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职责重负。” 但这种重负在这个轮回不存在的世界里,没有好处---“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 有活过一样”。在书的开头,作者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轻的世界,一个没有存在 感的痛苦的空间。我们在没有好处的一次性*中,不断妄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不 断期望得到肯定与唯一,故事便在这种徘徊挣扎中拉开序幕。当托马斯将特蕾莎 比作树脂的篮子里抱出的孩子时,他们俩命运的缉畔便开始将他们牢牢束缚,再 也不能放开。正因他们是昆德拉笔下的第三类人:“务必活在所爱的人的目光下。” 他们透过爱来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重,没有了爱,就务必应对那无法承受的生命之 轻,“生命的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但这种重也使他们的处在不断斗争的过程 中,正因人类的爱并不是只有无条件的付出,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回报,期望得到 和自己付出说相同的一份爱,正因只有这种回报才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 自己的存在的好处。在存在主义的世界里,认为人是无法知道自己的存在的,只 有透过与他者的交流来找到自我。托马斯与特蕾莎也正是如此,为了找到自己在 对方心中的位置,他们互相爱着也互相纠结着。正如故事中所提到的,“他们为 彼此造了一座地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 文本中提到特蕾莎:“她来和托马斯生活在一齐就是为了证明他的肉 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而他呢,她却在她和所有其他女生之间画上了等 号。”能够看到她对于生命之轻的恐惧。幼年时期,她的母亲一向期望磨灭她对 于特殊的渴望,因此想尽办法去告诉她这个世界只但是是一个巨大的肉体的集中 营,没有灵魂的特殊只有肉体的相同。而特蕾莎则想尽一切办法逃离这个没有羞耻的世界,找到灵魂深处的真正自我,而托马斯正是拯救她灵魂的天使。但是, 这个世界上是没有谁拯救谁的,我们只是在互相伤害,也互相拯救着。托马斯与 特蕾莎在性*观念上的不一样注定了他们永无止境的斗争。托马斯认为感情与性* 爱并没有直接的关联,甚至认为爱是透过:“和她共眠的欲|望来体现的。”而不是 性*。对于托马斯来说性*是了解一个人的手段,它帮忙他认识到女生与女生之间 那些最本质的差别,透过与不一样情妇的交往,他窥视着她们的内心,找到她们 身上与那百万分之一的不一样只处。这种心理,反应出了一同对与生命差异性* 的强烈渴望,他期望看到的是这个集中营中不一样的一角---一种完全的真实。而 这些在特蕾莎的眼里成为了一种巨大的背板,一种对她灵魂的藐视。于是她开始 被那些恐怖的梦所惊扰着,在这些梦中,无不回荡这一种 声音:“你和所有人一样,你没有个性的权利。”这种恐惧造成的直接 后果就是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她不断的改变着人生的轨迹,以便让托马斯追随她 的脚步。这种考验,不是为了证明托马斯的价值,只是找到自己的那份重。因此 在卡列宁的微笑那一章,充满了对这种爱的怀疑,她甚至觉得她对卡列宁的爱才 是真正的感情,“她养它不是为了改变它(而男生总想改变女生,女生亦想改变 男生)”只是期望它能够快乐。而在人类的感情中,幸福来的困难的多,正因我 们的欲|望并不是“对重复的渴望”,时刻的变化让人处在一种永恒的无法摆脱的不 安之中,谁都害怕被未来所弃,谁都不愿成为无足轻重。应为没有他者,我们什 么都不是。中式婚礼主持词 除了第三类人的轻与重,值得思考的还有其他几类人的轻重徘徊,追 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追求熟悉的目光的注视,最求想象中的目 光。无论那一种其实都是一种对于存在感的追求。我真的存在吗?有了我世界又 会怎样?我的生命之重真的存在吗?这些问号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不一样 的是每个人证明自己的方式截然不一样,这种方式能够是浪漫的,比如追求唯一 的感情,也能够是媚俗的,比如为了拯救越南人民而丧生的弗兰茨,还能够是虚 荣的,比如美国女明星。甚至能够是残忍的,透过屠杀来证明自己对于世界的巨 大影响,比如希特勒。但无论是那一类,我们都不能少了目光,正因没有了目光, 我们就不再是我们了。
在这个故事中,萨比娜是个独特的存在,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她才是故 事的主角,当特蕾莎,托马斯,弗兰茨,玛丽克洛德,政治家,革命者,都在不 断追求着从轻到重的过程中时,她却用背叛,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在萨比娜的 眼中,美是一个被背弃的世界,要发现美只有不断击破。背叛在萨比娜眼里有着无语伦比的美妙,“背叛,就是脱离自己原来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 未知。而萨比娜觉得再没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了。”在这种背叛中,她不断抛 弃自我,变换主角*,将生命的重的好处抛在脑后,而追求的就是一种破坏的快 感。但是在不断的背叛中萨比娜最终发现她得到的只是一种虚空,那是“一切背 叛的终极”,她开始明白;
“赋予我们行为以好处的,我们往往全然不知”到最后 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没有任何好处,作者在那里说:“不能承受 的生命之轻,目的就是这个吗?自从离开了日内瓦,她已朝这个目的越走越近 了。”我之因此说萨比娜才是故事的主角,原因就是,她才是真正走到终点的人, 其他人都不断追求的生命之重,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永远也不能意识到自己之因此 会无法停止脚步是正因害怕生命的无所适从。而萨比娜一向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着, 最终在一片寂寞和恐惧中走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穿插在故事中的关于媚俗的定义,自然而然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 这部经典中,作者用生动辛辣的笔调,将媚俗的实质反讽的揭露出来。而萨比娜 在那里扮演了一个与媚俗坚决对抗的主角*。作者幽默的从上帝是否排泄的问题 入手,将媚俗虚伪的一面很好的展现,于是就有了上帝只吃喝不排泄的可笑理论。
