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们赖以生活的摇篮,家庭 教育是大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无 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 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 不可替代。”[1]然而,令人忧心的是农村留守儿童作为 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家庭教育正在被无奈地弱化,并演变 成我国社会转型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工业 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在全国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说,截至2016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 2.8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亿人,分别比上年增加424 万人和50万人。[2]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外出农民工的人数会继续攀升。然而,由于户籍制度、 经济收入、入学就医等因素限制,农村工家庭很难整体迁移, 子女常常被留在户籍地跟随父母一方生活,或由祖父母(外 祖父母))隔代抚养,或委托亲朋好友监护,还有极少数孩 子无人照顾,这些缺少父母之爱的未成年人被称为“农村留 守儿童”。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全国农村 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
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 守儿童增加约242万。[3]如此多的农村儿童生活在远离父 亲(或)母亲的被拆分家庭中,长期得到亲子教育和家庭温 暖,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品德、学习、安全等方面问题突 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要问题及成因 1.亲情缺失,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儿童的成长是身心全面 发展,不仅需要物质生活保障,更需要亲情的温暖,心灵的 陪护。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 突出的问题。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缺位,亲子在一起相处 时间短和沟通交流频次少,彼此间的情感会变得稀疏,享受 不到正常的亲情关爱,这对留守儿童心理和人格发展产生不 利影响。研究表明,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会形成一些不 良人格,如乐群性低,比较冷谈、孤独;
情绪不稳定,易心 烦易乱,自控能力不强;
自卑拘谨,冷漠寡言;
抑郁压抑, 忧虑不安等[4]一些留守儿童虽由祖父母(外祖父母)、近亲属照顾,物质生活不成问题,但对情感需要和心理变化 缺乏关注,特别是遇到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重要问题,不 能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极易造成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导 致极端行为发生。2.教育缺位,道德品行不容忽视道德品行 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成事之道。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 教师,要重视孩子品德的养成,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 扣子。但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疏于沟通交流,不能 对留守儿童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孩子的成长基本处 于放任自流状态。而隔代监护人一般只关注孩子的饮食起居, 对他们的日常品德行为问题,往往采取因小而忽略,因溺爱 而放任,因粗暴而简单处理等方式,留守儿童产生一些不良 品行,如在家缺乏礼貌,任性妄为,不服从祖父母(外祖父 母)亲戚管教,在学校经常不遵守校纪班规,狭隘自私,不 关心别人,不诚实守信,不尊重师长,好逸恶劳,奢侈浪费, 缺少集体荣誉感,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等。[5]如果这 些不良行为和习惯任由发展,很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 生。3.管理无力,学习成绩不理想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 儿童而言,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学习能力 的提高都离不开家长和监护人的帮助和管理。父母外出打工, 与孩子交流减少,不能对学习及时指导和督促。与母(父) 亲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家务和农活较重,缺少时间和精力 教育子女。而隔代监护人一般是老年人,他们多是文盲或半 文盲,文化素质低,教育意识落后、教育方法不当、身体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力不从心。留守儿童长期缺 少父母的管教,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得不到父母和其他监护 人的监督和管理,学习成绩一般不理想。调查显示,78.4% 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54,5% 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较差”。[6] 4.监护不当,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 外打工,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孩子的监护责任落在了母(父) 一人身上,或转移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他们由于疏忽或 精力所限,常常导致监护不到位,引发许多安全问题。一是 食品安全问题。农村隔代监护人文化水平低,食物安全与卫 生知识匮乏,缺少食品安全教育,留守儿童经常花钱购买问 题食品。二是人身安全问题。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 示,对于少年儿童发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55.4%的受访者 认为是少年儿童安全意识薄弱。[7]留守儿童自我保护能 力差,监护人监护不到位,极易引发人身安全问题。同时, 失去了父母的保护,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被同学欺凌,还有 个别留守儿童成为犯罪侵害的对象,成为最无辜的受害者。
