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半年总结 > 中小学德育 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探索

中小学德育 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探索

来源:半年总结 时间:2019-10-06 07:51:27 点击:

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探索

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探索 德育,字面来看是道德教育,或者说指的是思想政治 教育。广义上来看,德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政治素 质,民主法纪,心理健康,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然而,近 年来,学校德育实效性不强已是一个主要问题,特别是大中 小学的德育衔接存在问题。原国家教委自1993年颁发的《小 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中及后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文件和通知中曾多次 明确强调高校与中小学德育的衔接问题。由此可见,高校与 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衔接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一、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现状 目前,我国在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方面虽然出台 了相关政策,也有专家学者研究德育衔接问题,但往往理论 脱离实际,德育衔接工作难有实质性进展。

(一)高校与中小学对德育工作不重视 (二)高校与中小学德育目标定位不准 科学的德育目标应该既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又满足个人 成长的需要,并且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强调言行一致。

首先,目前德育目标更重视的是社会的要求,忽略了大 中小学学生自身的需要及发展,没有将社会与学生自身的需 要结合起来。其次,过分强调大中小学德育的总目标,缺少 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要求,且往往忽视了道德、法纪和心理 教育方面的目标。第三,德育目标的确立对大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考虑不足。

最重要的是,德育目标的设立没有将大中小学作为一个 整体,没有为高校与中小学制定一套统一的、完整的德育纲 要或准则,这是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的主要问题。

(三)高校与中小学德育内容不合理 首先,道德教育应该包括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 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但在我国,对 学生的道德教育通常不太重视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两方 面的内容。其次,审视目前的德育内容多是一些可操作性不 强的笼统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少,反 映时代发展内容的少。第三,我国的道德教育没有依据学生 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思想道德水平制定出符合他们特点 的内容,经常有简单重复的现象,也没有解决高校与中小学 之间的德育衔接性问题,往往造成道德教育超出其年龄段学 生身体和智力发育水平。

(四)高校与中小学德育管理机构不统一 首先,我国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德育管理机构,高校和 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其次,虽然国家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大部分老师和学 生对这些规章制度并不了解,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及时地 对学校和社会进行宣传,因此也没有形成对制度执行情况的 核查监督机制及奖惩机制。再次,学校及社会没有形成一个 有效的德育管理体制,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校的硬件设施,但往往忽略了校园文化、校风、学风方面的建设。

二、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的原因探究 (一)高校与中小学对德育衔接的认识不清 虽然我们党和国家一向强调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学 校依然没有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目前,社会及学校普遍认 为当前的德育成果不太理想,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德育 衔接问题的重要性,并做了理论研究,但是许多学校还没有 理解德育衔接的真正含义。党中央、教育部的文件中一再强 调德育衔接,但因为宣传、领会学习等种种原因,学校及老 师并没有贯彻实施。总的来说,是对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 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造成的。

(二)现行教育制度自身缺陷 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存在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 现行教育制度自身存在缺陷,目前主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 和学校的升学率来考核及评价学校和学生。因此学校通常只 重视和加强智育,即使学校、老师及家长知道德育的重要性, 迫于社会现实,也会淡化道德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接受良 好的教育是为了在未来社会中有竞争优势,而决定一个学生 是否有优势的主要依据就是考试分数,德育对他们的影响不 大。学校及社会往往通过教师评语来评估一个学生的德育状 况,但它很难正确、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应试教育的弊端不除,德育评估的方式不改,德育衔接的问 题就会依然存在。(三)德育改革缓慢 随着当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 的改变,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道德教 育应紧跟上社会的步伐,与时俱进。在各项改革和研究中, 学校德育研究在许多方面显得理论脱离实际。特别在德育衔 接这一块,学校并没有切实解决问题,将德育衔接理论真正 运用于实践中。另外,中小学德育管理和大学德育管理仍处 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道德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三、高校与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全面认识德育的功能,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 第一,大力宣传素质教育,改变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 标准的现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培养符合社 会发展需求及自身发展需要,思想道德水平合格的人。第二, 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学校的考核应更注重对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而不是单 一的考核知识的记忆和复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 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重视道德教育。

(二)明确大中小学德育的各自任务,培养德育衔接意 识 德育衔接问题需要社会的关注,需要高校与中小学明确 各自学段道德教育的任务,共同努力、共同实现。高校与中 小学的道德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树立德育衔接意识。

实际上,中小学应该为高校打好基础,德育也不例外,而高校应该和中小学进行交流沟通,为中小学提供导向,分工合 作,形成合力,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主要目标。

(三)系统规划德育目标,制定统一的德育标准 德育目标既是德育工作的目标,也是德育工作的导向, 更是检验德育工作的标准。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以学生不同的 年龄段和心理发展规律、道德发展规律为划分标准,结合每 个学生个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求,树立青少年 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现在应该组织专家学者根据目前的《小学德育纲要》、 《中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结合时代要求,制定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中国学校 道德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其导向、选择、激励、评价功能。

为高校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制定统一的标准,明确德育工作的 内容和方法,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朱成瑞,龚营.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探索[M].武汉:武 汉出版社,2004. [2]刘继生,杨怀中.德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0. [4]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 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5]杨静旖.从道德社会化的视角看:大中小学道德教育 的衔接问题[J].探索与争鸣,2002(7). [6]周双娥.谈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客观必然性[J].鄂 州大学学报,1999(4). [7]杨镇,王霞娟.关于我国大、中、小学校道德教育衔 接的探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6).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