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浅谈小学数学 践行三性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 践行三性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来源:年度总结 时间:2019-10-04 07:45:49 点击:

践行三性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践行三性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与现代社 会,与科技发展的紧密联系,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 得新知的体验,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
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要求个性化、教学方法科学 化,让学生的手、口、脑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加强活动实 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文章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实践活 动必须体现实践性、强调综合性、凸现探索性三个问题。

摘 要:
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主体综合 探索应用 陶行知曾经提出:“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
要真 的书,不要假的书;
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
要用的书,不 要读的书。总的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他的观点与现今的新课程理 念是一致的。传统的数学教学仅仅将学生限制在狭隘的教室 里,反复从事机械的模仿性训练,违背了学习数学的宗旨,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在 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领域中,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数学 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而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和开展丰富多 彩的数学实践活动,真是实现学习数学价值目标的有效途径 之一。

一、数学实践活动必须体现实践性学生在课堂和教科书上接触到的大多是规范的数学问 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必要的,但也易于形成一 种认识偏差,似乎学习数学就是解决现成的问题。开展实践 活动就要帮助学生在接触数学问题的同时,养成有意识地用 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 转化为数学问题,最终达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的目标。

1、实践活动内容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要将教学生活化、题材数学化,所涉及 的内容广泛,可以是学校周边环境、车辆、人流的调查和测 算,可以是各种购物方案的确定和评估,也可以是质量、长 度、时间、数量的估计和测定,以及居室与建筑等实际问题。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教的法子要 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是陶行知先 生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具体说明。这要求教师在充分挖掘 教材编写的意图的基础上,用好教材,活用教材。特别在选 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结合学生生 活实际、学校实际,大胆地重组教材,增加数学教学的实践 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 到感受数学的价值。如在学生学习了图形、环形、平行四边 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堂《操场之谜》 的数学活动课中,以学校操场及知识为支撑点,精心创设“小 设计师”、“小参谋”、“创意金点子”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又如教学“利息计算” 时,我组织学生一起去当地银行实地填写存单,让银行工作 人员讲解储蓄的意义,介绍计算利息方法等活动;
教学“土 地面积的测量”时,组织学生带上标杆、测绳或尺等工具, 将学校广场或操场为测量对象,让学生自由组队,自主测量, 合作编绘学校平面图,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新知,内化新知。

2、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

实践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如小调查、小考 察、小制作、小设计、做小家长等。实践活动可以用课内外 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 成。

小考察。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和实际测量”一课后, 我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男女两个组,各组 自推一名组长,负责安排组员所带测量工具。在测量三角形 的土地时,男、女生从测量不同的底和底边上的高计算面积, 发现它们算出的面积很相近,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 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测量后,我又鼓励学生假 想:如果把这块土地,用来种白菜,每棵白菜行距0.3米, 株距0.2米,可以种多少棵?白菜长成后,如果一棵白菜收 0.5千克,那这一块地可收多少千克白菜?通过实际测量活 动,学生们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运用自如。

小调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搜集数学信息, 丰富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进行知识的建构,增强学生理解生活实际问题的素质。如学习“认识时分”后, 要求学生小调查,汇总会上,学生们表达热烈,创意无限。

如一位学生说:有个名人曾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天,那 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今天正在进行,但 即将过去,明天虽未到来,但明天也终将过去”。这也是告 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又有学生说大家都知 道1分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那么1分钟能做哪些事呢? 1小时又可以做哪些事呢?我们能不能调查一下1分钟、1小 时可以完成的任务呢?实践出真知,学生们懂得了:人的成 长必须抓紧每一秒。

“学校周边环境车辆、人流的调查和 统计”也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 成几个小组,自由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观察、记载,然后 组织整理,,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中构建知识,学习 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激活自我思维,培养创异能力。

小制作。让学生制作“家庭年度用电统计表”,学 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复式统计表 是他们新学的内容,学生运用刚学过的知识将家庭每月的用 电费用罗列复式统计表,一目了然,体现了数学的简洁和实 用。自办手抄报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每个月,让学生把本 月所学的数学知识办成一张手抄报,举行数学手抄报质量品 种效益年比赛。通过办报,学生展示自我,绘图、概括、编 审等能力同样有了较大的发展。

小实验。这是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来获取数据,选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或观点后,再进行讨论、研究的学习方式。

活动内容一般以课本知识的重组与再加工为主,如“千克的 认识”可以使用这种方法。通过看一看、拎一拎、掂一掂、 估一估、称一称等不同方法来建构“千克”的意义,然后再 用不同的物体进行估算,接着进行讨论、研究,总结出估算 的方法。

小家长。周末,要求家长让孩子做一回“小家长”, 安排给孩子几十元钱,由孩子自主安排周日家庭全天的伙食, 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到菜市场去购菜,买什么?花多少钱?怎 样买才能把伙食安排得丰富又实惠?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商 议、探讨、实践。又如要求高年级学生家长让孩子参与“月 家庭经济主持人”的活动。月初根据家庭经济收入规划月支 出,水电费、电话费、伙食费……并加强经费支出的监督;

月末,制作“月家底经济支出统计表”。这些活动,既训练 了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节俭节 能的良好习惯。

小设计。这种方式更能满足学生主动探索的需求,实施 个性化教学。以计算机网络及学习软件为基础,虚拟生活情 景和教学环境,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 MCAI软件,进行补充、学习和探索。如:在设计数学实践活 动“小小旅行家”时,可虚拟外出旅游的生活情景,设计不 同的线路,不仅让学生自主做旅游者,选择自己的旅游线路 和交通工具,计算线路的长度,消费的成本,还可让他们作为小导游从数学的角度介绍各地的名胜古迹、特产、风土人 情等。所有的一切都可在网上交流,让网络实践带给学生丰 富的知识、学习的快乐,现时培养了他们生活的技巧、本领。

