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银行计划 > 族群代兴的历史在什么发展到了极端_国外旅游族群性历史发展和研究

族群代兴的历史在什么发展到了极端_国外旅游族群性历史发展和研究

来源:银行计划 时间:2019-10-17 07:57:40 点击:

国外旅游族群性历史发展和研究

国外旅游族群性历史发展和研究 “ethnicity”(族群性)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民族-国家视域下族群关 系日益复杂化的产物。族群性既是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术语,也是其传统研究对象, 但自20世纪60—70年代民族旅游兴起以来,族群性成了旅游影响效应研究不可或 缺的一个层面,罗伯特·伍德(RobertE.Wood)把这类与旅游有牵涉的族群性表现称 作“旅游族群性”。这一研究旨趣直接促成一门新兴学科——旅游人类学的兴起。

时至今日,旅游族群性研究仍是勾勒旅游人类学学科边界的重要颜料。鉴于上述, 文章拟在纵览国外旅游族群性研究历程的基础上审视相关研究成果,从中探寻旅 游族群性的研究方法,为国内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1国外旅游族群性的研究历程 就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纳尔逊·格雷本在1977年编着的《少数民族 旅游艺术品:来自第四世界的文化表述》①属于最早期的旅游族群性研究。该书 收录的文章几乎都涉及弱势族群在旅游艺术品上所表现出的族群性,因此,纳尔 逊在序言中写道:
艺术品在世界各国的价值体系里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国家或族群在 谋求一种成功的形象时,艺术品是主要工具,它既表明新的认同又重申旧的认同, 既美化了过去也保障了未来。他还总结了第四世界人群运用旅游艺术品表达族群 身份的3种方式:(1)内部认同;(2)外部认同;(3)外借认同[3]。同年,瓦伦·史密斯 (ValeneSmith)主编的《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一书出版,该书在兼顾复杂 社会的旅游业时,尤其注意到少数民族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研究虽未直 接针对旅游族群性,但至少表明研究者已注意到旅游对“第四世界”文化所施加的 深层影响。因此,20世纪70年代可视为旅游族群性研究的萌芽时期,研究虽未被 命名,但旅游族群性现象已初现端倪。

1980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人类学家皮埃尔·范登伯格发表《作为族 群关系的旅游:秘鲁库斯科的个案研究》一文。

范登伯格指出,旅游中(尤其民族旅游)的“主客”关系与人类学家眼里 的族际关系至少共享3项基本特征:(1)互动的肤浅、零碎、工具性、理性或丑陋 面;(2)大量陈规陋习的形成和这些“掐头去尾”的互动关系有关;(3)接触中信任的 相对缺乏与欺骗、操控的盛行。据此,范登伯格发表如下创见:(1)民族旅游是 一种土着自身是主要的、至少是有意义的吸引物的旅游模式;(2)变成旅游凝视对象的当地人(土着或原住民)是一种新型人群—touree(译为“被旅游者”“吸引 物”“旅游民族”等);(3)在一切旅游类型里,惟民族旅游显示了最有意思、最复杂的 族群关系[4]。1981年,美国“族群意识与民族主义比较研究中心”在华盛顿大学举 办民族旅游研讨会,范登伯格携“作为族群关系的旅游”一文参会,但据说此次会 议是该中心的“绝唱”,不久就因资金短缺而宣告解散。1984年,《旅游研究纪事》 第11卷第3期组织以“旅游与族群性”为主题的特刊,刊发了1篇序言和7篇论文。

序言由范登伯格与查利斯·凯斯(CharlesF.Keyes)合撰,但它几乎是范 登伯格“作为族群关系的旅游”一文的强化版;7篇论文全部来自1981年华盛顿大 学的民族研讨会,此后这些论文成为旅游族群性研究的先锋之作。范登伯格与凯 斯的序言亦声名大噪,二人关于“民族旅游可以促发族群性的再创造”[5]的论断振 聋发聩,启迪了无数后来研究者。此后陆续有个案研究问世,但数量并不可观。

必须提及的是1997年,这一年3本编着轮番问世。

《亚洲与大洋洲的旅游与文化发展》收录10篇论文,研究范围涵盖加 勒比海岸、泰国、印尼(苏拉威西的托六甲)、马来西亚(沙劳越)、中国(韶山)、日 本、韩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与地区。该书主要针对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 “主-客”关系,揭示旅游文化影响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者、旅游目的地 文化背景与状况,旅游目的地的族群性表征亦因人群、地域不同而外显出不同形 态。

其一,罗伯特·伍德的“旅游族群性:概述”,文章从3个方面来观察旅 游族群性:(1)国内、国际旅游是怎样成为重建族群关系的一股重要力量的;(2)在 许多地区,旅游不再外在于族群文化,反而成为族群性表述和建构过程中的内在 组成部分;(3)旅游与其他社会、文化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在后现代的迫力 下,旅游活动的特殊性在衰减,导致族群性变成旅游趣味性的标识;反之,非旅 游的族群商品和体验也在模仿旅游业的做法,例如主题化、舞台真实、再创造等。

伍德还指出,旅游情境下的族群性自觉建构现象对诠解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领域 中的两个重要论题大有裨益:一是“原生论”与“工具论”在族群认同、族群动员上 的长期对立,前者认为族群性是一股牢牢根植于过去的强大力量,这股力量对于 现在是难以言喻且不可抗拒,后者则强调族群性的情境性及其在稀缺资源竞争中 的资本功能。二是真实性问题,焦点集中在“舞台真实”的逻辑是否阻碍了旅游者 看到“真正的”文化并最终导致族群文化本身的衰落或毁灭,伍德认为类似“舞台 真实”这样的旅游文化可能成为族群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变成族群认同的凭据, 因此,研究者的任务不是去揭露文化的非真实部分,而应该去解读文化获得真实性的过程[2]。

