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中,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新闻的业务形 态产生了深刻影响,新闻与民众的关系曰益深人,舆论内容更贴近群众、贴近生 活。
1.移动互联网新闻传播现状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媒体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媒体随时、 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当前,各种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 网应用,如网页、微博、微信、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手机支付等迅猛发 展,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T作的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互联网新闻时效性强,支持定制新闻,即根据个人的喜好、职业特点 定制内容,终端也不限于PC,还包括APP等多种形式;用户在阅读新闻时可以随时 发表意见和评论,或在论坛、微博、微信等应用中发起话题,与他人进行交流, 通过这种非正式的讨论,人们一方面了解到其他人的意见,对社会的舆论环境做 出判断,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自身的社交需求。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新闻传播现状可以说是由新型社交媒体的发展引 起的。社交媒体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是人们分享意见、见解、经验 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社交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 吸引传统广电媒体争相跟进,无数的信息被网络中的节点(人)过滤并传播着,有 价值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
从热门新闻的产生、跟进、交互、传播的过程看,资讯线索是“被发 现”的,资讯背景是“被挖掘”的。
以微博为例,微博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微博用户数 量庞大,其发展模式从用户最初“晒”心情,到披露社会事件从而引发各界关注, 进而通过多屏(手机、PAD、PC、电视)信息交互,形成多方观点碰撞,传统媒 体介人进行采访、实地探访、核实,再由微博来关注、转发,使事件又上升一个高 度。在微博的传播过程中,事件报道和评论不再被媒体组织垄断,用户的参与度 极强,相关调研机构就不同媒体对新闻事件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进行考察,结果发 现,重大事件中多种媒体共同作用的占43%,但传统广电媒体在报道中仍然发挥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新闻一步步接近真相,这种结合方式避免了微博本身的瓶 颈:深度表达和交流上的不足;
2.传统新闻生产模式VS新型新闻生产模式 传统广电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有3个特点:1)管道式节目生产流程,线 索、稿件、编片、审核、播出,基本采用线性流程;2)惯性焦点,发起焦点的场景 单一,跟进手段单薄;3)平行发布,对于电视、户外媒体、网络电视发布需平行处 理,生产环节重复。
新型广电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有2个特点:1)矩阵式节目生产流程, 信息来源广泛,与生产流程各环节可以随时交互;2)发布手段多样,花絮、成片等 随时发布,生产环节高度复用,效率高。
3.广电新闻业务面临的挑战与核心优势。传统广电媒体新闻业务受到的挑战,主要集中在新闻资讯的产生及快 速发布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上,传统媒体需要与互联网媒体整合,弥补自身能力 的不足。
但广电媒体也有自身的优势,凸显在新闻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主要 包括3个方面:1)广电媒体可提供第一现场实时报道,具有全面的、高清晰度的影像 资料及素材;2)广电媒体能够组织相关权威专家,进行深度、体系化的专题报道’对 资讯进行深度挖掘分析;
3)广电媒体有丰富的媒资库,能够提供有地方特色及历 史背景的资讯素材。
从热门话题新闻的产生、跟进、交互、传播的过程看,广电媒体与互 联网媒体应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出各自优势,做大做强。
广电媒体新闻全媒体化建言 1. 融汇全媒体 在互联网时代,融汇全媒体1¥快速获得价值资讯依然是新闻的第一要 务,媒体需要获取海量资讯、线索和信息,并分类整理、去重、聚合展现。在新 闻制播生产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与各媒体进行开放性互动,并实时监测舆论焦 点、掌控观点发展方向,通过各媒体进行预告、预热和调查,对新闻进行多渠道 发布,提高覆盖率。
在上述的环境背景下,全媒体多渠道泛网络资源汇聚分析平台(见图 1)应运而生,该平台主要用于满足广电媒体对各种渠道信息的获取、浏览、分析的 需求,支持的信息来源包括:外电、热电、邮件、短信、彩信、3G/4G及通联回传、 主流网站、微博、微信等,相关数据可以通过全媒体汇聚分析平台自动获取、聚合、展现和分析,并且能够方便地导人制作系统。
2.挖掘大数据 互联网“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的数 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形成的智力 资源。各互联网媒体的泛网络资源符合“大数据”的定位,从海量的大数据中“提纯” 出有用的新闻热点信息,这对系统网络架构和数据处理能力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
全媒体多渠道泛网络资源平台挖掘“大数据”信息、发起新闻热点报道, 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价值资讯辨析,通过系统进行新闻热点的自动识别、跟踪进 展,记者选择热点开展报道,系统提供相关事件背景挖掘、相关性分析功能供记 者参考;2)新闻事件深度分析、聚合和主动服务,这是发现和挖掘价值新闻的利器, 是新闻专题和特别策划的“内参”和“军师”,记者通过表象分析发现深层次原因、 各元素脉络,推动报道的深人’使广大受众接近事件真相,触发深层次的共鸣。
撞船冲突”事件为例,该事件的报道首先会产生一个时间线上的进展, 同时会产生“越南”、“南海”、“冲突争端”等关联话题,再深层次还会关联到“亚太”、 “安全”等话题,这样的新闻报道层次分明,更便于受众完整地了解事实真相及其 深层次背景,如图3所示。
3.谋划新平台 全媒体多渠道泛网络资源平台的后台服务充分进行了资源整合,提供 大数据引擎及全文检索引擎,将各渠道汇聚来的互联网大数据及业务生产系统的 数据聚合,同时进行数据查重、语义分析、分类聚合、统计分析,为新闻生产业 务提供分析统计结果、灵活的资源检索及资源发布功能,可与生产流程的各环节 随时交互,如图4所示。全媒体多渠道泛网络资源平台与新闻生产系统的交互主要体现为:
1)在新闻线索、选题及讨论审核阶段,提供新闻热点及背景,供线索挑 选和选题深度参考;
2)在稿件编辑和节目编辑阶段,提供新闻背景、脉络、事件 相关性分析,并结合在线资源提供视音频素材和资料;
3)在演播室播出及播后阶 段提供舆情分析、观点分析、事件背景查询检索等功能。如图5所示。
在新型广电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下,各生产环节高度复用、生产效率高, 生产系统提供全媒体编排工具,实现微博、微信、网站的多屏联合编排,具备自 动关联、图文混编、预览、一键发布等功能,实现统一的发布审核、合成转码和 传输发布。如图6所示。
对于新闻全媒体化建设,笔者建议分期实现、水到渠成:1)全媒体线索 及资源融合先行,部署全媒体多渠道泛网络资源平台,提供聚合、主动服务,提 供价值线索和内容;2)拓展全媒体渠道互动,打通新闻生产过程与社交媒体的高效 互动通道;3)打造全媒体新闻融合生产平台。
新的全媒体新闻架构(见图7)主要由应用层、中间层、基础层组成, 应用层为全媒体融合生产门户,提供策划管理、上传工具、手机APP、云加工、拆 条、文稿、粗编、精编、包装等;
中间层提供资源汇聚、整理加工、传统媒体制 作、新媒体制作及发布服务;基础层提供云计算、云非编、云转码、云打包、云 存储、云平台多租户管理及资源交付等模块,传统媒体制作模块、播出模块、新 媒体制作模块、多媒体发布模块通过资源交换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综上所述,广电媒体新闻生产全媒体建设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跟上互 联网发展的步伐,真正形成全媒体融合生产的态势,让民众参与到广播电视节目 中来,新闻制作更加专业化,传播更加多元化,使广电媒体真正成为全媒体新闻的 核心生产力量。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