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综合症”,表面上看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而深层次的原 因则是大学与中学的教育如何衔接的问题。[1]大学新生不适应问题,目前在 我国各大院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每年各高校都有许多新生适应不了大学教学 而招致学业的失败,补考和留级的学生在新生中占绝对学的比例。对这个问题的 研究和探索,不仅对全社会的中学教育和中学生(包括家长)的升学准备具有重 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大学的各个教师,教育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中学为学生进大学做好适当的准备的意识不强 首先,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在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 的背景下,中学教学理应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的是培养学生 一定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在中学生一 定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 能力。中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大学教学目标实行的基础与保证,大学教学目标是 中学教学目标基础上的飞跃,前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到后一阶 段的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样,依据中学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维果茨基德“最近发 展区理论”,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后期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考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强化、训练学生业已形成的记忆、认知等能力。
其次,在学生尽早接触大学内容方面。在我国,中学长期实行统一的 班级教学,整齐划一、千人一面,培养标准件,让学生削足适履,来适应统一的 教材、统一的教法。无视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大学比较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和某个领域的自我探索的能力。“无论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欠缺,还是基础文明修养的缺失,大学 期间需要花大力气补课的,往往是基础教育欠下的账。”[2]所以,尽管大学 每年都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但每年都会出现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的事 情。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大学具有二传手的功能,最终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 如何,与中学第一手球打得怎么样有很大关系”。[3] 2.中学和大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或空缺引起的不适应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中教育发展迅猛,加上大学连续几年的扩招, 大学教育已经从“象牙塔式”的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新生来源各不相 同,基础也是参差不齐。而进了大学后,英语课还得与所有的同学一起上;
政治 课的老师讲授的内容与中学没什么两样,还不如中学老师讲得精彩;
计算机还得 从基础学起。
中学和大学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空缺,造成的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没有 太多的鲜新感,部分学生因基础太差失去了学习信心。
3.大学没有为新生的顺利过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由于中学教学和大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 系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校如果在新生入学前作适当的引导,入学后再进行 一定的辅导,新生的顺利过渡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大学的理解都停留在美好的想象阶段,他们认 为大学生活是美好而自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一块乐土;
也有部分学生从居住在 附近的学生口中了解到“大学空余时间多,师生关系冷漠”诸如此类的话语。在我 访谈的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大学生学习方法辅导课来具体指导学生如何选 课、如何讨论、如何自学、如何使用图书馆。一位同学如是说,“进校后,系主 任介绍了我们专业的一些情况,辅导员介绍比较细一点,怎么生活,心理上有问 题到何处去咨询。具体的学法指导不多,都是些套话。”部分大学教师长期在高 校工作,上课就推行他的“快、精、少”的教学方法,不给学生一个过渡期。
三、改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的方式 1.改革高考选拔制度,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 发展我国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为高校、为社会选拔了大批英才,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严格的统一选拔考试,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 化初期是完全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从历史看,严格而统一的考试是确保公平合理 选拔人才和确保人才质量所需要的。至今,在如何选拔优秀学生问题上我们还没 有找到一种比高考制度更为科学的手段。然而,大规模的选拔性统一考试是一把 锋利的“双刃剑”,其存在的弊端也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作 为大学和中学的桥梁,高考既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又是中小学教育的导向,可 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改革高考制度,才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更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学中有这样一种意见,即“高考制度不改变, 中学教育就改变不了”。为此,改革高考内容、高考科目和录取方式就成为改善 中学和大学教育衔接方式的重中之重,必须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制度 的积极导向功能。
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纠正目前中学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偏向, 使得中学生掌握合理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能为大学输送合格的人才,从而使高 考指挥棒的运作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中学和大学进行制度化的、长期的合作,促进高中与大学的相互理 解 目前,在我国,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都在进行各自的改革,但是,对 改革的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育体系等多方面还没形成共识,相互沟通还远远 不够,“大一新生综合症”正是中学和大学缺乏相互沟通和理解的结果。为了改进 这种状况,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可以举办定期的“合作协商会”,让中学和大学 的有关人士聚集一堂,相互交换有关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与最近的改革状况、高 等教育的改革状况等,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
大学派遣教师到高中进行学术讲座,高中生能接触到大学的知识,打 开了中学生对学术之趣味性的眼界,增加其后的学习动力;
高中教师定期到大学 为学生补课,参加大学举行的各种培训,了解大学的发展动向,回到中学后,能 更好地培养大学所需要的学生。清华大学和附属中学合作、棠湖中学和名牌大学 合作,为中学和大学之间相互沟通协作,解决大学新生不适应的问题提供了一个 很好的思路。
3.改革中学统一教学模式,实行分段教学,使部分有能力接受大学教 育的中学生尽早体验大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发展,高中的多样 化将进一步明显,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后将直接就业,而能够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比 例将进一步提高,据统计,南京部分重点高中学生本科升学率达90%以上,因此, 部分高中实施分段教学完全可能。即可以在高中前两年学习基础知识,最后一年 进行大学预科性质的教育。
中学实施大学预科教育这在欧洲已实施多年,在二战前的一段时间里, 英国和德国的称为大学的高等学校和法国的“大学校”,都是招收在具有大学预科 性质的中学毕业生。这类学校在英国称为公学第六学级,在德国称为文立中学。
学生在这种预科性质的中学里学习的内容包括大学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年限为两 年。二战后,随着高等学校人数的增加,英德法等国不仅仅从这些大学预科中学 录取新生,其他中学的学生也可报考大学。但是,中学承担部分大学基础课程的 教育制度并没有改变。
根据我国目前高中三年学制状况,可以探索在高中阶段实施2+1分段 教学。前两年统一实施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最后一年, 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并结合适当的考核,让部分有能力和兴趣接受高等教 育的学生进入大学预科班学习,其他部分学生可直接就业或进入职业技能班学习。
大学预科班教学可聘请部分大学教师到高中进行学术讲座,或指导学生开展探索 性的研究性学习,让高中生尽早接触到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4.根据大学新生的学习基础和经历的多样化特征,实施大学分层教学, 加强新生入学指导,并引入本科生管理导师制,努力将其顺利纳入大学教育中。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