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季度总结 > 重构与同构的关系 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构的关系分析

重构与同构的关系 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构的关系分析

来源:季度总结 时间:2019-10-13 07:48:50 点击:

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构的关系分析

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构的关系分析 认识与解决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积 极探索的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这对于处于教育信息化时代 的教师显得尤为迫切。技术对于人类作用具有“两面性”, 正如马尔库塞所言:“技术,作为工具领域,既可以增强人 的力量,也可以加强入的软弱性。”同样,对于教师而言, 技术既可强化抑或弱化教师的教育力。技术是“为善”还是 “作恶”常常体现于教师技术行为实践之中,而教师如何定 位与技术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技 术并与其建立合理的关系,势必成为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推 进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课题。

一、“控制”:教师与技术关系的误读 人类与技术关系的探讨可以追溯到两种思想:一是对人 类理性的赞扬,即强调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因而认为人是技 术的主人,技术仅仅是人类目的达成的工具与手段;
二是对 技术异化危机的忧虑,即关注人类正被其创造之物(如技术) 奴役而失去了人的主体性。表面上看来,两种思想截然相反, 但其均将人类与技术定位为一种“控制”关系:前者强调人 类对技术的绝对控制;
而后者反映了技术对人类的控制。可 见,“控制”成为人与技术关系的普遍认识。在信息化教育 场域中,教师与技术是人与技术关系的具体体现,且是一对 最为基本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控制”主宰着教师与 技术关系:教师控制着技术和技术控制着教师。这种“控制”关系常常源自教师“工具理性”思维,体现为教师“异化” 的技术行为。

1、教师的“工具理性” 哲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人的理性包括工具理性与价值 理性两个维度。工具理性是“人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 他人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手段’, 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 而价值理性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一一伦理的、 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一一无条件的固有价值 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工具理性往往强调客体、 工具效用最大化,而价值理性则注重主体自身价值和存在意 义。完整的理性应该是两者的综合。然而,伴随着科学技术 的突飞猛进,人类进入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

霍克海默在《理性之蚀》指出:“‘工具理性’主要关心为 实现那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或自明的目的之手段的适用 性,却不去关心目的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在“工具理性” 主导下,人类重视技术满足人类控制欲的工具作用,却对人 类自身价值与存在意义漠不关心。

面对技术的到场,大多教师仍然持有“工具理性”思维。

在他们看来,技术是纯粹客观之物,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工具 与手段,因而技术理所当然成为教师的控制对象,“技术是 辅助教学的工具、手段,教师是工具的使用者。”然而,这 是对技术及技术价值的肤浅认识,是人类“工具理性”扩张的结果。“工具理性”将给教育带来危害,正如李芒教授所 言,“教育技术领域如果接受‘工具理性’的统治,后果将 是灾难性的”,因为“工具理性带给人们的是肤浅和盲从”。

持有“工具理性”的教师常常对技术产生偏见:其一,技术 成为强化与提升教育内容传递与展示的工具,如借用PPT来 代替教师粉笔板书、采用多媒体丰富教育内容的表达、通过 互联网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等手段来拓展了教育内容面,提 升教育内容传递效果与效率;
其二,技术成为强化教师控制 学生的手段,教师不但行为对教学进行控制,同时期望对学 生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掌控,此时,技术成为教师管理学生 的学习、规范学习行为以及控制学生的活动的法宝。

2、教师的“技术异化”行为 黑格尔最先将异化概念引入哲学范畴,认为异化是指人 的创造物反过来奴役与支配人的现象。马克思用以考察人类 劳动得出劳动异化结论,即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并未为人类创 造幸福,反而使人类失去了理性的生命。可见,异化是用于 描述人类创造物对人类反作用,即本应为人类服务的创造物 反过来控制着人类。技术进步拓展了人类实践活动领域,提 升了人类生活质量。然而,人类同时在遭受着技术异化的危 机。所谓“技术异化”,其实质是关于技术现实价值的异化, 即技术客体对特定技术主体尤其是社会主体的负效应,它表 现在技术负向价值实现的一切过程、结果和状态之中。处于 “技术异化”中的人类,失却人的主体性而成为技术的工具和附庸。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海德格尔的“量化主 题”以及埃吕尔“技术自主性”等表达着这种忧虑:人类已 经不能随意地“控制”技术,相反却为技术所“统治”,技 术正在支配着人类行动甚至是人类思维。

