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当前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反思 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普遍存在思维陈旧 的现象,在管理上表现为“家长制”、“保姆式”(尤其是 农村寄宿制初中),在观念上认为:①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最 大任务就是保证学生不出事;
②追求分数与中考升学率。对 学生的教育以及班级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忽略了学生身心的 健康发展。具体表现为: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缺乏对学 生的心理研究,缺乏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忽略了学生个人的 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 发展,不利于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责任感与义务感,不利于 养成民主、平等待人的行为习惯。表现在:
①班主任通过运用管理的特权,成为“保姆式”的“全 管”,“警察型”的“全控”,民主性、自治性管理变成专 制性的管教。教育的过程变成“我说你听,我说你做”的过程。
②旧的管理理念支配下的班级管理。不少班主任认为, 用严格的班规、班纪管学生是最公平、最省事、见效最快, 从实际效果上看能扭转班级管理中松、秩序乱的局面,在制 度管治与民主性管理之间只强调了制度管治,忽视了民主性 的理。在人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只用苛 严的制度,死板的规章去管,治标却难以治本,逆反心理一 产生,越治越乱。
(二)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现状 为此,探求一种更新、更符合学生特点、时代特征的班 级管理模式,是摆在广大一线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为此,我们据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新形式下农 村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
二、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 所谓“内化式”班级管理,就是通过班主任的思想教育 工作,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学思想等“外在”的东西 “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必不 可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进而 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简言之就是 “内化观点,外化行为”。
(一)“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 1.明确核心目标——“主体”和“发展” (1)发展:班级管理的最终追求是实现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的发展,以实现所有个体的发展为目标,以实 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现每个个体的终身发展为目 标。
(2)自主:学生主动性的最高水平是能动。自觉地规 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成功的 最重要标志。
具体目标是:通过建立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 的参与精神、民主意识及管理能力,提高班级日常生活质量, 把班级建设成富于生机与活力的舞台,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2.制定《班级管理公约》,体现充分体现“内化”管理 思想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分析当今学校教育管理的弊 端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学校、班级管理效益低,重 要的原因是权力过分集中,领导事无巨细,统统亲自出马, 亲自决定,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最后集烦于一身,集 怨于一身。的确如此,传统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权力过分集 中,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学生往往只是作为消极被 动的对象或客体在班级中接受“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学生 不是主人,不是主体,而是一个“受教育者”或“旁观者”。
魏书生认为,由集权制向分权制发展是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 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应该彻底转变观念,把民主与科学作为 管理的根本。民主管理,就是人人参与的管理,是使班主任 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构成一个立体的管理网,在管理中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的管理。
而在民主管理中,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必定将学校的各 项规章制度和办学思想等“外在”的东西“内化”为学生的 自身需要,“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觉 行为,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有关规定,实现核心目标,制定 班级管理条例,具体思想如下:
⑴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战胜自我,增强责任心和 紧迫感,学会做人,三思而行,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 校各项规章制度。
⑵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学会求知,勤奋刻苦,在学习 中提高素质、在学习中学会生存。把握每一次机会,将命运 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⑶班级兴衰,我的责任。
如果说《班级管理公约》是班级的“根本大法”,那 么学生常规管理就是“大法”的补充与细化。制度的制定重 在落实,贵在实施、质在检查。如在“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 考核日志表”的实施过程中做到“三保证”“三落实”。即 人员保证、内容保证、时间保证;
计划落实、考核落实、奖 惩落实。而这一切的体现都在于检查评比的结果。对学生行 为检查评比,难度是较大的。
例如在学生卫生常规管理中,我们边实践边反思,探索出适合富春第三中学学生管理的新路子——抓习惯教育。因 为我们坚信,人的好的习惯积累多了,人的素质就提高了。
