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学教育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开设以教养 教育为根本的普通课程及实习课程。全学教育课程由理科基 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研讨会(小 组为单位的文献资料检索及讨论)、文科教养课程和理科教 养课程、语言文化课程构成。与全学教育并进医学部在每周 三下午开设了医学入门课程。该课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以英文版《人体医学生物学》(SylviaSMader,2002)为教材, 学习医学生物学基础知识(23学时);
(2)以临终医疗及心理 关怀、医学伦理学等为内容,开设特别讲座,目的是让学生 为将来作为医生做思想准备(16学时);
(3)为了使学生早接 触医学、体验医疗,利用残障者设施、老人公寓及附属医院, 开设有临床看护实习课和体验医生一天工作的影子体验课 (shadowing,10学时)。全学教育课程安排于第一学年和第 二学年的上半年,医学入门课程由医学部施教外,其他课程由大学的教养部施教。
1.2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按学科组织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等。专业课程主要开始于第二学年, 大多课程在第四学年结束。具体课程安排如下,第二学年下 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开设基础医学课程;
第三学年下半年开 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也称基础医学研讨会);
第四学年 开设社会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
第五学年主要是临床实习和 临床病理学实习课;
第六学年则为选择性临床实习和毕业考 试。
其中,基础医学将课程改革前的解剖学、生理学、微生 物学等基础科目统编成人体器官的构造、生物体功能、人体 与药物、免疫与机体防御等科目,加强了基础科目之间相关 知识点的结合。为培养本科生医学科研能力,开设了为期半 年的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学生离开课堂实践实验为主的 科研活动。社会医学课程包括环境劳动卫生学、预防医学、 法医学、国际保健医疗学、医疗行政学及医学英语。医学英 语主要目的是为本科生国外临床研修奠定语言基础、提供相 关信息。临床医学课程包括脑外科学、老年科学、小儿科等 19门临床科目。临床医学的教学多采用传授型教学模式结合 以问题为主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注重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除以上的必修课课程以外,学生需要完成2~3单位的选修科目课程。选修课程以特别讲座的方式开设,以当下医学 前沿、学生高度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开设34次特别讲座, 分成A-I为标记的9类话题小组,话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如 2013年开设的特别讲座题目有:心血管外科中人工脏器的应 用;
救命救急医疗的最新前沿;
死亡教育;
多种职业协同作 用的地区医疗等)。学生需要在9个不同的话题分组中任意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6次讲座,满出勤获2单位学分;
选9次讲座 并满出勤,获得3单位学分。
2特点与启示 2.1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名古屋大学医学教育注重通识教育, 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医学教育中的渗透,着力培 养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人文社 科教养课程和理工科教养等通识课程,增强了医学本科生人 文社会基本素养,培养沟通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基础研讨 会课前指定讨论题目,通过训练学生利用图书馆查找、获取 信息,学习处理和总结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利 用能力。特别是医学入门课程,让医学专业的学生感受病人、 感受医生、感受医院、感受社区医疗现状,促使学生树立将 来作一个好医生的追求目标,加强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观的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对从业人 员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高。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部制定了以培养具有良好 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坚 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解决一定临床 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医学教育目标[2],力求培 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名古屋大学在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过程中,开设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全学教育课程 的做法值得借鉴。
2.2实施多样化教育模式 日本医学教育方式多样,努力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临床课程,教学授课方式多样化, 内容灵活,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专题讨论 会或与讲授相结合的PBL教学法注重培养临床思维,强调实 用性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主动摄取知识,同时锻炼学生检 索文献、逻辑推理、总结陈述、分析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开设多角度的特别讲座,以获取学分吸引 和鼓励学生聆听讲座,促使学生了解当今医疗现状及最新发 展,理解社会医疗中医生的作用和职责,触及临床工作中可 能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这些专题讲座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利于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而与日本学生相比,国内医学本科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不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课程安排和授课方式的单一,使我 们的医学本科生在考进医学院校后容易孤立地看待各门课 程。往往是备考阶段死记硬背,强行记忆理论知识,而考试结束就忘记多半,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脱钩。我们应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促 使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的能力。
2.3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日本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以必修 课形式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 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名古屋大学医学部 第三学年下半年停止所有其他课程,仅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 养计划一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导师及 研究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总结 实验结果,并进行发表与答辩。该课程学生为主体,教师看 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现问题及积极解决问题的思考能 力,并不注重最终实验结果。另外,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 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并细致的 科研习惯,如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严格要求实验记录等。
近年来,我国也在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但因多 种原因,开展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校并不多,提供 给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3]。多年的“探索性机能实验 教学”中笔者体会到,多数本科生动手能力强,对科研活动 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建议我国就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革, 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教学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 活动的条件,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利用和巩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利于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2.4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建立开放性管理平台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独立设置专门的教育教学委员会,该 委员会由普通授课教师和学生组成,是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 中听取学生意见的重要场所。委员会鼓励学生经常思考医学 课程如何能学得更好,根据提出意见,委员会做到不断发现 问题,完善课程体系。另外,名古屋大学医学部面向学生制 定了详细的课程导读和课程安排介绍,并公开在学校网页, 六学年中的课程安排及要求一目了然。其中,课程导读概括 介绍了学生六年间每学年的课程、学分及升学年的必备条件。
而课程安排介绍则更为详细,条目清晰地介绍每学年所要学 习的课程和安排的特别讲座。课程安排介绍明确提出了课程 学习内容、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成绩评定方法、教科书及参 考书籍或材料、负责教师、教学日历等。
从让学生充分了解、参与课程安排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不难看出,日本医学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真正 做到了有准备的学习。
总之,在知识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借鉴发 达国家医学教育经验,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培养符合世 界教育标准的医学人才将对于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