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则 1辩证选取的原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文化的 精髓也存在很多种糟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 能将全部的文化都渗透进去,需要我们有选择的进行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不是文学研究专家,其在阅读古代优秀 文化作品时,不应该跟专家一样。就古代读的那些书,对现 代学生来说,不必要全部都阅读。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渗透传统文化,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选取简单、容易 理解,且富含深刻含义的内容进行教学,反而能够起到不错 的教学效果。
2与时俱进的原则。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其 中有很多内容是不可改变的,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在我国历 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意识形态,都与当时的 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包含的某些因素 和我们现代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小的隔阂。因此,我们在进行 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我国的时代 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对现代教育领域,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结合当代中学生的实际 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形式。
3因地制宜的原则。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 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需要结合 本地区的实际资源,保证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所依附,在教学 过程中才能具备更多的针对性。通过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 传统文化,保证学生的接收和消化吸收能力,并能够将传统 文化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精神气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身心 健康发展。
4深入浅出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 应该根据学生学习习惯和心理发育特点,在进行渗透过程中 我们应该有所侧重。对于传统文化中内容较为晦涩的应该不 要融人进去,对于内容过于简答的学生自行学习就行,也不 需要过多的进行渲染,最好是能够保持一定的深度,同时学 生还能理解透彻,最终保证深入浅出的融合教学。
二、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 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 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 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 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 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 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 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 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 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
三、开设经典课程,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人格积淀 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仅凭教材内容的 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是进行深入分析,也难以使传统文 化深入人心。为此,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开设一些 经典课程,或者进行专题教育,通过经典课程与专题教育强 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人格素养 进行熏陶和培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平时课堂 教学中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保证完 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各年段有计划地开设传统文化经典 课程,让学生在课内学习系统《论语》《大学》《中庸》《孟 子》等传统儒家经典。同时,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开设传统 名著经典课程。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时,这一单元为名著选段,为了使学生更了解我国古代四大 名著,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开设四大名著导读课。
通过导读课的学习与探讨,学生将对《红楼梦》《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人格素养与 情操也将受此熏陶与培养,从而形成更为立体、多元的素质 品德。四、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 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 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 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 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 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 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 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 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 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 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 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 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 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国际上 的地位也在不断的得到提高,中国的传统文化再次引起了世 人的关注,因此,对于我国中学教育一定要全面的融合传统 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弘扬 方式就是从最基础教育环节做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 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这些学生真正成为我国现代化社 会建设的中间力量,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