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功体验。成功体验和挫折体验是两种相反的情感体 验方法。成功体验不仅有利于让学生从成功的结果中获得自 我认同感,收获自尊与自信,还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去享受不 断追求优越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自我完善、自 我突破、自我超越的渴望,进而达到对生命的重视和热爱。
成功体验主要是从正面的、积极的方面来激发大学生的前进 动力,使他们学会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3.死亡体验。人们体验了死亡,就会更加珍惜生命。死 和生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科学地理解“死”的内涵,才能深刻地领悟“生”的意义。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进行死亡体验,使他们深刻领悟 生命的伟大,从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得到升华,形成正确、 积极、健康的生命哲学观。
4.美学体验。鼓励大学生把自己、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当 做艺术品来雕琢和欣赏,自发性地寻求自我转变与自我超越, 以发展人类自身的自我风格和人格的整合。用生存美学丰富 生命的内涵,用艺术的视角洞察生命,用诗性智慧的语言诠 释生命,通过想象、创造,将人、自然乃至宇宙万物塑造成 为艺术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对自己主体的创造与完善的 过程,通过解放或者自由的实践塑造自己、释放自己。
二、生命叙事法 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在生命成长中对生活 和生命的感受、体验和潜意识的价值指向,它包括叙事主体 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追求,同时也包含自己对 他人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价值观的感悟。生命叙事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故事法。叙事心理学认为人们组织经验和赋予自身生 活以意义的基本方式不是科学,而是故事。人类对自我以及 对世界的理解中,故事或叙事是第一位的;
是故事,而不是 事实,定义了人的心理生活。故事与生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联系,一方面,故事因生命得以产生,故事讲述的主体和故 事叙述的内容来源于生命。另一方面,故事是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生命因故事得以承载、记录、表现、传播与 激发。学生通过故事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联结,在体 验故事中蕴涵的价值、伦理、道德、情感的过程中不仅掌握 了知识,也实现了对自己生活世界的回归,收获了对生命意 义的深层领悟与理解。
2.个人经历叙事法。自传探索方法创立者麦克亚当斯 (McAdams)认为了解一个人必须先了解他的故事,了解自 己、洞察自己的存在意义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故事。个人经历 叙事把一个人能回忆到的过去、知觉到的现在和预想的未来 整合起来,表征着一个人用以建构和确立生活的方式。教师 和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分享各自的经历,增强课堂教学的 真实性、现实感。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人格魅力,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引领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知识、建 构意义、创造自我的过程将成为教师职业发展与自我发展生 命故事的最美好、最动人的组成部分。同时,学生在课堂中 的不断探索、不断创造、不断生成的过程也将成为最令其铭 刻的人生历程的故事片段。
3.阅读法。阅读是个体寻求与建立自我认同的主要手段 之一。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进入他人角色,通过分享、移情、 模仿、启发等获得抚慰,达到新的改变与认同;
有助于学生 通过阅读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将阅读法 与写作法、角色扮演法、绘画、音乐等有效结合。
4.写作法。教师在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布置学生撰写课堂日记、笔记、博客、观后感、心得体会、学习与工 作总结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
有利于学生 进行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思考、喜创造的 习惯;
有助于让学生通过作业对生命的意义进行追问与反思, 获得对生命存在的深层理解。
5.其他艺术形式。可以借助其它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 绘画、雕塑、沙盘等,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充满想象力、 期待、愿望的故事世界、可能世界。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 情感、记忆、想像、创造等心智能力,培养起学习的融合性 动机而不仅仅是工具性动机在这种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 活动中建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三、实践锻炼法 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锻炼法主要有课内实践活动、 课后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三种形式。
1.课内的实践活动。可在课堂内组织演出情景剧,鼓励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实践他人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 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内心情感而得到生命感悟。
角色扮演法是创造故事情境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此方法测 试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故事的含义以及故事中人物的心理, 促进这种心理而带动课堂走向。此外,将心理剧创造性的应 用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释放自己的情 绪,呈现真实的自我,塑造良好行为和建构健康人格。
2.课后的实践活动。课后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后做一些游戏,使学生从游戏中加深对生命的理解与相关知识的学 习;
组织学生通过参加拓展训练并从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学 生组织主题班会,围绕身边发生的重大生命事件进行分析、 分享;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并从中得到提升与锻 炼;
组织学生参与保护校园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活 动,将自己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态有效关联。3.校外社会 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 到敬老院、孤儿院、特教机构调查访问做义工,为他人提供 帮助,向社会奉献爱心,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 馈社会、服务群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大学生从服务他人中 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取自尊感、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感,激 发其对生活的积极情感和对社会的崇高责任,形成积极、自 信、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大学生的关爱之心和责任, 在责任背后认清生命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性 质的活动,让大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伸出友爱之手,加强 生命的责任心,感受、体验、领悟生命的价值;
开展野外生 存训练,让大学生在野外环境下,体验生活的艰难,学会野 外生存技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思考自我与他人的生命价值,从实践中领悟生命的 意义与价值,使大学生学会坚强地面对生活,热爱生命。
四、对话交流法 对话交流法是一种教育双方双向互动交流的方法。由学 生与教师之间,借由共同讨论而对某些问题获得解决或观念建立,寻求大多数成员能接受的答案。该方法凸显个体的价 值与尊严,实现教学双方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并在此基础上 达成理解,实现“视界融合”,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创造出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意义世界。生命教育重体验感受、 反思与行动,具有共谋解决问题的精神。通过讨论,可探寻 处许多新的方向与思路,能拓展出新的认知框架。对话交流 法所要达到生命教育目的:促成教师与学生知、情、意、行 的全面发展,促成双方人格的不断成长。讨论法注重分享性, 非常重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去体验、 感受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建构性、多元性、灵动性;
讨论法可 以实现“去中心化”,避免课堂中知识与理念、感受与体验 是教师、个别学生的独白,让更多地学生参与进来,谈体会, 谈感受,尤其是鼓励胆怯的学生参与进来,把参与课堂讨论 成为他们体验生命精彩,促成其自我突破、自我成长,走向 成功人生舞台与台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