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6)17-0004-05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相关课程的研究与实 践之路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混乱到逐 步规范,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2012年12月全国中小学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原来的自下而上的自发探索转 变为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为了更好地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我们成立了“济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课程指南”项目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进行研究。
项目组首先组织成员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 关文献进行学习和梳理,并分别完成了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本文即为项目组的研究成果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既是一个显性的发展趋势,又 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论的过程,还将是一个长时段的发展经 历”[1]。要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要了解这 门课程的名称、内涵、性质和特征等基本问题。
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名称 (一)课程名称的种类 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名称比较混乱。这一现 状一方面源于心理健康教育名称的混乱,另一方面也与学者 们百花齐放的自由探索有关。
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史上,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 授、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是奠 基者。1983年,林崇德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学》,首先提出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设想,强调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 重要性[2]。同年,燕国材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 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我国教育界正式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 念[3]。1986年,班华第一次提出“心育”概念,引起教育 界的广泛重视。1987年,燕国材[4]率先提出心理教育的概 念,并企图以此来统帅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 理治疗等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这么 几个概念,即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 育。这四个业已通行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
直到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多 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这是在国家的有关文件中第一次使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 名称。自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名称在国家行政部门中的称呼 才相对固定下来。但是实践中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 称的使用,依然十分混乱。
班华[5]指出,从课程命名来看,有的把这门课程称为 “心理发展常识课”,有的称为“心理辅导课”“心理卫生 课”“心理训练课”,有的直接叫“心理学”“学习心理学 讲座”等。张汉强[6]认为,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的课程共有 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教育课(简称心育 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 课、心理活动课、心理课、心理健康课、心理品质课、心理 素质训练课、心理教育活动课、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素质 教育课、心理素质培养课、心理品质修养课、心理保健课等 17种命名。
根据笔者的研究,除以上二十多种命名之外,在中小学 理论与实践中还有心育活动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心理健康 辅导活动课、班级心理活动课、班级辅导活动课和班级心理 辅导活动课等多种名称。
(二)课程名称使用频率 使用频率较少的有心理品质课、心理训练课、心理素质 培养课和班级心理活动课各1篇,心理素质教育课2篇,心理 素质训练课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各5篇。而心理保健课、 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班级心理辅导课、心理 发展常识课、心理品质修养课都是0篇,这一方面因为这些 名称确实较少被人使用,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可检索时间段有 关。笔者所用的中国知网可检索时间段为1990~2015年,在此之前的文献或未收录的文献无法查询到,而这些名称大多 为早期研究者所用。
(三)理论界关于本课程名称的探讨 理论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名称,始终没有统一。
这些不同的课程命名,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意味着不同的 课程内涵和性质、不同的课程特征和形式、不同的课程目标 和内容、不同的课程模式和学习方法。混乱的课程名称阻碍 了课程的交流和发展,严重削弱了课程促进人的发展的本体 功能。因此,有必要使用统一的名称,以利于该课程的发展。
林崇德[7]指出,各地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出现的诸多名词、 概念不统一,成为目前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各地应根据教 育部的文件精神,统一称为“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规范化。
此外,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其他主张。比如张静涟、 刘华山主张使用心理辅导课程,班华、沈贵鹏主张使用心育 课程(心理教育课程),郑和钧主张使用心育活动课,叶斌 主张使用学校心理教育活动课,钟志农主张使用班级心理辅 导活动课和心育活动课,张汉强主张命名为心理健康课程。
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宜统一称为心理 课,理由如下。其一,从学科通用的命名原则看,通常学科的命名或以 对象命名,或以方法命名。课程作为狭义的学科,其命名也 适用学科命名的原则,同时还要符合逻辑规则。从课程名称 的现实情况来看,一般采用的是以对象命名的方式,如语文 课、数学课、英语课、科学课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门 课程的对象是学生的心理而非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显而易见 的。
其二,从心理课在各地各校的实践情况来看,“心理课” 最为简练,易读易记,是学生的惯常称呼。绝大多数学生平 常就这样说:“下节课上什么?上心理!”而没有人说上心 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等。他们称呼语文课程的老师为语文 老师,称呼数学课程的老师为数学老师,称呼心理课程的老 师为心理老师,而极少称呼心理活动老师或心理健康教育老 师。
