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对学生 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 的部分。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寻找好的教学方法,提 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鉴往知来”“以史为鉴”,最 终达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的目 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传 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改革势 在必行。
一、现状分析 欲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然后分析原因,这样才 能对症下药。那么,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如何?怎样才能更好 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应真实地了解高中历史教 学现状,认真分析、审视其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效果不佳 虽然课程改革持续不断地进行,但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 响,目前的高中历史学科仍紧紧围绕考试指挥棒采用灌输式 教学,尚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仍大行其道地 占据历史课堂,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听得 昏昏欲睡,网络、图书馆等历史学习资源没有充分运用。这 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及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素质的 提高、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教材衔接不畅,教学难度增大 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历史教材衔接不畅,重复的内容较多, 致使教学断层,具体表现在:基础知识脱节、教学内容过深、 教材形式与知识体系存在冲突。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 进,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而且初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 对教材中的概念、理论、事件掌握不全,导致在高中阶段要 恶补基础知识,无疑增加了教学难度。
3. 师生互动不够,重形式轻效果 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神采飞扬、接二连三地提问,学生却机械应答。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师 生频繁互动,但实质上只是浅层次的“物理运动”,而非深 层次的“化学反应”。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深入启发,学生 也来不及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课堂互动应由教师和学生共 同完成,学生作为互动过程中的主体之一,在课堂上会出现 全班、小组、个人3种情形。与之对应,师生互动也会出现 若干情况。但当前的历史课堂上多为简单的“一问一答”或 “一问多答”,其他形式的互动几乎没有。这恰恰违背了合 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初衷,因而互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4. 缺乏学习兴趣,自主意识不强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基 础、性格、能力都不一样,对历史学习的态度也会呈现一定 差异。历史知识远离现实生活,学生感到比较陌生,而且知 识点繁杂、具有较强的时序性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如果对历 史缺少兴趣,很少有学生愿意花时间认真学习。其次,受传 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部分资优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比较有 成就感,但数量较多的中等生和学困生难以体验到学习历史 的快乐,学习动机不足,甚至采取抵制学习的态度,对历史 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 学任务或应对考试,常常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没有注意 到学生是否理解自己所讲授的历史知识,也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解决措施 弄清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具体原因所在,才能找到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发挥历史 教学对高中生的教育作用。
1. 转变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目标分为3 个层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 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性格健全的人,为人的终身发展 奠基。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很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深入 研究课程标准,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炼教材中 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素养,革新教学评价机制,以有利于 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教学指导思想,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 限度地发展。只有把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运用到高中历史 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让教学方式发生变化,让学生快速学 习、有效学习、快乐学习。
2. 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 质量,就必须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改变历史知识枯 燥、乏味的印象。没有浓厚的兴趣和端正的态度,学生根本 不会主动学习。笔者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例如,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次工业 革命》一课中的核心知识就是电力,学生都知道生活中离不 开用电,学习起来也较为轻松。教师将学生分组后,按照明、 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类别让每个小组举例。然后设置疑 问:电是如何产生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历史上 有哪些与电相关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学生通过查找资 料,开展小组讨论,很快一一解决问题。这节课学生参与的 积极性很高,笔者只在一旁引导,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却取 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 营造和谐环境 受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教师常常给学生以高高在 上的感觉,学生对教师也存在惧怕的心理。这种心理屏障导 致学生不敢与教师平等地交流,更不敢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 疑,阻碍了师生之间正常的沟通,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就是要构建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 民主、平等的环境中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此情形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可以在课堂上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教学 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民主和自由的空间,允许学生有不 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观点。
4.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恰当的教学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时序性特 点突出,若单一地采取线性的讲解方式,很容易令人产生枯 燥、乏味的心理。教师要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运用更丰富、更有趣的授课方式,如讨论、谈话、辩论、演 讲等,切忌千篇一律,坚决反对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 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个优势,使抽 象的历史形象化,使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使文字材料音像化,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当然, 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 平及历史文化方面的修养,才能带给学生更丰富的知识与见 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情感。
5. 革新评价方式实施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发生了较 大转变,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将具体目标归 纳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既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历史学习的 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表现纳入教 学评价之中。因此,应对评价方式进行革新:
(1)转变侧重点。弱化对历史知识掌握多寡的考查, 强化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的考查。
(2)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采 取小论文、演讲、表演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查、展示学生对 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 主,对其不足应及时纠正、指导。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历史教师孜孜以求的目 标,也是其他学科教师的追求。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 落实课改要求,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和 谐环境、改进教学方法、革新评价方式,才能提高历史教学 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 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 史使命感”,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 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涂新文.降低学生思维内耗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1):63-64. [3] 王艺润.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索[J].新课 程研究(上旬刊),2016,(2):95-97. [4] 范何勇.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新方向[M].重庆:西 南大学出版社,2004. [5] 许益秀.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J].教育评论,2007,(1):77-7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