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音乐舞蹈艺术硕士;
创新型;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马达,博士,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 士生导师;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2010年获艺术专业硕士学 位授权点(音乐、舞蹈领域),并于201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音乐舞蹈艺术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2010年之后,学院先后获“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 区”、“‘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艺术类人才培养 综合改革实验区”称号。在此基础上,总结音乐舞蹈艺术硕士培养过程的经验与 方法,旨在分析探寻培养过程、培养特色,反思培养方法的理论意义,深层次地 探究音乐舞蹈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及文化内涵,探索可供借鉴的理论与方法。
一、音乐舞蹈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内涵 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面向社会的新型研究生教育模式,在培 养目标、规格要求和具体的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等方面与本科教育及学术型硕士 研究生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据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5 年4月9日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 音乐舞蹈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 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舞蹈专门人才”。该培养规格强 调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了艺术素养和理论思辨能力养成的培养目标。如果只 强调应用性,其培养过程将只关注提升音乐舞蹈技术难度,就意味着照搬音乐舞 蹈的本科教育培养过程;
如果一味强调研究生的音乐舞蹈学科理论能力的养成, 也会造成艺术硕士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的问题。只有理论与实践并举、相 辅相成,才能达成艺术硕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符合应用型艺术硕士人才培 养规格要求。由于艺术硕士音乐舞蹈学科专业兼具理论性、技术性、表现性、创造 性学科特点,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创新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以求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理论依据,并进行基于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
应用型音乐舞蹈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突出研究性及创造性的教育理 念;
积极发展音乐舞蹈能力及学科思考的兴趣,提高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 力;
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应用型音乐舞蹈艺术硕士培养目标包含了以下内容:
1.对音乐舞蹈艺术表演理论与方法具有敏锐的感知力;
2.具有较高品位的音乐舞 蹈艺术鉴赏力;
3.对音乐舞蹈经典作品的演绎及表现力;
4.较强的音乐舞蹈教育 教学能力;
5.积极的音乐舞蹈学科研究态度及兴趣。
明确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与目标,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制定科学 可行的课程方案,有助于顺利达成培养目标。从学科要求与社会需要等多元角度 出发的培养目标,使得艺术硕士的音乐舞蹈教育教学能力、学科研究能力与具备 优秀的表演能力是同等重要的。为此,要求艺术硕士应具备以下能力:1.有扎实 的音乐舞蹈学基础理论知识;
2.具有宽广的音乐舞蹈专业知识;
3.具有高质量的 表演水平;
4.具有一定的音乐舞蹈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及课程开发能力;
5.掌 握音乐舞蹈学教材教法及具备实际教学能力。
二、创新型音乐舞蹈艺术硕士人才培养的探索 为达成音乐舞蹈艺术硕士人才培养目标,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利用 在地资源,在音乐舞蹈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该教改项目“以培养音乐舞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根本 的出发点,学生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举,相辅相成”为基本理念,在明 确认识音乐舞蹈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学科理论性与技 术性并重的培养模式特点。培养目标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其通过音 乐舞蹈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获得“音乐舞蹈感知力”、“音乐舞蹈鉴赏力”以及 “音乐舞蹈表演能力”、“音乐舞蹈教育教学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使其具 备最基本的从事音乐舞蹈艺术实践、教育教学所必备的音乐舞蹈学科综合能力。
三是使音乐舞蹈研究生教育与其它相关各学科相互渗透,跨界发展音乐舞蹈艺术 能力,获得音乐舞蹈文化素养的完善。
该项目对音乐舞蹈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是遵循了以上的 理念,强调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及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质给予的导向性,使学生通过研究生教育后,获得对音乐舞蹈艺术的敬畏及终身学习的态度, 培养学科研究兴趣;
提高获取、分析、利用现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动态信息的能 力;
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达到优化课程结构的目的。对于音乐舞蹈硕士 研究生而言,只有重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有利于专业实践能力的提 高,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内容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为了达成“艺 术实践能力”目标,我们积极建立基于学科理论的实践型教学体系,加大舞台实 践力度。音乐舞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是否能够迅速进入角色,胜任工作,赢得 社会承认,取决于自身学科研究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的高低,这些能力的获得离 不开不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践。
基于以上目标的定位,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便是音乐舞蹈艺术硕 士研究生的舞台实践创新与音乐舞蹈作品创编能力的提升。
