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护士总结 > 行政障碍【从教育行政论农村教育管理障碍】

行政障碍【从教育行政论农村教育管理障碍】

来源:护士总结 时间:2019-11-06 07:53:10 点击:

从教育行政论农村教育管理障碍

从教育行政论农村教育管理障碍 从教育行政论农村教育管理障碍范文 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决定》,提出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 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为了解我国“以 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实施的情况,我们组织了 对广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的调查。这次调查以广 西贵港市小学初中的校长及中层管理人员和县级教育行政 部门的领导及部分职能股室的干部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内容 主要是实行“以县为主”以后,县级政府教育责任落实的情 况;
“以县为主”的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教师、校长队伍的 管理情况和教育经费“以县为主”的管理情况。为什么要选 择贵港市作为调查对象?首先,贵港是广西典型的农业大市。

这里有广西最大的平源―――浔郁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广西 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农业地区。其次,这里也是广西较早普 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第三,贵港市是广西最早实施“以 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地市。调查表明,贵港 市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来,在落实 县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责任、加大县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 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教师工资发 放、落实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和校长负责制、促进学校管理专 业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但是,在新体 制运行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贵港市“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情 况 贵港市在实施“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以 撤销乡镇教委办为突破口,把其原有职能分解为两方面,一 部分上收到县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部分下放到学校,特 别是乡镇中心校;
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由市、县、乡三 级分担,学校的人、财、物、事管理职能相应调整到县级政 府相关部门;
重新明确责任,调整职能。其运作机制如下:
第一,学校管理。初中和乡镇中心校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直 接管理,村完小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乡镇中心 校实施管理,每个乡镇中心校增加3名人员编制,在中心校 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全乡镇小学教育的统计、教师工资发放、 学校报帐、教育教学指导和教师培训工作。第二,学校人事 管理。教师编制由县级编制部门负责拟定上报,教育行政部 门负责在核定编制总额内将教师编制直接安排到中小学,教 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调配交流、职务评聘、培养培训 和考核奖惩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校长任免由县 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第三,教学管理。市辖三个区教研室 各增加8-10名编制,平南县、桂平市教研室增加3-5编制, 加强对辖区内各中小学的教学指导;
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建 立行政干部、教研员与乡镇中心校对口联系制度,负责指导 初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及时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 计划、决策和业务指导,各中小学信息及时反馈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第四,经费管理。各县(市、区)中小学经费都 由县级教育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学生的学费、杂费、代收费 由学校按规定收取,及时存入县级财政部门设立的财务核算 中心专户,学校经费支出统一在核算中心报帐。

二、实施“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取得的 成效 1.强化了县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加大了对农 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提出以后,各县级党委、政府 高度重视,积极研究落实新体制对政府提出的责任;
各县(市、 区)都召开了职能部门会议,颁发了政府文件,制定了相应 的政策。有些地方还就农村义务教育的统筹规划、布局调整、 人事管理、经费统筹、教育教学管理,结合当地特点明确县 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和县、乡(镇)、村应承担 的责任。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的预算中都进行统一安排。教 育经费由县统筹,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育经费紧张状 况,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得到保障,大面积拖欠教师工 资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的教师工资标准还有所提 高,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切实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首先,实施“以县为主” 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 入,实施了一系列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贵港市 实施的项目和获得的资金有:两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资金10648.11万元;
广西农村 基础建设教育项目工程,资金2321.89万元;
农村寄宿制学 校建设工程,资金447万元;
农村水毁学校重建工程,资金 2176.27万元;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金4370万 元;
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工程,资金891万元;
2006-2007 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资金9293万元。这些项目 的实施不仅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也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其次,税费改革前,贵港市三区两县市每年向农民征收的农 村教育费附加达到9170万元;
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 被取消,国家从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安排给贵港的农村 义务教育经费达到7700万元。第三,农村中小学收费项目及 标准也一降再降。

3.加大了县级政府部门统筹教育资源的力度,有利于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办学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实行“以县为主”,撤销了乡镇教委办,原教委办的教 育资源统筹权上收到了县级政府相关部门,各县市(区)都 加大了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比如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中, 基本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立项;
统一勘测、设计