其二,密切尔·希区柯克(MichaelHitchcock)的“旅游与族群性:情境论 视角”。希区柯克通过对族称、族群-民族主义、旅游者刻板印象的阐述,揭示“第 四世界”人群对旅游的情境性(工具性)适应策略,从而总揽族群边界创造、维持与 变化的复杂过程[8]。这两篇综述性论文共同反映了一个现象,即族群性浸润在 旅游的许多层面。但无论是伍德所偏重的族群性、旅游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研 究,还是希区柯克曝露的族群对旅游资本效应的追逐,本质上都是范登伯格“民 族旅游可以促发族群性的再创造”之论断的印证、演绎和延伸。

综观旅游族群性的研究历程,其轨迹是与世界旅游发展状况(尤其民 族、遗产旅游)相呼应的,研究偏好是个案研究,研究对象涉及全球多种文化人 群。20世纪80年代是旅游族群性研究的发轫期,90年代是积累期,族群理论是研 究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者多具有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或社会学背景。但 不能判定在这一领域是否已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因为对于一些研究者来说,旅 游族群性只是他们的偶然涉入。由于所搜集的文献截止于2003年,在此之后的论 文只涉及2~3篇,因此我们所勾勒的旅游族群性研究历程不代表2003年至今的研 究概况。但就2010年纳尔逊在日本金泽组织的“东亚旅游中的族群性与国家主题 研讨会”(ExploringEthnicityandtheStatethroughTourisminEastAsia)所征集的论文来 看,范登伯格关于旅游族群性的原创观点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具有强大的解释 力。

2国外旅游族群性的研究概述 吴其付曾经从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地方族群的文化认同、地方族群 的文化变迁、民族艺术品的转化与复兴4个方面总结了英语文献中的旅游文化认 同研究[9],文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但认同只是族群性的一个层面,不 足以代表整体的旅游族群性研究。因此,参考理查德·詹金斯(RichardJenkins)对 族群性的理解,扩大英文文献的考察面,从文化差异、“主-客”互动关系、族群 认同的建构3个方面来把握相关研究成果。出于方法总结的考虑,对于英文文献 中的旅游族群性研究,没有采用一一罗列的方式,而是以解剖典型案例和凸显代 表性观点为主,以便从中抽象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2.1文化差异 根据文化人类学原生论、文化论、工具论或边界论的共识,族群得以区别于他群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文化差异。在民族/遗产旅游中,文化差异是旅游 吸引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乌尔夫·汉纳茨(UlfHannerz)说:民族旅游是将文化 多样性视觉化、结构化的主要模式,同时它亦生产出多样性[10]。但文化差异的 旅游化激起对文化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问题的长期探讨,原因在于文化商品化导 致地方、族群文化的加速变迁,新质文化与原生文化严重脱节而引发真实性争辩, 而真实性问题可能导致游客与族群成员的文化认同危机。

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是历史学家布尔斯廷(Boorstin)和社会学家迪安· 麦坎内尔(DeanMacCannell),但最早把商品化和真实性放到一起来谈的是人类学 家戴维·格林伍德(DavyddGreenwood)①。1977年,格林伍德探讨了文化商品化造 成的文化真实性丧失问题,也顺便揭示了西班牙巴斯克人对“阿拉德”仪式的认同 弱化甚至丧失现象[11]。斯蒂法妮·扬(StephanieYoung)发现,曾令格林伍德痛心 疾首的“阿拉德”仪式在20世纪80年代末依然生机勃勃,由于政府的干预,仪式内 涵有所变化,男人们不再游行庆祝西班牙打败法国的战役,而是竭力彰显其巴斯 克性(Basqueness)[2]。格林伍德亦于1982年承认是愤怒情绪阻碍了他对“阿拉德” 仪式的理性判断,因为但凡有活力的文化,无不一直处在“自我调 适”(makingthemselvesup)的过程之中[12]。如今,“阿拉德”仪式的研究意义已超越 案例本身,它隐喻一段对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变迁的判断历程。1988年,文化商 品化与真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埃里克·科恩(ErikCohen)那里得到升华,科恩提 出“渐变真实性”的概念,认为文化商品化是文化变迁的必然过程,曾经失真的事 物可能会逐渐被认可为真实[13]。这一观点后来得到许多案例研究的印证。

在族群文化差异的研究历程上,有一些经典案例值得一提。一是马乔里· 埃斯曼(MajorieR.Esman)对迪安·麦坎内尔“舞台真实”理论的逆运用①。埃斯曼调 查的凯金人是18世纪末从今天的加拿大新斯科舍(NovaScotia)流亡到美国路易斯 安那州的法国人后裔。自20世纪50年代始,凯金文化经历了飞速的涵化历程,埃 斯曼指出凯金人的文化涵化先于旅游,但标志凯金文化差异的音乐形式、节日、 娱乐精神、语言等却在旅游“舞台”上得以复苏并强化,这导致凯金人变成自己文 化的“内部旅游者”(internaltourism),他们和那些外来旅游者一道探索凯金文化的 神秘性。埃斯曼认为,东道主通常会提供一个“前台”给旅游者以保护“后台”生活 世界的真实性,但凯金人的“前台”却保护了其原生的传统文化,从而掩盖了“后 台”上演的标准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图景[14]。