“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不予理解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那是一种虚假的完美, 他将一切对人类不利的对立都排除,甚至成了”掩盖死亡的屏风”,强调绝对,反 对相对,作者将它概括为一种对于生命的绝对认同。萨比娜痛恨游行,正因媚俗 在那里展现的无以复加,一致的口号,坚信绝对的真理,这些在萨比娜看来才是 真正的恶。这让我想到了王小波对于文革的看法,一群善良的人发疯是最可怕的, 正因媚俗掩盖了一切,人性*的真实被研磨在迷狂似的发疯的口号中。米兰昆德 拉在那里用一种辨证的角度看待了人类间的所谓的绝对的正义,“每一次反对的 是一方的屠杀,每一次支持的是另一方的屠杀。”这就是人类的实质,正义实际 上是胜利者的欢呼,比弱肉强食更可怕的是----忘记真实。弗兰茨最终为他的媚 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我看来,这种媚俗的实质是对自己价值的过度肯定,当 整个人类都坚信自己能够战胜死亡,代表正义时,这简短故事 种媚俗就显现出它的最大化。在媚俗面前,生命之轻被完全忽略了。
但作者也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悲哀,他们痛恨媚俗,却又时时刻刻体 现出媚俗。就像作者所说的;
“不管我门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 的组成部分。即使我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即使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轻, 那有如何,我们需要力量来抚慰我们时刻恐惧着的心灵,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上 帝和科学是一样的,媚俗和反媚俗也是一样的。人生就是一个异乡者的旅行,转瞬即逝,但这终究不能改变我们证明 自己来过的信念,我们期望在那里留下足迹,我们期望得到“重”,对于人也好, 对于世界也好。因此就注定了我们被逐出伊甸园。轻与重,徘徊其间,蓦然回首, 又有几个人能够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呢? 米兰昆德拉用他的哲思,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二):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初读该书是在高三,在人人自危,奔赴高考无暇旁顾的高三,这本书 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不是正因异国情味,不是正因超多的性描述,而是当时的我, 16岁青年,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朋友间的承诺,跨过高考这座桥就有无限可能, 尽管会迷茫但依旧信心满满的我,无法明白这份“生命之轻”究竟是什么。生命是 多么沉重啊,即使只有16岁,我也满心疲惫得感慨。
而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意识到这个“轻”是虚无。
生命本身毫无好处,不值得怜悯,可被强权被群众被一切非生命名义 以任何形式被碾压,然后消失无迹。而个体,在存在的每个时刻都在竭力摆脱这 种加害生命的形式,背负各种以便自己不至于轻的无踪无迹。
时隔三四年后,又重读这本书,远没有当初的震撼,反而能退一步审 视它。
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为“性”是一切欲望的根源。诚然,你对任何事物 的追求都能够说是在体验着高潮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只是大脑里的一种化学物质, 它构成、消失,留给你的不是退潮后的温柔沙滩,而是你的满心失望。
托马斯和特蕾莎都有其各自失望的东西。
托马斯他惶恐于婚姻,惶恐于那个“不慎之夜”的产物他的儿子,惶恐 于自己务必扮演父亲、丈夫、儿子的主角。于是他一并摆脱,成为一个没有伦理 束缚的地位较高的成年男性,他随心所欲的享受着自己的“性友谊”。他热爱自己 的工作,享受手术刀划过皮肤的快感,就如同他热衷与各种女生上床。揭示她们 最隐秘的地方来满足自己无限探索的好奇心。但是正因他的六次偶然,偶然的遇到特蕾莎,爱上她。因特蕾莎,他 在祖国受外强凌辱时逃离它,又重返它,失去医生这份职业,成为一个擦窗工。
所有的这一切是他做出思考,是他生命中的“esmusssein”非如此不可。但这不是 一系列的偶然吗?他最终听从特蕾莎的请求,躲到乡下,没有女生,没有无休无 止的偷情。在特蕾莎最后意识到他的衰老时,她表达了歉意。从读者的角度,甚 至托马斯自己也认为是特蕾莎改变、甚至能够说是摧毁了他的生活。但他表示他 很快乐,很喜爱此刻的生活。我能够想象他的满足,当与命运做无数次抵抗极尽 智力理解挑战后,他放下了这些,没有什么务必不可的“使命”,他安心于生活, 安心于生活本身,老婆、狗、生活、自由。而在他难受、失望、胃疼的时候,他 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他也许不会评价。正因他始终有特蕾莎。
特蕾莎的忠诚是维系他们感情的不平等支柱,尤其是托马斯是如此的 滥交。因此似乎本书中最该同情的主角就是这个可怜的女生。她竭尽全力的想摆 脱自己往日的生活,脱离由母亲、小酒吧所代表的肮脏、低下、无耻、不加掩饰 的生活。她抓住命运的契机,以为能够摆脱。但她却悲哀得发现,她依旧与别人 一样,托马斯的滥交使得她的身体毫无独特之处。于是她埋头工作,她尝试与陌 生人做爱,她劝说托马斯到乡下。当她最后独享托马斯的时候,她却意识到自己 爱卡列宁(狗)超过托马斯。
最终托马斯与特蕾莎一齐摔下山崖,不管结局如何,他们始终在一齐。
即使作者在对这两人的感情保卫战中始终扮演着冷酷法官的主角,冷酷近于残忍 得揭露他们的虚伪,世上男女以爱之名掩饰其懦弱。
而整本书最勇敢的人或许就是萨比娜。如果说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结局 尚有安慰之处,那么萨比娜则依旧毫无归属可言,她依旧游荡在自己的背叛之路 上,而令她想念的男生弗兰茨,则怀着对她的精神之爱死在了越南。
故事结束,那么“生命之轻”为什么不能承受? 每个女生都渴望一个男生的身体压在自己身上。“最重的负担也成了 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接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但于特蕾莎而言,托马斯的肉体毫无重量,正因他同太多然做爱;
对萨比娜而言, 弗兰茨的身体毫无重量,正因他是一个未断乳的婴儿。
男生使女生幻灭,也最终导致自身的幻灭。托马斯搬到乡下,停止做 爱;
而弗兰茨在临死之际最后意识到自己应当守护女大学生,尽管他可笑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再也无法保护任何女生。
男生与女生的共同幻灭,在于当下社会的毫无归属,如想归属务必媚 俗。有人自觉地抵抗着媚俗,而有人不自觉地向世界媚俗。前者厌恶后者但自己 也有媚俗之处,后者则是单纯得迷恋前者,比如说萨比娜与弗兰茨。
而活在当下,我们如何媚俗;
活在当下,自我如何存在。
