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日本医学课程与我国医学教育论文|医学教育

日本医学课程与我国医学教育论文|医学教育

来源:年度总结 时间:2019-11-29 07:56:11 点击:

日本医学课程与我国医学教育论文

日本医学课程与我国医学教育论文 1课程体系 名古屋大学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性思考力和创造 力”。在这基础上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制定了“培养富有科学 理论性•伦理性•人性的、具有丰富创造力,独创性和使命 感的,推动医学研究及医疗的人”的教育目标。本着此教育 目标,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将本科课程体系分为全学教育和专 业教育两个阶段。

1.1全学教育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开设以教养 教育为根本的普通课程及实习课程。全学教育课程由理科基 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研讨会(小 组为单位的文献资料检索及讨论)、文科教养课程和理科教 养课程、语言文化课程构成。与全学教育并进医学部在每周 三下午开设了医学入门课程。该课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以英文版《人体医学生物学》(SylviaSMader,2002)为教材, 学习医学生物学基础知识(23学时);
(2)以临终医疗及心理 关怀、医学伦理学等为内容,开设特别讲座,目的是让学生 为将来作为医生做思想准备(16学时);
(3)为了使学生早接 触医学、体验医疗,利用残障者设施、老人公寓及附属医院, 开设有临床看护实习课和体验医生一天工作的影子体验课 (shadowing,10学时)。全学教育课程安排于第一学年和第 二学年的上半年,医学入门课程由医学部施教外,其他课程由大学的教养部施教。

1.2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按学科组织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等。专业课程主要开始于第二学年, 大多课程在第四学年结束。具体课程安排如下,第二学年下 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开设基础医学课程;
第三学年下半年开 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也称基础医学研讨会);
第四学年 开设社会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
第五学年主要是临床实习和 临床病理学实习课;
第六学年则为选择性临床实习和毕业考 试。

其中,基础医学将课程改革前的解剖学、生理学、微生 物学等基础科目统编成人体器官的构造、生物体功能、人体 与药物、免疫与机体防御等科目,加强了基础科目之间相关 知识点的结合。为培养本科生医学科研能力,开设了为期半 年的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学生离开课堂实践实验为主的 科研活动。社会医学课程包括环境劳动卫生学、预防医学、 法医学、国际保健医疗学、医疗行政学及医学英语。医学英 语主要目的是为本科生国外临床研修奠定语言基础、提供相 关信息。临床医学课程包括脑外科学、老年科学、小儿科等 19门临床科目。临床医学的教学多采用传授型教学模式结合 以问题为主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注重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除以上的必修课课程以外,学生需要完成2~3单位的选修科目课程。选修课程以特别讲座的方式开设,以当下医学 前沿、学生高度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开设34次特别讲座, 分成A-I为标记的9类话题小组,话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如 2013年开设的特别讲座题目有:心血管外科中人工脏器的应 用;
救命救急医疗的最新前沿;
死亡教育;
多种职业协同作 用的地区医疗等)。学生需要在9个不同的话题分组中任意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6次讲座,满出勤获2单位学分;
选9次讲座 并满出勤,获得3单位学分。

2特点与启示 2.1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名古屋大学医学教育注重通识教育, 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医学教育中的渗透,着力培 养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人文社 科教养课程和理工科教养等通识课程,增强了医学本科生人 文社会基本素养,培养沟通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基础研讨 会课前指定讨论题目,通过训练学生利用图书馆查找、获取 信息,学习处理和总结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利 用能力。特别是医学入门课程,让医学专业的学生感受病人、 感受医生、感受医院、感受社区医疗现状,促使学生树立将 来作一个好医生的追求目标,加强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观的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对从业人 员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高。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部制定了以培养具有良好 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坚 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解决一定临床 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医学教育目标[2],力求培 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名古屋大学在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过程中,开设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全学教育课程 的做法值得借鉴。

2.2实施多样化教育模式 日本医学教育方式多样,努力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临床课程,教学授课方式多样化, 内容灵活,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专题讨论 会或与讲授相结合的PBL教学法注重培养临床思维,强调实 用性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主动摄取知识,同时锻炼学生检 索文献、逻辑推理、总结陈述、分析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开设多角度的特别讲座,以获取学分吸引 和鼓励学生聆听讲座,促使学生了解当今医疗现状及最新发 展,理解社会医疗中医生的作用和职责,触及临床工作中可 能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这些专题讲座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利于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而与日本学生相比,国内医学本科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不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课程安排和授课方式的单一,使我 们的医学本科生在考进医学院校后容易孤立地看待各门课 程。往往是备考阶段死记硬背,强行记忆理论知识,而考试结束就忘记多半,导致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脱钩。我们应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促 使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的能力。

2.3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日本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以必修 课形式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养计划,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 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名古屋大学医学部 第三学年下半年停止所有其他课程,仅开设基础医学科研培 养计划一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导师及 研究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总结 实验结果,并进行发表与答辩。该课程学生为主体,教师看 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现问题及积极解决问题的思考能 力,并不注重最终实验结果。另外,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 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并细致的 科研习惯,如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严格要求实验记录等。

近年来,我国也在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但因多 种原因,开展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校并不多,提供 给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3]。多年的“探索性机能实验 教学”中笔者体会到,多数本科生动手能力强,对科研活动 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建议我国就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革, 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教学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 活动的条件,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利用和巩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利于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2.4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建立开放性管理平台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独立设置专门的教育教学委员会,该 委员会由普通授课教师和学生组成,是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 中听取学生意见的重要场所。委员会鼓励学生经常思考医学 课程如何能学得更好,根据提出意见,委员会做到不断发现 问题,完善课程体系。另外,名古屋大学医学部面向学生制 定了详细的课程导读和课程安排介绍,并公开在学校网页, 六学年中的课程安排及要求一目了然。其中,课程导读概括 介绍了学生六年间每学年的课程、学分及升学年的必备条件。

而课程安排介绍则更为详细,条目清晰地介绍每学年所要学 习的课程和安排的特别讲座。课程安排介绍明确提出了课程 学习内容、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成绩评定方法、教科书及参 考书籍或材料、负责教师、教学日历等。

从让学生充分了解、参与课程安排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不难看出,日本医学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真正 做到了有准备的学习。

总之,在知识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借鉴发 达国家医学教育经验,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培养符合世 界教育标准的医学人才将对于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