩瀚的景 象来。
这时叶开方拿着拍纸簿和铅笔,在对景勾画稿,我这才知道叶老还是 一位业余的国画家哩。
接着,我们一同访过昔年数百雾社山胞以生命换来的抗日纪念塔,又 参观了专门教育全省山地青年的农业专科学校,最后在当地领导人物要少白校长 的住宅后面俯览“翠湖”。这是个人工湖,也便是万大水坝的上游,“水如碧玉山 如黛”这句诗,恰恰为这里写照,风景之美,真够吸引人。
这天中午我们到了彰化,看过八卦山大佛,车子径开台北。返抵北市, 正遇着艾琳台风带来豪雨,街头积水数尺,低洼地区,尽成译国。车子开过,浪 花四溅,有很多计程车俱因进水而抛锚,在用人力推挽以进,于是我在寻秋归来, 又在这道善之区目击了另一奇景。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