二是范登伯格自20世纪70年代就一直关注的南美洲土着的文化变迁。1995 年范登伯格发表“出售玛雅人:墨西哥的民族旅游促销”一文,他发现,墨西哥恰帕斯高地的现代印第安人被定义成玛雅文明的后裔,印第安人的工艺品、编织、 陶器、弓箭等文化物件被政府、精英阶层(墨西哥的混血原住民)用作促销工具, 这样曾经被主流群体视为发展障碍的印第安“他性”变成引人遐想的旅游商品[15]。

三是人文地理学家奥克斯·蒂莫西(OakesTimothy)于20世纪90年代初对中 国贵州的民族旅游调查②。蒂莫西发现民族村落能否吸引国际游客是其真实性的 最佳标识,政府颁布的“文明保护村寨”称号是真实性的另一标识,一个村寨越有 游客或政府所首肯的“真实性”,就越有“他性”,这导致“真实性的商业化”和村民 对真实性的困惑[16],但两种导向的“真实性”都被村民不同程度地认同,民族旅 游已悄然成为当地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

四是格伦瓦尔德关于文化复兴的非典型案例:由于历史原因,巴西塞古鲁 港(PortoSeguro)的原住民聚居在一个无人问津的村落里,20世纪60年代末被外界 发现时是一个操葡萄牙语、缺乏“族群特色”、极度贫困的人群,人们为其取名为 帕塔科印第安人(Pataxó)。为了成为合情合理合法的印第安人并维系生计,帕塔 科人在民族旅游这个竞技场上实施了“文化动员策略”。其主要复兴的3项文化元 素为手工艺品、土着姓名(而非“教名”)和语言,后两项在向游客推销手工艺品时 有强化族群身份的辅助功能,至于歌舞,则是从其他多种文化里移植而来。显然, 帕塔科印第安人复兴并彰显了“我群”的文化差异,获得了旅游者主观体验的真实 性,从而达到强化族群边界且提升旅游吸引力的目的。

虽然无法穷尽所有案例,但研究者对于旅游中文化商品化与真实性现 象已形成一些基本共识:
(1)文化差异是被选择性地商品化,整个过程存在篡改、夸大、剪裁、 创造等行为;(2)文化的商品化趋向于标准化、模式化,例如文化的麦当劳迪斯尼 化、主题化、舞台化、博物馆化、克里奥尔化(混合化)、崇古主义、创造化、美 国化等,有“多样性的一致化”(unityindiversity)[2]倾向;(3)麦坎内尔的六类型旅游 “舞台”[17]在民族旅游中都存在对应物,族群文化与“舞台文化”之间的界限趋于 模糊;(4)真实性的主位观点(emic)被凸显,它是评判族群成员和旅游者的认同感的 重要依据。

2.2“主-客”互动关系 范登伯格认为早期的民族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族群关系类型:(1)旅游 者是过客,“主-客”之间可能公然是欺骗、利用和怀疑关系,因为双方都能轻易从敌对、欺诈的负效应中脱身。(2)旅游者的身份自相矛盾,一方面,他通常来 自一个富足社会或贫穷社会的富足阶层,其财富、闲情逸致与物质装备(相机、 摄像机、汽车、露营设备等)都足以被当地人艳羡;另一方面,他对当地状况相对 无知,就经常显得无能、可笑、轻信,极易被牵着鼻子走。(3)主-客的互动在本 质上是不对等的,不仅由于财富(偏重旅游者)和信息(偏重东道主)的悬殊,也缘 自游客是观赏者而东道主是表演者的角色分立[4]。迪安·麦坎内尔的看法①与范 登伯格类似,他认为族群关系有两个维度:结构上的高等与低等;表述上的亲近 与对立。两个维度排列组合后构成4个基本类型:
(1)低等族群试图攀附高等族群;(2)低等族群视自己为高等族群的对立 面;(3)高等族群试图亲近低等族群,并以之为模仿对象;(4)高等族群视自己为低等 族群的对立面。麦坎内尔指出,在一些地区例如巴黎新城,旅游者被当地人看成 乡巴佬;在另一些地区,旅游者因其富有或俗气而被当地人嫉妒或憎恶。他认为 任何短暂的、肤浅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都是滋生欺骗、剥削、怀疑、狡诈与刻 板模式的温床,因此无论哪一种情形,“主-客”双方的关系都短暂且失衡[18]。丹 尼森·纳什(DennisonNash)甚至偏激地将旅游视为一种帝国主义形式,他认为旅游 活动是“主-客”(或更多关系群体)之间的交易,但交易表现为一种力量的悬殊,旅 游目的地的命运可能会和越来越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联系在一起。

各介入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各方如何理解该怎样相互对待之基 础上,而在政府激励型旅游中,东道主(或其他介入者)通常愿意承担与游客相处 的额外责任,例如文化的调适、迎合、学习、改造等;而将他人视为客体的旅游 者就不太可能受相关干预机制的约束,更易从自我利益出发[19]。

