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速度、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指标亦呈下 降趋势 该校2010年五、六年级学生总数是120人,在400米跑测 试中,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人数是11人,占总人数的 0.092%;
达到良好等级的学生人数是74人,占总人数的 0.62%;
达到及格等级的学生人数是29人,占总人数的 0.24%;
不及格等级的学生人数是6人,占总人数的0.05%。
而该校2008年五、六年级学生总数是192人,在400米跑测试 中,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人数是49人,占总人数的0.25%;
达到良好等级的学生人数是127人,占总人数的0.66%;
达到 及格等级的学生人数是16人,占总人数0.083%。从以上可以 看出,2010年五、六年级学生400米跑测试成绩同2008年五、 六年级学生400米跑测试成绩相比,获得优秀、良好、不及 格等级的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获得及格等级的学生比例有 所上升,但总体衡量,该校学生体能呈下降趋势。该校学生 体质、体能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层面,一是体育教师缺乏,特别是专业体育教师严重短缺。该校共有12个教学班,体育教师只有2名,且均不 是专业学校毕业。加之任教时间短,课时量大,教师进修学 习机会少,难以形成科研氛围,特别是体育课程不受重视, 体育教师各项待遇又相对较低,因此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影 响。体育课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二是学生虽 然喜欢体育活动,但往往又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对传统体 育课堂教学没有太大热情,对体育课堂上“竞技运动化”的 主体内容以及“程序化”的教学过程大都未能主动接受,有 的甚至厌烦机械模仿,不喜欢被动重复。有些学生体能素质 较差,很难完成一些要求较高的动作,这样就更加降低了学 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三是体育器材缺乏,活动场地狭小。现 有体育器材老化、陈旧,且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学校空间狭 窄,操场不大,这些都给正常体育教学带来困难,限制体育 教学的开展,激发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还由于一 些学生家庭生活困难,致使衣物等不能随季节变化及时填减, 所以比较不愿意进行户外活动。
家庭层面,一是家长教育理念存在误区。该校学生76.3% 的家长只有小学文化程度,3.2%学生家长甚至还没有接受过 学校教育。有些学生家长没有固定职业,往往靠打零工为生, 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极其艰苦。而这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文化 课学习成绩恰恰又非常重视,有的甚至不允许孩子课余时间 进行游戏、体育锻炼等,认为文化课学习成绩好才是硬道理。
这部分学生家长约占学生家长总数的56.7%。有些学生家长有较稳定收入,但是没有时间管理孩子,又怕孩子外出发生 危险,所以要求孩子课余时间呆在家里读书或者上网等,这 部分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4%左右,而且以女生居多。她们 往往学习成绩优秀,个性安静,不爱运动。据统计,该校能 够陪伴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或者课余为孩子安排体育锻炼时 间的学生家长不足2%。据了解,全校尚有28%左右的学生在 课余时间帮助家长做家务、干零活,甚至同家长一起沿街叫 卖做生意等,而其中一些家长及学生则认为没有体育锻炼的 必要,自己每天辛苦劳作就是锻炼身体。从问卷看,超过90% 的学生表明家长可能送自己去补习作文、奥数等,但不会送 自己去学跆拳道、篮球、乒乓球等。二是学生膳食结构不合 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及家长工作时间的原因(约50%的家 长在早晨6点前就外出务工,晚上7点后才能回到家中),部 分学生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从问卷中我们发现,学生中有 30%左右不在家吃早饭或到校后在附近食杂店买袋装零食或 面包、包子等做早餐,而其中有20%左右的学生根本不吃早 餐。至于在家吃早餐的学生,其中也有将近20%是吃稀饭、 咸菜、馒头等,且长期如此。学生早餐能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的仅占学生总人数的14%。
社会层面,该校有将近60%的学生每天步行上学,单程 往往需要1个小时以上;
如果乘坐公共汽车上学,大多数学 生需要换车,绕外环,走远路,一般30分钟左右才能达到学 校;
如果骑自行车,则需要40分钟左右时间。由于学生家庭住址大都位于远郊或者城市边缘的平房区,因而很少有社区 管理,更谈不上社区体育设施、活动场所的提供,这在学生 节假日问题尤为突出。孩子除在家学习,实在无处可去,而 且学生家中的住房90%以上都是租住,一般都是狭小拥挤, 没有单独的院落,游戏活动受到限制。该校20%左右的学生 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会回到乡下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中, 能有伙伴一起进行游戏或者简单体育锻炼。另外20%的学生 生活的住宅小区内有供人们锻炼的运动器材,但是,绝大多 数学生往往并不喜欢去使用,原因是不符合儿童健身需求。
为改善该校学生体育教育现状,笔者认为须从以下几个 方面着手:
第一,切实开展好体育教学活动。首先学校要确保体育 课时数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任何学科、任何事由不得占 用;
其次进行有效资金投入,购买适合学生需要、符合学生 年龄特点的体育器材;
还要开展以培养学生健康体质,养成 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更重要的是要加大 体育教师培养力度,多为体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如组 织进修培训、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等,多渠 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 脱颖而出,使之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特别是要切实提高体 育教师待遇,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只有建立一支学养 深厚的体育师资队伍,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才能切实得以提高, 学生的学校体育教育适应的局面才能得以改变。第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健康观。体育教育 不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家长的责任。家庭体育活动或者体 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延伸。但是,倘若由于学生家长的 主观意识在客观上阻碍了学生体育观念的树立,那么学校就 要通过一定宣传帮助家长树立家庭体育教育观念,正确处理 体能和智能的关系,使更多的父母认识到家庭体育教育的重 要性,从而都能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第三,联合社区,弥补空白。城市随迁子女及农民工子 女体育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 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这就需要社会力量的 介入。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 体,互补共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