三、对策及建议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我国城镇化道路上绕不开的 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 能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还孩子们一个正常温 暖的童年。1.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强化留守儿童父母责任意 识家庭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克服重养 轻教、重智轻德、过分溺爱、“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念, 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家长 监护责任意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完全履行监护职责是留 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诱因。新颁布的《民法总则》 对监护作详细规定,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 保护的义务,监护人不履行或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可以撤销 其监护资格,侵犯被监护人合法权益或使被监护人处于危困 状态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进一步普及《未成年人保护 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尽量 将子女带在身边,即使子女不能随行,也要经常保持联系, 尽最大努力全面履行抚养教育监督和保护的责任,让父母之 爱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完善代理监护制度。农村 工外出将子女委托亲朋好友照顾,要详细写明权利义务和注 意事项,从法律上保证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和监护。2. 完善学校管理,弥补农村留守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学校作为专 门教育机构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自觉承担因农民外出 务工而被弱化了家庭教育功能,加强教育和管理,为留守儿 童送去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为了便于 教育和管理,学校要给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收集孩子 学习、品德、心理发展等重要信息,详细记录在校表现和成 绩,加强学校与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沟通解决孩子 身上出现的学习或心理等问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关爱留守儿童,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任课 教师通过“代理家长”或“结对子”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 家的温暖。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中 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服务。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 动,丰富留守儿童校园生活,让他们对学校产生依恋感,心 灵不再孤寂“留守”。3.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支持网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在一个宏观而复杂的社 会环境中,因此,要整合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共同努 力,协调合作,建立一张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爱心网络。各 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与妇联、团委等部门联合,在 街道、社区(村)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为家长提供公益 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大力开展家庭教育,更新农村留守儿 童父母和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避免缺教少护、教而不当, 如甘肃省妇联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在全省举办“母亲讲堂”, 为广大家长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 务。鼓励组织社会热心人士和公益组织与留守儿童结对子, 从思想、情感、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帮助他们,让留守儿 童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在留 守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 话. [2]人社部.农民工已超2.82亿人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山西经济日报,2017-03-21(7). [3]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 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 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5]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 州学刊,2006(3):128-130. [6]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84. [7]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超6000万人身安全隐患严重. [8]潘璐,叶敬忠.“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 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
2-12. [9]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 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 年(3)13-29.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困境与优化策略 摘要:家庭是儿童成长最为重要的港湾,而家庭教育是 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养料。然而,留守儿童因其父母长期不在 身边而不能获得完整的家庭教育而产生多重问题,如缺乏关 爱而导致性格孤僻等问题,家庭照顾系统脆弱而造成家庭照 顾功能弱化等问题。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应该提供积极的外部支持,运用科技搭建畅通的情感沟通媒介以及培育专业社会组织,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的手段优化和 过程优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社会福利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为基本的场域,家庭为儿童提供早 期社会规范和社会学习的课堂,儿童将通过与主要照顾者建 立亲密信任的关系,并通过这种互动与学习过程获得基本训 练和社会知识,从而为成长为社会成员提供最为基础的教育。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成长需要满足生存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实现 的需要,这些需要依一定的层次进行递进性的满足,即人类 需要先满足生存与安全的需要,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农村留守儿童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在家庭教育方面面临 缺失和不当,从而在这些需要满足方面会出现问题。