本项目意于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艺术研究能力和艺术交流能力, 建构优质音乐舞蹈硕士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程设置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对岭南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的学习和 研究;
强调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在艺术技能、技巧、艺术基本功 方面的训练;
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价值观;
对不同类型生源,实施分类培养。根 据这一基本思路将艺术硕士课程体系分设为文化与艺术素质、表演技能、创作实 践三大板块。”① “文化与艺术素质板块”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业外语”“音乐 舞蹈表演艺术研究”“音乐舞蹈美学”“音乐研究与论文写作”“人文教育与艺术鉴 赏”等课程。为加强实践活动环节,我们加强了“表演技能板块”与“创作实践板块” 课程的份量,以保证培养目标的达成。譬如,在“表演技能板块”课程中除了“音 乐表演主科”“视唱练耳主科”“舞蹈表演主科”“舞蹈编导主科”等外,还设有“音乐 能力”“歌唱家与声乐作品文献”“演奏家与音乐作品文献”“乐理与视唱练耳文 献”“舞蹈表演创作研习”“舞蹈动作语言设计”“舞蹈作品分析与体验”等课程;
在 “创作实践板块”课程中,除了“艺术实践”“歌剧”“音乐剧”“乐队排练”“室内乐”“重 唱”“岭南民歌与戏曲演唱”“岭南传统器乐演奏”“田野工作与案头研究”外,还开设 了一门专门介绍舞台表演各相关要素(如舞台表演设计、灯光、舞台美术、服装、 化妆、舞台调度等)的“舞台表演综合训练”课程。音乐舞蹈艺术硕士研究生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能够基本掌握相关专业的表演技能技巧,完成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艺术实践活动 每学期末以专场表演及音乐会的考试形式进行的实践展示对于提高 艺术硕士的舞台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详细规定了音乐会、舞蹈 专场的规格、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如:艺术硕士在毕业时必须举办两场学位音 乐会或舞蹈专场,每学期必须举办30分钟的艺术实践教学汇报作为期末考核。自 2011年以来,我院已举办12届包括钢琴音乐会、声乐音乐会、视唱练耳音乐会、 舞蹈展演专场等80多场“音乐舞蹈艺术硕士艺术实践展演”活动。
为加强实践活动,在培养方案中专设了一门“艺术实践”课程,该课程 规定可将不同类型的实践内容折合成不同的学分,如参加校内外演出、举办音乐 会、舞蹈专场、社会实践、艺术考察、田野调查、电台或电视台录音录像、发表 论文、参加研讨会等实践活动都可以折合成相应的学分,并规定研究生必须完成 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实践环节学分总数,方能获得学位。
(三)教学评价 为了更好地检验基于理论研究的艺术实践培养模式的效果,详细制定 教学评价体系。以每学期末的艺术硕士艺术实践展演活动为载体,采取专业方向 导师集体打分的形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这种以展演的形式呈现、以集体智慧 进行专业技能评议与考核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模式,能起到巩固课 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
(四)学术活动 参加本专业的学术活动,对于提高研究生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兴趣和能 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能够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研究现状,提高其 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
学术活动在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作为一门必修课,对于加 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院定期邀请音乐、舞蹈专业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前来讲学和举办工作坊。2011 至2016年,每年举办“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艺术硕士人才培养学术活动周”,共 举办了六届。活动周邀请了8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了大师班工作坊及学术专 题讲座。同时,创造条件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也是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 学术活动。学院已连续举办六届“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生论坛”,鼓励研究 生在论坛上宣读论文,要求研究生在舞台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积极进行理 论总结。在举办研究生论坛的同时,举行 (五)“两团”艺术实践教学基地 2005年3月,广州市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决定,将广州芭蕾舞团、 广州歌舞团、广州市艺术学校划归广州大学。缘此,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 (以下简称“两团”)成为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聘请5位 “两团”高水平正高职称演职人员担任艺术硕士校外硕士生导师。这些校外硕士生 导师有着丰富的表演艺术实践经验,在指导研究生的艺术实践表演能力的提高方 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院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到“两团”进行观摩、实习、 实践,让他们在良好的实践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与创新能力。
几年来,利用“两团”划归广州大学的优势,加强学科交叉、院团渗透, 努力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
搭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夯实学生的学 科专业基础。通过几年的努力,该实践项目《“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新模 式的实践与研究》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2014)。
三、创新型音乐舞蹈艺术硕士人才培养的特色 广州大学是地方综合性大学,为地方区域音乐文化建设服务是学院学 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几年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在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研 究生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方面实施了一些促进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高校如 何有效利用在地民间音乐舞蹈资源,在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中凸显地方综合性大 学的优势,是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教学和学科建设真正成为高校音乐舞蹈专业教育 教学改革内容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的教学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强调突出地域文化特质,开设与岭南传统 音乐舞蹈研究相关的特色课程,如《岭南传统音乐概论》《岭南传统舞蹈文化》 《岭南舞蹈创编》《岭南民间舞蹈剧目排演实习》《潮州大锣鼓》《广东音乐》 《广东汉乐》《岭南音乐创编与音感》《岭南歌乐与戏乐研究》《岭南传统音乐 表演艺术》等,同时在《音乐舞蹈美学》《音乐表演艺术研究》《舞蹈表演艺术精华》《舞蹈剧目排练》《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音乐能力》等课程中渗入岭南 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的元素,使学生得到本土音乐舞蹈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在实践 课程方面,专门增加了《岭南舞蹈艺术考察与采风》和《岭南音乐艺术考察与采 风》田野考察课程。
