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半年总结 > 民族地区发展论文_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论文

民族地区发展论文_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论文

来源:半年总结 时间:2019-12-01 07:47:13 点击:

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论文

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论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各层次的人才的 需求不断增加,教育工作也倍受关注。为了应这样的需求, 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国家教委曾多次对我国初高中历 史教材作了修订。全国各地的历史教学工作也在当地教育部 门的关怀下沿着健康之路,正不断改革,蓬勃发展。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初高 中历史教学步履踌珊、发展缓慢,与内地沿海的历史教学工 作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特别是 初高中历史出现教学衔接的问题。作为一名在边疆少数民族 地区的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开 展教学工作,让学生真正能学到一点东西,尽快培养一批符 合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社会责 任,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发 展的客观现象,分析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因素而出现的脱 节现象,从而进行探讨。

一、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的 因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在教材编 制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教学环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在客观上直 接导致了两学段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现象,很大程度上导致 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同时也导致高中历史课程很难发挥它的作用,出现脱节的现象。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不重视初中历史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中学在历史教学方面都是采 取一个“应付”的态度,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初中历史教学 没有一个正规的地位,没有受到重视,学生在初中只是初略 的了解到有初中历史这么一门课程,在老师“应付”态度的 影响下,也不会重视历史课程。当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在学 习历史时自然有很大阻碍,出现脱节的现象,为初高中历史 教学衔接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初高中历史教材跨度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 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 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制定 的。新课程是在中外历史整合的基础之上,进行专题式的组 织建构,历史必修一到三分别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 教材呈现形式是“模块”加“专题”,这就使得教材内容更 加学术化与专业化,对学生的能力也相应提出很高要求。而 初中历史课程还主要是以通史框架为主,课程标准内容分为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 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 干学习主题。这种课标下的教材呈现形式实际上是“通史” 加“主题”的形式,教材内容浅显,多是感性描写,知识也缺 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缺乏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对历史因果联系的探究,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 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 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 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 ‘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应付”的影响下,加之教材难度 的提升,自然就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学生感到非常迷茫。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由于课标要求、学科教学地位、教材形式、传统教学形 式的影响,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初中 阶段,一些学校根据中考学科分数确定教学目标侧重点。由 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学科属于“应付”的范围,课时 安排与教学内容不成比例,教师根据有限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甚至重要科目代替历史科目。即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 的传统教学痕迹仍很明显,只是简单地讲述历史史实,没有 真正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高中 则正好相反,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高中的历史教学突出了 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 创造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促进者, 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了学生通常的过程与方法体验。

老师通过搜集筛选提供大量图文信息和原始材料,指导学生 阅读理解加工提取信息,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课 标要求的三维能力培养目标。高中历史的新要求要这些在初中都没有基础的学生,完全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出现脱节的 现象。

(四)初高中学习历史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历史现象和结论,对历史 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 中历史“应付”观念左右,历史这一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 高,平时考试也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造成刚上高中的 学生历史知识不是很完整,没有形成一般的历史认识和理论 常识,历史思维能力水平较低。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 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 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上存在被 动性的特点,学习习惯较差,更多地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普 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 式。由于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 成分比较多,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 很有成效的。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 导下,以自学为主,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完成学 习任务。而有的同学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 史学习,结果是“学了大量的知识点,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 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 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 不得要领,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 感到深奥难懂。这也是造成“脱节”现象的重要因素。二、搞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的 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的客观原因, 在客观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 历史教学衔接的因素,针对出现的“脱节”现象,提出了以 下几点对策。

(一)改变教学观念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的“应付”观念,需要 得到改善。虽然初中历史在中考中不是重要的科目,但是这 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历史学习 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彻底抛弃传统的“应付”教学 观念,对历史这门学科也要一视同仁,打好历史学习的基础, 避免出现“脱节”现象。

(二)比较初高中教材内容,找出衔接点 高一新生入学后,在心理以及环境的适应上都会有一个 过渡期,因此,要想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老师首先 要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信心。在讲课时,首先要从学 生了解的知识中找切入口,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又可以从学生回忆初中 学过的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同学的知识储量,使初中的知识 基础与高一新教材的知识理顺衔接,达到线索明晰,以避免 高中讲重复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 可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历史课学习的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以及相关的故事。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学 生的特殊情况,要多在这方面进行引导。以逐步引导的方式, 让学生答出春秋五霸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知识后,再引导 学生进入新课的第一部分―――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 与性,又衔接理顺了新旧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避免 初高中历史出现“脱节”现象,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适 应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三)联系实际,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由于“应付”的观念,在初中历史 教学上都是以一种灌输、敷衍的态度来进行的,只是为了完 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而新课改提倡把以往教学中教师在课 堂上唱“独角戏”的现象转变为师生有效互动、生生有效互 动的多维活动。教师的教学重在引导和培养,使学生作为学 习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 主体作用。高中学生思维活动逐渐走向成熟,所以教师的教 学方法也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历史课程本 身的特点而多样化,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学生在初中时养成的被动接受学习、 机械训练的习惯,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 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对学生提出 的不同意见、观点不轻易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要予以肯定 和鼓励。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最终使同学们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改变学生轻视历史课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的历程。从而避免“脱节”现象的出现,更好的衔 接初高中历史。

(四)强化课程目标,加强学习方式指导 新课程目标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是历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实现教学 目标,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历史教育的根本要求 之一。初高中要求程度不一样,但课程目标的设计都要简练、 明确、具体,以便于学生快速捕捉到有效信息。初中属于较 低层次的训练要求,因此在初中学习时我们可以将课程目标 打得牢实些,只需要掌握获得基本历史知识的能力,避免专 业化、成人化倾向。而到了高中后,在同样抓好基础知识的 同时,要优化过程和讲究方法,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的知识 点及其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总结;特别是情感态 度价值观方面,不宜空谈、唱高调,应避免走形式,以免引起 学生的反感。例如:政治文明历程中《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为例》,初中学这部分内容可以从认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 差异性出发,而高中则应在初中的基础之上,由认识西方资 产阶级革命的差异性,发展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 多样性,正确认知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引导学生 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初中历史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那种在老 师带领下的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学习中还是很有成 效的。但到高中有些学生还认为这种方法可行,结果知识虽 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考试很受打击。

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 习承担责任?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 针对现行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从初中的被动记忆向高中自主探索转 变,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向适应高中培养历史思维 能力的要求转变。实现教是为了学、教服务于学、教落实到 学,教师才能真正授之以渔,这样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的难 题才会迎刃而解,避免“脱节”现象的出现。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现象,我 们应该要更加重视,不断进行教学探究,更好的做好衔接。

只要我们不懈地深入研究,勇于实践与探索,就一定能够把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工作做好,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真正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教学环境和观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