上述三人的观点在纳尔逊·格雷本与埃里克·科恩的研究中得到极端 的印证。纳尔逊在一篇关于色情旅游的文章中指出,殖民宗主国对前殖民地的旅 游,例如日本人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印尼、菲律宾等地旅游,欧洲人 到泰国旅游等,是前者在失去其殖民帝国的殊荣后仍试图通过其他渠道(譬如旅 游)来彰显其作为强国的雄性气概[20]。这种旅游关系充分利用了前殖民地的贫困 窘境,使历史记忆、旅游、色情之间产生微妙的联系,从而更加剧“主-客”之间 的不对等关系。科恩分别调查了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青年以及泰国女孩与欧美旅 游者的关系:前者作为阿拉伯人却生活在犹太国家,游离于官方就业市场之外, 族群身份与宗教信仰又使其陷入尴尬的文化处境,职业和文化的双重困境导致阿 拉伯青年怀有“游客姑娘之梦”,他们与欧洲年轻女游客建立亲密关系并期待通过 婚姻而移民,仿佛她们是解决其复杂困境的最好途径,尽管欧洲姑娘对这种关系漫不经心且鲜有修成正果者,但来自体系之外的女游客仍浑然不觉地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体系内“潜在的功能失调”[21]。后者是从泰国东北贫困地区到曼谷“淘生 活”的年轻女孩(包括已为人母的弃妇),她们通过吧台小姐、咖啡招待的角色之便 与欧美男游客(farang)建立模糊的“性-情感”关系。科恩将这种关系分为4种类型:
唯利是图型;舞台型;混合型;情感型②。他认为舞台型与混合型最为常见,体现了 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杂合[22]。

社会科学家对族群研究有个共识,即族群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存在 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没有“异族意识”就没有“本族意识”。在“主-客”互动 中,东道主与游客相互强化了对方的“自识”与“他识”,研究者发现最多的现象是 双方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影响效应。首先是旅游者对东道主的刻板印象。英国人类 学者密切尔·希区柯克就此做过探讨。例如尼泊尔的“夏尔巴人”最初是指在喜马 拉雅山给旅游者做向导的先锋族群,但在游客眼里他们是职业的挑山夫,如今夏 尔巴人成了尼泊尔挑山夫的泛称,以至于附近其他族群的挑山夫也攀附性自称 “夏尔巴人”;东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上的马来人在文化特征上与当地最大族群 ——比马人并无太大区别,但游客只认马来人为典型的“山胞”,这导致当地马来 人与比马人在族称与文化身份上的再次分离[8]。这个领域的典型之作是诺埃尔· 萨拉查(NoelB.Salazar)的“印象化还是想象化——文化表述与族群、地方的‘旅游 化’”一文。

萨拉查认为,早期民族志所记载的马塞人的游牧生活与战士形象契合 了西方人对高贵野蛮人的浪漫想象,于是马塞人成为狂野非洲的象征。在一些欧 美大片里,马塞人则充当了非洲的男性化“他者”角色:赶牛群,住泥屋,与全球 化绝缘。近几十年来,马塞人逐渐成为各种文化表述(如图像与文本记录、电影、 艺术与博物馆展览、动画、照片与卡片、游记、博客等形式)的重要客体,他们 被“曝光”的程度胜过非洲其他任何族群。马塞人与欧美游客的互动是典型的“中 心-边缘”式关系,后者先入为主地对前者产生了刻板印象,这种想象式印象的力 量是如此巨大,不仅被付诸于旅游场景,也建构了族群、地方以及相关的文化事 件[24]。

其次是东道主对旅游者的刻板印象。当地人也会对旅游者形成刻板印象, 并以揶揄、幽默的口吻“反唇相讥”。希区柯克总结到,在塞舌尔群岛的方言里, 旅游者是“非常富有”的代名词,隐含“主-客”间悬殊的经济实力;东印尼的比马人 概念里的旅游者也指富有、聪明的人;在印尼的约尔卡塔,当地人凭体貌特征识 别旅游者,并一律用turis一词向白人模样的旅游者打招呼。西班牙马略卡岛上的人被分为3类:本地人、非本地西班牙人和陌生人(包括外国人、异族人或旅游者);
因纽特人称旅游者为kablunarks,这是他们对非我族类的异族群和外人的统称;坦 桑尼亚语中的mzunggu既指白人,也指旅游者,其原意接近“陌生的”“非同寻常的” 意思。针对难以互动的旅游者,当地人尤其是导游自有泄愤的方式:在马耳他, “傲慢的日耳曼人”“挑三拣四的荷兰人”“吝啬的瑞典人”的故事到处流传;英国西 部乡村用grockle(观光客)专指大都市旅游者,略含温和的奚落意味;巴黎人就乐得 叫英国游客“烤牛排”,私底下还戏谑其低俗和粗野[8]。当然,旅游刻板印象的经 典之作应属美国民俗学者迪尔德丽·埃文斯-普里查德(DeirdreEvans-Pritchard)的 “‘他们’怎样看待‘我们’:美国土着的旅游者印象”,作者生动刻画了“土着”眼中的 白人旅游者形象,以此反观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刻板印象。

普里查德以新墨西哥州的圣菲为田野点,搜集到大量旅游互动中白人的言 行表现和印第安人的应对表现。印第安人心目中的白人旅游者一方面是消费奴隶, 譬如苏人(Sioux)甚至觉得白人不是人类,而是像鹅一样的痴肥者(fat-takers),为 消费而生;另一方面则是人类学家式的文化差异收藏者,对“他者”有狂热嗜好, 但又极其无知、轻信、不合时宜甚至愚蠢。在旅游互动中,印第安人的心境相当 复杂:面对被旅游者对象化的境遇,印第安人既不想成为社会问题,也不想做浪 漫的“他者”,他们以戏谑、模仿、讽刺、沉默等方式对抗[25]。换言之,美国西 南的“印第安人-旅游者”互动关系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印第安人既刻板化旅 游者,又了解旅游者对自身的刻板印象,而旅游者对这一点知之甚少,因此,印 第安人能够对“主-客”互动关系质量加以控制,这使他们既得以卖掉产品,又保 住些许尊严。