如果将人生定义为虚无。那么媚俗也就毫无好处可言,但是托马斯与 萨比娜却依旧活在自己不媚俗的境界中,反叛、抵抗拒绝;
萨比娜是叛离的代表, 托马斯是媚俗的魔鬼,他们不自觉地极力持续着自身的独特性。而弗兰茨、特蕾 莎则是在大社会环境中,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格局中,短暂幻灭的当下,他们媚俗、 联系世界、渴望归属,可他们呢难道没有想反叛吗? 弗兰茨起初不允许自己伤害妻子,但他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幻想 (即妻子身上的那个女生)是错误的,于是他抛弃了妻子。而萨比娜无法忍受不 背叛,于是她叛离了弗兰茨。托马斯无法承受他失去特蕾莎,于是他一向追随她。
而特蕾莎无法忍受什么?她是弱者,也许她无法忍受底层、低下,而实际上“出 人头地”后的她却无限渴望落回底层,而且她惊恐的发现整个布拉格都在变得丑 陋。
自由就是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这四个人物都在追求自由,因此自身都 处在晃荡的危险中,这种危险由作者探究、塑造、展现给读者。
作为读者,我看到了。
看到了人类、看到了感情里的互相背叛,看到强权入侵、大一统、口 号、集权、商业化、嘈杂、秘密监视、无知、懦弱,道德沦丧是非颠倒荒谬可笑。
看到了人在生活中的渺小,无能为力可怜可悲。
我所看到的在当下这个社会真实存在,生活毫无好处,荒谬可笑。人 类并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自由是个甚至说是达不到的状态。
但实际上,我又觉得我们将自身的失望、怨怼转移到了别人身上。人 们放下拯救自己,而将期望寄托到别人身上。
渴望透过做爱,性高潮这一绝对快感,与别人建立联系,彼此合二为一,找到归属。但托马斯却是这一渴望的对立面。
现代与性有关的小说十分多,我觉得就是作家也在反应这一事实即即 使陷入深爱,彼此身体纠缠,依旧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马克思曾说过“重要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作家借这些特 写鲜明的人物向我们展示呈现。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应当如何选取该过怎样 的生活。
“一次不算数”可生活确确实实只有一次。当下的世界短暂幻灭,毫无 好处,可你有不能否认此刻自己强烈的存在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困境。自身的虚无导致人 们脱离大地轻如鸿毛。
最后的结局是特蕾莎与托马斯一齐死去,我坚信这是种安慰。而文中 提到“卡列宁曾产下两只羊角面包和抑制蜜蜂”而觉得羊角面包是托马斯和特蕾 莎,蜜蜂或许是他们最后平静长久的感情。
16岁初读时震撼。20岁再读,竟有些宽慰。
生命有不能承受的轻,而我们依旧活到下一秒。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三):
上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已记不得是什么时 候了,总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正因年轻,读书喜爱追逐情节,对大 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评论,多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地扫过, 读完了便束之高阁,没有思考,没有回味,心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迹。因此这次重 新捧起这本书,翻动每一页的时候,感觉是如此的清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陌生 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识。
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 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 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 了。
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 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
优 雅、粗俗;
温暖、寒冷;
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用心的(光明;
优雅, 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用心,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 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 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 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 真非真,户外自由而毫无好处。”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取什么呢?沉重还是 简单?” 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 在坚守职责与推卸职责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 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 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 零;
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 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
逃避职责的人,看似一身简单、了无牵挂, 以为这样就能够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 战友、同事遗弃。(lz13)一个勇于承担职责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职责的 人走的更远。
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职责,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 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 受生活的真实! 但是,挣扎在黑暗中的受难者背负的十字架又是怎样的沉重啊?当一 个母亲,应对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却掏不出学费的时候;
