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半年总结 > 【引导实验探究渗透科学历史--《原电池》教学过程与分析】原电池探究

【引导实验探究渗透科学历史--《原电池》教学过程与分析】原电池探究

来源:半年总结 时间:2019-10-14 08:03:36 点击:

引导实验探究渗透科学历史--《原电池》教学过程与分析

引导实验探究渗透科学历史--《原电池》教学过程与分析 谢乐菊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10001) 摘要:在《原电池》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经历 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分析实 验现象、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原电池 的概念、工作原理、构成条件等知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能 力,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和化学史 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过程与成功喜悦,进一步激发学 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原电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 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对此,笔者设定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原电池概念,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了解构成原 电池需满足的条件。(2)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 能转化的本质。

(3)通过制作简易原电池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 法。其中的教学难点在于: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 能转化的本质。

为此,笔者设想的教学思路为:引导学生通过经历假设 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分析实验现 象、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原电池知识, 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通 过实验探究和化学史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过程和成功 喜悦,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具体教学过程与分析如下:
一、设计传统实验,形成原电池的概念,探究原电池的 工作原理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生活中还有一 种随处可见的能量形式,那就是电能。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产生电能就意味着产生了 电流,也就是存在着电子的定向移动,那么我们学过的哪一 类化学反应中存在电子的移动? 生氧化还原反应。

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以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类氧化还 原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为例,一起来学习和研究化 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稍停)如果我们将Zn片和Cu片 同时放入稀硫酸中,两者不接触,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 么? 生Zn片上产生气泡,Cu片上没有气泡,因为在金属活动 性顺序表中,Zn排在H的前面,可以置换出酸中的H,而Cu排 在H的后面,不可以置换出酸中的H。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Zn片上发生的反应为Zn失 去电子生成Zn2+,H+获得电子生成H2。(稍停)如果我们用 一根导线将稀硫酸中的Zn片与Cu片连接起来,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呢?请大家分小组一起来探究一下。

(学生完成实验①:在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同时加入 Zn片和Cu片,两者不接触,观察实验现象。实验②:用导线 将稀硫酸中的Zn片与Cu片连接起来,观察实验现象。) 生没有导线连接Zn片和Cu片时,只有Zn片上产生气泡, 而用导线连接Zn片与Cu片后,Zn片和Cu片上均产生了气泡。

师Zn片上的气泡我们后面再讨论,那么Cu片上的气体是 什么? 生应该是H2。

师Cu片上的气体是H2,说明H+在Cu片上获得电子生成H2, 那么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呢? 生Cu片上的气泡是在Zn片与Cu片用导线连接后产生的, 所以电子应该是从导线上转移过来的。

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Zn片上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了 Cu片上? 生接入电流表,检测是否有电流产生。

师好的。请大家用电流表开始检测。

(学生完成实验③:用接有灵敏电流计的两根导线分别 接触稀硫酸中的Zn片和Cu片,观察实验现象。) 生电流表发生了偏转,指针向Cu片方向偏转。

师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Zn片上的电子确实通过 导线转移到了Cu片上,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从能量 变化的角度来说,该装置中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我们把这样的装置叫作原电池。

(板书“一、概念: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总结一下Zn—Cu原电池的工作 原理。

[板书“二、工作原理:锌片:Zn-2e- =Zn2+ (氧化反 应);
铜片:2H++ 2e- = H2↑(还原反应);
总反应:
Zn+2H2e-+=Zn2++H2↑”。]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三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 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了解原电池就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 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并通过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会 学生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引入数字化实验,体会原电池中的能量转换 师可以看到Zn—Cu原电池的总反应与Zn与稀硫酸的直 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完全一样的,那么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 看是不是也是相同的呢?今天我们将采用一种先进的测量 装置——传感器——来测定两个不同反应体系中的温度变 化,从而得到两种反应体系的能量转化。

[投影介绍传感器原理: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 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如温度、电流、电压、气体含量等), 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变成电信号或其他 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
如果将这些信号传输给电脑,在一定 软件的处理下,可以绘制出这些信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曲线。

演示实验:用传感器测定实验①和②中体系的温度变化,并展示结果,如图1。] 师曲线0是Zn与稀硫酸的直接反应时体系的温度—反应 时间曲线,曲线1是Zn—Cu原电池体系的温度—反应时间曲 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Zn与稀硫酸直接进行的氧化还原 反应时体系的温度比Zn—Cu原电池体系的温度上升得快,说 明前者的化学能主要转变成了热能,后者的化学能主要转变 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电能。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高中化学教学中没有的传感器实 验,让学生体会不能直接感受到的原电池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即原电池在放电时,不是像普通氧化还原反应那样,化学能 大部分转换成热能,而是化学能大部分转化成电能。] 三、分析反应过程,研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师如果我们以稀硫酸的液面为分界线,液面以上部分称 作外电路,以下部分称作内电路,请讨论此Zn—Cu原电池中 的电子流向是怎样的。

生外电路中,Zn片上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了Cu片 上。内电路中的情况不知道。

师(提示)内电路的稀硫酸中,存在着什么粒子? 生Zn2+、H+、SO2-4和水分子。

师Zn片上的Zn原子失去电子后成为Zn2+进入溶液,Zn片 附近富集了较多的正电荷,在静电作用下溶液中的什么离子 会向Zn片移动?为什么? 生应该是SO2-4,因为静电吸引。师那么H+和Zn2+这些阳离子会向哪边移动呢?为什 么? 生因为电子沿Zn片流入Cu片,Cu片上富集了较多的负电 荷,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H+和Zn2+这些阳离子应该向Cu片 移动。

