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我国历史上“德”的内涵理解说起 “德”字的最初原形是“彳”加一个“直”字,主要有 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把“彳”解释成“行”的省文,是十字 路口或道路,“直”是正直,二者合起来被解释为“道路上 发生了一件正直的事。殷周奴隶主用绳索捆奴隶牵起来走, 视之为‘最正直’和‘最道德’的行为”。应该说“德”字 的原形表达的是正直,这是人们可以接受的。第二种是说在 十字路口眼睛向前看。在西周初期的金文是在“直”下面加 上了一个“心”字。这个“心”字意味着德的行为既要发自 内心又要正直。总之,无论“德”字是在殷代形成的,还是 在周代形成的,它都有一个从“彳”加“直”到加“心”的 过程,它的结构是一样的,这个事实是不容质疑的,也是学 者们能够认同的事实。[4]从以上“德”的文字发展史看, 德基本上是一个政治概念。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指能力。
作政治概念,它的原初意义为“占有”。德表现为对奴隶和 财富的占有,是占有奴隶的象征。从上面的商代甲骨文和人 们对“德”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德”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它的潜在含义是能够统治别人或占有奴隶和财富 就是德。二是指德的方法,即如何才能获得奴隶和财富的方 法。获得奴隶和财富要有一个正当的方法和途径。一方面是 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统治稳定,因而要考虑获得奴隶和财富 的方法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对德进行了抽象的思考,即德 的正当性问题。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在文字上相对应的是 “德”字下又加了“心”字。三是治国方略。周的统治者讨 论如何获得奴隶和财富问题的目的,是要稳定自己的统治。
只有获得财富和奴隶的方法正当,才是有德,才能获得上天 的保佑,才能达到稳固自己的统治目的。德的具体内容就是 敬天保民,就是说,统治阶级统治内部团结和约束他们不要 做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事。[4] (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1.古代人们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在中国,“道德”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时“道” 与“德”是分开出现的。“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 “德”。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人们所共同遵守的普遍 原则。“德”指合乎于道的行为和品德。“道”与“德”的 连用最早出现于《管子》、《庄子》、《荀子》各书中。如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 德之极”。这名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如能够按照礼 的要求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从荀子之后,道 德的概念在广泛流传中使它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充。在西方,“道德(Moral)”一词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 意为礼节、风俗和习惯。后来转化成为行为规范的意思,同 中国古代对道德一词的解释大体相同。[5] 2.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道德”内涵的理解 基于上述“道德”概念的由来,人们通常都把“道德” 的概念定义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然而,这 一定义并不科学,它既没有包含道德现象的全部内容,也未 能揭示道德的本质特征。那么到底怎样理解道德这一概念 呢?确切地讲,道德是根源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之中,以一 定善恶观念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通过人际关系、人与自然 的关系,实现自我人格完善的包括心理意识、行为活动和行 为规范在内的特殊社会精神价值现象。这一定义揭示了道德 的特殊社会本质,指明了道德产生的社会根源。[5] (三)“德”与“道德”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 从以上对“德”和“道德”的内涵和来源及其所包容的 范围的理解看,“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绝不只是单 词和复合词的区别。“德”来自于统治者的要求,它由统治 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进而成为对普通百姓提出的要求;
德 是用来调整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西周王朝在总结殷 纣失败的教训时,懂得了统治者要想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自身的德性,它表现为敬天、保民,表现 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老百姓的爱护。统治者把自己的要 求变成一种标准,通过教化的手段让百姓认同接受。与德不同,道德来自于社会和世俗,是用来调节个人和个人以及社 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它是伴随着人的意识完善由不明 确到逐渐明确的过程。原始的人类,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 自身能力的低下,不得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谋取物质生活 资料,也不得不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来处理生活资料以维持 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简单的社会关系。
这种简单的人际关系逐渐形成道德的原形――风俗习惯,它 是以维护大家共同利益为目标的。[4]显然,德并不仅仅 是道德,它包括政治思想法纪和道德品质,道德只是德的一 部分。
二、关于德育与道德教育是否等同的探析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 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moralischeEriehung(道德 教育,简称为‘德育’)”或“practischeErziehung(实践 教育)”。西方社会18世纪后半叶已经形成“德育”这一概 念。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 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 (moraleducation)”、“体育(physicaleducation)”。
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 语。该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1904年,王国维将“德育” 与“知育”、“美育(知育)”合称“心育”,与“体育” 相提并论。在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影响下,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 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6] (二)举例说明我国不同学者对道德教育研究中的不同 观点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道德教育的研究,对待“道德教 育”概念上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避开对“德育”与“道德教育”的论证,却多次提到 “德育”和“道德教育”两个概念 总之,我国有些学者在承认“德育”与“道德教育”不 等同时,大都有些勉强,认为把“德育”等同于“道德教育” 是为了与国外接轨。国外的“德育”都称为“道德教育”, 所以我们也得把它称为“道德教育”,对此,笔者认为这种 说法有不妥之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面提到的“‘德育’ 一词的由来”。在国外,“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吗?答案并不够充分。如从“Moralische”或 “PractischeErziehung”这两个单词(短语)来看,本来 就是“道德教育”的意思。但刚引进这个词时,因为当时没 有“德育”这个概念,因此,当时学者人为地把“道德教育” 简称为“德育”,此后,“德育”就约定俗成地成为“道德 教育”的简称。但是,继西方文化热后,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又转而向传统文化寻求当代中国道德赖以存身的资源 和根本,开始大量地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深入研究,积极倡导和承认我国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从而发现了“德”和“道 德”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距。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