“工具理性”思维主导下的教师往往企图通过“控制” 方式来发挥技术作用。事实上,人类要对技术的控制,至少 包含两个前提:一是技术自身“甘愿”成为控制的对象,其 二是控制者具备控制技术的能力。然而,当前这两个前提并 非理所当然。传统教育技术(如幻灯、投影灯)操作简单、 功能单一,容易为教师所控制。然而,以计算机、互联网等 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智慧”,这对教师自身的技 术“智慧”提出新的挑战。事实上,大多教师将难以“控制” 技术,相反却为“智慧”的技术所控制,不断吞噬着“技术 异化”的苦果。在信息化教育系统中,教师对过分依赖技术 常常导致教师主体地位的流失,进而造成教师受制于技术。

通俗而言,在信息化教育中,技术本应为教师服务,而技术 异化的存在致使教师为技术服务。尽管我们希望借助技术实 现CAP(计算机辅助人)或CAT(计算机辅助教师),但现实 中却是PAC(人辅助计算机)、TAC(教师辅助计算机)普遍 存在。当前教师的PPT依赖症便是教师技术异化行为的典型 表现。

二、“共生”: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新定位 “控制”是教师与技术关系的误解,并导致技术的误用,进而遮蔽了技术“应有”的教育价值与阻碍着教师自身的发 展,因此,超越教师与技术的“控制”关系势必成为推进教 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1、共生 共生(symbiosis)是生物界中极为普遍的生态现象。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 de Bary)首次 提出了“共生”的概念,范明特(Famintsim)、科勒瑞 (Caullery)和斯哥特(Scott)等生物学家丰富和发展了 德贝里的共生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自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起,“共生”的思想和概念逐步引起哲学家、人类学 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甚至政治家的关注,并 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如胡守钧教授将共 生引入社会学研究,“共生关系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社 会由各个层面的共生系统组成,和谐共生就是在合理的度内 分享资源,社会的进步体现在人类共生关系的改善。于是共 生不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living together”,而上升为 社会运行的基础了生活的人类文明与进步。同时,共生也成 为当代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准则,日本学者尾关周二将人类 历史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区分三个阶段,即“人淹没于自 然之中、人从自然中分离与异化出来和人与自然的共生。” 近年来,共生理念为教育领域所借鉴,其涉及课程目标以及 课程类型与课程模式、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等理论与实践领 域’。总之,共生成为当代人类的存在方式,“人实际上是一个‘共生’的人”,“人类的未来走向是共生时代”。

2、教师与技术的“共生”关系的内涵 作为当代社会重要哲学思维,“共生”注重共生元素间 的共在与共荣,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准则。因 此,借鉴“共生”理念,重新定位教师与技术关系。

“控制”关系是主客二元论思维的结果,即将教师与技 术区分为主体与客体,并将两者进行对立分析,进而产生“非 此即彼”的认识:不是教师“控制”技术就是技术“控制” 教师。共生摆脱“主客”二元对立论,强调自我发展与他者 发展的一致性,重视共生元素之间的共在与共荣。共生不仅 是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共在,而是一种内在的相互依存。这种 依存是以共同目标的为基础,并以促进相互发展进而达到 “损益与共”为前提。因此,共生关系的建立须具备两个基 本条件,即共生元素具有有共同的终极目标N_NI为补充。

首先,教师与技术具有共同目标。无论是传统教育中的 “灌输者”还是现代教育中“引导者”,教师都力图以“教” 促进学生发展,旨在阻碍学生发展的教师是难以想象的。重 视应试教育的教师可能关注学生掌握的是应试知识,而提倡 素质教育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多维素质的全面提升。两者在 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上并不存在“是”与“否”的区别,而 是对学生发展重心的理解不同,从而造成教学方式或方法的 差异。同样,技术的引入的目标在于改进学习与促进学生发 展。如“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为题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美国教育部,2010)、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部,2010)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等都传递着技术促进学习发展的基本 理念。因此,两者具有共同的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教师与技术具有互补性。教师与技术的互补性体 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技术对教师作用力的拓展,媒体学家 麦克卢汉提出“媒体是人的器官延伸”的经典论断,强调媒 体帮助人类实现了自身局限的超越,如电视机便是人眼、耳 的延长。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其拓展了人的 思维。尽管这种延伸由于负面影响而存在着争议,但借助技 术将实现人类自我的超越是不同质疑的。技术不仅提升了教 师的作用力,同时也将促进了教师自身发展。其二,技术的 教育力依赖于人类行动,这一点显而易见,自不必多说,但 仍需强调一个问题。人们常常以技术可以脱离人的在场而发 挥效能,便认为技术具有某种脱离人类操作的自主性,事实 上,技术的这种“自主”仍是以“人类”在场为前提,其仍 然是人的前期设计的结果。离开了教师的作用,“万能”技 术也将一无是处。因此,教师与技术具有功能上的互补,高 质量的信息化教育依赖于两者的共同作用。

