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故事小集1:孔子的“失信” 《论语·颜渊》中有这么一句话:
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这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 马难追。”的由来。
但是就是教育我们言而有信的孔子,自己却公然失信于人。这又是为 什么呢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的时候,在陈国生活了三年,孔子和弟 子也没什么作为,恰逢当时晋魏两国相争,经常攻打陈国。于是孔子带领弟子们 离开了陈国,前往卫国。
但是到达卫国蒲地的时候,不巧卫国当地发生了叛乱,卫国的逃亡大 臣害怕孔子去卫国威胁自己的权利,于是下令不准孔子入城。叛军们只知道孔子 的大名,不知道长什么样。为了摆脱叛军的纠缠,孔子一行人只好向天发誓不去 卫国。
可就是在刚离开蒲地,孔子马上命令弟子直奔卫国首都帝丘。弟子子 贡就问:“盟约难道可以撕毁吗”孔子脸上一点羞愧的样子都没有,笑嘻嘻地说:
“我是被逼着宣誓的,那些话我都不信,神怎么可能信呢”说完一行人就奔着卫国 去了。
其实孔子的行为并不是失信而是一种变通。
这就好比一个歹徒拿刀架在了你的脖子上,要你做什么事,你都会答 应,但是你心里并不愿意。
而遵守诺言的真正定义应该是你心甘情愿地答应对方的要求,并努力 完成。心灵故事小集2: 抽走怒气的木柴 北宋仁宗时,潞国公文彦博在成都任益州知府。
在一个大雪天里,他在家中宴请宾客,直至夜深还未散席。
在外等候的随从士兵中有人大发牢骚,拆掉了井亭,并烧来避寒。
一位军校将此事报告了文彦博,席上的宾客听完之后,个个吓得直打 战。
但文彦博却神色自若,镇定地说:“天气也确实冷,他们拆了去烤火 也无可厚非。”说罢照旧饮酒。
随从的士兵们知道后就泄了气,再也没有找借口闹事。
第二天,文彦博查清了是谁先动手拆井亭,便把此人杖责一顿押送走 了。
怒气就像是火,越去挑拨它就越烧越旺,如果抽去木柴,就会自然熄 灭。
同样一件事,处置适当可以消弭祸乱,不当,则会引发祸端。
临大事静气为先,遇险滩宁静致远。
心灵故事小集3:眼力与气度 讨伐董卓之后,曹操和袁绍打起了仗。
袁绍的军力虽超过曹操,但不善于识人用人,最终不仅大败,还吐血 身亡。
袁绍死后,曹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袁绍的坟上哭祭。
这时,有人查出曹操部下给袁绍的密信,但曹操连看都不看就下令烧 掉。
曹操还坦诚地说:“不怪他们,大败时,连我都有过投降的念头。”这是多大的气度! 有个给袁绍写檄文的人,文中骂曹操骂得很恶毒。
他被俘后,曹操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说他的文章写得好。
这个人就是后来“建安七子”中的陈琳。
看来,当领导的人至少要具备两种品格:一是有眼力,二是有气度。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