但对于当今世界的旅游业而言,所谓“主-客”关系是抽象的理想型, “客”主要是指旅游者无疑,“主”却指涉多元旅游介入主体,包括原住居民、政府、 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机构、旅游企业等。因此,“主-客”互动将会产生出更多复 杂的关系类型,甚至旅游介入主体之间也会结成不同关系。例如在多族群的社会 环境下,如果任一族群都未能占据旅游的垄断位置,旅游影响就可能形成裂变效 应。根据巴斯“族群边界”理论,当合作能使利益最大化时,各族群会寻找抹平族 群裂缝的空间,他们彼此依赖,甚至要看旅游“薄面”而克服族群差异和冲突,以 维持互利的族群协作关系[26]。但当族群A、族群B在共同面对族群C的威胁之时, A和B会“捐弃前嫌”抹平族群差异而一致针对C。因此,只要旅游能提供一类在文 化、语言与权力上都与当地人极为不同的外来者(包括旅游者),后者就有可能使 原来的族群边界趋于消融。可见,旅游包含了大量的群体互动,它们导致了丰富 的族群关系类型,具有深入观察和研究的价值。2.3族群认同的建构 正因为族群性是不稳定的、可变的,族群认同就有被建构的可能性。

在旅游业中,族群认同的建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主-客”互动、文化商品化、旅 游文化化、文化自觉等过程中,或者说,族群认同与旅游形成了互为建构的关系。

凡关注民族旅游、遗产旅游的学者都或多或少会涉及族群认同的建构,因此这方 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略显杂乱,笔者尝试做出如下分类,并借用典型案例加 以解释。

其一,利用文化差异来重建族群认同,文化差异可以是原生的,或再 创造的。马乔里·埃斯曼的凯金人案例值得再次提起。凯金人的族群意识源于与 区域外法裔人群的文化接触,这些“局外人”以旅游为媒介叩醒了凯金人的族群意 识,激起他们对族群身份和族群文化的自豪感,并且变成自身文化的旅游者。于 是,凯金人借用其早已衰微的渔猎生计模式、独特的音乐形式以及逍遥自在的族 群精神成功重建了其作为法裔人群的族群性,许多凯金人视旅游版本的凯金文化 为其真实的传统,尽管日常生活里他们并不践行这些传统。但埃斯曼的分析还未 结束,他洞察到与其说是那些复兴的族群文化在维系凯金族群边界,毋宁说是凯 金人对文化自豪感热情洋溢的表达勾勒了其边界[14]。凯金人对这种“舞台”式原 生文化的笃信与追捧亦激起了外部旅游者的深层兴趣,族群的文化情感悄然取代 了文化差异而变成一种吸引力。格伦瓦尔德(RodrigodeAzeredoGrünewald)则提供 了一个典型的创造文化差异的案例,即上文提到的帕塔科印第安人。帕塔科人竭 力扮演其“被发现的印第安人”形象,尽管他们所呈现的文化材料是如此单薄以至 一眼看穿,但这不妨碍他们利用这些材料来修砌族群界限。事实上,帕塔科人是 用创造的传统维系了族群边界,但显然他们更愿意称此为文化保护或复兴而非传 统的发明。格伦瓦尔德指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原生的帕塔科文化,旅游艺术一 被生产出来就成了族群艺术,直接用来建构族群性,旅游场域中的“舞台真实” 展演几乎是帕塔科人自我表述的唯一渠道[27]。

其二,利用遗产来建构族群认同。密切尔·普雷特斯(MichaelPretes)考 察了美国南达科州的3处现代遗产:拉什莫尔国家公墓,亦称总统山沃尔药店 (WallDrugStore)与拉皮德城恐龙公园(RapidCityDinosaurPark)。拉什莫尔国家公墓 是政治性遗产,核心吸引物是美国历史上4位最杰出总统(乔治·华盛顿、托马斯· 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西奥多·罗斯福)的面部雕像,他们分别代表这个国家成 立、扞卫、地理与殖民扩张的历史,象征独立、自由、正义、公理等美国主流价 值观。沃尔药店是经济型遗产,自1931年创立以来,它已从单纯的药店业务扩张到饭店、冷饮柜、西方艺术画廊、服饰店、书吧等领域。沃尔药店代表一种经济 版本的美国传统,是私营企业、小城镇、西部开拓者、大萧条的奇迹、新教工作 伦理等的文化杂合体,所以它不仅仅是商业实体,更是南达科州最重要的旅游吸 引物之一。拉皮德城恐龙公园是科学与自然类遗产,恐龙在美国文化中占据特殊 位置,它赋予美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以历史重要性和壮观感,这正是美国这个现代 国家所需要的远古的过去,巨型恐龙唤起人类对自然的恐惧,但新大陆的开拓者 们征服了这块恐龙曾经咆哮的土地,因此,恐龙一开始就被编织进国家认同之中。

据此普雷斯特认为,旅游景观与安德森·本尼迪克特 (AndersonBenedict)的人口、地图、图书馆一样,隐含着一种民族主义的话语,是 美国这个多元文化国家创造超原生纽带认同的工具。由于缺乏“美国”(而非美洲) 的考古遗址,像南达科州这样的遗产景观就被创造出来以象征一段深邃的历史或 悠久的“人-地”关系,当它们被输入国家价值观念时,这些现代的旅游吸引物在 形塑全民共享的辉煌历史上,就可能具有与埃及金字塔、希腊帕特农神庙、印尼 婆罗浮屠相同的符号功能[28]。

