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教师面临的三大挑战 一是知识储备的严峻挑战。
语文学科涉及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语文教 师本应是杂家,在各科教师中知识储备文化积淀要求是最高 的。新课改教材体系的崭新变化,对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无 疑是巨大的挑战。大容量(每学期一本教材一本读本)、快 节奏(以板块为单位处置教材)、新编排体系(以崭新的理 论体系编排阅读和写作教材)、古今中外流派纷呈(外国小 说众多流派、古今诗歌众多流派、中国古代经典研究等等) 的新教材体系,对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改语文教学以学习领域为背景,进行模块教学, 一个模块一本教材,由若干板块组成,只有约36个课时,语 文教师再不能像过去那样一课一课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必须要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宏观把握,教学时取舍有主有次轻重 得当,要对语文学科的某一模块、某一板块、某一领域有准 确掌握和深入研究。既要求教师是"杂家":基础扎实、知识 全面;又要求教师是"专家":研究深入、专业细致。这对语 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是严峻的挑战。
作为老教师,课改前教语文,拿起多年一贯制的统编 教材,那教过好多遍的课文想怎么处理就可以怎么处理,想 怎么惬意就可以怎么惬意。新课改新教材让那样的时光一去 不返了。要自如地处理好这一本本全新的必修选修教材,决 非易事。新课改打破了几十年一贯制的那潭死水,激起语文 教师充电学习的生命波澜。第一遍处理课改新教材,几乎一 直处于课课有问题、时时要学习、节节课备不及的高度紧张 状态。当然,这样的生活既促使教师更新知识储备丰富自己, 也使得教师无形之中增添了几分专业人士的自豪感。
二是自主开发课程的全新挑战。
自孔子以后,很少有人自己设计教学内容,自己开发 课程施教的。新课改的实施,逼着每个语文老师向孔子学习, 自主设计开发校本课程。教师自己设计开发课程,拟写课程 纲要,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自己执教并对学生的学习 情况进行评价,这是破天荒的新鲜事情。校本课程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 密切联系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结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经 济、文化和生存环境,把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情境作 为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的重要来源,教师发挥自己在本学科 资源中的优势,恰当整合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资源,设计 开发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来。
开发出受学生欢迎的具有自己特点的校本课程,既是 新课改把课程设置权利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以激活教育资源, 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改革举措,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全新挑 战;开发出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既是教师的莫大快乐, 更是对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的全新挑战。
三是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的巨大挑战。
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尊重学生赞赏学生。教师必须 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尤其要尊重那些学习成绩 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与 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决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决不能 体罚、责骂、训斥学生。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 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赞赏他们的进步和变化。对于师道尊严传统比较鲜明的中西部地区的教师,这需要经历一个 相当痛苦的蜕变过程。
从浅层次看,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 学行为,似乎只是教育领域的事情。从深层次看,这正是中 外课程理论的碰撞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在教育领 域系统引进民主、自由、科学、博爱等西方文化元素,这势 必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更新繁荣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设若我们能从本质上理解这样做的意义,或许可以自觉能动 地较好地应对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这一巨大挑战。
二、对语文新课改的两点忧虑 忧虑之一:新课改语文课程的教和学与高考要求有部 分脱节现象,但是评价语文学科、评价语文教师的尺度依然 是高考成绩,这就使得语文新课程改革依然笼罩在应试教育 的浓重阴影之中,新课改背景下的广大师生依然挣扎在应试 教育的苦海之中。
其实这也正是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新课改背景下高 考语文试题的变化趋势、如何让自己的教学适应新课改形势 下的语文高考需要”这一问题的折射。就目前情况看,语文 新课改气势磅礴宏观阔大的课程理论、课程设置、教育理念改革背景并没有怎么有力影响到语文学科的高考。高一开始 的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到了高二下学期,必修选修的课程已 经基本完成,该拿的学分学生大都已经拿到,接下来的一年 多时光里,高考摆在师生面前,高考压力加在校长肩上,于 是应试便又成为师生生活的中心事件了。
比较新课改前后的语文高考试题,所考察的主干知识、 主要能力,题目数量和难易程度几乎没有什么本质差异。经 历新课改思想洗礼的语文教师,猛抬头依然是高考成绩才是 硬道理,课改前使用得驾轻就熟的应试法宝依然有效,于是 专题练习、考点突破、强化练习、解题方法归纳总结等等应 试法宝被重新祭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学习前面一两 年穿上新鞋,后边一年多依然走着老路。
以新课改经验出得比较多、新课改试验比较成熟的浙 江为例,这一现象也相当严重。许多一直呆在高三,一天新 课改教材也没教过的教师,所教班级语文高考成绩一点也不 差甚至更好。以至于有些教师说“新课改语文教材教不教都 不会影响高考成绩的”。
教育资源充足,人文积淀丰厚,新课改推行较早且比 较成熟的浙江尚且如此,其他新课改省份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的。应试教育的恶魔不除,无论多么理想化的课程改革都会 被应试机器吞噬的。如今各级教育行政官员、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几乎所 有的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一种心态:教育成败学校好坏, 评价标准就是高考,高考成绩优秀,就是教育成功学校办得 好,否则就是教育失败学校办得不好。谁也不敢触动高考成 绩和考试分数这根致命的弦。因此,实施新课改后,一些有 良知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的学校和教师,把高中三年的高考应 试训练变成了一年或一年多一点,给学生留出两年或一年多 一点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时间。一些无良的学校和教师,一 如从前,依然是应试教育分数第一。
忧虑之二:语文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能 否有效统一?语文新课改能否有效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 化传统? 据本人调查,实施新课改以来的学生,独立自主的意 识明显增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显著提高,但汉字书写水 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作文表达水平有下滑迹象,喜欢读书的 学生越来越少,不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的学生越来越多,整个 学生群体中喜欢语文学科的比例有下降趋势。
学生的正面变化,正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回报;学生的负面变化,则是因为语文课时压缩较多,不少学校语文一周 只有四节课,和英语课时一样;语文学习领域扩大学习内容 增多,但学生课外可用于语文的时间明显减少,再加上语文 应试训练所需的时间消耗,高考应试导向的强烈扭曲,使得 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写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失去阅读失去 写作对语文学科十分不利,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十分不利。
语文学科是中华文明之根,是我们民族最为重要最为 闪光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要在多元文明急剧碰撞融合的全 球化浪潮中占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传承和弘 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功能,就必须引导和培养下一代继承 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舍弃文化传统,势必造成 民族文化、民族特性的丧失,中华文明势必为其他文明所侵 蚀吞没。世界上诸多古老文明的衰落丧失,已经明确无误地 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无论处于何种经济时代,民族自立才是 世界和谐的首要因素。
振兴民族语文、弘扬民族文化、捍卫民族文化主权, 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基本使命,也是评价新高考、语文新课改 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下一代对民族语文民族文化的热 爱,就没有新高考、语文新课改的成功,就没有我们民族的 长盛不衰,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语文新课改刚刚开始,给语文教育吹进了一阵新风, 给语文教师的自身完善和发展创设了机会,提出了挑战,当 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我们只有积极把握这一机会, 实事求是地应对各种挑战,研究新课题破解新课题,才有可 能找到语文教育的正确出路。
庞仁甫,教师,现居浙江余杭。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