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是适应高等教育模式 转变的迫切需要。我国等教育已经完成了由精英型向大众型 模式的转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大学 毕业生也由过去的“天之骄子”变成普通的求职者。在熟练 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如果能懂得实用性的劳动 法律知识,无论是在现今的求职阶段,还是今后的就业抑或 未来的择业阶段,都可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同时,对于提 高我国劳动者的整体法律素养大有裨益。
2•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是实现就业方式多样 化的有效手段。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 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 学生创业已成为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和大学生群体认同并自 主选择的一种可行就业方式。然而创业非常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学生创业 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由于法律 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而陷入困境。
3•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就业后 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有人把大学毕业生戏谑地称为“蚁族”。
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 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大学毕业生聚居 群体,被视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 又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目前,成都、金坛等地纷纷开展“大 学生就业法律援助专项活动”,免于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实行 无条件法律援助,维护其就业合法权益。“授之以鱼不如授 之以渔”。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如果能相对系统地学习 法律知识,就能够具有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以及寻找法律资 源的渠道,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是纠正高校法律教育 目标定位偏差的根本保证。2005年课程改革,法律基础部分 的课时数骤减,教师往往只能蜻蜓点水,简单罗列;学生面对 庞杂的法律条文,如同走马观花、应接不暇,淡化了法律教育 的实效,有悖于课改初衷。而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教 育和求职技巧指导,忽略了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劳动、就业、 创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即使某些学校的就业指导课谈 及签约,所指的也仅仅是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签订的三 方协议(即《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生就业协议》),相反,对于就业过程中发生劳动纠纷后作为直接证据提交的劳动 合同,只字不提,实在令人费解。从内容上讲,就业指导应包 含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各学科知识,不但要讲形势、讲 政策、讲技巧,更要讲必要的劳动法知识。可以说,不包含劳 动法的就业指导课是不完整而短效的。但要将必要的劳动法 知识系统地讲授清楚,仅靠就业指导课中的几个课时是无法 完成的。因此,加大劳动法律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的具体措施 1•针对一般大学生的非法学专业背景,应当本着管用 原则,注重实效,使学生掌握兼职、实习、求职和就业过程中 所涉及的劳动法律知识及相关的社会保障法、民法等法律知 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2•从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程度、劳动纠纷的理解处理能 力、授课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二年级开设此课程最为合适。
3•可采用案例教学、问卷调查、处理实际纠纷等方法, 让学生学得快、记得住、用得着。
总之,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和社会应重视劳 动法律教育与宣传,帮助大学生积累法律知识并完善法律意 识,成为大学生维权的有利后盾。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