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好宪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是一部比较好的 宪法,1975年宪法是文革的产物,1978年宪法也受文革较大的影响,而1982年宪 法,也就是我们的现行宪法,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改革开放初期修 订完成的。我认为,在当时那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能够制定1982年宪法,本身就是 一个历史性进步。1982年宪法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修订的,它继承和发展了 1954年宪法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它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需要,符合中国国情 和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是四部宪法中最完善的一部。从内容上讲,1982年宪法 不仅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而且还作了许多开创性规定, 比如,把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调整置于关于国家机构的规定之前,废除领 导职务终身制,确立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为一国两制提供 宪法依据等。特别是它确立了宪法的最高权威,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 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 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而且,1982年宪法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和完善。为了适应中国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 年、2004年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这实际上解决了它的进步性、长 期性和稳定性问题。所以,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要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 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 的特权。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 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 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我们特别要肯定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多年来对我国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地位和作用。我国现行宪法还可以不断完善 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宪法,我国现行宪法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这使我想 起了美国宪法。美国宪法在很多人看来是世界上最好的宪法之一,历时200多年 仍管用,但美国人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詹姆斯麦 迪逊曾说:所有各方而都承认,我们的宪法并不是什么抽象理论的产物,而是我 们政治特点所不可或缺的互相尊重忍让、友好敦睦精神的产物。本杰明富兰克林 曾这样说:我承认,这部宪法有某几个部分我目前是不赞同的,但我不能肯定说 我以后也永远不会赞同,因为我活了这么大年纪,曾经历过这样的事例:由于得 到了更多的资料,或由于更充分的考虑,我改变了自己的意见,甚至在重大问题 上改变了自己的意见。由于这些考虑,我同意这部有各种缺点的宪法。美国第一 任总统华盛顿对美国宪法曾这样评价: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的和支持的人 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他们发现缺点是不可避免的,且在情理之内。事 实上,美国宪法也并不完美,比如,它起初容忍了奴隶制度,选举权也仅仅赋予 白种男人。
我这里不厌其烦地转述上述三个美国历史名人的话是想说明:要有勇气承 认我国现行宪法的不足,不然,我国为什么曾经四次修改宪法的相关规定呢我国 现行宪法的确是有不足的,要正视我国现行宪法的不足,不断与时俱进地去修订 和完善它。尽管我国现行宪法有不足,你甚至可能不赞同其中的一些规定,但除 了要争取修订和完善它之外,你还需要尊重它、遵循它、服从它,要依宪行为、 依宪办事,因为它是现行有效的宪法,它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正如詹姆斯麦迪 逊评价美国宪法那样,它也是我们政治特点所不可或缺的互相尊重忍让、友好敦 睦精神的产物,更重要的它是我们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精神的载体。所以,这次 四中全会《决定》特别指出,全而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完善以 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宪法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宪法是根本大法、是母法、是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全体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武器。但在实际生活中,它还没有得到认真的遵 守、执行和实施。现在,人们普遍感到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还有很大的问题,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权大于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 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严重存在。所以,这次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 调,全而推进依法治国,要加强宪法实施,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我以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宪法和法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本 来,《中国共产党党章》和1982年宪法己经解决了这个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关键 问题。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1982 年宪法也很清楚地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 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但现在全社会从思想到行动 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人在怀疑、质疑、混淆是法大还是党委大、是法 大还是领导大、是法大还是权大这样的问题。其实,宪法和法律是在党领导下制 定的,是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的定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经过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会按照法定程序审议通过的,不仅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而且己 上升为国家意志。比如说,1982年宪法的历次修正案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则通 过,然后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各级党组织、党 员、党政干部严格依法办事、服从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就是坚持党 的领导,就是讲党性,就是讲政治。
第一,这次四中全会《决定》十分明确地界定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 系。它强调,全而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依法治国 与党的领导的一致和统一在于依法执政,而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 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 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 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 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 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 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 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 党全国团结统一。
第二,要建立制度,设计体制机制,把宪法和法律真正交给全体人民掌握, 让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权利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宪法和法律的 权威,宪法和法律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而推进依法 治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 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所有公民学习、认识、掌握、遵守宪法和法律,增强其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敢于同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作斗争。一旦宪法和法律为广大人民群众 所掌握,监督国家机关和个人依法办事,就可以有力地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第三,要强化宪法的实施及其监督。徒法不足以自行。宪法的生命力在于 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但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多年来,其实施及其 监督不力的问题长期存在,没有完备的实施和监督制度,没有健全的解释机制, 宪法的权威没有完全地树立起来。这次四中全会《决定》反复强调要切实保证宪 法法律有效实施,而且明确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 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提出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保证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依法撤销和纠 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应该说,这些决定,方向十分明确,举措针对性、可 操作性强,解决了长期在实践中存在的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要求不相适应、不 相符合的问题。发挥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我国正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文 化建设方而,我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而向现代化、 而向世界、而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 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而、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 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建设。
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目标,深刻指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 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 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 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 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比如,有人主张,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我个人比较赞成文化是人的生存、生产、生 活方式,或者说是人的活法,或者说是人生活的样式的观点。所以我们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在社会 主义中国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样式,主要表现为精神、思想、传统、习俗、价值观、 思维方式、文学艺术、风土人情、行为规范,等等。而法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尤其应该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这样说,法治文化是国家依法治 国、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司法、所有社会成员依法行为的生活方式。
我们知道,全而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建,全而落实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必然从法律制度层而深入到法治精神内 核,从法制体系构建升华到法治文化培育和建设。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是全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选择,因为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在法治,市 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也在法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法治昌明、文化 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是全而推进依法治国的 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肯定,法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重要 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完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 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社 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离不开法治建设和法治文化建设。
由于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和法治建设中居于根本大法的地位,培育和建设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离不开宪法及其实施。法治文化的本质就是依法办事的 生活方式,而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 执政,坚持依法办事首先要坚持依宪法行事。所以说,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 宪行事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12 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这有利于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四中全会还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即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 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 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 意识、树立宪法权威。这也是借助宪法权威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有力举措。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