将岭南传统音乐传承人请入课堂讲课,让学生直接感受传统音乐的魅 力和艺术特点。如潮乐国家级传承人黄义孝,粤乐名家余其伟、黄日进,潮乐民 间传承人施少春,广东汉乐民间传承人张高徊、刘智忠,岭南派古琴省级传承人 谢东笑等。目前,施少春、张高徊、刘智忠、谢东笑已被我院聘为艺术实践课程 《潮州大锣鼓》《广东汉乐》《岭南古琴》专任的校外兼职教师。
(二)岭南风格音乐舞蹈作品的表演与创作 在艺术实践课程中,要求艺术硕士研究生每个学期的汇报演出考试中 至少必须有一个岭南风格的曲目(剧目),以凸显我院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区域 特色。声乐方向研究生演唱岭南民歌、客家山歌、咸水歌、粤剧唱段等;
钢琴方 向研究生演奏广东音乐改编的《彩云追月》《步步高》《平湖秋月》《旱天雷》 《卖杂货》等;
视唱练耳方向研究生运用二声部视唱的形式演绎广府南音《叹五 更》,多声部视唱与粤剧念白《荔枝颂》,岭南古琴弹唱《南风歌》等;
舞蹈编 导和舞蹈表演方向研究生运用岭南民间舞蹈元素创作表演了广东英德民间舞蹈 《闹花灯》、客家民间舞蹈《围拢情思》、湛江民间舞蹈《傩舞》、客家民间舞 蹈《客家采茶舞》、潮汕民间舞蹈《英歌舞》、惠州兴宁民间舞蹈《杯花迎客》、 广东醒狮舞《狮兄弟》、广东钱鼓舞《钱鼓声声》以及广东音乐改编成的岭南舞 蹈《月光光》《雨打芭蕉》《西关情画》《木屐舞》等。通过学习、创作、表演 岭南风格的音乐舞蹈作品,对进一步了解、研究岭南传统音乐舞蹈文化内涵具有 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丰富了岭南传统音乐舞蹈作品的创作。
(三)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的研究 为了让研究生能够更好地立足岭南传统文化,在艺术表演与创作中融 入岭南的元素,鼓励研究生接地气,走向民间进行社会实践与田野调查的工作。
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了《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生岭南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研究 资助项目实施条例》,资助研究生开展“岭南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研究”项目的研究, 旨在鼓励艺术硕士研究生关注岭南音乐舞蹈作品的认知与分析,以及保护、传承、 发展中的重要现实和历史问题,在社会实践和田野工作中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 和创新能力。岭南传统音乐舞蹈课题每年都有10多项立项资助,每项课题资助2000元经费。该项目结题成果要求公开发表一篇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研究论文,并 在 我们要求研究生参加导师主持的有关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研究项目的 课题组活动,经常组织研究生到潮州、梅州、大埔、广州荔湾区、越秀区、番禺 区、中山、佛山、东莞、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进行田野考察工作。在研究中,采用 音乐人类学、文化地理学、文化生态学、社会学等新的研究视角对潮州大锣鼓、 粤乐、广东汉乐、粤剧、粤曲茶座、咸水歌、岭南民间舞蹈等进行深入研究,在 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并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撰写 论文,通过这样的轮回训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一些研究生在 CSSCI、核心期刊、音乐舞蹈专业重要期刊发表课题论文。
我们鼓励研究生以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的主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在 我院近年已毕业的34篇艺术 为扩大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的影响,我们将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作为全国 性研讨会的主题,学院先后于2012年和2015年主办了两届“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 传承”全国性学术研讨会,2011年举办“中国广州第二届音乐教育哲学国际学术研 讨会暨传统音乐教育高端论坛”,以及2013年与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第三届“全 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这四次研讨会,每次都有我院研究 生在会上宣读有关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的论文,同时我们要求全院研究生必须参加 研讨会。通过参会聆听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对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岭南传统音乐舞蹈教材的建设 岭南传统音乐舞蹈教材建设将是我院今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一 项重要内容,拟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丛书”的形式来出版这套教材。已出版 的教材有:《岭南音乐视谱即唱》(2010)、《岭南音乐鉴赏》(2012)、《岭南传 统音乐文化地图———乐象潮州》(2013)、《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地图———乐象 大浦》(2013)、《岭南传统音乐研究论稿》(2013)、《地域文化与岭南传统音乐 传承研究》(2016)、《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广东音乐》(2016)等。
四、结语 明确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与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是当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亟待思考的问题。由于学科特 有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创新型音乐舞蹈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应以音乐舞蹈 表演艺术理论研究为基石,音乐舞蹈表演创新为核心,艺术综合素养提升为主线, 音乐舞蹈学理论与能力的形成为导向;
同时,利用在地音乐舞蹈教育资源,加强 “两团”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根据所在区域音乐舞蹈文化发展的需要,传承研 究岭南传统音乐舞蹈文化。以此为基点,制定出音乐舞蹈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方案, 以适应当代社会对应用型音乐舞蹈人才的需要。
从2011年招收第一届艺术硕士研究生以来,已有三届34位艺术硕士研 究生毕业,他们中有15位在高校任教,占毕业生总人数44.11%,如华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肇庆学院、韶关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等,其他毕业生主要在中学、文化馆、少 年宫、社会音乐舞蹈教育机构等单位任职,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从艺术硕士就 业率和就业单位层次来看,我院六年来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