如果说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在于不断地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 话,那么,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促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的养成,乃至形成一个人的良好的综合素质,无疑是班级管 理工作的着力点。
通过实施各项活动,使班内学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 管,在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班风、学风、校风的根本好 转。
不过,利用“内化式” 《班级管理公约》模式时还应 注意以下基本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充分利用 集体氛围约束个人行为;
学会和掌握批评的艺术等。
(二)“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重点建设两项制度 1.学生岗位竞选制和岗位轮换制 对学生,实行人人参与的岗位竞选制和岗位轮换制,就 是把活动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就传统班干部产生程序而言, 符合中学生的选举办法,也为广大学生、教师、家长所认可,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存在不少弊端。如从选举程序来看, 在初一年级时,候选人往往由教师提名,让学生表决,看似 民主,实际上更多地受到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从教师角度 出发,希望能选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助手,便于开展班级工 作。由于班主任老师特有的权威性,使得对班干部的产生与使用往往能如老师的愿,这样,就自然产生了班干部在培养、 选拔、使用上的不平衡,难免产生"终身制"。虽然一部分班 干部品学兼优、能力过人,但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方面 的能力没有机会得以锻炼与施展。同时,就学生干部本身而 言,在长期缺乏竞争与监督的环境下,不少在位的学生干部 能力也提高不快,甚至出现了一些工作上发号施令、盛气凌 人、欺上瞒下等小“官僚主义”的倾向。我们对学生干部的 教育也就走入了误区。另外,教师对干部的认识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学生对干部的理解。遗憾的是,一部分教师对班干部 的理解是片面的。
表现之一:只要学习好。导致一些学生干部只顾自己的 学习,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
表现之二:只要能力强。认为班干部是教师的左膀右臂, 谁能干,能替代教师的一部分管理工作,谁就是学生干部, 这样就导致了能力强的干部不断得到锻炼,能力越来越强, 当他的能力无可替代时,“终身制”就产生了。重视了人才 的使用,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职责。
表现之三:只要学生乖。这一现象往往表现为教师的能 力很强,他只希望班干部能按自己的旨意行使,不要添乱。
因此乖巧的女孩子往往就受到青睐。
表现之四:只要家长好。某些教师出于某种目的与学生 家长达成默契,让孩子担任班干部,尽管是极个别现象,但 严重影响了班干部的形象和教育的声誉。凡此种种,反映了部分教师对班干部理解的片面性,在 缺乏有效监督与竞争的环境下,导致了一些“小官僚”的产 生,职权也往往被滥用,班级管理效能和教育功能被大大削 弱了。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 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效果定能事半功倍。” 的确如此,学生一旦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懂得了独立管理, 效果必然显著。我们要利用中学生好胜心强,进取心重的心 理激发他们独立,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学会做人”。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岗位的设计将变 得非常具有挑战性。除了一些传统的岗位外,还可设计一些 特别的岗位:
①每班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主要问题设计一些针对性 的、可变化的、临时性的岗位;
② 每班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学生喜欢的活动设计一 些特长性的岗位、单项活动中的岗位,如活动设计专家、娱 乐协调员,等等。
所有岗位的确立不是由学校说了算,也不是教师说了算, 我们主要是听听学生是怎么说的,他们对哪些活动感兴趣, 应该怎样组织,需要什么样的岗位。这是岗位产生的主要途 径,而且也将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活动内容的变化 而变化。2.建立交流和讨论制度 随着“内化式”班级管理研究课题的不断推进,学生将 需要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还需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地点评价自己的活动成果。因 此,学校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舞台。
交流与讨论制度的建立是将教师和学生从单纯的知识 学习和纪律约束中解救出来,走向自主发展新境界的重要过 程,使学校充满生机活力的必要条件。
为了建设交流与讨论制度,至少应该考虑以下条件:
① 经常性。开学初,月考、期中考,学期结束前,交 流时间相对稳定,每次都有充分的时间保证;
交流地点恰当、 舒适,基本保证每位学生与班主任有两次正规的谈心交流。
②交流的主题鲜明,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明确。
③所有参与者应预先准备,尽量做到每个参与者都发言。
④由参与者的发言中产生问题,由参与者的讨论来解决 问题,交流结果尽快付诸实践 ⑤ 每次活动交流和讨论的方式可以是会议、电话、印 刷品等。
(三)“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从两个活动层面展开 1.校园生活是学生一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学校、教师须为学生的活动提供物质和技术方面 的支持,设立专门的活动宣传栏、通知栏、评比栏等,保证 校园生活作为社会的一块精神乐土,为正在成长着的新人提供一方更为适宜的环境。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能力,又可让 学生体会活动的艰辛与快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体验教育, “内化“教育行为。
2.学校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式心理辅导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转型期间,尤其是价值的多元化加 剧了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复杂的现实给广大中学生带来了不 小的冲击。焦虑,情感,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各种冲突, 经常困扰着我们的学生,由这些给学生带来许多心理问题, 出现许多教育的不和谐情景。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可能再 靠单一的说教和“堵”就可解决问题,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心 理辅导,以缓解和疏导这些新问题。
