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半年总结 > 使我痛苦者_如何使教育批评不再痛苦

使我痛苦者_如何使教育批评不再痛苦

来源:半年总结 时间:2019-10-08 07:55:29 点击:

如何使教育批评不再痛苦

如何使教育批评不再痛苦 日前,安徽某中学学生围殴教师的事件,引爆网络。

学生道歉,教师检查待处,校长停职,雷同的处理,再次让 教师们喟叹职业的艰辛,江苏省教育名家、深度语文倡导者 王开东的博文——《中国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更 是得到广泛认同和大量转发。

个别学生没有行为底线,少数教师处理问题简单粗暴, 以及种种社会因素的合力作用,让当下的师生关系融洽度大 为降低。武汉市教育局和武汉市教科院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显 示,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融洽的只有26.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旦关系紧张,一点“火星”兴 许就能引爆“积蓄的情绪”。怎么办?对个别学生的无知、 捣蛋抑或挑衅“睁只眼闭只眼”,这是当前不少教师面对“紧 张关系”的懈怠选择。可如此下去,倘若学生为逃避某些责 任争相效仿,不难推想,“教将不教”的困难局面大约不会 在远方。所以,我们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积极地反思—— 让管理有效而又不让学生感到厌恶、反感、难堪。

“只有赏识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是批评和惩戒 本身是痛苦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所说,“表 扬与批评是极不对称的。批评带来的痛苦远大于表扬带来的 快乐”。试想,如果教师能让我们的批评等惩戒,跳出耳提 面命、疾言厉色或是苦口婆心、喋喋不休令孩子痛苦的模式, 那对“融洽师生关系”不能不说是一个积极的贡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传播已久了。陶 行知先生不就是在用实践提醒我们——批评不一定都是痛 苦的,因人而异的量材巧施,也可以让“痛苦的承认”变成 “快乐的接受”。

从表扬开始 面对当下的学生,既然他们听惯了表扬,那么批评不妨 从表扬开始。因为当一个人受到表扬后,首先产生的是成就 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等积极的心理反应。这种积极的心理反 应不仅使其心情愉悦,还能使其自信心大增。这时适当的批 评在他们心里不觉得是挑刺,反而觉得是关心和爱护。

来个正暗示 学生欧阳,常常耍小聪明做些“小坏事”,嘴上还老挂 着“我是坏孩子,怎么啦?”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一次,我有意和欧阳闲聊,似乎不经意地说起了一个正在读 博的邻居孩子,曾经为逃避做作业,威胁要跳楼的故事…… 讲到关键点,我故意停下来问欧阳,这孩子当时有没有“跳 楼”?欧阳笑着说:“不用猜,肯定不会跳。”“为什么? 你怎么知道的?”我佯装惊奇地问。“还要说吗,他现在还 活着呀,他那时一定只是吓吓他父亲的。”“欧阳,你真聪 明!事后,我的确悄悄问过那个孩子,假如他爸爸坚持,他 会真跳楼吗?孩子对我说,才不呢,谁这么傻!”我接着问:
“欧阳,你一下子就猜到了这孩子的心理,你难道也做过这 样的事?”欧阳一听,脸霎时红了,不好意思地挠着头。正暗示批评适用于久经“批评”沙场的老将。他们被批 评多了,已然不把批评当回事了,如果你还是老一套,他一 定是一句也听不进去。正暗示批评,是施批者不直接了当把 批评意见讲给被批评者听,而是借用其它委婉隐蔽的语言形 式说彼及此,运用弦外之音巧妙地表达原意,让人思而得之, 达到“藏颖词间,锋露文外”的目的。

德国学者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严肃的道理, 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对于性格较为开朗,相 对比较聪明但自我意识较强的孩子,一般的批评要攻破他那 层“我以为……”的“刺猬式”的思想保护层是比较麻烦的。

如果我们给予一个幽默的批评,让他来不及张开“保护刺” 就“幡然醒悟”,其效果不言而喻。Q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