当一个女儿, 应对身患重疴的父亲,却付不起手术费的时候,当一个妻子,应对因冤入狱的丈 夫,而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时候,沉重还是简单,哪里由得了他们做出别样的 选取!他们乞求上苍的是哪怕给他们一丁点能够有所选取的机会! 有时候,就是给你选取,那选取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取》 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 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务必立刻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 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向延续到生命的终结!是的,我们知道,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我们也知道,冬 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但是,当下的痛苦是这样的令人窒息,现实的重负压得 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远沉寂在黑 夜与冬季了! 沉重与简单,究竟该怎样选取?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去 年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DD那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作品,字里 行间闪烁着许多“不解之辞”DD我的明白力居然很难渡过它艰深晦涩的语意之河。
怀着自我挑战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认认真真地把它重读了一遍。重读此书,却给 了我完全不一样的感受DD好像我从来就未曾读过一样!那是一座感性与理性纵 横交织起来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简单的感情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辨, 闪烁着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 探索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隐秘的真相,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 图景,揭露了人类“媚俗”的天性。读罢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现代主义 的三维立体图画:破败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缠绵的肉体、忧伤的眼神-----这一 切杂乱地交织重叠成灰色的梦境,而这一切梦境的背后,则隐约可见无比温馨静 谧的遥远的山村图景,那里斜阳暖暖,牧歌悠然。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读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以我 浅陋的明白和愚拙的笔触,如果勉强能触摸到它的三两片辉煌的树叶,也算很侥 幸的了! 一、轻重之间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 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 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职责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 的缘故吧。
作家在小说开头第一章,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 采的“永恒轮回”说,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关于重和轻的凝重思索。“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是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 在历代的感情诗中,女生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 同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 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 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户外也就变得自由而没 有任何好处。
那么,到底该选取什么?重还是轻?” 是的,究竟该选取什么?重还是轻?直到小说结尾,这个问题依然悬 而未决……或许这是个连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谜题吧?我只能试图 从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寻找作者思想的蛛丝马迹。
二人物小像 托马斯DD原为布拉格著名的外科医生,生性自由,以交往众多情人 为嗜好,同时深爱着特蕾沙。苏联占领捷克后,携特蕾沙流亡瑞士。后又为了感 情重返布拉格。曾因政治迫害沦为玻璃清洗工,又在环境重压下隐居山村,当了 一名卡车司机。他一生漂泊,不断地在生命的重与轻的漩涡中挣扎。最后与特雷 莎双双死于车祸。
特蕾莎DD一个柔弱,忠诚,纯真,善良的女子,一个不断审视自己 灵魂的感情信徒。原为布拉格附近某小镇乡村酒店的女招待,后为布拉格某新闻 图片社的摄影记者,托马斯的妻子。深爱托马斯,不堪承受由于托马斯的不忠带 来的嫉妒和痛苦,生活在噩梦和眩晕之中。也是一生漂泊,由小镇来到托马斯的 城市布拉格,之后流亡瑞士,在感情的痛苦折磨中离家出走回到祖国,然后和托 马斯一道隐居山村,做了一名牧羊女,最后和托马斯一齐死于车祸。
萨比娜DD布拉格年轻的女艺术家,托马斯的最重要的情人。弗兰次 的崇拜对象。思想自由独立,生性叛逆,反对媚俗。她不断地背叛原来的位置:
背叛家庭,背叛父母,背叛祖国,背叛感情,抛弃了深爱她的弗兰次;
她不断地 叛己所叛,最后到了无可背叛的地步。她的生命无限轻盈,了无分量,没有何牵 挂和职责,像漂浮在半空中半真的存在。她不停地流浪,从布拉格流亡到日内瓦,然后到苏黎世,最后到美国和一对喜爱她的画的老年夫妇生活在一齐,而不久那 对老年夫妇也将离开她到自己的女儿那里去。在无尽的背叛和漂泊中,她感受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残酷重压,在无限凄凉孤独和忧伤中,渴望着一扇遥远的 童话中亮着温馨灯光的窗户。她是四个主人公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人,也是最悲惨 的命运的牺牲者。