统一招标、监理;
统一资金管理;
统一验收和决算、审计。

在中小学人事编制管理中也实行“四个统一”:统一掌握全 县教职工编制总数;
统一调配师资力量;
统一选拔使用、培 训、考核、交流乡镇初中、小学校长;
统一开展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和培训。这样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有利于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校长负责制,使教育教 学管理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实行“以县为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指导、管理 各乡镇初中和中心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县级教育行政部 门的业务范围扩大,不得不抓大放小,加强对学校办学督导、 检查,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干预,把一些原属于学校职能 的事情归还学校,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调动校 长工作积极性。这样,为学校自主办学和落实校长负责制创 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校长在这种体制下角色职能也发生了 显著变化,由学校举办者转变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中小学 全面贯彻落实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校长不用再 对学校的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教职工工资福利负责,可把 主要精力用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 题 1.县级政府财力薄弱,难于承担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保证 提供全县(市、区)的教育需求,对全县教育资源进行 高效合理配置。但是,当前绝大多数县(市、区)都是“吃 饭财政”。教师工资由县统筹发放以后,每年教师工资的发 放总额占当地财政总收入的比例普遍达到60%,甚至超过70%。这样,县(市、区)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撑已 达到自身财力的极限,要求其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实 行税费改革后,学校公用经费来源大幅度下降,使农村学校 正常支出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以贵港市桥圩镇三中为例, 该校在校生一直维持在1800人左右,实行一费制前(2004年 春季期)、实行一费制后(2004年秋季期)以及实施免杂费 后(2006年春季期)学校公用经费收支变化情况见表1。从 桥圩镇三中公用经费来源情况看,实行“一费制”之后,学 校总收入比实行“一费制”前减少了31.83%,实行免杂费 补助以后与“一费制”前比较,学校总收入减少195.78%, 与实行“一费制”后比较,学校总收入减少143.04%。从 学校经费开支情况看,实行免杂费补助以后与实行“一费制” 时比较,学校取消了维修费,办公经费降低了42.05%,专 用设备购置费降低了72.5%,水电费降低了48.95%,学 校只能着重保障办公经费、印刷费、邮电费(网络费)、教 师培训费和水电费。因经费困难,很多学校微机维修、升级 难,导致难于开课。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公用经费开支的项目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而教育 投入难于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2.县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教育管理职能没有按政策落实, 缺乏相互协调、配合的机制,行政效能较低,直接影响到学 校的办学、管理效率实行“以县为主”以后,教育财务主要由县级财政部门 负责,各县(市、区)建立起教育核算中心协助财政部管理 学校财务。但是,由于财政、教育均无人员编制安排到教育 核算中心,致使教育核算中心成了无法人、无人员编制、无 办公经费的“三无”单位。在教师人事管理方面,县级政府 职能部门之间存在错位、缺位和越位的现象。比如在教师调 配权的问题上,政策规定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但因涉 及到教师工资的发放、人员编制的增加,结果被划分得支离 破碎。在教师调配的问题上,一些地方明文规定,凡是县(市、 区)外调入本县、县内外调入城区其他学校必须经县委、县 政府七人小组讨论,在公路沿线乡镇学校之间的调动必须经 县分管领导与相关部门协调;
在边远乡镇之间或乡镇内部的 调整,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做方案,县领导召集人事、编办、 财政等部门确认来办理。教师职称聘任应是学校、教育部门 的事,却由人事部门去发聘书。一些部门一方面把教师当普 通干部管理,严格控制教师编制和教师流动,另一方面又把 教师当流动人才,向教师收取各种不合理的费用,严重挫伤 教师工作积极性。

3.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管理全县(市、区)中小学教 育教学业务中,缺乏理论指导、缺少经费支撑、缺乏管理模 式,漏洞较多,问题突出首 先,乡镇中心校的地位非常尴尬。乡镇中心校的校长都 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它们的经费都各自独立,既要承担自身的办学责任又要负责全乡镇教育教学指导业务,使其 面临着无政策依据、无人权、无财权的困境,难以开展工作。

因此,乡镇内的小学教育教学业务指导管理缺经费、缺人员、 缺有效的模式,管理工作薄弱。其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直 接管理全县的中小学,虽然减少了管理层,却扩大了管理幅 度,无论是县级行政管理力量还是教学指导力量,都明显不 足,导致在一些乡镇学校县级行政效能鞭长莫及。第三,教 育行政管理的经费十分缺乏。实行“以县为主”以后,县级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业务指导部门工作量大幅增加,但人员 编制却增加极少,经费来源更缺少保障。比如覃塘区教科局 只有7个行政编制和26个事业编制,但实际用人达到62人;

教育行政办公经费和教育科研经费,财政每年只安排8万元 左右,而实际上每年教育行政管理经费必须有60万元。不足 部分要靠部门自筹。随着教育收费规范化管理,筹措教育行 政经费也非常困难,因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学业务 指导部门的运转经费如何解决,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 几点思考 1.改革国家税收制度,提高地方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责任 的能力 1994年以来,国家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和地方在税收 和公共职能的划分上进行了重新调整。中央加大了对地方税 收的调控,使地方税收水平与承担的公共职能倒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地方所 地承担的公共责任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造成地方政府 难以承担教育、卫生等涉及公众利益的职能。解决这个问题 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改革国家的税收制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增强地方经济实力,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所承担的公共职能, 保证地方政府具有承担当地公共事业发展所需的能力。

2.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规范转移支付资 金的监管,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力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冯之浚在2004年“全国教育厅局 长论坛”上透露,现在农村教育投入中,中央财政支出只占 8%,省级财政支出也只占很小部分,大部分仍由县级财政 承担。中央和省级财政力量最为雄厚,应通过建立规范的财 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的专项转移支付,加强财政转移资金监督管理,防止资金流 失或挪作它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国家税收真正为举办 义务教育服务,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3.加强指导和监督 核定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公用经费来源、管理、监 督的有效机制,确保教育行政机关、教育教学业务指导部门 和中小学正常运转。

4.健全学校法人制度,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 撤销乡镇教委办,减少了一级行政管理,对教育行政部 门而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校长负责制。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健全学校法人制度完善校长负责 制,把学校办学、管理的责任落实学校和校长身上,同时加 强对校长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评价。

5.进一步细化县级教育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能,建立有效 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其履行职能的监督 实行“以县为主”以后,县级政府教育、人事、财政等 部门把教育行政管理权、人事管理权和财务管理权都相对集 中起来,这些部门的权力更大,中小学校长的任免、教师的 出入调动、教育经费的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安置、教师职 称的评聘等工作都有许多需要配合、协调和监督的环节。如 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办事规则和办事 纪律,实行“阳光”操作,不仅是增强办事公开性和透明度、 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防止腐败案件发生的需要,更是加强 部门之间配合、沟通,提高行政效能,确保服务学校、服务 教育的必然要求。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