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 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初中数学课 堂教学表明:大多数学生之所以处于低层次的学习水平,有 一个重要因素是逆向思维能力薄弱,定性于顺向学习,缺乏 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开拓精神。为解决“思维 定势”这个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有 意识地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 识和习惯,帮助学生克服单向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正向思 维过渡到正、逆双向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 维能力呢?我认为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逆向思维的材料很 多,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中,让学生养成面对问 题就会自觉进行逆向思维的习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
一、在概念,定义的应用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学会”善于逆向和从反面去理解思考概念, 定义的内涵,重视互逆概念的比较,重视公式互逆使用,要 形成逆向思考的习惯。如教学“相反数”概念时,不但可以 问学生:“5的相反数是什么数”?还可以问:“-0.5是什 么数的相反数”?“-3和什么数是互为相反数”?“互为相 反数的两个数有何特征”?这样从正、逆两个方面提出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二、在性质、定理、推论的应用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如“互为余角”的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形式:∵∠A+ ∠B=90°,∴∠A、∠B互为余角(顺向思维).∵∠A、∠B 互为余角.∴∠A+∠B=90°(逆向思维).又如正比例函数 y=kx的图像和性质:“当k>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象限, 从左往右上升,即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经过 第二、四象限,从左往右下降,即y随着x的增大反而减小.” 除进行顺向叙述以外,还应引导学生作反向叙述:“当直线 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往右上升,既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时,k>0;当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往右下降,既y随 着x的增大反而减小时,k<0.”由此可见,恰当合理地把性 质、定理、推论等知识进行逆用,能巧妙、简捷、准确地解 决某些数学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公式法则的应用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数学公式本身是双向的,由左至右和由右至左同等重 要,如在幂的运算法则时的公式am·an=am+n与am+n=am·an,(ab)n=anbn与an·bn=(ab)n等,多项式乘法中的公式(a+b) (a-b)=a2-b2与a2-b2(a+b)(a-b),(a±b)2=a2±2ab+b2 与a2±2ab+b2=(a±b)2等,此外,还有小学就开始学习接 触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 这些公式应用之广之多。如已知am=3,an=2,求a2m+3n的值。
本题只需逆用幂的运算性质就可以解决。a2m+3n=(am)2· (an)3=32·23=72 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形成过程与公式的 形式进行对比,“活”用公式,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 生感受正向应用公式和逆向应用公式解题的意义,充分认识 正向思考和逆向思考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四、在解题中注意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们知道,解数学题最重要的是寻求解题思路,这就 需要我们解题之前,综合运用分析和综合或先顺推,后逆推;
或者先逆推,后顺推;或者边顺推边逆推,以求在某个环节 达到统一,从而找到解题途径。由此可见,探求解题思路的 过程也存在着思维的可逆性,它们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以 达到此路不通彼路通的效果。中学数学课本中的逆运算、否 命题、反证法、分析法、充要条件等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 在数学解题中,通常是从已知到结论的思维方式,然而有些 数学总是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则比较困难,而且常常伴随有较 大的运算量,有时甚至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 多註意定理、公式、规律性例题的逆用,正难则反,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经常性地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 维的敏捷性。
五、用“逆向变式”训练,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 初中数学的六种运算,加和减、乘和除、乘方和开方 及多项式乘法和因式分解,都是互逆的运算,都体现着逆向 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编排顺、逆双向配对的练习 题供学生训练,让学生理解它们的互逆关系,灵活的解决问 题。如不解方程,请判断方程2x2-6x+3=0的根的情况。可变 式为: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6x+k=0,当K取何值时?方程有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进行这些有针对性的“逆向变式”训 练,对逆向思维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
总之,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灵活地应用它,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 以化简解题过程,降低解题难度,巧获解题结果,同时还能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抓准时机,选准教材, 注意有意识地多方位、多角度、早渗透。采用类比、发现等 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题 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培 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兴趣,从而提 高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新一代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