(一)家庭结构变化弱化留守儿童的生存质量 由于父母一方或父母双方长期不在家中,留守儿童可能 面临家庭照顾脆弱化的风险。比如,照顾者因为教养能力、 精力和知识与技能的缺乏,不能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照顾儿 童,导致留守儿童经常不能获得充足和合适的饮食和休息以 及卫生条件保障,导致儿童发生营养不良,消瘦或过度肥胖 以及经常发生疾病等问题,影响儿童的健康生活和成长。
(二)父母缺位容易引起儿童心理问题 现有文献多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首要的问题就是关爱缺失,严重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从依恋理论而言, 儿童在成长期需要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形成紧密的新人、支持 和依赖关系,并基于这种良好的关系基础才能发展出正确健 康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构建能力。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 们与父母的情感沟通比较松散,而亲密信任的亲子关系也比 较难以建立或维护。一方面,儿童会长期处于不安全感、孤 独感和无归属感的状态中成长出不自信、孤僻、孤独等性格 特质,另一方面,由于父母作为成熟的社会成员,比祖辈照 顾者更熟悉社会环境和拥有更成熟和系统的社会适应技能, 但父母的照顾缺位会让留守儿童失去很多学习和模仿的机 会,因而他们的社会技能学习会被弱化。再加上祖辈照顾者 在社会知识、照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相对要弱化些, 难以为儿童提供更加开放性和平等性的教育机会和榜样示 范,这些又将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技能学习不足,并 可能存在自信不足和回避竞争的特点。
(三)家庭教育的外部资源支持严重不足 儿童成长不仅需要家庭的支持,也非常需要学校和社区 的支持。在教育方面,农村往往在学校和社区层面的资源都 比较匮乏。比如,学校教师数量和能力的欠缺,不能为留守 儿童提供足够的课外辅导、情感陪护、家庭访视等服务。而 农村社区往往处于贫困地区,既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又缺乏 专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而农村志愿服务意识比较薄弱, 邻里互惠性互助功能不断弱化,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较难获得来自社区的足够支持和帮助。比如,甘肃杨改兰案中,丈夫 在外打工的杨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又遭遇当地村委会和乡 镇因为低保资源分配问题剥夺其家庭的低保资格,致使陷入 绝境的她将四个孩子杀死的社会悲剧。这一案例中最为突出 的问题是社区在面向留守儿童家庭的支持不足和服务缺失, 尤其对于杨母这样的留守儿童母亲的教育和支持重视不足, 或者说过度忽视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因素。
二、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策略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它是儿童健康成长最为重要的 港湾,也是儿童社会化的必要阵地,因而我们应该采取多样 性的措施,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为这些特殊儿童构建一个资源充足,氛围温暖,照顾到位, 沟通畅通的家庭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获得和享受一个健康、 快乐、安全、支持的童年生活和成长过程。
(一)优化留守儿童家庭的外部支持系统 学校、社区、乡镇和企业等都有责任帮助这些弱势的留 守儿童家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和教育条件。比较学校和社区 可以优化教育机制,将留守儿童的照顾者纳入到亲子教育和 亲职教育课程和群体中,学校必要的育儿知识和技能,帮助 他们应对存在的可能风险和难题。提供必要的救助服务,留 守儿童的可能会面临照顾者和儿童发生疾病的风险,因而需 要构建紧急的照顾、救援和资金支持等服务,帮助他们度过 风险发生时期。比如,可以向社区和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或专业人员,帮助留守儿童照顾者提供亲职教育方面的能力训 练和知识传授。
(二)增强学校教育能力弥补家庭教育短板 留守儿童寄宿学校情况越来越普遍,因而学校教育对于 他们来说,尤其重要。但农村学校在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问题方面存在自身能力不足的局限。首先,应该充实农村教 师队伍,引入一些具有社会工作或心理学背景的教师,或通 过培训和督导,提升农村教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问 题与服务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服务能力,从而改善教育方法和 教师角色,以适应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其次,应该加强农 村中小学的设施设备建设投入,改善教学和保障方面的条件, 让留守儿童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消减他们在教育资源 上的不公平现象。再次,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 教材、教法和课程,增强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获得的便利性 和可及性。
(三)运用新的交流互动媒介促进沟通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各种APP软 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为外地农民工与子女互动沟 通提供了重要科技创新。比如,可以通过家庭、社区、学校 和专业社会组织多方的资源互动平台,帮助外地务工的父母 与留守子女之间建立紧密沟通联系,从而能够减轻儿童的学 习压力,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合作。同时,留守儿童、 照顾者和留守儿童父母之间的沟通,能够降低自身的压力,也可以促进儿童的发言水平。
(四)培育社会组织干预家庭教育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组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能为儿童的 成长与教育提供诸多的福利和公益服务。比如,一些社会组 织为留守儿童提供诸多捐赠物资,或通过项目申请方式来为 留守儿童照顾者提供督导、培训等服务。专业社会组织对留 守儿童的干预具有时效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特点在内,能够 及时把握留守儿童及其照顾者的需要和问题,并提供多元性 的服务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可以提供亲职教育、亲子教育、 同辈小组以及社区动员、权利倡导的专业服务,代表留守儿 童或其家庭去表达需要和增进自身权益和社会福利服务。比 如,专业社会组织可以策划农村留守儿童服务项目,运用小 组、社区和个案工作方法帮助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和留 守儿童照顾者三方的沟通和合作,比如,借助互联网和自媒 体的QQ等开展在线的专业服务等。