弗兰茨DD日内瓦某大学的教授,梦想主义者,英俊健美,思想单纯, 热衷于一切政治户外,崇拜并深爱着萨比娜。曾为了追求萨比娜而离开不爱的妻 子,在萨比娜不辞而别之后,他又把年轻的女大学生当做萨比娜的影子,最后为 了缥缈的感情幻想投身到支援柬埔寨的国际医疗队伍的“伟大进军”中。他加入到 “伟大进军”的理由也十分富有反讽意味DD正因柬埔寨和萨比娜的祖国都是同样 遭受被侵占的厄运的国家,他想:如果萨比娜知道他加入到支援柬埔寨的伟大进 军,必须会感受到他对她的祖国遥远的支持和同情,她也就会因此而高兴的!当 他最后从寄托在“伟大进军”上的感情梦想中幡然醒悟的时候,却不幸被砸死于偶 然的抢劫事件。
三、托马斯-----重与轻博弈中的真实存在 “托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在脑海 里回忆着和特蕾莎相识的情景,并反复思忖着:究竟该选取什么?是理解特蕾莎 来和她一齐生活,背负起感情之沉重职责,还是继续享受以往的自由轻盈?这是 故事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在小说中意味深长地反复出现 了多次。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正因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 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因此,每当他面临生命中重与轻的抉择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茫然无措, 犹豫不决。事实上,托马斯短暂的一生的确是在重与轻的抉择和倾轧之中渡过的。
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医生,原本活得自由洒脱,自从爱上特蕾莎之后,身上 便背负起一个女生全部的爱的重量和职责,这重量使他不堪重负,不断地下坠, 下坠,像一片空中漂浮着的飞絮被雨水打湿,坠入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他的 生命也因此被赋予了好处。在他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是截然分开的,他追逐众 多女性的嗜好丝毫不会损害到他对特蕾沙独特而深刻的爱。一方面,他深爱着特 蕾莎,认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 他对柔弱的特蕾莎有着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下以往自由不羁交往众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断的背着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约会。他 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无助而产生的痛苦的噩梦的缠绕中,穿梭在谎言和感情之间, 对自己不忠的内疚,对特蕾莎的同情怜悯以及深刻的爱,交织在一齐,构成一股 强大的漩涡,把托马斯这叶自由飘荡的轻舟,一次次不断带入命运的深谷。
托马斯追随离家出走的特蕾莎从日内瓦回到祖国,就应是他继流亡瑞 士之后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他在轻与重之间抉择的最为显著的例证。我在 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马斯没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内瓦继续“风 流”他的“韵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轻盈,那么他的命运必须会是另一番完 全不一样的图景。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小说结尾的悲惨结局了。事实上,当他又一 次徘徊在轻与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内心 深处却反复重复着一句贝多芬的乐句:非如此不可!为何“非如此不可”?这可能 就是他灵魂深处的声音。在特蕾莎离开他的最初几天,他一个人流浪街头享受自 由空间的短暂的甜美,但他无法再去接触任何一个女性,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 特蕾沙无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着特蕾沙的痛苦,他 无法摆脱特蕾莎的柔弱对他精神和情感的强大控制,他无法承受离开特蕾莎之后 的“生命之轻”。于是,他放下了轻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国,回到了特蕾莎身边 DD他选取了“重”。
特立独行的托马斯在无限自由轻盈的生命状态下,被一次又一次地拖 入命运“重”的泥潭,而这“重”的泥潭,除了他的感情之职责以外,还有一个重要 的根源,那就是强大的无法抗拒无处可逃的社会动乱和“政治黑暗”。作者似乎在 告诉我们,平凡的个人在社会政治的强大漩涡中无异于一只弱小的蚂蚁,个人的 生活在无序癫狂的国家机器的碾压之下会被轻而易举地碾成粉碎。他厄运的开始 源自一封影射当局的信件: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在完全无知无觉的状况下,犯 下了弑父娶母的大罪,当他知道真相后,深感罪孽深重,无颜面见世人,于是自 挖双目,流亡他乡,以残酷的自我惩罚来为无知犯下的罪过忏悔。难道无知者犯 下的罪过就不该承担职责吗?一些苏联共产党当局以“当时什么也不知道”来搪 塞以逃脱罪责,他认为是就应受到谴责的。就是这样一封对他个人生活看似“无 关紧要”的信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于是,他由一名外科医生变成了街头的“玻 璃清洗工”。
然而,使他写下这封信的动机是什么?是对政治的单纯热衷吗?我觉 得不是。以托马斯特立独行的个性来看,他是“媚俗世界的恶魔”,他是不会热衷 于政治的喧嚣去参与什么激进言论的。使他写下这封信的更为隐秘的原因,来自他那“危险的比喻”,这同样关乎他的感情。
他无数次的深刻地感觉到,特蕾莎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 子,有一天偶然地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是他收留了她。这个危险的比喻使他对 柔弱的特蕾莎产生了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这难道不是命运?而俄狄浦斯 这个希腊神话中的赎罪之神,不也正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吗?这 和特蕾莎有着多么致命的相似!因此,有一天当托马斯偶然在书架上翻到《俄狄 浦斯》这本书的时候,又联想到了那个致命的比喻。于是,鬼使神差地写下了那 篇改变他命运的关于俄狄浦斯的文章。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命运的阴谋”吧?于 是,当他以知识分子的率真和孤傲拒绝在脱罪文书上签字的时候,他被政治巨手 紧紧攫住的命运便不可逃脱了。于是,他失去了医生的优裕生活,成了玻璃清洗 工。
