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素质教育进课堂 在此大背景下,如火如荼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在全国铺开。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 生的自主探索和思考,重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强调 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一切就决定新 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想方设法让 学生动起来,千方百计让课堂活起来。围绕“动”起来和“活” 起来,可以说,全国各地涌现了一些课改先进校,这些先进 校从“校情”、“师情”、“学情”的实际出发,以生为本, 因势利导,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素质”与“应试”螺旋攀升 (一)课堂教学过分模式化。如就课堂上学生交流而言, 可以说很多时候是让学生做无用功。如果交流不到什么有价 值的东西,交流就成了一种摆设,导致课堂乱而无序,一时 半时收不回心来,不仅完不成学习任务,也无意中助长了学 生乱说的习性,课堂应有的“静”得不到保证,事倍而功半。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些课程特别是理科课程,形 式真的不是很重要,如果一堂课学生对知识脉络不清楚,往 往形式越多,学生就会被牵扯的越多,而学生一堂课的注意 力和思考力是有限的,很多时候突破重、难点,把握关键点 的好时光在一些形式中荒废了,一堂课下来,头脑中没有留 下重要的值得储存的东西,到实战时就会无所适从。
(二)课堂教学片面化。由于课堂上程序多,班级小组也 多。尽管我们追求关注每一位学生,实际上在超过20人的班 额中很难做到。学生台上展示是现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主旋律, 且不说为了展示学生在头一天和课前要做多少“精心”准备, 单就展示而言,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为了尽可能完成教学任务,最终也只能是一些优生频繁亮相,中等生和学困生在 观战,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优生更优,庸生更庸。加大两极分 化,同时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强大的优等生面前更加没有自信, 甘拜下风,丧失了进取的意识。其实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 养的高度来讲,应该更多地给中等生和学困生们一些机会, 让他们在低台阶、小坡度、高密度的学习氛围中找回自信, 学到一些东西才是有良知的教学。
(三)课堂教学单一化。现在一上观摩课,一评课,有人 就会有这样的言说:“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完全 不顾学科特点和课的类型。将传统好的做法全部抛弃,尽量 让学生多说多讲,老师少说少讲,甚至不说不讲,以至于整 堂课老师不写一个字,没说几句话,本该老师讲的也不讲, 本该老师拔的也不拔。其实学生终归是学生,受知识和经验 的限制,难点和关键处不容易突破。很多难点只有靠老师的 高屋建瓴、居高临下、旁征博引,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听懂会 用。一个中学生要面对多门学科,如果多数学科或者一半的 学科这么做,学生们是吃不消的,更不要说能坚持下去。从 社会学的角度看,很多无谓的“热闹课堂”会使学生变得热 衷于表面风光,好大喜功,浮华气躁,对他们的成长和社会 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做为老师,不要把太多的任务 压给学生,该讲的要仔细地讲,要负起责任,有所担当。不 要只图热闹,做学问很多时候来自于“静”思,“静”也是 很美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多摸索,多提炼,学会“扬弃”,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应试教育与社会现状 从隋末设立科举制度,科举便成为人们踏上仕途之路的 最重要的途径,考试成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可以说应试教育 由来已久,是传统教育在今天的延续。尽管在1905年我国已 取消了科举制度,但“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依然 深入人心。从哲学的角度看,应试教育所以能够百年不衰, 广为流传,一定有它存在的一些道理。我想这里有很多客观 因素。就现在的教育而言,幼儿入小学要简单地问一问;小 学升初中要进行地区统考;初中升高中要进行全省统考;高 中升大学要进行全国统考。这里“考”是为什么?简而言之, “考”就是为了区分,为了选拔。于是从家长到教师,从教 师到学校都不得不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家长们生怕孩子输 在起跑线上,于是一场激烈的“分数”竞争从一入小学便拉 开了序幕。于是凡是影响“分数”的想法一律抛弃。使得课 堂教学改革步履维艰。另外就我国国情看,人口多,就业难。
同时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 教育体制。而教育是社会性的,不是仅仅把教育改了就可以 的。再者在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今天,我国有几亿中小 学生这样一个国情,还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去选拔、去甄 别,国家也需要一些高精尖等各个方面的人才,所以就目前 的状况看,相对而言,通过考试选拔各级各类人才,还是比 较公平的,是民众所能接受的。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日益完善,应试 教育一定会被素质教育所取代。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