参考文献: [1]杨梅.从需要层次理论谈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2011,(03):17-18. [2]杨晓军.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媒介化“补偿”机 制探析[J].电化教育,2014,(07):36-40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关键词]优势视角;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工 作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作为中国城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 个特殊群体,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者从不同 的角度阐述了“留守儿童”的概念。吴霓认为,“农村留守 儿童”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 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 童。段成荣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 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儿童;叶敬忠,认为留守儿童 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 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笔者结合 上述学者的观点,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 工,将孩子委托给长辈或亲戚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 成年人。优势视角是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维希提出,优势视 角从批判传统的问题视角和缺陷模式开始,注重对人们及其 所处环境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焦点,从优势 和资源出发,帮助处于痛苦和困境中的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优势视角理论的主要概念包括优势、增权、成员资格、抗逆 力、自愈和整合、对话与合作、悬置怀疑。优势视角注重对 留守儿童潜能的挖掘和运用,整合自身及周边的资源,从而 可以找出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1.1家长重视度不够 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得很 少,更多时候父母能给孩子的只有物质上的满足。造成父母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投入少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他们自 身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只有初中水平,对于辅导孩子 的学业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对于常年在外的父母来说,孩 子的教育只能寄托于照顾孩子的人身上。
1.2父母的爱匮乏 出门在外的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存在很多障碍。
父母大都通过电话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父母仅通过对子 女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来了解子女的近况,这种沟通方式以 父母为主导,而子女一般只是附和父母的回答。父母很多时 候觉得和子女之间代沟很大,很难做到对子女情感上的关怀, 他们通过对子女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情感关怀的不足。
1.3长辈溺爱严重 父母是把子女交给长辈或亲戚照顾的,所以这些长辈理 应是留守儿童临时的监护人。因为监护人的身份是临时的, 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也不敢大加约束,甚至任由留守儿童发展。
再者,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基于这种情况,临时监 护人对他们也会存在呵护心理,不敢打骂留守儿童,孩子做 错事了通常也是简单地教育一顿,这种溺爱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4家-校沟通机制不畅 学校方面,学校很少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一般只有在 学生严重违反纪律时,学校才会跟家长联系,把家长叫到学 校去,当着家长的面批评学生,这种方式让家长很没有面子,家长回去了对留守儿童又是一顿打骂,通过这种方式,教师 认为达到了处罚学生的目的,但采取这种方式很难解决问 题;在家长方面,很少有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他们认为把 孩子交给学校了,家长就没有教育责任了。教师和家长的沟 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留守儿童身心受到伤害。
2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成因 2.1留守儿童优势得不到关注 “教育素质是内化了的教育成果和学习体验,是一种具 有独立品格的基本素质,是个体素质和国民素质的辩证统 一。”也就是说,教育素质不仅体现在受过多少教育,还体 现在对教育的看法上。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希 望家长关注到自己,所以有时候他们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 引起家长对自己的重视。处在学龄期的留守儿童,更希望自 己被人关怀和表扬,家长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要多关注他们 具有的优势。留守儿童具有的优势:父母不能都在留守儿童 身边,使得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更具有独立生活的能 力;学习不是衡量留守儿童好坏的标准,他们在才艺、智力、 接受新事物等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
2.2留守儿童抗逆力培养缺乏力度 “一般来讲,可以把抗逆力理解为,一种即使身陷明显 的压力和困境也不会退缩,也不会表现出不良的行为品质。” 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缺乏对其抗逆力的培养,很 少让他们独自面对压力,从而使得留守儿童在没有家长的情况下独自面对特定压力时,会表现出异常的行为反应。“家 长溺爱一方面容易使得留守儿童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 疏散懒慢的“霸王”心态,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在家长溺爱的保护伞下,认为有困难家长 都会为他们解决,自然很少自己去思考怎么面对困难,面对 压力和挫伤,就缺乏抗逆力。家长忽视对留守儿童抗逆力的 培养,一是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发展;二是不利于他们自主解 决问题。