相反,对于威尔士而言,文化最具魅力的时刻是与民族屈辱史相提并 论,这正好与民族主义视角不谋而合。威尔士的文化复兴运动肇始于英格兰与威 尔士历史上漫长的征服、反抗与再征服过程及其所导致的威尔士文化的断裂。这 种文化抗拒从浪漫主义时期延续至今,虽然形式不同,但正如威尔士大学一名政 治学者所言:威尔士的民族主义在政治上不成功,但在制度上却无处不在。苏珊 ·皮奇福德(SusanPitchford)指出,通过矿场旅游、古堡旅游与博物馆旅游,威尔士 与英格兰的关系史以及威尔士的文化独特性得到向外界表述的机会:历史的旅游 吸引物创造了高贵不屈的威尔士人形象,而威尔士的边缘地位则是拜几个世纪前 英格兰的无耻侵略所赐;文化的吸引物强化了威尔士远逝的传统,例如诗歌大会 (eisteddfod)培养了威尔士对其吟游诗人的记忆,并成为威尔士的一种民族文化制 度。对许多旅游规划与开发者而言,旅游不仅是帮助威尔士从依附型经济中恢复 过来的方式,亦有益于威尔士界定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播布于外界,使威尔士 人保持鲜明的文化边界。威尔士民族党则很关心旅游者对威尔士的描述,这亦是 其看重旅游形象的意义所在。因此皮奇福德指出,通过威尔士的民族旅游可窥见 边缘化族群针对“内部殖民”史的双重诉求:对历史不公的矫正与对族群文化的重 估[29]。

其三,利用旅游想象来建构族群认同。典型案例是诺埃尔·萨拉查的 马塞人,据萨拉查观察,遭遇旅游者这一社会事实使许多马塞人有了很强的自我客体化与自我商品化意识,他们知道自身形象对于国外旅游凝视的美学吸引力, 于是竭力扮演欧美游客对非洲“他者”的想象(Westernfantasy)。和其他旅游地的土 着没什么两样,马塞人也学会了出售自己的边缘性(marginality)。最后,萨拉查 指出,国际旅游互动中可能存在对马塞族群形象的浪漫化、扭曲化和异域风情化, 但这并非理解旅游想象的关键,关键在于全球性的旅游想象是怎样被地方扮演出 来以迎合旅游者、进而建构并固化这种族群形象的[24]。

但亦有反向利用旅游想象的“土着”,例如特罗布里恩德岛因马凌诺夫 斯基(Malinowski)而蜚声人类学界,如今它在旅游业中变得有名。岛民深谙旅游 想象与需求,他们为旅游者表演新创造的舞蹈、音乐,甚至编撰歌词来嘲笑这些 闯入者,因而觉得在与观光客的关系中占了上风。调查者岗特·森福特 (GunterSenft)认为这是岛民在抒发对本土文化的骄傲和自信之情,他们用这种“阳 奉阴违”的方式固守了文化认同与族群身份[30]。

其四,族群及其成员的身份重建。在政治、文化、经济上占优势地位 的国际或都市游客对族群文化的青睐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族群在民族-国家的结 构地位或话语权。例如新西兰的毛利人,毛利艺术是新西兰的两个标志性旅游资 源之一(另一个是其奇特的地貌),但毛利人在变成基督教徒后,毛利文化逐渐被 同化,多数毛利人不再会说毛利语,因此有人说,当代毛利文化一半是白人的创 造发明,另一半才是真实的毛利文化。为复兴文化,毛利人重修了他们的 “marae”(神圣集会地),邀请城里的年轻毛利人来学习毛利语,同时也邀请新西兰 人或白人来瞻仰其各种传统文化。毛利头人向政府施压要求更多的文化自主权, 但效果不佳。20世纪80年代末,毛利人通过“国际艺术展”将其文化遗产推向海外 市场,并在北美巡展,毛利文化在海外的声名鹊起增加了其向政府施压的砝码。

旅游不仅提升了毛利人的国内地位,并使其成了自为的旅游民族,虽然毛利文化 仍是新西兰一流的旅游资源,但毛利人已意识到无论是为旅游者还是为他们自身, 都应看护好毛利人的文化形象[31]。

20世纪60年代,挪威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FredrikBarth)提出族 群边界理论(简称“边界论”),“边界论”的逻辑在于:族群认同是族群存在的基础, 认同产生于“我群”与“他群”的互动;互动以族群边界为凭借或区隔,边界通常以客 观文化差异为标识;但在族群互动中,每个族群都会创造新的文化差异或标志物 以维系族群边界[33]。约翰·厄特尔(JohnErtl)指出,巴斯运用“边界”的隐喻,使族 群研究从此摆脱对语言、文化和生物性(它们是界定族群的关键要素)的纠结,转 而去看这些“材料”(指语言、文化、生物性)是怎样被用于区隔不同族群及其成员的[34]。因此,巴斯(Barth)的“边界论”亦隐含“情境论”的观点,即族属辨识和维 持族界的需要可以使许多文化差异被生产出来或相反的情况,标志边界的文化符 号是可变的、可商榷的、分场合的,亦即情境性的。据此,假设旅游者是具有模 糊边界的“超族类”(super-ethny)[35],他们与东道主形成一种理想型的“主-客”二 元互动关系,在此过程中,东道主的族群边界被刻意维系并创造。这一方面是出 于吸引旅游者赚取经济收益的工具性需要,另一方面是出于树立族群信心的情感 性需要,如麦坎内尔所说,旅游关注是一种无形的奉承和恭维[18],它强化了族 群在维系文化与身份认同方面的自觉意识。