那个时期,布拉格正被笼罩在斯大林的“共产主义户外”的红色恐怖中。
大街小巷到处是政治话语的喧嚣,每一个生活的角落,似乎都有秘密警察的耳目, 人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似乎有被监视偷拍录音作为反动证据的危险。
日复一日,人们惶惶然生活在这阴云密布的异常沉重的政治高压下。然而此时, 托马斯的生命居然以空前的“轻”的形态展现出来。正因他最后卸掉了多年来一向 郑重地信奉并身体力行的医生的“拯救人类生命”的神圣使命,一身简单,一如继 往甚至更为“狂热”地投入到探索不一样女性的“事业”中,“用生命的解剖刀剖开 不一样女性身上的那神秘的百万分之一的不一样”,乐此不疲。
这真是一支“重”与“轻”合奏的别具意味的的人生回旋曲! 当政治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代替了人道和礼貌,当“政治媚俗”堂而皇 之地跻身博爱民主的殿堂,渺小的个体,只能挣扎在不能承受的“重”与“轻”交织 的漩涡中。我们很难用道德家的眼光来评判他,DD托马斯,在他身上,实在是 存在太多的“卑劣”DD放浪,好色,不忠,欺骗,他有着一切被道德君子所不耻 的“无耻之徒”的特性,然而在他身上,同时又存在着正义,善良,仁慈,悲悯, 率真,清高,自由等许多能够称之为“完美”的东西。他是一个在生命之“重”和“轻” 的博弈中苦苦挣扎的真实存在。作者对他未加任何道德的评判,DD在道德沉沦 的世界,“一切都被预先谅解了,一切也都被卑鄙地许可了”。
五生命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检验哪种抉择是正确的。正因不存在任何比较。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正因这 样生命才总是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正因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 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的生命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 了画的草图。” 小说主人公的杯具,不仅仅是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杯具,同时也是 我们许多现代人的杯具。或许,作者正是在托马斯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对人 生无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吧。当看到小说结尾,我已经不能简单地微笑,一缕深 切的悲凉从遥远的天际袭来。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样,生命的初次排练便已经是生命本身,生命永 远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生命之画图是如此的潦草,还未来得及修正,也根本 没有机会修正,就画完了匆匆的那一笔。也许一切的结果,无论暗淡还是辉煌, 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赞叹,一切的抉择也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的区别,那只是一道 生命的轨迹,正因对于我们所选取的道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比较其优劣!而使 我们务必这样走的理由,便是无数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 不可”。“这非如此不可”是加载在我们身上的一道命运的符咒,那或许就是你最 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我们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犯着 相同的错误,反复重演着同样的杯具,我们正是从这反复重演的杯具中,看到了 自己生命的潦草画图,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无关道德,只来自人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五):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 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 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完美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 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发奋追求,而生命正是正因追求而变 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 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向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感情的追求也是如 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职责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职责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证明:我爱你, 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生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 自由。但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职责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 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职责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感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 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 求金钱和名誉。但是,当国家动乱,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 只好理解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
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 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 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 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 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 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发奋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 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 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感情时怨 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 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 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 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 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 了?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 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 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 认他乡是故乡”, 没有悟透“好”和“了”之间的真谛,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 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 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 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损坏, 水轮在井口破烂。” 这种被动的“了”,不是好,是叹息,也是讽刺,是对那么多“忘不了” 的人们的致命讽刺。人在欲望中挣扎,永远不得解脱,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 子上,丢到海里”,在欲海中持一块磨盘而活,可悲,可叹的人生啊! 但是,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明 朝诗人杨慎在《三岔驿》中写的: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 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杯具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 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 生似乎有了“好处”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 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 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个性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 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 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 恒的杯具中重复,再重复。
既然如此,人到底就应怎样应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取的生 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 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 就应思考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
就应珍惜此刻的时光尽情 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
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同样的困惑在法国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 提倡人总是就应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 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期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好处。生活乐趣 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 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 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必须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 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 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 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生命的价值和好处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 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好处上的得与失呢? 看来,还是要勇敢应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