二、数学实践活动必须强调综合性 学生学习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在生活的实 践中所应用的知识和能力应该是综合性的,而不是单纯数学 知识的实践运用。《课程标准》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 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 程;
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 对解决问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强 调学科间的知识、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综合性。

1、学科间知识的综合。新课程要求每一门课程的具体 实施,打破学科界限,在学科教学内容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 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社区生活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从而体 现出课程实施与教学的综合性。如数学活动课“左右”教学 时,可把教学内容进行了综合设计:
(1)体育课形式进行队列训练:稍息,立正,向右看 齐,向前看,向左转,向右…… (2)美术贴画活动:如何能遵守交通规则,让车不相 撞,请用你的小手来摆一摆。教师提供每小组一张十字路口 的简图,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学生开始了有趣的贴画游戏。一 张张美丽的“城市交通一瞥”展现在大家眼前。“车辆行驶 的路线正确吗?”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其意自解、其理自明,并达成 “要遵守交通规则” 的共识。接着,教师相机介绍 了国外的交通规则,如有的国家的车辆是靠左行驶的等知识。

(3)音乐巩固“左右”活动:运用《健康歌》“左三 圈,右三圈;
左手插腰,右手伸起,屁股扭扭,脖子扭扭 ……” 学生尽兴地学着、跳着。实践活动成为以数学知识 为主,与其它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的载体,培养了他们良好的 思想品质、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2、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知识不管是陈述性的还是程序 性的,都是静态的,知识只有运用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它 的工具性来。因此,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吸收知识,更是运用 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能力的过程。如教学“归一问题”时, 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有的学生到商店了解商品 的价格,有的到工厂了解不同车间制作的产品数量,还有的 去农村蔬菜基地,了解菜农割菜摘果的具体数据。课堂学习 时学生依据自己收集的信息自编问题,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 就在身边,原来和自己贴得非常近。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是一 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学生在 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是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 数学的有效途径。

3、数学与问题的综合。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教 学时还应注意精心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浓缩成一个个适 合学生探索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指导他们在 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感悟和获取研究数学的方法。例如在“自家 客厅铺地面砖的设计”中,让学生思考自家客厅铺地面砖的 设计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铺地与客厅的面 积和面砖的面积有关。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后,布置设计作 业:(1)测量并计算自家客厅的面积;
(2)到市场调查各 种正方形地面砖的边长和价格;
(3)在纸上进行铺砖设计;

(4)计算各种砖需要多少块,买砖需多少钱。这样,可以 促进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促进学生知识 的整合、方法的优化及智慧的开发。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 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三、实践活动要凸现探索性 “动态生成”是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 命的高度”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教学,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 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 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中动口、动手、动脑,通过 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发展思维,提高素质。

1、动口促表达。在活动课中,很多内容都涉及“说”。

汇报观察的内容、调查的结果、小组讨论的意见、同组的合 作与交流,都需要“说”。说,是学生智力的表现,能有效 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可 以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不足。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把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 学生把直观或抽象的思维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做到 人人愿说、人人想说、人人会说、人人能说。这样,才能调 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更好地 建构知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动手促探究。“眼看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操 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便是一 种以“动”促“思”、发展思维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在 实践活动中,要有目的地多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 践中亲自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如:学过《长方形的周长》 后,可带学生在教室、到校园实地测量,比赛哪一组能最快 最准地计算出足球场、篮球场或者黑板、课桌等的周长。学 生动手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 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动脑促创新。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操 作与思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思维使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得 到内化,使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认识由感 性上升为理性。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设置一定难度的问 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求得问题的解决, 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勤动脑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还可 以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训练学生正向、逆向及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如: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 “估一估”中可这样设计实践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教学中多媒体显示:一位营业员阿姨 给顾客称1千克糖果时,不用称,用手抓准确无误。学生感 觉:真是神了!学生看到这里,都有一种跃跃一试的表情, 对建构新知产生强烈的欲望。

(2)大胆猜测。各组桌上放一盒彩色玻璃球:不数你 知道这盒彩色玻璃球共有多少粒?谁能想个好办法,使猜测 的粒数更接近正确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验证。(这个过程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原有的单一、被 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 性地学习。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后,教师一一作出肯定,然后 让他们评价哪一种方法最佳。

(3)总结规律。使学生理解一些概念中的术语:个体、 总体、个体的个数……接着,揭示概念:通过一个个体中含 有的个数,去估计几个这样的个体大约的个数(也就是总数), 是估算中常用的方法。

(4)运用实践。接着让学生去运用规律,验证估算方 法的普遍性。如:估算图中树叶的张数、一大叠扑克牌的张 数、一桶水的重量等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前边的成就感能激 励学生继续探索,可以想出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法。从学生身 边的生活出发,让学生充分实践,更容易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数学、 “做”数学,改变了以往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 的学习方式。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 情景,架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桥梁,而源于生活实际 又活用于生活的真实体验,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真实情 感。数学实践活动又是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 际问题的重要载体,生活情景与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促进 学生去研究、去发现、去解决,积极提升了他们综合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更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 精神的重要途径,学生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主体意 识得到充分张扬。结合实际生活,用活的书本知识,构建他 们心目中真实、美好的生活空间,获得创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建议》 3、《陶行知教育理论》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