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关爱体系构建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 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 服务体系”,并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纳入 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总体规划中[1]。留守儿童心 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 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教育部部 长袁贵仁在2016年两会答记者问中提到:“我国有2. 4亿左右的农民工,约有6000万留守儿童”。据统计, 截止到2017年12月,黑龙江省排查出5.2万名农村 留守儿童,目前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约2万余名,这些留守 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分离,缺乏父母充分的关爱 和照料,还缺少和父母的沟通与情感交流,这些都对他们的 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个体层面来讲,影响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从社会层面来讲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急需得到 呵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 爱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绥化市儿童心理 健康问题及成因,结合当地情况,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多 元关爱体系,旨在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 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受社会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关 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较为广泛,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 康问题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4]:在学习方 面,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学习上较少的接受到 家长的辅导和监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儿童自 控力较弱,学习成绩下降之后逐渐开始缺乏学习热情,出现 厌学心理。在情感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 和关怀,普遍感受到内心的孤独感,抑郁水平相对较高。在 自我评价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自我认同感,自我评价偏 低,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在情绪稳定性方面,农村留守儿童 相比于其它儿童更早的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但面对现实情况 又得强迫自己坚强,过早经历了分离和贫穷的内心既敏感又 脆弱,使他们形成了一些偏执的思维,导致其情绪稳定性较 差。在人际关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子交流,在成长中和与同龄人交往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得 到父母的帮助,久而久之他们不把与他人沟通当成是一种解 决问题的方式,对家庭、爱和人际交往的认识和理解也出现 一些偏差,长期的封闭,导致其交往技能缺乏,出现人际关 系不良和性格孤僻的问题。
2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概况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及妇联、共 青团等组织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关注农村留守 儿童的健康成长,努力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 取得了一定成效。2016年以来黑龙江省民政厅牵头开展 了以排查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和明确留守儿童监护职责的“合 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为全省5.2万名农村留守 儿童建立档案,并通过多种措施落实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
黑龙江省教育厅及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联合开展 了多个行动,如连续多年在绥化多所乡村小学组织省内高校 师生进行“大手拉小手,温情暖童心”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 动、“乡伴童行”关爱留守儿童公益项目;
绥化各界爱心人 士也联合发起多次行动,如绥化市广播电视台与爱心企业联 合举办“关爱留守儿童,暖心联谊会”活动,绥化妇联星星 火志愿服务队组织了“关爱留守儿童大爱暖冬活动”,绥化 学院组织的大学生志愿团队“心手相牵,共享蓝天”关爱农 村留守儿童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给他们送去了必备的生活品、 书籍,对他们进行了课业辅导和心理疏导,也为农村留守儿童送去了关爱,提供了情感支持,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关爱活动较少的集中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想解决农村留守 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需多方力量长 期、稳定、有效地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及服务 中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5]。
3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体系构建路径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许多研究者看来都是 由于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和父母关爱引起的,但实质 上问题的产生不仅与家庭和留守儿童自身有关,与社会、学 校等这些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也是密切相关的。解决留守儿 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路应该由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由小环 境到大环境,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构建提高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水平的多元关爱体系。
3.1家庭的温暖是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 基础 对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要主动了解到对于孩子来说家 长陪伴的重要性,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 态;
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内心成长而不是学习成 绩和身体健康上;
要学习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如应更多 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而不是权威的方式;
尽可能的创 造条件带孩子去参观自己的工作地点,或者在电话中讲述自己在外工作的经历,多与孩子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感, 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对于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来说, 不要仅关注孩子的温饱,应经常与孩子的班主任沟通,第一 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及时关心和关怀孩子,了解孩 子的需要,努力为他们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
3.2学校的教育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导 力量 学校是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阵地,改善农村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具有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 要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应尽量做到以下几 点:一是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解心 理健康知识的途径,教给留守儿童自己调节心理困惑的方 法;
二是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并长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为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和排解负面情绪创造机会;
三是要 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定期提供外出培 训和提升机会,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技能, 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效能,真正起 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作用;
四是要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成长档案并及时更新,帮 助班主任、志愿者等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便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五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如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心理健康讲座,将游 戏和趣味互动加入到讲座和团体辅导中,在活动和互动中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是要开展留 守儿童父母和主要监护人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或讲座,传授 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与孩子相处的质量,如果没有 条件面对面的与家长交流,也应该建立家长微信群或公众微 信平台不定时向家长推送亲子交流、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 文章。
3.3政府的保障是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稳定 推力 对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关机构和 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整合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 组织的资源,发挥联动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尽可能的 在资金上给予专项的支持,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 保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乡政府、村委会、 社区建立有效的管理和关怀制度,将本地留守儿童登记在册, 定期组织当地的妇女资源,以留守儿童“母亲”的身份对留 守儿童进行关爱。二是充分发挥妇联、关工委等组织的作用, 与他们共同搭建关爱留守儿童的平台如留守儿童活动基地,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留守儿童搭建爱心交流平台,助力 留守儿童心灵成长;
三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 康关爱服务的专项资金投入,在乡政府的公共服务区域,建 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沙盘室等心理咨询基本功能室,购买专 业性心理咨询服务,免费为心理问题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
3.4社会的支持是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资源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当中,维护他们的 心理健康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一是充分利用 电视台、电台、报纸、微信平台等媒体的力量,呼吁社会各 界人士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建 立相关关爱组织,主动组织、参与到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或 向留守儿童进行爱心捐款;
二是发挥当地高校资源和公益资 源的作用,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和大学生开展志愿活动,与留 守儿童结对,采用有传承性的帮助模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温 暖、陪伴、学习辅导及心理疏导;
三是引导当地公立或私立 心理咨询机构加入到对留守儿童的帮扶中来,举办公益讲座、 心理讲堂、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普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 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徐洁,马倩,宫慧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师教育学报, 2017,4(1):119-124. [2]雷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湖南、广西、江西、浙江、安徽与河北省的样本分析[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3]佘星宇.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8,38(1):115-118.[4]何超男,方鸿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 式构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
120-122. [5]卢国良,贵志祥.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 体系的研究目标及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1,14(1):128-13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