通常认为,民族旅游有建构或解构族群认同之基础的两种可能性,亦 即它有强化或削减族群认同的正负功能。关于其负功能,多见于早期研究之中, 主要观点有二:其一,强调旅游者作为异文化人群的在场性,通过当地人的“内 化”“社会化”过程而引发示范效应,挫伤当地人的我群意识,弱化其族群认同;其 二,真实性与文化变迁问题,文化真实性的弱化或丧失会割裂文化主体与文化之 间的亲亲性,引发认同危机。但该视野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旅游只是影响族群认 同的外部力量之一,现代性、民族-国家的干预力量先于旅游。世界各国的“第四 世界人群”多在旅游之前就进入文化变迁的历程,因此,并无多少案例支撑民族 旅游对认同的解构性这一说法。相反,上述案例研究大都表明,无论东道主借用 文化差异、遗产、旅游想象还是别的什么来建构族群认同,本质上是在扮演旅游 者眼中的“他者”形象,从而在族群身份和文化归属层面上形成不可复制的旅游吸 引力,与此同时,东道主的族群认同与族群身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重新建构。

综上,旅游族群性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一个分支,它被国外人类学 者高度关注是缘于民族旅游或遗产旅游的盛行。自范登伯格将“主-客”关系视为 一种族群关系类型以来,旅游族群性研究断续至今,但多为案例研究,即便成书 出版,亦是论文结集,少综合性论着或文章。综观旅游族群性研究30余年的历程, 就覆盖范围来看,虽然研究者更偏爱第三世界国家的第四世界人群,但对象亦涉 及全球几乎所有大洲的族群:从被旅游影响甚深的巴厘人、毛利人、夏尔巴人、 因纽特人,到遍及美洲的印第安人、泰国原住民、日本阿伊努人、中国少数民族, 以及欧洲国家的边缘人群等;就研究内容而言,囊括文化复兴与再创造、文化商 品化与真实性、旅游中间人与族群分层、族际关系、民族-国家下第四世界人群 的身份、文化与地方意识、旅游中国族或民族主义的抒发等主题,较《旅游研究 纪事》1984年特刊所涵盖的内容要丰富许多;就研究成果而言,范登伯格关于“民 族旅游可以激发出族群性的再创造”的论点被众多案例所证实,而1984年特刊的 另7篇文章至今被频繁借鉴而非驳斥,这暗示族群理论解读民族旅游的有效性,1984年特刊意味着较高的研究起点,它导致后续研究难以超越之。

3旅游族群性研究的方法探讨 族群性是一个敏感的论题,它在旅游(尤其民族旅游)中表现出复杂的 面象,引发不同学科的极大兴趣,但如何研究这些族群现象却是个令人困惑的问 题。在借鉴国外旅游族群性研究历程和成果的基础上,拟从研究的切入点、方向 和理论三方面来探讨旅游族群性的研究方法。

其一,旅游族群性研究可以从族群文化的变迁入手,重点考察音乐、 舞蹈、服饰、建筑、岁时节庆、宗教仪式等表达性文化(expressivecultures)的旅游 化过程。对东道主来说,表达性文化的参与性强,且易于“舞台化”;对旅游者来 说,他们较为喜闻乐见听觉、视觉刺激感强的文化元素,表达性文化更符合其对 观赏性的要求。但对于旅游业渗透强深的民族地区而言,表达性文化的变迁只是 个开始,伴随旅游中文化传播与创新机制的确立,变迁会波及其他文化类型,例 如语言、生计模式、生态观、亲属关系、家庭结构、社会组织、价值观等。通常, 文化的商品化与真实性既是旅游业中的一对悖论,亦是考量文化变迁的重要标尺。

族群性与文化差异相关,因此,文化差异的变迁是观察旅游族群性的一个切入点 和重要视角。但文化变迁并非唯一的切入点,例如国内学者孙九霞等就专门研究 了不以族群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民族社区,发现参与旅游商品销售、旅游运 输业、旅游餐饮业等相关行业使当地居民的族群认同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体现 在宗教意识得以强化、传统习俗发生改变、旅游与传统产业的职业认同有所分化 等3个方面[36]。

其二,族群文化变迁只是接近族群性的一个窗口,并非最终的研究目 的,因此,必须根据文化变迁的内容与性质来把握研究的大致方向。在英文文献 研究(包括一部分中文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旅游族群性研究的几个方向:
(1)基于“主-客”互动关系的族群性研究。族群性根植于社会互动,互 动将激发、强化或改变族群的“自识”与“识他”,“主-客”双方刻板印象的形成即是 这一类研究;互动的强弱程度亦会影响族群认同,例如孙九霞对云南迪庆雨崩村、 西双版纳傣族园和各类民俗村的比较研究,她发现旅游接触的强度、深浅与族群 认同的保持、强化、分化有密切关联[37]。

(2)基于文化认同的族群性建构研究。文化是建构族群边界的重要材 料,文化变迁将导致不同的身份建构与认同倾向,因此,这一方向的研究囊括最多,也最为复杂。例如杨福泉的东巴文化研究,作者全面回溯了纳西东巴文化在 宗教、民俗与旅游圈内的变迁历程,并将现代东巴文化认同归纳为4个层次:表 层认同、审美认同、实践认同与信仰认同[38]。

(3)基于族群关系的族群性研究。分为族内关系与族际关系研究两部 分。前者针对族群因旅游利益而分化或弥合的现象,约瑟夫·甘培(JosefGamper) 的“奥地利的旅游——旅游影响族群关系的案例研究”大概是最早关于旅游族群 关系的研究[39];后者针对族群之间的旅游竞争与合作现象,戴维·贾米森 (DavidJamison)对肯尼亚马林迪小镇的研究是典型案例,无论旅游被视为机会还 是威胁,它都使东非旅游胜地——肯尼亚的多元族群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40]。