师(投影图2)外电路中,电子沿导线从Zn片流向Cu片;

内电路中,阴离子SO2-4向Zn片移动,阳离子H+ 和Zn2+向Cu 片移动,由于H+ 得电子能力比Zn2+强,所以H+获得电子成 为H2。那么如何确定Zn—Cu原电池中的负极和正极? 生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是电池的正极。

生我觉得是电池的负极。

师大家的意见不一致,那么我们就用实验来证明。

(学生完成实验④:用接有灵敏电流计的两根导线分别 接触一节干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观察实验现象。) 生从实验来看,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是电池的正极, 所以Zn—Cu原电池中Cu片应该是正极,Zn片应该是负极。

师很好!一般来说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电 子流入的电极为正极。那么此Zn—Cu原电池中的电流流向又 是怎样的? 生外电路中,电流从Cu片流向Zn片;
内电路中,电流从 Zn片流向Cu片。

师非常好!这样内外电路中的电流就形成了闭合回路。

(稍停)刚刚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现在一起来分析构成原电池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请大家分小 组讨论。

(学生小组汇报。教师板书“三、构成条件:1.自发的 氧化还原反应;
2.两个电极;
3.电解质溶液;
4.闭合回路”。) 师总结得非常好!我们知道,可做电极的材料主要是金 属或非金属导体,那么原电池的两个电极的材料又应满足什 么条件呢?现在给大家提供四种材料:2片锌片、2根铁钉、 2片铜片、2根碳棒。请思考:它们之间做电极的可能组合有 哪些?并通过实验探究可行的组合。

生同种电极组合应该有4种:Zn—Zn、Fe—Fe、Cu—Cu、 C—C;
不同种电极组合应该有6种:Zn—Fe、Zn—Cu、Zn—C、 Fe—Cu、Fe—C、Cu—C。

(学生完成实验⑤:利用所给的试剂和用品,探究构成 原电池的电极需满足的条件。学生小组汇报。教师板书“可 行的电极组合有:Zn—Fe、Zn—Cu、Zn—C、Fe—Cu、Fe—C。

两个电极应为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者一种金属和另一 种非金属导体”。) 师如果将Zn片与Cu片的一端接触后,再放入稀硫酸中, 将看到怎样的现象?为什么? (学生完成实验⑥:将稀硫酸中的Zn片与Cu片直接接触, 观察实验现象。) 生Cu片上也产生了气泡,因为Zn片与Cu片直接接触,其 实也相当于组成了原电池的闭合回路。[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原电池中的粒子运动、进行粒子 运动的绘图讲解以及设计探究实验等,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 的正、负电极和粒子运动、电子流向以及电流方向的关系, 体会原电池中的电流是怎么形成的,从而自主总结出原电池 的构成条件,并用此结论检验不同材料是否可以组成原电池 的电极。] 四、创设问题情境,感悟原电池的发明和应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下面看看我们能 不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1:实验②中,在用导线连接Zn片与Cu片后, Zn片和Cu片上均产生了气泡,Zn片上为什么会产生气泡呢? 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生可能是Zn片不纯,Zn片和其中的杂质在稀硫酸中也组 成了许多原电池,发生反应放出了H2。

师非常好!大家已经能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了, 让我们再来挑战新问题。

(出示问题2:图3中的哪些装置能构成原电池?为什 么?) 生②③⑦可组成原电池。

师非常好!同学们知道吗,人类对原电池的研究其实源 于一次偶然的解剖实验现象。

(出示资料“奇妙的青蛙腿——伽伐尼电流”:18世纪 末,意大利解剖学和医学教授伽伐尼做青蛙手术时,将金属手术刀接触蛙腿,发现蛙腿会抽搐,如图4。) 师青蛙腿为什么会抽搐? 生铁盘、铜刀和体液构成了原电池,产生的电流刺激了 神经,所以青蛙腿会抽搐。

师很好!对于这一偶然的实验现象,法国科学家伏特又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出示资料“伏打电池——世界上第一个化学电池”:
法国科学家伏特抓住上述现象,深入研究,在1800年3月20 日宣布他的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化学电池:伏打电池, 如图5。伏打电池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有可能获得稳定而 持续的电流,是实用电池的开端。) 师人类科学史上的很多发明都源于偶然观察到的一些 现象,但是只有持之以恒地去研究和实验,才能收获成功。

下面让 我们试着当一次“小医生”。

(出示资料:格林太太是一位开朗乐观的妇女,在她大 笑时,人们发现她有两颗金属牙,一颗金牙是她财富的象征, 另一颗不锈钢牙是一场车祸留下的。可是令她百思不得其解 的是,自从车祸后,她常常感到头晕、头痛、失眠、烦躁… …医生绞尽了脑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见好转。一位年轻 的化学家来看望格林太太时,为她揭开了病因。) 师请问:年轻的化学家发现了什么?怎样才能为格林太 太找到解决病痛的方法?生把不锈钢牙换成金牙,或把金牙换成不锈钢牙,总之 两颗假牙应该选用一样的材料。

师非常好!只有破坏格林太太口腔内构成原电池的条 件,才能治好她的“怪”病。同学们都是成功的“小医生”。

今天大家的课堂探究和讨论非常精彩!有兴趣的同学下课 后还可以上网查阅更多有关原电池的知识。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节课的课堂反馈和知识延伸。

首先是运用刚刚学习的原电池知识来判断原电池装置;
其次 是了解原电池的化学史,从伽伐尼电流的发现到伏打电池的 发明,最后运用原电池的知识来客串一次医生,诊治格林太 太的病情,从而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过程和成功喜悦。]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