2.3农村教育资源难以整合 近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 这可见国家对农村发展的关心。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相对城 市来说,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都比较低。农 村资源也没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目前农村缺乏开发农村资源的能力,由于自然和人力条件的 限制使得农村很多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第二,农村人才的 大量流失。城市化的发展壮大了城市规模的同时,农村的发 展明显滞后,广大的农村杰出人才离开农村而没有建设农村, 所以城乡差距再进一步拉大;第三,政府对农村资源开发的 政策少,近年来的一些惠农政策大多数侧重于对农民的补贴, 缺乏对农民潜能的开发。农村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发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
2.4留守儿童的成员资格被忽视 成员资格是一种身份、一种权利、一种参与的机会成员资格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必须让服务对象走出被压迫的环境, 让他们的声音被听到,需要得到满足,不公平受到重视,这 样才能实现他们的梦想。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长期城乡二 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在教育、福利、经济发展等方面远落后 于城市。虽然近年来,一些政策开始向农村倾斜,但在农村 教育方面,还是被社会关注得太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农村家长学校的缺失。上级教育部门把家长学校的 部署一般放在城市里,政府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政策很少;二 是社会媒体很少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社会媒体对农村教 育的关注仅仅停留在同情农村教育的落后,赞扬山村教师的 坚守上,很少有关于农村家庭教育的节目;三是政府对农村 家庭教育的支持不够,政府把农村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村 中小学上,没有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紧迫性。
3优势视角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仅靠家庭的努力是不 够的,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促进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
3.1家庭层面,履行和加强教育职能 提高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 境。农村父母和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对留守儿童的 教育关注少,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粗暴的方式,这 样的教育方式产生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家长要改变这种 教育子女的方式,提高家庭教育的素质。第一,加强父母和子女的亲子沟通。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和他 们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这导致留 守儿童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父母在和留守儿童沟通的过程中 要加强感情方面的沟通,多关注他们在一段时间的成长和进 步;第二,加强家校沟通。家庭教育的责任不仅在于家庭, 学校也承担了一部分的家庭教育责任,因此,当家长在教育 留守儿童遇到困境时,可以和学校老师进行交流,了解留守 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很多老师也希望家长能和他们交流,通 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会得到更好的解 决。
3.2政府层面,提供长效关爱机制保障 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方面的政策支持越来越 多,但这些政策大多数是向孤儿、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的倾 斜,对留守儿童的政策比较少。因此,政府在促进农村家庭 教育方面,第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留守儿童的 群体超过六千万,而政府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立法还 比较缺失,政府在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还需要 做出更大的努力,通过法律的形式强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责任,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得到保障;第二要加大对 农村教育的投入。地方各级政府在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基础 上,优化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交 流,对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提 高家长的责任意识,通过这些促进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的提高。
3.3学校方面,加强针对性教育管理 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在实施学校教育的同时增加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第 一,学校应该组织老师或表现好学生对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 留守儿童实行帮教,这可以是留守儿童周围存在的资源,通 过老师和同学的帮教,找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根 源,并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第二,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 学校组织一些文体活动,特别要鼓励留守儿童参加,让留守 儿童在学习之余身心得到放松,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 能增加对自己表现的肯定,从而更加关注自身的优势。
3.4农村社区方面,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参考文献: [2]袁海军.何谓“教育素质”[J].教育科学研究, 2002(3). [3]魏凤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心理学思考[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4]俞锐.办好家长学校优化家庭教育效果[J].克 拉玛依学刊,2014(1). [5]张孝义,王有青.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教师应对 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