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认识公共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丰富的内涵,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民本性。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谓民本就是要以民为本,真正做到为 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2)责任性。责任即份内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 承担的过失。
(3)调控性。宏观调控是国家主动积极地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 济计划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计划、 政策及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过程。
(4)法治性。公共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受人民监督。政府在行使公共行 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规范行为,依法行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 赔偿,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法治政府执政的新理念。
(5)透明性。所谓透明,就是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阳光政 府。
(6)务实性。务实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踏踏实实学习, 扎扎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落到实处。
(7)绩效性。绩效即政府的业绩和效率。公共行政成本立于公共财力。
(8)廉洁性。廉洁即清廉,清白;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从政,要求政 府及其工作人员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 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2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2.1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先锋队。而党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是因为,而 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党的这种性质就 决定了它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惟一宗旨,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共 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性质之所在。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性质定位,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都是一以贯之 的坚持和遵循的。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 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 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 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胡 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更鲜明地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 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共产 党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是我们党反思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得出 的必然结论,因此我们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2.2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需要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哪里政府管理规范、 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实现更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转变管理方式,实现由微观管理 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 地方补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
2.3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政府带有浓厚的生产投资型政府的特征,政府长期充当了经济建 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在实践中造成了政企不分、忽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造成发展的失衡、累计金融风险与社会风险等问题。尤其是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 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层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严重滞 后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包括产业结构的不平 衡、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贫富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之间的不平衡等等。
2.4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全面提升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薄弱,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公共支出比例偏低,政府 公共服务职能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国际上公共服务水平较 高的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与我国处于同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中下等收入国家 的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较为薄弱。如下表所示:
3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3.1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的作用必须集中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上,它的管理目标是实现社会正义,它的主要职责是实现和保障社会公正,其基 本任务是实现城乡、地区和各个阶层的均衡、协调发展。它在进行社会管理时必 须严格遵守法律,认真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接受权力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政府资金的来源是向公民强 制征收的。诸如社会秩序、义务教育、医疗保健、养老保障、失业保险、贫困救 济、国民收入再分配、环境保护等的供给都要政府通过强制力来实现。政府利用 财政、税收、保障、福利和救助等工具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正确处理各种 社会矛盾,这是加强社会团结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3.2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普及基本公共服务 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当前要根据中 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来确定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 不仅要加强城镇的公共服务建设,更要加强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要把农村 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公共设施建设等纳入公共服务 的范围;不仅要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建设,更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 建设。
3.3 创新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导致政府充当要素资源配置主角;不完善的干部 考核体系和财税体制,激励政府充当地方经济活动主角,并采取粗放扩张的方式 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出于利益的考虑,一些政府部门对不必要的审批权难以割舍, 政府审批仍然过多;行政化的社会管理方式造成政府社会管理的方法简单、形式 单一。应该看到,目前加快推进政府转型的呼声和压力源自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 许多深层次矛盾及潜在的风险,这些矛盾和可能的风险都同政府的职能转变紧密 相关。所以要求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强调把政府改革放到整个社会改革的突 出位置,努力实现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不仅是政府自身的理性自觉,更是社会 发展和公众的根本需求。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5000字行政法论文。更多详情请 点击法学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