为什么不统一成其他的名称呢?在此,笔者仅以较有代 表性的几种名称进行论述。
为什么不宜叫心理活动课?早期人们为了凸显心理课 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不同,才会专门强调其活动性,冠以心理 活动课或心理辅导活动课等名称。其实,活动教学法只是心 理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活动也只是心理课最经常的一种教学形式,而非其本质。
为什么不宜叫心理辅导课?有人曾专门区分过心理辅 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概念的异同,心理辅导虽然是以 正常人为工作对象、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以发 展与预防为主要功能的教育模式,但它与心理咨询之间并没 有严格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部分重叠与交叉的一个连续 体[8]。而且心理辅导也是早期心理课程初步开设时,人们 把心理课程与个别心理咨询相区别的一种称谓。至于有的学 者还冠以班级之名,称为班级辅导课或班级心理辅导课,就 更不宜了。因为任何学科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即使为 和一般的团体辅导相区别而称之为班级辅导,在这里它也只 是一种特定情境之下的称谓,而不宜作为心理课的统一称呼。
为什么不宜叫心理健康教育课?原因有三点。第一,虽 然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已经统一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并 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中,但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 争议。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虽然有的文件规定德育任务内容 时也列入了心育内容,如果据此认定德育包括心育,“就混 淆了理论与文件的关系,或者说混淆了学理与工作部署的关 系”[9]。第二,即使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纲要》中把这项工作统一规范为心理健康教育,其课程未必 非得叫做“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如同教育部制定并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虽然称 为公共安全教育,但各地各校在地方课程中开设此课时并没 有都叫做“公共安全教育课”。第三,仔细推敲可以发现, 心理健康教育含有浓郁的教育意味,但事实上,所有学科都 有教育的意味,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在 进行教育。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课程与教育的关系是种概 念与属概念的关系,教育包含课程,而不是课程包含教育。
所以语文课没有叫做语文教育,数学课没有叫做数学教育, 心理课在这个方面自然也不宜搞特殊化,非要加上教育的字 词,违反课程与教育的逻辑规则。
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 程都宜统一规范为心理课。
二、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涵 名称的不同,带来对其内涵界定的不同也是必然的。考 察众多专家学者对于心理课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教育学取向的定义。比如班华[10]认为,心育 课程是依据心育的目的,或者说是为实现心育目的而组织的 各种教育活动及教育方式的总和。第二类是心理学取向的定义。比如华芳英[11]认为:心 理活动课主要是根据有关心理学原理,通过设计系列学生活 动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的状况,以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类是综合取向的定义。比如王希永[12]认为,心理 健康教育是一门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课程,是一门促进个 人成长的课程,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心 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 课程。
关于心理课内涵界定的种种不同,其实也与心理课的不 同类型和分类有关。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有以 下几种。
班华[8]认为,心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 境课程,同时还渗透在其他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 程之中。
沈贵鹏[13]认为,心育课程从显性—隐性的维度可以分 为显性心育课程和隐性心育课程,从发展性—矫正性的维度 可以分为发展性心育课程和矫正性心育课程,其中发展性心 育课程又分为认知性心育课程、融合性心育课程和活动性心育课程。
姚本先、方双虎[14]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 分为独立型和融合型两种。独立型课程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 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组成。
笔者认为,心理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课约 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泛指一切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 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良好心灵基础的课 程。狭义的心理课,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是教 师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以帮助学生 产生心理体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和心灵成 长。这更接近和类似于班华教授的心理活动课程、沈贵鹏博 士的活动性心育课程、姚本先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以及其他学者提出的心理活动课程。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 性质是一种事物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性 质是人或事物的本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代表 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姚本先、方双虎[14]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 性质是活动性、系统性、主体性和互动性。方双虎[15]又进一步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体验性课程,是一 种学生本位课程,是一种生成性课程,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 的课程。
刘宣文[16]认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本质特点是整体性、 主动性、体验性。
刘华山[17]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性质比较特 殊的课程,一门更具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与一 般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别注重开放性、 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和体验性。
