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存和发展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内在需要 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 的本性、人的能动性表现,是人对自身生存、享受和发展的 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基础和源泉, 是人天生固有的特性。现代社会,人的需要复杂多样,既包 括个人需要,也包括社会需要;
既包括生存需要,也包括享 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就业能力之于大学生的作用决定了生存 和发展是其就业能力提升的内在需要。
1.生存需要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首要内在需要。
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只有满足了生存需要,人才 能得以生存和延续,才能实现其他需要。对于大学生而言, 只有毕业后顺利就业,才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衣食住 行及其他问题。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人大众化教育阶 段,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麦可思 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近 年来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除去创业、深造和兼职)的 比例逐年下降,2015年、2014年、2013年比例分别为77.4%、79.2%、80.6%,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 热点话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需求相对疲软和毕业 生规模超大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毕业生能力不强等方面 的原因。大量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 在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由此不难看出,生存需要是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首要内在需要。
2.发展需要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核心内在需要。
发展需要是人为了自身的完善,为了自由全面发展和幸福而 产生的需要。马克思曾经对于人全面发展的一种表述是“全 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P330>就业能力作为影响个 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一切能力的根本,因此,提升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为了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和幸福而产生的 需要。第一,提升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自由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不受阻碍的发展,对于大学毕业生 而言,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 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是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 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保证其在组织内部的不同 岗位和角色之间转换,甚至可以让大学生必要时重新获取职 业,保障终身就业,使其不受阻碍地发展,最终实现自由全 面发展。第二,提升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实现幸福的需要。所 谓幸福就是“能使人的需要总体上得到满足并使人由此产生 愉悦感的性质。”职业是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生涯 的成功像家庭和睦一样,能够使人得到满足并由此产生愉悦感,是幸福的重要条件。提升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意 味着自己能够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找到心仪的工作,同时 也可以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成功奠定基础。
二、知识、技能和德性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内容需 要 在众多关于就业能力内涵的研究中,瑞士联邦工业大学 教授M-L.戈德斯密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99年, 他通过对3400多名毕业生和部分企业调查,得到并归纳出使 毕业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5个要素:就业动机及良 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 的工作方法和敏锐的、广阔的视野。郑晓明是国内最早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学者,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 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 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 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从以往研究成果来看,大学生就业 能力就是大学毕业生“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必要时 获取新职业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德性。”作为就业能力的 三个重要构成要素,知识、技能和德性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 升的内容需要。知识、技能和德性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的内容需要,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 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发生作用。
1.知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根本内容需要。知识 是人类的认识成果,它来自社会实践,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者缺一不可。
在这个处处充满科学技术的社会,知识渊博与否直接影响着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和弱,决定着其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 大小程度。大学生的知识基础越厚实、起点越高,就业能力 越强,职业生涯越有可能取得成功。
2.技能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需要。技能 属于能力的一种,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一般来 说,技能与就业能力成正相关,综合技能越强越有助于就业 能力提升,越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3.德性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内容需要。德性, 简单地说,就是指人的道德品性,是人的自然至诚之性。具 体而言,就是指人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精神等。德 性既包括了勤劳、善良、诚实、正直、忠诚、守信、负责等 品质,也包含乐观、好学、敬业、务实、合作、进取、创新 等精神,它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三、学生个体、高校和政府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 径需要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大 学生作为就业主体,是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主体,应充分发 挥自身主体意识,把握提升就业能力的机会,主动争做就业 能力提升的实践者。一是尽早地、合理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成功的职业生涯来源于早期合理的规划,大学生应在入校伊 始,确立适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目标,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实施这个目标。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学习知识、 提高技能、培育德性。大学生应自觉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 培养专业技能,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意识地培育德性,提 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三是充分 借助实习实践平台,提升实践能力。实践是职业素养养成的 重要一环,大学生应把握学校实习实训、专业实践、社会实 践、勤工俭学、社会兼职等机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 业活动及竞赛,将平时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增加经 历、增长见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磨炼品质,促进职业 素养的养成。四是强化求职技巧。对于一个具备了较好知识、 技能和德性的大学生,求职技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求职期间,大学生应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准备求职材料、 掌握面试的技巧和方法,强化求职技巧。
2.充分发挥高校主导作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就 业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整 个教育阶段都应培养的过程,而大学作为大学生从学生向职 业人转换的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 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的主导作用。一是转变办学思路,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变化 的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决定了高校在明确 基本定位基础上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办出学校的品牌。大学生不同的素质、能力和特点,决定了 高校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适合于市场的合格人才,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力。二是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就业能力提升融人人才培养模式之中。
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 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如今的高等教育已 经进入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的时代,原有“精英化”的人才 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应主动 转换观念,将就业能力提升融人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提高大 学生核心竞争力。比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就业 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觉提升就业能力;
针对学校特色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养 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注重 大学生德性的培育;
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 生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等等。三是协同多方力量,提升大 学生就业能力。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政策、资 金等方面的支持;
开展校企联姻,让企业走进校园、师生走 出校园,打通学校和市场“最后一公里”;
加强“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既有较 高学术水平、又有较强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
围绕提升大学 生就业能力,提升管理和后勤队伍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学生 和学校中心工作。
3.充分发挥政府促进作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就 业能力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事关国家未来, 政府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中的促进作用。一是实施就业能力开发战略计划。政府 应制定实施就业能力开发战略计划,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就业 能力开发体系,积极搭建就业能力开发平台。二是制定相关 政策。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高校 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并将就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中, 推动建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推进高校 与企业、机构、行业等合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创造一 个便利和宽松的环境。三是加大财政投入。一方面,政府应 加大教育投入,满足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资金 需要;
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财政政策,鼓励多方力量积极 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使大学生和高校在就业能力培养 的各环节拥有丰富的资源。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