旅游既带来竞争、威胁与其他负面效应,亦带来机遇、利益与发展,案例中无一 族群能强大到足以主宰地方局势,他们彼此依赖,甚至要看旅游“薄面”而克服族 群差异和冲突,以维持互利的族群协作关系。

(4)基于外部依赖的族群性研究。这一论题有3个层面可供分析:一是 族群对旅游的主动共谋现象,例如马塞人为迎合旅游想象而主动扮演“他者”的案 例[24]。二是政府主导的民族或遗产旅游,政府及文化精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 族群认同的依据之一——文化真实性的裁决权,这一方面激起文化主体的文化自 觉意识,另一方面则导致其丧失文化自决权。三是族群对旅游者力量的过度依赖, 琳达·里克特(LindaRichter)认为巴基斯坦旅游即是如此,旅游人次的减少可能会 动摇其族群甚至国族自信,在这样的国家里旅游者的兴趣承担着确证其国家独特 性与卓越性的功能[2]。

(5)基于民族主义的族群性研究。这种民族主义体现为利用旅游来抒 发族群情感、表达族群话语、提升族群地位、激发族群认同、施展族群抱负等形 式,以达到改变族群命运的目的。

其三,族群性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的传统论题,这方面有许多可参照的 理论和可借鉴的观点,譬如族群观、族群认同理论等。最好能在掌握文化人类学 者关于族群概念的辨析以及完成对原生纽带论、文化论、边界论、工具论(情境 论)的具体解读之后,再着手从事旅游族群性的研究。在边界论与工具论者看来, 文化差异只是修筑族群边界的原材料,文化的真实性并不重要,但在东道主眼光 与旅游眼光的对峙张力下,真实性变成旅游吸引力的潜在标尺,并反作用于族群 认同。因此,真实性理论尤其麦坎内尔的“舞台真实”是旅游族群性研究的另一个 重要工具。对于该理论,有必要赘述几句。麦坎内尔“舞台真实”理论源头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 (ErvingGoffman)的“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印象管理”理论的核心在于:当个体 面对他人注目时会有意无意地使用各种标记来强化行为,行为的戏剧化有助于实 现其理想化的期待,在观者心目中塑造出其想留下的影响与观念。在个体与个体 之间、个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中充斥着表演、场景、舞台与观众的隐喻,因 此戈夫曼将社会结构分为“前台”和“后台”,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前台”,其真实流 露则是“后台”[41]。麦坎内尔的“舞台真实”理论正是对“印象管理”理论的巧妙还 原与延伸,他将戈夫曼对“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的解读又还原到戏剧舞台上,但 此舞台已非戈夫曼意义上的舞台,而是旅游时空下历史、传统、文化展演的抽象 或具体的“舞台”[42]。虽然麦坎内尔之后的真实性研究早就突破“舞台真实”理论 的桎梏,但“舞台真实”似乎却超越了令人反感的策略性展演印象,反而作为文化 呈现的重要方式在民族旅游、遗产旅游、古镇旅游等文化旅游模式中约定俗成。

作为旅游互动的一种结果,“舞台真实”对族群性的影响效应激起国外人类学者的 兴趣,对此有两种主流观点:其一是“舞台真实”与族群文化的真实性存在差距, 它歪曲、弱化、消解了族群性,从而弱化了族群认同;其二是“舞台真实”复苏、 复兴、再创造了族群文化,它重新激起成员对我群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 强化了族群认同。但有学者将“舞台真实”作为旅游文化的一种形式,认为“舞台 真实”起到了保护活着的原生文化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旅游者有可能 伤害原生文化的旅游行为。

4结束语 自范登伯格将“主-客”关系视为一种族群关系类型以来,旅游族群性 研究断续至今,但多为案例研究,即便成书出版,亦是论文结集,鲜有专着或论 述性文章。这暴露出旅游族群性缺乏相对系统的研究。皮卡德、伍德二人则指出 早期的旅游族群认同研究忽视了族群认同的政治源泉,特别是国家政策和国家资 源的使用权,因为在第三、第四世界社会里,这些东西尤为重要。一方面,国家 致力于培养新的国族认同,缓解多元族群与现代国家之间的矛盾张力;另一方面, 当地人发现其必须在国家控制下的竞技场上就族群认同进行商榷,因此民族旅游、 民族博物馆、主题公园的增生以及族群器物的商品化等使族群认同与国族认同的 并存情形更趋复杂。虽然民族主义、政治利益与地方旅游促销之间关系密切,但 国家精英主要是被旅游的经济效益所吸引。然而,民族旅游对族群多样性的促销 把一些复杂问题摆在国家面前:(1)旅游促销中被挑选出来象征族群界限的族群 标志是怎样与国族整合、国家认同相协调的;(2)民族旅游是将族群更紧地与国家 政治经济体系绑在一起,还是强化了族群的分裂感且潜在地为之提供了抵制整合的资源;(3)地方、地区与国家层面的族际关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43]。此类问题应 成为研究者针对现代民族-国家予以关注的方向。

至于旅游族群性的走势,如伍德所言,首先是族群认同日益“去分 化”(dedifferentiated),族群认同将与其他生活场域交织在一起,在和其他群体或 机构的互动、反应过程中被普遍性建构;其次是旅游与其他社会文化活动的边界 的消解,即社会生活领域的旅游化与旅游领域的社会化[2]。在这样的旅游话语 与体验模式下的族群性将会如何演变目前可见的是,旅游不再外在于族群文化, 在族群性呈现与建构过程中,旅游文化将内化为族群文化。伍德于1998年的预言 正变成现实,这是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边界交融、互疏互通的结果,也是研究者 所面临的旅游族群性现状。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