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刻苦读书故事1: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 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
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 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名人刻苦读书故事2:童第周水滴石穿 童第周1902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他的父亲是一个教私塾的先生。童第 周从小就跟着父亲读私塾,边学习边劳动。父亲常常给小童第周讲古人刻苦读书 的故事,讲学海无涯、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还写了“水滴石穿”四个字,挂在 童第周的书桌旁,勉励他好好学习,希望他将来有出息。
“水滴石穿”,这是父亲对童第周的勉励,而事实上,童第周就是身体 力行地实践着这种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以顽强的毅力向着科学的 顶峰登攀。
在私塾里,童第周只学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识,这远不能满足童第周 对知识的渴求。因为家境不好,没钱供他上学,所以,尽管童第周十分盼望有一 天能走进学校,与同伴们一起学习,可是不行。直到他17岁那年,在哥哥的帮助 下,他才进入了宁波师范预科班。这里不用交学费,还管食宿,穷人家的孩子能 在这儿上学,是很幸运的。童第周十分高兴,他抓住这个得之不易的机会,刻苦 学习,不放过一分一秒。因为以前只是在私塾里学过一点文史知识,没有一点数 理方面的基础,所以童第周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 学习,他要赶上别人。不仅如此,在他内心深处,还为自己确立了更高的目标——他要考效 实中学。该校是当时宁波第一流的学校,毕业生一般都能进大学。多少达官贵人, 以自己的子弟在效实中学就读为荣!效实中学对英语要求很高,还十分重视数理 基础,而这几门课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环节。而且,他从未学过英语。自从确立 了要考效实中学的目标后,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开始自学英语,常常学到深夜。
哥哥被童第周的决心所感动,答应供他上学,还请在宁波的朋友为弟弟打听效实 中学的招生情况。
哥哥的朋友从宁波给童第周带来了不利的消息:效实中学这次不招一 年级新生,只招到三年级插班的优等生。哥哥想:就童第周的基础来说,本来考 一年级就已经很费劲了,现在却只招三年级插班生,这可怎么办呢哥哥犹豫不决, 就去与童第周商量。听到这个消息后,童第周仍不改初衷,他一定要进效实中学, 于是,他决定去考插班生。
靠着“水滴石穿”的精神,铁杵也能磨成针。童第周考取了效实中学三 年级,只不过成绩是倒数第一。一年以后,童第周从倒数第一变为顺数第一,几 何成绩从入学时的不及格变为一年后的100分!后来,童第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 复旦大学,成为复旦的高材生。毕业以后,他又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比京大学留 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这时他32岁。
名人刻苦读书故事3: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 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 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 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 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 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 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 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 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 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 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 文艺评论等。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