三、教师与技术共生关系的建构 具有共同目标与互补性为教师与技术“共生”关系建立 提供了可能,但现实的转变则要求教师在行动上的回应。具 体来说依赖于教师对自我定位以及对技术的定位,要求教师在技术行为中保持“自我”意识,同时树立“人文”技术观。

借用《中庸》一句话,“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信息化 教育系统中,教师与技术能“安其所、遂其生”,两者的“共 生”关系便得以建构。

1、提升教师的“自我”意识 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教师对技术的过分依赖,而并常常 是由于教师对“自我”及其价值理性的忽视。因而,共生关 系的确立依赖于教师的“自我”意识的提升。

(1)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通常将技术视为现 成可用的资源,因而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常常采用“拿来主义” 态度,即直接使用教材自带或同事拷贝、互联网下载的课件。

由于技术产品中缺少教师自身“智力”的参与,教师的技术 行为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加入,成为一种被动的利用行为。因 此,这种简单的利用往往又将加深教师对技术的依赖,从而 造成更为深层的异化。因此,改变这种状态要求教师能够主 动参与技术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只有当技术产品增添了教师 自己的要素,粘贴有教师的自我的创造力时,教师的能动性 得以发挥,教师的自我意识得到回归。黎加厚教的积件设计 思想,以及近年来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理念都强调调动 教师的参与,在技术行为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 而广受教师欢迎。

(2)彰显教师的“价值理性”。教师对技术的利用并 非显示教师对先进技术掌握与娴熟运用,其根本还在于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才是技术的“本真” 价值。为此,首先,教师在对技术的选择与确定应以目的价 值为先,而不是以技术的先进性为据,也就是说,教师应依 据教育的目的(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技术;
其次,在技术的 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在“自由”与“限定”之间保持合理的 张力,即技术使用不能阻碍教师的教学,同时教师也不能随 性地滥用技术;
最后,对技术效果的评价应以学生学习质量 提高为准,而不能以是否使用技术为据,从而避免教师“见 物不见人、见机器而不见精神”。

2、树立“人文”的技术观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超越传统的工具意义,成为具有一定 “智慧”的技术。此时,教师需要摆脱“工具理性”思维, 树立“人文”的技术观,进而实现与技术的共生。

(1)承认并理解技术的“智慧”。现代信息技术再是 简单的“物”的存在,而是逐步具有人类所拥有的“理性”。

祝智庭教授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具有“拟人”和“拟物” 作用,“拟人”作用是指计算机可以扮演导师、学员、学伴 和助手的角色,这是对有“理性”技术的判断。随着人工智 能发展,技术的“物”的特征逐渐淡化,技术被赋予人所具 有的“理性”能力。美国哲学家雷·库兹韦尔提出一个极具 震撼的问题:“在21世纪结束之前,人类将不再是地球上最 有智慧或最有能力的生命实体。如何定义人类将是下个世纪 基本的政治与哲学问题。”可以预见,技术的发展将使人与机器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原来由人运用“理性”才能完成 的工作将逐渐为机器所替代。因此,人类面临的问题不再是 如何控制机器,而是如何实现与机器的共生,进而促进人类 自身的发展。

(2)尊重并彰显技术的潜能。尊重学生发展潜能成为 教师教学的努力的方向,同样,我们强调教师对技术的尊重。

然而现实中,技术的潜能往往被人为地遮蔽。如教师把PPT 教学中整版文字展示,学校将计算机“供奉”在实验室等等。

对技术的不尊重往往导致教师对技术教育革新力的忽视,如 很多教师认为“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才用PPT教学”。具体 而言,一方面重视对技术潜能的分析,教师的技术行为不能 仅仅按照自我意志进行,而应建立在教师深入把握技术的特 性之上,进而做到扬长避短,充分体现技术潜在效能;
另一 方面注重提升自我的技术素养,对技术的简单利用可能源自 教师技术素养不高,对技术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与掌握, 为此,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 技术素养,继而实现对技术有效地利用。

四、结语 教师与技术“共生”关系的确立,其意义在于引导教师 能动的技术应用,进而充分挖掘与彰显技术的教育潜能。事 实上,教师与技术的“共生”关系的确立仅仅是开始,我们 期望的信息化教育“共生”系统的形成,进而实现教师、学 生、学校管理者、信息化教学资源等共生元素间的共存与共荣,这势必成为未来教育技术研究新领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