其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缓解了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考试焦虑问题,学生冲突 问题,青春期问题等,使学生能正视这些问题并且试着自己 去解决这些问题,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了见识,又融洽 和谐了师生的感情。
(四)实施“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尝试使用的模糊评 价体系 模糊评价体系不强调分数的必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 的实现轻而易举,相反,它比简单的分数评价更加复杂,需 要精心设计。如何对零散的、偶发的事件进行评价,并将这 些事件构成一个体系,以一种日常化的方式显现出来,并使 这种评价为每一个教师,尤其是每一个学生所掌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致做法如下:
1.结合本班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生品德行为规范 考核标准与办法,对本班每位学生进行日、周、月、学期、 学年考评。学生品德行为考核实行积分制,按学生实际得分 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班级成立由学 生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在班主任指导下具体负责对本班学 生的每日品行考核,一周小结一次;
以月考核为基础,一学 期作一总结。累积两学期的考核情况作为学年考核结果。考 核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考核、自我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 生在经常性的自我考评中寻找差距、接受自我教育。同时, 学生品德行为规范考核结果和“阳光少年”、“三好学生”、 “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的评比紧密挂钩。
为引领校园的文化氛围,树立学生的身边榜样,配合学 校“快乐自我,阳光校园”主题活动日系列活动,学校举行 “阳光少年”评选。其评选程序是:由校园电视台发布评选 通告,采取集体推荐和个人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告,先进行班 级推荐与初选,产生班级内“阳光少年代表,再由学校组织 评委会进行56进20 ”的评选复赛,最后,前20名同学通过 形体展示、演讲、才艺展示,回答评委提问等方式,现场展 示自我“阳光”的心想,把20名同学的主要事迹做成宣传板 展览,下发选票让全校教师、学生参与投票,以及网上投票, 最后决定富春三中的“阳光少年”(前10名)和“青春少年” (11—20名)。我班的陆丽娜同学就以优秀的表现被评为富春三中“阳光少年”。
3.模糊评价的一种参考工具:
① 需要一个记录设备,可以是纸、录音机、一个储物 柜,一张表格等;
② 记录个体具有影响力、内蕴深刻、感人肺腑的行为 表现;
③ 此外,需要一个相对确定的时间,一个相对稳定的 场合把这种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
④ 可以有固定的记录者和评价者,也可以不固定,人 与人之间相互评价。
当然,我们要认识到,模糊评价体系不能够完全取代以 往的传统评价系统,他们各有优劣,相互补充。
三、内化式管理模式的效果与实践的思考 1.初期效果 自2005年来,通过近5年的实践,反响较好,非常幸运 的是,通过“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本人所带的班级多次 受到表扬。实践证明:开展“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的班级 与未开展“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的普通班级在班风、学风 上反差较大。当前,学校师生关系融洽,班际竞争蔚为风尚, 学生勤奋守纪、情绪健康乐观,出现了建校以来最为理想的 局面。
并且自“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课题(班级心育坊)开 展以来,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加快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使学校的校风、班风、 学风得到较大改善,学生各项违纪事件明显下降,对学校的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德育科研为学生 的学习提供了动力和坚持力,越来越好的校风、学风促进了 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 范基地、浙江省文明礼仪样板学校、浙江省一级标准化学校、 浙江省食品卫生A级餐饮单位、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绿 色学校、杭州市平安示范校园、杭州市优秀心理辅导站、杭 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富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富阳市综 合治安重点单位等称号。“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已作为我 校校本班主任培训的教材和德育实验阵地的理论基础。
2.反思 “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是针对农村初中教育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与障碍提出来的。一切教育研究都应以立足于教师 的“合作参与”,来“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实践,同 时,还需要将变化的过程中加以提炼。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 织者、建设者,在班级自主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课题使学 校给班级放权,班主任的管理权利大了,责任也重了。所以 使得班主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管理特长取信于任课教师, 进一步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构建了以“生本位”思想的班 集体,用新型的师生关系取信于学生。
“内化式”班级管理模式是一个大课题,仅用3——5年 的研究只能是粗浅的,今后我们还将着重在拓宽该课题的内容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内化式” 班级管理模式,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规范性、实效性,为学 校的德育科研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