笔者认为,心理课程的性质应该是心理课程所独有的内 在属性,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而一些学者提出的性质特 征,比如主体性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生成性强调课堂不是预 设的是生成的,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 是各科教学都应达到的要求,并非心理课的独有之义。因此, 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课的性质应该有以下三点。
一是体验性。中小学其他学科多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 为主,而心理课则不是解决知的问题,更不是让学生掌握系 统的知识。在多数情况下,心理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 为核心进行教学的,但是它追求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借助 活动这一载体来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 体验和感悟,在体验中收获和成长。
二是发展性。其他学科多以固定的知识模块为主,很少 有变化和创新,心理课则不同。预防和发展是心理课一贯的理念,它包含的内容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体发展的理念、 全面发展的理念、潜能开发的理念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发 展的理念等。
三是综合性。其他学科多是以本学科内容为基础进行的 单一的专业教学,而心理课则是综合的。从学科基础上看, 中小学心理课既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又属于教育学的范畴, 是多门学科的交集。从实践情况来看,心理课是学校各种教 育活动和教育工作的综合,是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有机融 合,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征 特征是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特征倾向于 表象、形式。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征,有代表性的观 点有如下几种。
廖凤池[18]认为,班级辅导活动课具备六个特点:它是 发展性的辅导课程;
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其内容 必须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其实施必须综合运用灵活的启 发式教学技术和团体咨询的专业技巧;
它是辅导学生的课程, 不是游戏课;
它应进行教学自我评价。
张英[19]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特征是教学对 象的全体性、教学方法的自主性、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和教学 目标的发展性。
肖汉仕[20]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有四个 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
二是培育、预防并举;
三是宜四重四轻,即重内化、轻灌输,重能力、 轻知识,重参与、轻旁观,重实效、轻形式;
四是师生是人 格平等的朋友关系。
韩海玲[21]认为,心理活动课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参 与性、互动性、开放性、操作性、多样性、情景性、体验性、 发现性、民主性和感染性等十个方面。
笔者认为,心理课作为一种教学课程,其特征也须遵循 课程的基本要素。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在其经典 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四要素,即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从这个角度出发, 心理课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一是教学目标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为了 促成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课自然也要从属于这一目标并为 之服务。从实践来看,学生身心发展的总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面临的问题大多是动态的问题、发展的问题、成长的问 题。发展性的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品质的 培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长。
二是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心理课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 依附于生活世界的一种新型课程,其课程内容不追求文本的 知识性、学术性和结构性,而是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 情境的渲染,以及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22]。其 内容大致包括八个方面:一是自我意识,二是学习心理,三 是人际交往,四是情绪调适,五是性与性别教育,六是生命教育,七是升学择业,八是生活和社会适应。
三是教学过程的辅导性。教师必须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团 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比如建立团体的方法、团体 转换的方法、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达成认知理解、获得情 感体验,进而促进行为的改善。基于辅导,心理课在组织形 式上多以活动为主。这一点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笔者想特 别指出的是,活动只是形式,是手段,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 才是目的,促进心灵成长才是根本。
四是教学评价的开放性。由于学生的心理体验心理发展 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因此,心理课的评价不可能用一把客观 的标尺进行衡量,更不可能像传统学科一样用纸笔测试的方 式进行。心理课的教学“重感受,不重认知;
重引导,不重 教导;
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
重目标,不重手段;
重 真话,不重有无错话;
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
重应 变,不重原定设计;
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23]。
因此,其评价也是开放式的,没有统一的答案和固定的模式。
在评价形式上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生集体互评和教师评 价为辅。在评价内容上以过程评价为主,以目标达成评价和 教学效果评价为辅。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 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活动资料分析法、社会群体关系 测量法等。
注:本研究为“济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南” 项目组研究成果之一。参考文献 [1]王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审视——管理与评 价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4):4-7. [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心理健康教 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徐英.论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J].心理 科学,2000,23:242-243.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