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发现,重视自主探究的尝试性。
由于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要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 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往往必 须从好奇心开始。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一个积极宽 松和谐,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 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 提出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 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 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 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 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二、鼓励参与合作,追寻自主探究的研究性。
1、创设条件,激发兴趣,形成自主探究的氛围。
未来社会呼唤的是: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探究型的人才。所以我们必须相信孩子,乐于为孩 子提供“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 与适当的指导。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 动参与的空间,自主探究学习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当代美 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只有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 课堂学习才会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 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增强自主探究的动力。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如果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 际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 的浓厚,探究也会更加深入、更加持久。如在作文课中,写 你喜欢的一种秋天的树叶,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马上写,而 是让学生去野外去观察、探究一下秋天的树叶都有哪些颜色, 形状各有什么不同等问题。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充分行使 了自己的权利,充分享受着探究的乐趣。
3、建立合作小组,提供自主探究的合作伙伴。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 构对事物的理解,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 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 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 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所以,在自主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 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 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竟争”的氛围。在自主探究 中,各组进行有计划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选择合适的问题,加强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运用 探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发 现的能力。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我从“普通” “神奇”这两个词语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提出问 题:“为什么这种柳树又普通,又神奇呢?”“为什么令我 望而生畏?”显然这些问题无法简单地回答,学生把文中内 容串联起来自主探究、讨论,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出正确的 答案,使主体参与落实到实处。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 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初步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放手实践,体味探究成败的过程性。
限制太多,指导过细,学生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 想。学生只有拥有表现自我的自由,让心灵得以解放,他才 有可能自由地表达。自主探究要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 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 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当然,在多 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 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 究的兴趣和信心。四、张扬个性,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自我理解, 自我解读教学内容;
赞赏学生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感受,适时 地把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 展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极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贝费里 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探究对象 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如教《船长》的结尾只写到“人们 透过这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 海”便戛然而止,这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给学生尽显 个性的好机会。
五、引导丰富想象,引发创新灵感。
想象丰富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化无为 有,化实为虚,使他们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闪烁着创意 的亮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 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 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教师在 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身的生活体验, 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我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为使 学生更好地弄清安塞腰鼓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发挥想象,想象安塞腰鼓热烈的场面,沉重的响声,有力的 搏击,变幻的舞姿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想象成了诱发学 生创新灵感的最佳土壤。
六、激励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以假设能解决一个问题可 以有好几种好方法为基础,从不同方向寻求真理的过程。但 是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或从众心 理,往往不习惯于深入思考问题,强化自己的独立见解。在 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引导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 考、探索,鼓励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提倡一问多解、一题 多议。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提出了呐喊:解放孩子们 的大脑,让他们做一个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创的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科的特点 和小学生的实际,把握自主学习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结合点, 以优化教学过程为根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自 主学习的权力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培养自主探 究学习的能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